孟子:人生该如何取舍?

孟子:人生该如何取舍?

00:00
04:28

孟子:人生应该如何取舍

人生充满了无数选择,但在选择的背后,无非是取和给的问题。人如何取如何给,单靠一颗爱人的心,是无法解决的,必须有一个准则。孟子周游列国时,有时候收人家的钱,有时候又不要,齐宣王要给他大房子和丰厚的报酬,孟子分文不取,弟子们都搞不明白孟子的想法。孟子告诉弟子,“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原来,孟子收不收钱的标准是义,合理正当的就取,不符合道义的一分钱也不拿。在鱼和熊掌面前,在生死和道义的抉择时刻,要遵照义的原则,哪怕牺牲生命,也要誓死捍卫道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舍弃鱼而选熊掌。生命是我喜欢的,道义也是我喜欢的,两者不能并有,舍弃生命而选道义。我珍爱生命,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我厌恶死亡,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在鱼和熊掌之间,人们总会选择更为珍贵美味的熊掌;在生命与道义之间,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选择道义。波兰诗人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把自由当成最高价值。但对以孟子为代表的中国的仁人志士来说,应该改成“熊掌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仁义故,二者皆可抛”。这是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思想的进一步升华。中华民族崇尚道义胜过生命,在生命与道义面前,宁可牺牲生命,也要遵循大道而行,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崇德重义贵公贱私民族精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