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讲 江湖郎中不敌大宗师落荒而逃

第八十七讲 江湖郎中不敌大宗师落荒而逃

00:00
11:51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们接着上一节课继续讲。

与第一次一样,季咸进去看了一眼壶子,就出来对列子说,“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

    矣!全然有生矣”!意思是说,幸好你老师碰到我,今天看他的气色比上一次好多了,已经有生机了,有痊愈的希望,不会死了。因为“吾见其杜权矣”!杜就是闭塞,权是变化了,你老师闭塞的生机开始活动了。怎么让季咸看一眼,壶子的病就可以有救了呢?难道这个季咸真有神通在身,还是已经不声不响地给壶子下了神药?这当中的奇妙怪异处,庄子没有说出来。我们这些读的人,自然就会猜想连篇了。作为弟子的列子可能太信服季咸与过于关心老师病情的缘故,估计对其中的细微出入,也来不及做细细地思考与分析。当然,壶子站在旁边,则是非常清楚季咸的把戏与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列子听说老师这下不会死了,有救了,就很高兴进去告诉了壶子。与上次一样,壶子还是不动声色地说,我刚才在他面前显现出来的是“天壤”的一丝生机。这股生机一出来,就好像要生物的样子,名利之念也会逃得无影无踪。可以说是从我的脚底心涌出来,从最深层的底部发出来的。估计他刚才看见我这个样子,才说我有痊愈的可能。这样吧,你再约他过来,我给他看看我的另外一种样子。

第三天,季咸又去见了壶子,出来以后对列子说:“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你老师的相貌变化很大啊,每天都不一样。尤其是今天,神情恍惚不定,变化莫测,我都搞不清清楚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了。这样吧,待“试齐”之后,就是等你老师确定常态以后,我再来给他相命好了。列子回来就把季咸的话告诉给了壶子。壶子一听,还是不动声色,不紧不慢地说我刚才显示给他看的是“太冲莫胜”的气象。“太冲”就是太虚,“莫胜”就是莫朕。这是说显示出的太虚境界,一点征兆也没有,无形无相,变化莫测,无迹可寻,根本没法把握,这就叫做“衡气机”。估计刚才那位季咸先生就是看见我的这副“衡气机”的样子,才那样对你说的吧!

这三天里,季咸去看了壶子三次,壶子也给他显示了三种气象。到目前为止,季咸已经被壶子搞得晕头撞向,摸不清他的来路了。壶子的变化莫测状态,正是他三天前要训斥列子的地方。三天前,他就说列子过早地暴露了自己,才让季咸有机可乘,“夫故使人得而相汝”,把自己看得清清楚楚。壶子这样说列子之后,他自己就来了个变化莫测,显示了三变,结果把季咸弄糊涂了。如果有需要,壶子还可以再变。或许是显示还可以变化,也或许是为了借机说教,点化列子,壶子就对这三天来的三变做了一个总结。他说如果把他的三变比喻成是深渊的话,就是“鲵  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第一个变化就好像鲸鱼盘旋的漩涡叫做“渊”,第二个变化就好像停止不动的深水也叫“渊”,第三个变化就好像流动的水聚集的地方也叫“渊”。其实这样的渊有九个,列子在他的书《列子·黄帝篇》里就写了九个渊,其他六个渊分别是“滥水之潘为渊,沃水之潘为渊,氿   水之潘为渊。雍水之潘为渊,汧 水之潘为渊,肥水之潘为渊”。也就是说,壶子最起码还可以再变化六次。为什么要用“渊”来描述变化呢?这是因为渊深莫测,变化不居啊!但是不管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壶子深谙此道,故而始终紧跟大宗师,无心无为,默然玄照。所以他对列子说,我这三天还只是给他显示了三个渊的状态而已!这样吧,你再把他叫过来,我另外变化几个样子,给他看看。

列子被老师这么一说,似乎也觉得这三天来发生的事也确乎如此。按壶子的吩咐,第四天他又去把季咸找了过来。像前三天一样,季咸进了壶子的房间。可是这次进去一看到壶子,就大吃一惊,这里用“立未定,自失而走”来形容他惊慌失措的逃离模样。季咸的表现,估计早在壶子的意料之中。他前脚逃离,壶子就让列子赶紧去追回来。当然了,季咸逃得很快,列子也就没追上,回来告诉壶子说,“已灭矣,已失矣,吾弗及已”。庄子在这里安排列子没追上,比较合理。不然的话,下面的剧情就不好演下去了。看着列子没追上的沮丧样子,壶子说我刚才显示给他看的样子是“未始出吾宗”的状态,这个“宗”就是宗主,大道,这是说还没有把大宗师显示出来给他看呢!我仅只是与他“虚而委蛇”周旋了一下而已,他就“不知其谁何”,分不清彼此,稀里糊涂了。这里的“虚而委蛇”是指随顺应变的意思。也就是说,壶子“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应世而变,顺时而动,大有随波逐流的意思。“弟靡”是指茅草随风摆动一无所靠的样子。总之,我这副随风飘荡,无所依靠的样子,季咸当然就无法知晓,只好逃之夭夭了。

到现在为止,列子才知道自己被季咸忽悠了。一方面为自己的肤浅、迷妄感到惭愧,一方面也让他清醒地认识到以后要发奋努力精进学业。这里用“自以为未始学而归”来描述了列子复杂的心境。他从老师壶子那里回来以后,闭门三年不出来。这三年,列子在家里干了些什么事呢?这里说“为其妻爨    ”,给他老婆烧火做饭,忘记了荣辱之别;“食豕   如食人”,对待牲畜像伺候亲人一样,学会了“齐物”的真理。这都是指他放下身段,去除了人我之别,做到了“无我”的状态。而且“于事无与亲”,对待万事万物无所偏爱,这是指列子去除了执着,与天道自然合而为一。最后,列子返璞归真,“块然独以其形立”,好像土块立在地上一样,昏昏闷闷,屹然不动。修行到此,也就可以让他“纷而封哉,一以是终”,就是,意思是说在纷纭复杂多变的世间当中,他一直大道,天天向大宗师请教,终身不变。

这一段,主要是讲为帝王者,应该要学习壶子因应无为,变化无常的模样,把自己处在一个神妙不测的境地来默化群生。而不能有心妄为,随便把自己的性格显露给天下人。帝王只有这样子才可以掌控天下。即便不能如此,退而求其次,像列子那样猛然醒悟,也未尝不可。只是千万不能落入到了像季咸这样小智浅见的技巧上,否则只会舍本逐末,如此治理天下,那肯定就不行了。

为帝王者,乃人中之龙,绝非一般人所能攀就。所以对帝王者的要求,也就远远高出了普通人。具体有哪些要求呢?庄子在下面就列了一个条目。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