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期节目中,我们曾讲到北京的大栅栏。清朝时,京城前门外的大栅栏不仅是繁华的商业区,而且地如其名,它是真有栅栏的。
假如各位手头有一幅《乾隆京城全图》的话,那么您就会看到,北京城里有“三多”:一是皇家建筑多,什么宫啊什么府啊,气势恢宏,很容易辨认;其次是寺庙多,这大大小小的寺庙,在全城有一千多处,堪称四处开花;[①]除了以上两者,那就是被标为“栅栏”和“堆子”的特别多,出现频率特别高,几乎无处不在,遍布全城。
那么,这里说的“栅栏”与“堆子”究竟是什么呢?它们为什么会频繁出现在地图中?要解答这问题,就得先说说清朝时北京城的治安情况了。
在中国古代,通常没有什么专门的警察,而是由军队兼管城市治安的职能。作为京城,清朝时的北京城又要特殊一点,因为它分内、外城,内城全是旗人,外城才是汉人,所以在管理模式上又有所区别。
当时,京城内城的防卫及治安主要由八旗步军营负责,外城和京郊主要由巡捕五营负责,他们的统领就是通常说的“九门提督”。九门提督之下,不论是内城还是外城,都是按汛界为单位进行驻守和巡防的。
以内城为例。清朝时的内城格局有些像三个同心圆,最里面的是皇帝居住的紫禁城,紫禁城的外面是朝廷办公的皇城;皇城之外,是京师八旗官兵和家眷居住的内城。因为有皇城和紫禁城的存在,北京内城的防守自然是十分严格。
大体上说,京师八旗是按各自的居住方位分汛驻守。其中,皇城内各汛由满洲八旗分旗驻守,具体分工如下:镶黄旗、正黄旗负责紫禁城北,正白旗负责紫禁城东北,镶白旗负责紫禁城东,正蓝旗负责紫禁城东南,负责紫禁城北,正红旗负责紫禁城西北,镶红旗负责紫禁城西,镶蓝旗负责紫禁城西南,共计分汛90处,栅栏116处。
皇城之外、内城以内,分别由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分别驻扎,共设分汛625处,栅栏1199座。其中分工如下:皇城北面是正黄旗、镶黄旗;东面是正白旗、镶白旗;西面是正红旗、镶红旗;南面则是正蓝旗和镶蓝旗。[②]
至于外城与京郊的防卫与治安,主要由巡捕五营负责。巡捕五营归步军统领管辖,但编制上不同于八旗,而属于汉人的绿营系统。清朝初年,外城巡捕营只有南、北二营,顺治十四年增设为三营,康熙三十年改由步军统领衙门兼管,乾隆四十六年增设为五营,由此定制。和内城步军营一样,巡捕五营也是按所管地界分汛驻守。[③]
作为京城治安的基本模式,内城步军营和外城巡捕五营先是以讯为单位,讯以下再设分讯。这里说的“讯”,有些类似于现在的派出所概念,每讯设步军校或千总二人负责,兵力约500人。讯以下的“分讯”,又被称为“堆汛”或“堆子”,这个词在满语就是“驻兵之所”的意思。一般来说,堆汛都设在城里比较重要的区域或交叉点,比如城门、粮仓或交通要道上,每个堆汛都有固定的“堆兵”看守,通常是 12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清朝北京城的堆汛有些类似于现在的治安岗亭或执勤点。
关于堆汛和堆子兵,有首京师乐府词是这样写的,“街心巷口屋一椽,刀枪插架弓矢悬。老兵佩刀兀然坐,坐倦颓然枕刀卧。”[④] 因为执勤和办公的需要,每个堆子房都在驻守区域设有一两间单独的房子,这就是所谓的“堆子房”。堆子房虽然不大,但它是驻守官兵休息的地方,同时也用于存放刀枪和救火器材等,所以并非可有可无之所。一般来说,堆子房很容易发现,因为它的房外架有兵器,一望即知。
上面那首乐府词,说堆子房都是老兵,这个也有些事实依据。当时,八旗官兵都以入选前锋营或火器营之类的主力部队为荣,那些因年纪等原因被淘汰下来的,才会被分派到步军营,因为它的职责轻、待遇也比较差,他们是用来维护地方治安,而不是冲锋陷阵的。当然,也别小瞧了这些“堆子兵”,整个京城的安全和他们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清朝时的“堆子兵”,基本就相当于京城的耳目。他们长期驻守一方,因而对所辖区块和居民了如指掌。比如谁家生了孩子,谁家有了红白喜事,谁出了远门,谁家来了客人,他们都看在眼里——门清。除了维护治安、防止盗贼外,“堆子兵”平时还要维护街面交通、预防火灾等等,他们白天巡街泼水,晚上打更看守,工作虽然普通平凡,但也非常辛苦。[⑤]
和堆子房相配套的,是京师图中频繁出现的栅栏。京城的栅栏并不是清朝首创,而是在明朝弘治年间就已经有了。只不过,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街道的扩大,清朝京城的栅栏数量比明朝要多了许多。作为一种维护治安的基本工具,栅栏主要起到隔离作用,不管是木质的或铁质的,也不管放在街口或是巷口,便于移动、快速阻断是它的主要优点。按当时规定,每座栅栏安排有步军3人管理。在堆汛和栅栏的配合下,京城被分割成一块块的治安管理区,这也是城市网格化管理的雏形了。
除了基层治安外,步军营、巡捕营同时也兼任其他职能,其中包括武装警卫、人口管理及消防任务等。[⑥] 比如,皇帝出巡时需要“清道”和“迎送”,这时就需要步军衙门执行街道戒严令,堆子兵们会用栅栏堵住巷口,防止闲杂人等冲撞队伍。总体而言,步军统领衙门的官兵虽然是“军队”,但职责和任务更接近于“警察”。只是,他们的业务比较简单原始,只能算警察机关的雏形,要说到真正意义上的警察制度,还得从清末说起。
庚子年时,因为八国联军的入侵,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逃到了西安。兵荒马乱之下,京城一片大乱,形成了暂时的权力真空。为了维护城中秩序,联军当局与清廷留守官员协商后,由本城士绅出面组成临时治安机构,这就是所谓的“安民公所”。
因为有洋人的介入,“安民公所”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进了西方管理模式,所内巡警主要协助联军管理占领区,其中也覆盖了社会治安、公共卫生、人口管理等诸多职能。议和完成以后,“安民公所”被撤销,这也算近代警察制度的一个初步探索。
1901年底,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回銮,清廷恢复了对北京的统治,“安民公所”被改为“善后协巡总局”,次年又改为“工巡总局”,以替代原步军统领衙门的巡捕营。此后,原步军统领衙门开始分为两块,京城防卫仍由步军统领负责,其他如治安等方面的职能全部并入工巡总局,并由亲贵大臣毓朗、肃亲王善耆先后担任大臣。当时,工巡总局除了以往职能外,还增加了公共卫生、城市建设等职能,有些类似于市政管理机关了。
1905年10月,由于载泽等“出洋考察五大臣”在北京火车站被炸,清廷宣布成立“巡警部”,翰林出身的徐世昌被任命为首任尚书。巡警部成立后,工巡总局被改组为“内外城巡警总厅”。自此,军警编制正式分离,现代警察制度初步创立。
作为“清末新政”的一部分,新式巡警的出现对老百姓来说无疑是新奇的。走在大街上,巡警们头戴西洋帽,身穿黄制服,腰系宽皮带,脚踏大皮鞋,手持警棍,胸挂口哨,碰到小偷小摸自不必说,即使有人往街上乱泼脏水或随地大小便,往往也会被吹哨抓人。
当然,巡警看起来很新,但毕竟是之前“堆子兵”演化来的,他们帽子下还藏着大辫子,收入水平也和过去相差无几。清末有首民谣是这样说的:“黑夜扛枪,白天拿棍儿,巡警不如看街的狗,不当巡警没饭吃”。可见,当时民众还是把巡警当之前的“堆子兵”看待。
但不管怎么说,时代终究是进步的。对于清末北京的变化,外国记者的观察似乎更为敏锐。《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1897年初到北京时,他抱怨这“天气热、尘土多”,“ 拥挤幽闭”,令人不适;但1911年再次来到北京时,他在信中称赞“北京变样了”,尤其是巡警,“简直叫人赞扬不尽,这是一支待遇优厚、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队伍。”[⑦]莫理循的赞叹,或许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清末新政时期的北京,确实让人看到了很多的希望。
[①] 《乾隆京城全图》系按比例尺制作,是目前保存绘图时间最早、内容最完整的北京城区地图,它事无巨细地描绘了乾隆初年北京城市的风貌,大到紫禁城、王府、衙署、寺庙,小到街巷、胡同、民房等普通建筑,这幅地图为研究北京城市的历史变迁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此外,一些历史上有记载但目前已经消失的建筑,它们的详细位置及建筑规格都在图中有所标识。据统计,全图中共绘有大小寺庙1207处。
[②]参见允裪等编纂:《大清会典》(乾隆朝),第九十九卷《步军统领》,凤凰出版社2018年,第563页。
[③]参见允裪等编纂:《大清会典》(乾隆朝),第九十九卷《步军统领》,凤凰出版社2018年,第563页。
[④]张嘉鼎:《旧京“堆子和堆子兵”》,胡玉远主编:《京都胜迹》,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第358页。
[⑤]参见橘玄雅:《清朝穿越指南》,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8-9页;张嘉鼎:《旧京“堆子和堆子兵”》,胡玉远主编:《京都胜迹》,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第358页。
[⑥]允裪等编纂:《大清会典》(乾隆朝),第九十九卷《步军统领》,凤凰出版社2018年,第563页。
[⑦] 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袁世凯顾问乔·莫理循书信集》(上卷),知识出版社1986,第737页。
京城治安好起来了,全靠军队的改善,让老百姓们都有安全感了,自然让外国人赞扬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