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基本构造:规范与权威的相互创生】
你好,我是翟志勇,欢迎来到法学板块第二讲。上一讲讲到,法律的正义未必是你的正义,因为法律不是正义本身,法律只是实现正义的机制。那么法律是如何实现正义的呢?这个问题涉及到法律的基本构造。
我前面说过,法律是现代社会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当然就会有它的基本构造,所以我们得先看看整个法律体系是怎么构造的,才能知道法律体系是怎么运转的,是怎么实现正义的。我们生活在法律体系之中,不知道法律条文并不可怕,因为法律条文多如牛毛,但如果连这个系统的基本构造都不清楚,那可就真的是法盲了!
那法律系统的基本构造到底啥样呢?简单一句话,就是规范与权威的相互创生!这听起来有点玄乎,又是规范,又是权威,还相互创生,听着有点晕。别着急,我会把它拆解开来。规范就像操作系统的代码和指令,决定着啥可以做啥不可以做;权威就像操作系统的架构师和程序员,他们创造了这个系统但反过来又被系统所控制;相互创生啥意思?权威创造了规范,但权威之所以是权威,又是规范所赋予的,这就是相互创生。而相互创生的发生机制,就是法律程序。
我要特别提醒你注意,接下来这三讲是法学模块的基础,就是带你搞清楚法律的基本构造,不把操作系统的基本构造这个基础打牢,你就无法理解法律的生成逻辑和运行机制。好了,我们这一讲就先从规范讲起,也就是法律系统的代码和指令。
【法律不是法条】
我们普通人对法律的最大误解,就是把法律等同于法律条文,也就是法条。但我要跟你说的第一点就是,对不起,法律不是法条。
我们所有的法律,除了序言外,都是以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等以此类推的方式来表述出来的,这就是法律条文,简称法条。比如刚刚出台的《民法典》,由一千两百六十条组成。我们学法律的人,经常被问一个问题:那么多法条,你们是怎么背下来的?其实,学法律根本不用背法条:一来,你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法条背下来,光一部《民法典》,就一千两百六十条,谁能背得下来;二来,完全没有必要背法条,尤其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法律数据库里,检索到任何你想要的法条。如果你现在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你甚至可以带着法条去考试,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考的根本不是法条,那它考的是什么呢?它考的,是法条所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法律规范。
【法律是法条所表达的法律规范】
这就是我要和你说的第二点,法律不是法条,法律是法条所表达的法律规范。那啥是法律规范呢?法条与法律规范之间的具体关系如何呢?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我们就拿《婚姻法》,也就是现在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来说说。《婚姻法》里有一条很简单的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这个规定讲得很清楚吧,你结婚前的财产属于你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比如说施某婚前买了一辆车,登记在他的名下,结婚之后这辆车就是他的个人财产,离婚的时候配偶是无权分配这辆车的,因为它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有的时候,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比如说施某婚前买了一套预售的商品房,自己付了60%的首付。结婚之后,房产证才下来,登记在施某个人名下,施某继续用工资偿还剩下的贷款,直到离婚的时候,一共还了房款的20%,还差20%未偿还。那这个房子属于婚前财产吗?属于个人财产吗?
我提醒你注意啊,施某买房的行为发生在结婚之前,拿房产证发生在结婚之后,他婚前用个人财产支付了60%的首付,而婚后,他偿还房贷的钱是他的工资,而工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那么离婚的时候,这个房子到底归谁呢?属于施某的婚前财产,因此是他的个人财产,还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你把《婚姻法》条文读上10 遍,你也找不出来答案。为什么?因为《婚姻法》里面关于这个问题的规定,就只有我刚才讲的那一条。
那么,这个问题就无解了吗?当然不是,只不过,这个条文完整的意思,也就是这个条文所要表达的规范,需要在整个婚姻财产制度之下来理解,还需要结合着《民法典·合同编》、《民法典·物权编》、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以及司法实践,才能够真正理解啥叫婚前财产和个人财产,以及如何确定婚前财产和个人财产。
所以,说白了,法条只是法律规范的一种文字表达而已。你想一想,人类社会早期,是没有文字的,因此根本不会存在法条,但是你能说人类社会早期没有法律吗?当然不能。人类社会早期一定是有法律的,只不过不是以法条的方式存在的,而是寄身于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之中。比如说,人类各大文明,很早的时候都有不能杀人、不能偷盗、不能奸淫的规范,但这些规范,最初都是以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的方式提出来的。
而当文字出现以后,我们人类才有机会用文字来表述法律规范,但由此也带来一个麻烦的问题就是,法条和法条所表达的规范之间,可能存在一条巨大的意义鸿沟。啥意思呢?法条就像一首诗,不懂诗的人看诗,字都认识,但啥意思未必明白。而懂诗的人看诗,就能解释得头头是道,一首五言绝句,就能给你讲半天。
比如李白有一首诗叫《夜宿山寺》,里面有两句话,“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个不懂诗的人,可能以为李白站在一座危险的高楼上,伸手要摘星星。但其实这里的危不是危险的意思,是高耸的意思,危楼就是高楼,根本没有危险的意思。法律其实也是这样,你可以找一部法律来,试着从头读到尾,我相信法条中所有的字,你都认识,但这些字要表达的意思,你未必真的明白。
其实,法条就像一首诗,你不能只看诗的文字,你还要看诗人的写作背景,诗人的写作风格,诗人以前的作品,还有诗里面用的典故等等。只有理解了所有这些东西以后,你才能够真正理解诗人写的这首诗的意义。所以,就像普通人和诗人的区别一样,普通人与法律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法律人能够看到法条背后要表达的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最低限度的行为指引】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反复讲法律规范、法律规范,那到底啥是法律规范呢?一句话来说,法律规范是对人外在行为的最低要求,是人的行为不可逾越的红线。
在具体讲法律规范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规范。要讲清楚这个问题,还真不太容易,因为规范这种东西呀,你摸不着、看不到,就像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你摸不着它,也看不到它,你只能去理解它。规范其实也是这样,不过我们可以做一个类比,帮助你去更好地理解它。你肯定熟悉自然规律,太阳会东升西落,万物皆有引力,吃太多会长胖,这都是自然规律。这种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无法改变的,因此你只能去遵守它。正因为这些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大自然才呈现为一种有序的状态,自然规律保证了大自然的有序运转。
那么如何保证人类社会的有序运转呢?人类组成社会之后,秩序是第一需求。但是由于人有智慧,就容易干坏事,所以光有自然规律的约束是不够的,还要人为创造出一些东西,用来指导和约束人类的行为,并且惩罚那些不遵守规矩的人。这些指导和约束人类行为的东西是什么呢?这些东西就是规范。习俗、道德、宗教和法律,都提供这种社会规范,都是用来指导和约束人类行为的,都是为了不让人轻易干坏事。如果我们说自然规律是一种自然实在,那么社会规范就是一种社会实在,是人类仿效自然规律建构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目的就是要使人类社会像大自然一样,处于一种有秩序的状态。
在这些社会规范中,最主要的规范就是法律规范,因为法律规范只是对人的外在行为的最低要求,也就是给人的行为画出不可逾越的红线,过了这条红线,就要惩罚你。并且相较于习俗、道德、宗教,法律因为以条文的方式表述出来,因此更容易观察、评判和强制执行。
那法律是如何给人类行为画红线的呢?如果你读法条,你就会发现,法条里有一些高频词,比如有权、可以、应当、不得、禁止等等,这些词就是一种典型的规范表达,规范指引人们做什么,不做什么。我们仍然以《婚姻法》为例,比如说《婚姻法》中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之间的虐待和遗弃。
你看,所有这些“禁止”,就是法律为了建立和保护婚姻关系所确立的行为规范,你违反了这些禁止性的规定,你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的或者刑事的责任。比如说,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了,虽然并不一定触犯重婚罪,但离婚的时候,无过错的一方就可以主张损害赔偿,分割财产的时候就可以要求多分,争夺子女抚养权的时候,就可以占据主动。
所以,法律规范,就是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有序运行,对人类行为的一种最低限度要求。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如果别人说你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你千万不要把它当成一种赞扬,这只是说明你达到了做人的底线而已。
【结语】
好了,总结一下这一讲的内容,普通人对法律最大的误解,就是将法律等同于法条,但是法条仅仅是法律的一种成文化的表述而已,我们需要透过法条来理解法条所要表达的法律规范,这才是真正的法律。法律规范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模拟,是一种人为创造的行为指引。法律规范和道德、伦理、宗教一样,都表达了一种规范性的诉求,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但法律规范区别于道德、伦理、宗教的地方在于,法律只是对人的外部行为的最低限度的要求。
你有没有读不懂法律的经历?你觉得如何才能读懂法律?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或者加入社群讨论。我们下一讲再见。
(欢迎添加课程助理微信:eidos002,入群与知识爱好者们交流讨论,获得更多课程与学者的相关信息。)
施某成为了罗某口中的张三了
主播说的真好 最近买了民法典来看 字都认识 却有好多看不懂 不是认识字就能懂的
该如何读懂法律规范,是从法条入手还是从哪里入手,期待老师的进一步讲解。今天这篇文章只是告诉我们光读法条不够,需要有相应的背景知识。 法律维护的是底线,这点在之前刘晗老师那里已经清楚理解了,期待有更多新知识
请问听完崔老师的法学板块可不可以带本法条就参加法考
这还是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啊,它到底为什么要写成普通人读不懂的样子
听友483335621 回复 @苍岛枫: 777
这个系列好听
1.理解门槛很高2.守法不影响做人渣
哈哈翟老师怕不是爱上了施某
欢迎大家可以加入社群,提出问题,与人文社科爱好者一起讨论。我们会在大家提出的问题中选取问题内容,请主讲老师进行答疑,期待和你一起讨论。➕VX:eidos002
人的大脑不是用来强记的,而是用来处理信息的。法条不是为了背诵或被引用的,而是如何运用它来处罚不遵守规律的人。所以背不背法条不是重点,关键是理解法律规范、运用法律法条。
路小飞cp 回复 @阿童木妹妹_ga: 法条背诵只为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