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779【公元265年】曹奂将皇位禅让给司马炎 曹魏帝国亡

资治通鉴779【公元265年】曹奂将皇位禅让给司马炎 曹魏帝国亡

00:00
13:35

柏杨版资治通鉴文稿 

二六五年.乙酉

1春季,三月,东吴帝国(首都建业【江苏省南京市】)命特级国务官(光禄大夫)纪陟、高级警卫指挥官(五官中郎将)洪璆,跟徐绍、孙彧前往曹魏帝国(首都洛阳【河南省洛阳市东白马寺东】)报聘(徐绍、孙彧事,参考去年【二六四年】十月);一行人走到濡须(安徽省含山县西南),有人向东吴帝(四任)孙皓(本年二十四岁)打小报告说,徐绍对中国(曹魏帝国)有赞美的言论。孙皓大怒,下命全体折返首都建业,斩徐绍。


2夏季,四月,东吴帝国改年号甘露(之前是元兴二年,之后是甘露元年。因有人说甘露下降,所以改年号庆祝)。

3五月,曹魏帝国皇帝(五任元帝)曹奂(本年二十岁)再对晋王司马昭加特殊的礼敬(旗帜、车马、歌舞、音乐、皇冠、龙袍,跟皇帝完全一样),王妃改称王后,世子改称太子。


五月三十日,曹魏帝国大赦。


4秋季,七月,东吴帝国皇帝孙皓逼婶母朱太后(三任帝孙休正妻)自杀;把她的四个儿子(参考二六二年八月)全体放逐到吴郡(江苏省苏州市)。不久,又诛杀前太子孙湾、孙湾大弟孙躬。


5八月九日,曹魏帝国晋王(文王)司马昭逝世(年五十五岁),太子司马炎继承晋王王位,仍担任相国。九月乙末日(九月壬子朔,没有乙未),大赦。九月七日(原文“戊子”,据《晋书》改),司马炎任命曹魏帝国宰相(司徒)何曾当晋国丞相。九月十二日,任命曹魏帝国骠骑将军司马望当魏国宰相。九月二十四日,把司马昭安葬崇阳陵。


6冬季,东吴帝国西陵(湖北省宜昌市)防卫司令(西陵督)步阐,上书请东吴帝孙皓迁都武昌(湖北省鄂州市),孙皓批准。派最高监察长(御史大夫)丁固、右将军诸葛靓留守建业。步阐是步骘的儿子(步骘,参考二四七年五月)。


7十二月十三日,曹魏帝国皇帝曹奂,把皇位禅让给晋王司马炎,曹魏帝国亡(曹魏帝国于二二○年建立,共五任君,立国四十六
年,于本年被司马炎篡夺)。


十二月十五日,曹奂出宫,暂住金墉城(洛阳城西北角离宫)。皇家师傅(太傅)司马孚叩拜送别,握住曹奂的手,呜咽流泪,无限悲恸,说:“我死的那一天,仍是帝国忠心不贰的纯臣!”


十二月十七日,晋王司马炎(本年三十岁)登基(一任武帝),大赦,改年号(之前是咸熙二年,之后是泰始元年,年号既改,晋王朝建立【此时中国仍是分裂之局,我们不称晋帝国,而称晋王朝,因为不久就征服东吴帝国,全国又归统一。对统一全国的政府,称为王朝】)。


十二月十八日,司马炎封曹奂当陈留王,王宫就建在邺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曹魏帝国所有亲王,全集中那里),对待崇敬的礼仪,跟当初曹魏帝国对待东汉王朝末任帝(十四任献帝)刘协完全一样(参考二二○年十一月)。曹魏帝国所有亲王,全降封侯爵。追尊祖父司马懿为宣皇帝、伯父司马师为景皇帝、老爹司马昭为文皇帝;尊王太后王元姬女士为皇太后。


封叔祖司马孚当安平王,叔父司马幹当平原王、司马亮当扶风王、司马伷当东莞王、司马骏当汝阴王、司马肜当梁王、司马伦当琅邪王;老弟司马攸当齐王、司马鉴当乐安王、司马机当燕王;宰相(司徒)司马望等堂叔伯兄弟十七人,都封亲王(堂伯父司马望当义阳王、堂叔父司马辅当勃海王、司马晃当下邳王、司马瓖当太原王、司马珪当高阳王、司马衡当常山王、司马文当沛王、司马泰当陇西王、司马权当彭城王、司马绥当范阳王、司马遂当济南王、司马逊当谯王、司马睦当中山王、司马凌当北海王、司马斌当陈王,堂兄司马洪当河间王,堂弟司马琳当东平王。


各亲王所封的郡,就是封国。二万户人家的大国,设上、中、下三军,武装部队五千人;一万户人家的次国,设上、下二军,武装部队三千人;五千户人家小国,只设一军,武装部队五百人。亲王不住封国,集中京师【首都洛阳】。曹魏帝国的亲王,孤单一身,既无法为善,也无法为恶。晋王朝亲王统率劲旅,外斗不足,内斗有余)。又任命石苞当最高指挥官(大司马)、郑冲当太傅(上三公之二)、王祥当太保(上三公之三)、何曾当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贾充当车骑将军(一级上将)、王沈当骠骑将军(二级上将),其他文武百官,各依等级升官晋爵。

十二月二十六日,任命安平王司马孚当太宰(上三公之一。因司马师的缘故,把“太师”改为“太宰”【这就是避讳】,跟太傅、太保,称“上三公”),兼全国各军区总司令长官(都督中外诸军事)。不久,擢升车骑将军陈骞当最高统帅(大将军),跟宰相义阳王司马望、最高监察长(司空)荀等“八公”,同时并立。


司马炎对曹魏帝国不分封皇族致使孤立无援,印象十分深刻,所以大肆分封皇族,使他们担任政府官员,并掌握实权。又下诏:亲王都可以在他的封国之内,自行任命郡长、县长和其他地方政府官员。首都卫戍司令齐王司马攸,独独不敢擅自做主,全都请求中央派遣。
8晋王朝皇帝(一任武帝)司马炎,下诏解除曹魏帝国皇族的禁锢令,撤销曹魏帝国官员的“人质条例”(曹魏帝国防范皇族,至为严厉,限制行动,不准许当官,只是把他们养在那里坐吃,而将领出征、驻防,和州长【刺史】、郡长,都要把家属留在京师【首都洛阳】,作为人质,不可以随行。只因君臣互不信任,君王用此防止叛变)。


9 晋王朝皇帝司马炎,接收的是一个人情淡薄、生活奢侈的社会,所以竭力提倡仁爱和节俭,希望矫正过去的偏差风气。


祭祀部主任秘书(太常丞)许奇,是许允的儿子。司马炎将往皇家祭庙(太庙)祭祀,有些官员认为,许奇的老爹许允,曾犯法处决(参考二五四年秋季),许奇不应服侍皇帝左右(罪犯之子,防他复仇),请派到京师之外担任地方官职。司马炎遂追述许允当年的清高声望,赞扬许奇的才干,擢升许奇当国务院祭祀司助理官(祠部郎,中国官制到晋王朝,又有改变。“尚书”称“省”,“中书”也称“省”;后来又有“门下”之称,门下即宫门之下,是地名,非官署名。设于“门下”的有“侍中省”,译“咨询署”,及“散骑省”,译“顾问署”;二署均侍从皇帝左右,以备皇帝问及政事时,提供意见。


加上“秘书省”,译“皇家图书馆”,五省遂逐渐成为中央政府中枢,掌握权柄。过去的“九卿”,降为次要角色。在这个转型的期间,我们把“尚书省”译“国务院”,“尚书令”译“总理”;所属各“曹”,译各“部”。“中书省”译“立法院”,“中书令”仍译“最高立法长”,“中书监”仍译“总立法长”。在蜕变中的“侍中省”,首长“侍中”仍译“高级咨询官”;“散骑省”于晋王朝时,只是顾问群上班之机构,并无实质首长。有两种现象与前不同的是:一是“省”的出现【日本迄今仍沿用“省”的称谓】,一是“侍中”,从皇帝随从跃升到中枢机构之一的首长高位;名称同而职权不同,依实际情形更改)。有关单位报告:皇家祭祀大典所用御牛的青丝缰绳断了,司马炎命用麻绳代替(不排斥许奇,鼓励爱心,用麻绳,鼓励节俭)。


10晋王朝政府开始设立诤议官(谏官),命散骑侍从官(散骑常侍)傅玄、皇甫陶担任。傅玄是傅幹的儿子(傅幹,曹魏帝国时,任扶风郡【陕西省兴平市】郡长【太守】)。傅玄针对曹魏帝国末年知识分子品格的低落,风气的败坏,上书说:“我曾经听说,古代圣明君王统治国家,在上位的人,力行恩德教化;在下位的人,建立公正言论。近世以来,曹操(魏武)喜爱法治,天下遂重视刑罚。曹丕(曹魏帝国一任帝)欣赏豁达大度,天下遂看不起坚持立场的人。后来纪律更加紊乱,怪诞狂士,充满政府,使天下失去是非标准。陛下(司马炎)真龙天子,在人间兴起,接受禅让,发扬伊祁放勋(尧)、姚重华(舜)的德行,但仍不能够选任清廉守礼官员,以激励风俗气节:也不能罢黜一些虚无鄙陋人士,以惩罚罪恶;使我不敢不上书提醒。”司马炎嘉勉他的见解,命他撰写诏书草稿呈递。然而,一纸诏书,无法改革社会风气。



11最初,东汉王朝征西将军司马钧(参考一一五年八月)生司马量,当豫章郡(江西省南昌市)郡长;司马量生司马隽,当颍川郡(河南省禹州市)郡长;司马隽生司马防,当西都长安市长(京兆尹);司马防生司马懿(叙述司马家族来历)。


资治通鉴原文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乙酉,公元二六五年)

春,三月,吴主使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洪璆与徐绍、孙彧偕来报聘。绍行至濡须,有言绍誉中国之美者,吴主怒,追还,杀之。

夏,四月,吴改元甘露。

五月,魏帝加文王殊礼,进王妃曰后,世子曰太子。

癸未,大赦。

秋,七月,吴主逼杀景皇后,迁景帝四子于吴;寻又杀其长者二人。

八月,辛卯,文王卒,太子嗣为相国、晋王。

九月,乙未,大赦。

戊子,以魏司徒何曾为晋丞相;癸亥,以骠骑将军司马望为司徒。

乙亥,葬文王于崇阳陵。

冬,吴西陵督步阐表请吴主徙都武昌;吴主从之,使御史大夫丁固、右将军诸葛靓守建业。阐,骘之子也。

十二月,壬戌,魏帝禅位于晋;甲子,出舍于金墉城。太傅司马孚拜辞,执帝手,流涕歔欷不自胜,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丙寅,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丁卯,奉魏帝为陈留王,即宫于鄴;优崇之礼,皆仿魏初故事。魏氏诸王皆降为候。追尊宣王为宣皇帝,景王为景皇帝,文王为文皇帝。尊王太后曰皇太后。


封皇叔祖父孚为安平王,叔父干为平原王、亮为扶风王、伷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肜为梁王、伦为琅邪王,弟攸为齐王、鉴为乐安王、机为燕王,又封群从司徒望等十七人皆为王。以石苞为大司马,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何曾为太尉,贾充为车骑将军,王沈为骠骑将军。其馀文武增位进爵有差。乙亥,以安平王孚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未几,又以车骑将军陈骞为大将军,与司徒义阳王望、司空荀顗,凡八公,同时并置。帝惩魏氏孤立之敝,故大封宗室,授以职任,又招诸王皆得自选国中长吏;卫将军齐王攸独不敢,皆令上请。

诏除魏宗室禁锢,罢部曲将及长吏纳质任。

帝承魏氏刻薄奢侈之后,欲矫以仁俭,太常丞许奇,允之子也,帝将有事于太庙,朝议以奇父受诛,不宜接近左右,请出为外官;帝乃追述允之夙望,称奇之才,擢为祠部郎。有司言御牛青丝纼断,诏以青麻代之。

初置谏官,以散骑常侍傅玄、皇甫陶为之。玄,干之子也。玄以魏末士风颓敝,上疏曰:“臣闻先王之御天下,教化隆于上,清议行于下。近者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慕通达而天下贱守节,其后纲维不摄,放诞盈朝,遂使天下无复清议。陛下龙兴受禅,弘尧、舜之化,惟未举清远有礼之臣以敦风节,未退虚鄙之士以惩不恪,臣是以犹敢有言。”上嘉纳其言,使玄草诏进之,然亦不能革也。

初,汉征西将军司马钧生豫章太守量,量生颖川太守俊,俊生京兆尹防,防生宣帝。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眼睛疼疼

    曹魏帝国落幕了!可以看出,曹魏帝国吸取了前朝东汉的经验,对于外戚控制的很好,总体来说外戚没有获得过什么权力!但是对于权臣,就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控制,最后让司马家攫取了权力! 所以司马家上台后,认为自己能得权是因为曹魏的亲族没有啥权力,所以大肆分封自己的族人,想着将来万一权臣出现,登高一呼,诸王勤王!可惜是想象真的很美好! 其实政治生态就是这样一步步进化的,到了清朝就到达了顶峰!就是所有的权力都被牢牢的攥在皇帝的手里!但是这也有自己的弊病! 其实公司也是这样,什么种类的公司都有自己的问题,如何让自己的问题不会暴雷,也是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