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一切市场的人 6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 6

00:00
09:12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6-7:结识巴菲特!转战股市!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战胜一切市场的人,昨天我们说到了,作者的一本书,动了赌场的奶酪,有战队开始根据作者的方法,形成全新的策略,从而形成了一些职业大玩家。他们把自己伪装成纨绔子弟,假装喝的烂醉,或者找个女人假扮女友,尽量不引起赌场的注意。


 


作者说,其实21点没什么难的,关键就在于记牌,如果能把牌记住,就肯定能胜利,还有更高级的玩家,甚至能根据扑克牌的磨损程度,判断到底是A10牌,又或者是普通牌,而赌场最后也学聪明了,他们引入了设备,追踪筹码的变化,从而寻找记牌模式的玩家。然后又引入洗牌机器,让他能够在不影响体验的情况下,高效的频繁的洗牌。


 


职业玩家们,每年还有自己的盛会,聚在一起交流经验,分享胜利感悟,而主办方竟然是某知名赌场,条件之一就是,这些职业玩家,不能来这个赌场砸场子。所以这应该就是赌场所交的保护费了。


 


后来作者又去研究他的轮盘赌,希望能通过物理学知识,找到轮盘赌上小球最终的落点。甚至他们动用了计算机,去计算最终的结果。甚至着手研究轮盘赌专用的计算机。通过机器的计算,他能够把赌盘上的数字分成8组,然后在相邻的数字上一起下注,这样大大提高了他的获胜概率。不过让他困惑的是,自己的耳机总是坏,一旦耳机坏了,他就不得不中断赌局,回去修理。


 


后来他们持续改进设备,形成了最早的可穿戴设备,并纳入了麻省理工智能设备的历史,他们也同时改进策略,还公开发表了出来,也有更多的科学家,根据他们的策略,制作了轮盘赌计算机,据说这些团体赚到了很多钱。当时使用这些设备去赌场捞钱的人非常多,到了85年,才颁布法律,不能再用这些设备,一旦发现就罚款甚至坐牢。2009年,有人在IOS平台,开发了一款应用程序,也同样被赌场提醒,使用这个,会涉嫌犯罪。后来他们还研究了很多赌博游戏的策略,比如百家乐等等,也都证实了可行性,这里咱就不提了。但是赌场显然对他们越来越不友好,这里不是一个凭本事赚钱的地方。明明可以战胜赌场,他却不能明目张胆的在这里捞钱,让他觉得没意思,于是他又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更大的赌场,而且可以光明正大赚钱的地方,这就是华尔街。出于好奇,他开始自学金融你知识,希望可以找到一些打败市场的办法。


 


赌博其实就是简化版的投资,两者惊人相似,这里面有一个风险管理的平衡点,下注太多,会酿成大祸,而下注太少,则浪费效率。作者一开始靠写书,赚了一些钱,然后拿这些钱,想去投资市场试试,他自学了一定的格雷厄姆价值投资之后,买入了一些股票。结果2年时间,就赔掉了一半,于是他就跟绝大多数投资者一样,舍不得卖出,想等他回到原价。结果他足足等了四年,才涨回去。这次经历很惨痛,所以他一直在琢么这个事,觉得自己已经是赌神了,为什么就不能再当个股神?


 


作者的妻子,客观的分析了他的错误,1买了根本不了解的股票,跟掷骰子没区别,2准备等回本再卖,这是绝对错误的操作理念。这叫锚定效应,自己的行为被买入价格锚定住了,这让他浪费了很多机会成本。


 


作者后来还学到一点,除非有足够的证据,否则不要假设有惯性的存在,一个价格上升和下跌,不一定会保持下去。这其实是技术分析的基础,大部分人都相信趋势是有力量的,作者做了很多数学推算,发现一无所获,只是在浪费时间。


 


后来他去研究宏观形势和供给需求,发现白银短缺,于是找几个人囤积白银,结果他的分析是正确的,白银涨了,他们开始借钱炒白银,交了3分之一首付,其他都是银行贷款,但很快就因为资金杠杆过高,不得不卖出一些,银价也开始下跌,后来又跌回到了原点。作者反而赔了几千美元。过度举债,造成风险,对他日后的影响很大。


 


在经历这一切失败之后,作者开始反思,金融学家们,所告诉我们的,市场上的任何投资优势,似乎都是有限的,且短暂的。只有消息优势,才能抓住。之后他又去研究金融里面的对冲,看能不能消除风险,一边买入被低估的证券,另一边通过权证做空高估的证券,如果比例恰当,不管怎么波动,那么他都可以锁定差价。


 


此时他认识了一位经济学家,西恩卡索夫,他就是专门研究这个的,并且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论和实践基础,3年时间,他成功的让自己的10万美金翻倍。所谓做空,就是先通过经纪人,借来一定数量的证券,然后把他们高价卖掉,然后等他们下跌后,在低位买回来归还,当然这个有一定的手续费。而权证,就是在未来一定时间,按照约定价格买入证券的权力,比如3个月后,约定10块钱买入,如果股价涨到了12,那么你这张权证就值2块钱,这2块钱,就是12-10的差价,而如果3个月后,股价没到10块钱,那么没有人会去行权,所以这张权证也就1分钱你都不值,作者的做法,就是做空那些高估的权证,把他们借来先卖掉,然后等他们跌的1分钱都不值的时候,再还回去。总体上是可以盈利的,但是风险也非常大,另一方面,买入股票做多也是如此。但是当他们同时买卖的时候,风险就相互抵消了。


 


在把策略研究好了之后,他们跑了一下历史数据,发现这个策略还是很牛的,可以达到年化25%,于是他们就开始去实践了。也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后来他们还合作写了一本书,叫做击败市场。但之后,二者就分道扬镳,卡索夫希望可以研究更好的策略,跳出中性对冲策略,希望能够根据周期的变化,改变对冲的比例,从而让盈利的可能变得更大。而作者则更喜欢保守的对冲方案,也就是说,卡索夫希望更多收益,而作者则希望更少风险。


 


当时他有一个同事,叫做拉尔夫杰拉德,这哥们最早通过格雷厄姆,把钱交给了一个年轻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沃伦巴菲特,在1956年到1968年,正是巴菲特的黄金时期,此间他的年化回报达到了29.5%,他是巴菲特合伙公司的早期合伙人,跟着巴菲特赚了很多的钱,扣除巴菲特拿走的佣金和业绩分成,杰拉德的资金也翻了16倍,但是这几年遇到了麻烦,股市涨的较快,巴菲特用他的方法已经找不到低估的公司了。所以巴菲特打算清算掉合伙公司,成立控股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他的早期合伙人可以变现退出,也可以转换股份,这个杰拉德就属于要变现退出的,所以他希望作者可以用他的理论,帮他们管理财富。而且这个杰拉德还牵线搭桥,把作者跟巴菲特约在了一起,共进晚餐。


 


巴菲特对于作者的这种套利也很感兴趣,因为这个东西可以产生稳定的复利,巴菲特说,1626年有人花24美元,买走了曼哈顿岛,而如果这24美元,按照每年8%的复利增长,现在可以再把曼哈顿岛,连同上面的一切设施都买回来。给作者的感觉就是,巴菲特充满自信,比如问道他是怎么找到那么多百万富翁的时候,巴菲特回答,我亲自帮他们赚成了百万富翁。


 


后来,他们比较了各自的投资方式,巴菲特自己介绍他的投资经验,一般都在公司足够便宜的时候买进,这样有安全边际,那么什么时候足够便宜呢,就是在投资者对他过分悲观的时候。而作者跟他探讨,说自己不计算企业价值,而是寻找同一家公司的各种不同证券产品,发现一些错误估值的证券,从而建立对冲仓位。无论市场涨跌,他都能获利。在巴菲特看来,他根本不关注短期的波动,因为他坚信,长期一定向上。


 


再后来,巴菲特的倡导下,他们还玩了一个关于骰子的游戏,类似于我们的石头剪刀布,也就是说,有很多的策略,但是任何一种策略都可能被其他策略击败,之后他们还打了桥牌,而桥牌的叫牌策略,也让作者若有所思,总结起来就是,没有最好的叫牌策略,你只能猜测对手的行为,有针对性的策略就是好策略。股票跟桥牌是类似的,都是不完全信息的游戏,那么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对投资又有怎样的启示?咱们明天接着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