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普鸣丨重新认识东西方世界的发展轨迹

1.12 普鸣丨重新认识东西方世界的发展轨迹

00:00
14:09

重新认识东西方世界的发展轨迹


在随后几期节目中,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古希腊的宇宙观,不过我们将从比较的视野来展开研究。我们将比照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对宇宙的认知,看看当代学术界如何依照当代的思维方式来诠释那些宇宙观。我们还将比对西方学者对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看法,希望能通过这种比较的视角,让我们重新思考该如何理解那段历史,甚至是反思我们目前对世界的认知。


交代完这些背景,让我来讲讲这个节目的其中一个关键的主题。我们将聚焦于学术界,特别是十九、二十世纪的西方学者,看看他们如何在古代中国的对照下,分析古希腊文明。随后,我们将会对这些观点加以批判。在前半部分的节目中,我将给你们介绍欧美学界对两个文明的认知范式,看看十九、二十世纪有哪些学者就古希腊的历史地位展开了讨论。接着,我们将引入比较的视角,看看这些认知范式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我们不妨先由黑格尔开始。黑格尔是过去两个多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他是德国的思想家,活跃于十九世纪初。对于建立整个现代性理论,黑格尔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他的观点,他所生活的十九世纪初,恰恰是现代世界发展的关键时期。受到黑格尔的影响,在他之后的理论家继承了这个观点。黑格尔还提出了“世界历史”的哲学概念,这个概念影响深远,虽然在我看来这概念实在不应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根据黑格尔的观点,我们对整部世界发展史的认知,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对古希腊的理解。在他眼中,古希腊是人类目的论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理性、民主等重要概念就此诞生。这些概念在古希腊萌芽,并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最终孕育了西方的现代性。从我的措辞当中,你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个世界历史的概念,并没有涵盖任何非西方世界的发展。


实际上,相比于刚刚的措辞,黑格尔的论述还要更加直白。在他的世界历史概念中,西方世界以外的所有文明,按照目的论的发展轨迹来判断,都应该被划分至古希腊之前的阶段。这里所谓“之前”并非从时间意义上来定义,而是从目的论出发来判断的。换而言之,在黑格尔眼中,所有非西方思想,非西方宇宙观、伦理、政治理论等等,都处于人类思想发展的起步阶段,远远不够成熟。实际上,在他论述世界史时,他的确会先讨论非西方世界,接着才把焦点转到古希腊之上,认为那标志着理性精神的出现。这种精神经过两千多年的发酵,最终催生了现代性。


也就是说,整个非西方世界需要被超越、被摆脱,而这种超越就发生在古希腊。这个观点听起来可笑至极,可是对后世的影响却非常大。实际上,纵览十九世纪大多数西方理论家,几乎都接受了这个说法。我们发现,十九世纪的古希腊研究蓬勃发展,恰恰是构建在这样的观点之上。当时的学者认为古希腊标志着科学、理性、民主的诞生。在他们眼中,现代世界的关键特征都从这里萌芽。


到了二十世纪,这种观点还是很有影响力。在这个时期,西方学术研究开始更多聚焦于所谓“非西方世界”,因此对于非西方的经验认识大大增长。可是他们得出的结论,却带有浓重的种族中心倾向。他们依旧认为,世界理性思考的所有关键特征都发迹于古希腊。因此,在今天这期节目,我们的目的主要是反思这种认知范式,重新思考古希腊究竟真的发生了些什么。我们将会发现,古希腊的的确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之所以是“令人惊叹的”,恰恰是因为古希腊的历史发展并没有真的遵循刚刚提到的认知范式。我们将把古希腊与所谓的“非西方世界”,尤其是中国进行对照,并得出结论:如果我们能通过比较的视野来理解古希腊,以及相对来说同时代的中国的历史发展,我们最终能对两种文明,以及后来的世界史形成更深刻的见解。


当我们进入二十世纪,非常奇妙的是,古希腊位于理性之端的观点大多延续了下来。之所以说是“奇妙”的,是因为至少到了二十世纪,大量欧美学术研究已经聚焦于所谓“非西方世界”了。在这个时期,许多学者接受非西方语言培训,中文当然也包含在内。最终,大批翻译著作得以出版,人们对非西方世界至少有了一个笼统的认知。在这样的趋势下,西方学者很快意识到,黑格尔在十九世纪初的论述,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犯下了严重的错误。


没错,从先前的节目中,我们知道了世界各地其实都经历了非凡的发展。就我们的主题而言,更为重要的也许是,这些发展几乎都是同时发生的。所以,举例来说,当黑格尔提出,在古希腊,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孕育出科学、理性思维与哲学思维。实际上,几乎在同一时间的中国,你也能看到非常类似的发展进程。那么,我们能不能用“科学”、“理性”、“哲学”这些措辞来描述中国的发展呢?答案是,或许可以,又或许不可以。不过更为重要的是,这答案也同样适用于古希腊之上。因为我们将会看到,认为古希腊孕育出这些概念,这种认知方式存在非常大的问题。相反,如果我们能把中国的历史进程纳入考量,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比较世界各地的发展,还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古希腊真实的发展样态。


到了二十世纪,这种比较研究的趋势开始出现。换而言之,人们开始在比较的视野下理解这些文明。在上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著名的思想家马克斯·韦伯。他提出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观点,那就是现代性,尤其是资本主义,是西方独特的产物。韦伯认为,他的研究命题,在于解释为什么资本主义,以及整个现代性只有在西方出现了。


我们提到,韦伯还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其他地方没有产生资本主义与现代性。于是,韦伯选取中国作为“大写的他者”,与欧洲发展进行比较。因此,根据韦伯的观点,如果说欧洲涌现了资本主义,那么中国则孕育了璀璨的文明。可是韦伯认为,由于某些原因,灿烂的中华文化最终却阻碍了自身进入现代世界。我们在之前的节目中充分地批判了这个观点。我之所以在这里提及韦伯的这个观点,是因为这至少意味着他比黑格尔得出了一个更好的比较结论。韦伯认为在现代性出现之前,除了欧洲之外,中国同样创造了璀璨的文明,这就意味着他开始认真思考古代中国的发展。


韦伯的确有认真看待非西方世界的发展。他认为,看吧,黑格尔如此沉醉于古希腊的发展,尤其是哲学思想的出现,宇宙观的出现,或者说人们试图理解整个宇宙;所有这些进步与发展,在同一时间的中国也在上演。可惜的是,这点洞察并没有引领韦伯进一步得出一个,在我看来最重要的结论,那就是如果中国的确也在发展,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有种族中心倾向的比较特征排除掉,不能以“科学”、“理性”等概念作为比较的前提,而是以真正的比较视角来理解古希腊与古代中国。


韦伯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因为他还是坚持认为,尽管中国涌现了璀璨的文明,却最终为自身文明所束缚。因此,韦伯一直以来都误读了中国,一直试图寻找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中国没有充分发展哲学、理性等概念。可是,假如我们能够延续韦伯的尝试,尽管可能还不够周全,但至少能够开始在比较的视角下思考,这就是我们这个节目的目标。


我们会尝试理解,古希腊创造出非凡的成就,而大约在同一时间,中国也取得了类似的发展。明白了这点,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的视角来理解不同文明,试图剔除主导了整个讨论的那些带有种族中心倾向的概念,更好地理解不同文明。如果我们能成功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我们不但能对世界史有更深刻的认知,我们还将深刻地认识古希腊的历史发展。因为一旦我们走出了宏观的种族中心框架,我们将发现古希腊的历史发展其实更加有趣,更引入入胜,在比较的视角下也更令人着迷。这就是这期节目的目标。非常感谢您的参与。我非常期待接下来的讨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degui_m3

    买啦,怎么还让买

    喜马听世界 回复 @degui_m3: 是不是登录账号切换了?如果还不行的话可以问一下客服

  • 丁丁_xfe

    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思想?

  • degui_m3

    我已经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