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进击的德宗(上):复兴大唐的使命感

114. 进击的德宗(上):复兴大唐的使命感

00:00
16:22

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少年时代曾经见过盛唐的辉煌,之后又经历安史之乱的动荡,是最后一代见证过大唐盛世的唐朝人。在安史之乱中,他参与了平叛,并跟郭子仪等八人一起图形于凌烟阁。唐德宗有着强烈使命感,希望能够恢复大唐的盛世和荣光。传统史学家对唐德宗李适的评价普通偏低,比如白寿彝、范文澜都将其视为“昏君”,更有甚者柏杨直接骂其为“猪皇帝”。但是他真的这么不堪吗?


大历十四年(779)五月,代宗病逝。李适即位,时年三十八岁。李适在居丧期间,一切行为都遵照立法规定。他曾经召韩王李迥进餐,只吃马齿羹,不放盐和乳酪。唐德宗上台后,励精图治,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攒钱、强军。当时面对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和削弱。要解决藩镇问题,需要军队、需要钱,从唐德宗的一生来看,他对这两件事是不遗余力的。


他上台后就下令,诏诸州府、新罗、渤海岁贡鹰鹞皆停;诏山南枇杷、江南柑橘,岁一贡以供宗庙,余贡皆停;停梨园使及伶官之冗食者三百人;剑南岁贡春酒十斛,罢之;禁天下不得贡珍禽异兽,银器勿以金饰;诏文单国所献舞象三十二,令放荆山之阳;五坊鹰犬皆放之,出宫女百余人;自今更不得奏置寺观及度人。诏国用未给。其宣王已下开府俸料皆罢给中官邵光超送淮西旌节,李希烈遗缣七百匹,事发,杖六十,配流。由是中官不敢受赂。在生日时,将藩镇李正己、田悦所献的三万匹缣全归度支,以代租赋。能攒就攒,能省就省,扩充中央实力。可以说,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尤其是他任用刘宴、杨炎,改革财政、税收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中元年(780),德宗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推行“两税法”,将之前杂乱的税赋改为夏秋两季征收。征收的标准,跟租庸调不同,不再按人头收取,而是按照财产的多少进行征收。贵族官僚和商人也要按照财产纳税,扩大了交税基数,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实行两税法“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两税法是中国税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在周边关系上,唐德宗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他“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打击吐蕃,成功扭转对吐蕃的战略劣势。安史之乱中,德宗还是皇子,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在陕州带着药子昂、魏琚、韦少华、李进一干部下会见回纥牟羽可汗。牟羽可汗认为自己跟唐代宗结为兄弟,就是李适的叔父,让他行“舞蹈”之礼。李适拒绝。回纥将他的随从各杖打一百,魏琚、韦少华被打死。回纥可汗之母前来致歉,并亲送李适乘马返回。20多年以后,唐朝恢复元气,回纥合骨咄禄可汗多次请求和亲,都被德宗拒绝。直到787年,才允许回纥和亲,前提条件是回纥可汗称臣于唐朝皇帝、并且认唐朝皇帝为父。从此以后,回纥再次开始称臣于唐朝。


德宗脑子里似乎一直有以前大唐威加四海时的荣光。当时安西四镇,统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自关、陇失守,东西阻绝,忠义之徒,泣血相守。直到德宗时候,才知道伊西北庭还在,守将李元忠、郭昕还在坚守。德宗对此非常嘉奖,任命伊西、北庭节度观察使李元忠为北庭大都护,四镇节度留后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伊西、北庭将士叙官,仍超七资。


德宗还派遣宦官杨良瑶(736806年)出使巴格达,联络大食夹攻吐蕃。2014年,杨良瑶墓在陕西省泾阳县被发现。杨良瑶是陕西华阴人,籍今天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是中国古代的大航海家,是中国古代航海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节,比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整整早了620年。贞元元年(785)四月,受命出使黑衣大食,“届乎南海,舍陆登舟”,成为我国第一位航海抵地中海沿岸的外交使节。回国后受命主持修葺历代唐陵,参与洛阳平叛。


德宗在位期间,唐朝的对周边的战争和外交取得了转折性的胜利。779年,唐朝名将李晟率神策军和邠宁、陇右、范阳镇兵组成的联军,一举击败了吐蕃和南诏的二十万联军,消灭了敌军主力。南诏国王紧急将首都前往今天的云南大理躲避唐军锋芒。此后唐军在战略上处于攻势,不断歼灭吐蕃军队的有生力量。贞元九年(793),德宗令大将浑瑊与灵盐节度使杜希全等重修盐州城,经两年时间完工,从此“灵武、银夏、河西稍安,虏不敢深入”。贞元十七年(801)八月至贞元十八年正月,唐军大破吐蕃军十万,生擒吐蕃大相论莽热,并降服部分黑衣大食及康国军队。吐蕃对唐朝的威胁,基本解除。


德宗的个人才华是不错的,非常热爱学习。他对医学感兴趣,自撰《贞元集要广利方》。他很有文采,“尤工诗句,臣下莫可及”,杜佑任淮南节度使时,向朝廷进献崔叔清的诗一百篇。李适批示道:“这写的什么玩意,还来献。”书法也一流,“翰墨落笔可观”。但是很可惜,德宗所在的时代,唐朝国力已不比以前。德宗抱着伟大的梦想,现实却是骨感的。而且德宗太急,知进而不知退。方向对了,还要掌握好节奏,步子太大容易扯着淡。就像他的大臣告诫他的:“然陛下性灵太急,不能容忍,若旧性未改,贼虽奔亡,臣恐忧未艾也。”在处理藩镇问题上的失分,大大影响了他的历史形象。本来是一代明君的梦想,最后却被后世柏杨这种酸腐文人取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不老因扎吉

    建中四年实在是转折点,成了就中兴了,结果因为饭没吃好,就黄了

  • lfwine

    这一课标题很二次元,下节课是不是叫宪宗的野望

    邙洛山 回复 @lfwine:

  • 齐安道一

    跑步的时候听老师讲“步子太大,…”,下意识惊了下

    邙洛山 回复 @齐安道一: 哈😊

  • 葵_酱

    我真是太无知了,第一次听说杨良瑶。查了一下才发现居然是中国古代航海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节!这是不是说明唐代当时的造船业也很先进了?明朝造船厂在南京吧?好奇唐代在哪里?泉州?

  • 加克图斯

    柏杨死后归葬大陆,墓在河南新郑福寿园

  • 描图鸭嘴笔

    以前看历史时,常在想如果自己是当事人该做何决定。中学历史课本中描述的情景,常让人感觉当事人太愚蠢,当事人只有不做某个愚蠢的决定就不会造成那些失败的后果。唐德宗就是一个对之前情况有清晰认识并对解决策略有深入思考并励志建功立业的人,后人因为已经知道事情后续发展了而对其轻视嘲讽,即使是司马光这种顶级史学家也不能摆脱带着后见之明去看当时之事。普通人如果穿越回当时在相同位置可能做的远远不如唐德宗本人,司马光执政时期局面比唐德宗的时候好的多,但是他本人执政效果并没有多么的好。别人做的不好了,你去批评这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难得怎么把事情做好,当时那种困难的局面可能只有英武如唐太宗的人才能解决。

  • 葵_酱

    哇哇哇,赶上更新了

  • 万圣帝国

    之前写唐朝和吐蕃战争史的时候,就隐约感觉唐德宗不简单,它不像史书中描述的那样昏庸。我感觉唐德宗在建中之乱后那样敛财,又对地方藩镇纵容,同时对神策军进行大规模扩充,一定是有意识、有战略性、有长远眼光的手段。唐宪宗能成功进行削藩战争,实现“元和中兴”,唐德宗的功劳是不可埋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