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1. 苏秦入齐做间谍,挑动五国伐齐
2. 宋国之亡与苏秦之死
3. 五国伐齐,为什么齐国最后复活了
4. 战国四君子为什么影响力和号召力堪比国君
5. 冯谖客孟尝君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集我们说苏秦从燕国来到齐国,齐闵王以为这哥们是来帮助他齐国吞并宋国的,可惜的是,苏秦的真实目的其实是灭掉他的齐国,帮燕昭王报仇雪恨,换句话说,这哥们是来做间谍的。
一
燕国和齐国的仇恨当然来自前面说过的燕王哙禅让的闹剧,在那次危机中,齐国趁火打劫,差点让燕国亡国灭种。燕昭王在赵武灵王扶持即位之后,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报复,和乐毅、苏秦等几位心腹大臣商量的结果就是“与天下共图之”,换句话说,会合其他国家的力量一起干掉齐国。
可是如何让其他国家都同意出兵整死齐国呢?这几个家伙关上门一合计,觉得帮助齐国吞并了宋国是最好的主意,到时候燕国振臂一呼,大家肯定会响应。那为啥是宋国?原因就是宋国这只羊足够肥,还强弱适中。因为它很肥,说服贪婪的齐闵王去吃掉它就比较容易,可是就是因为它实在太肥了,齐闵王把它吞下去之后,周围的魏、韩、赵三国必然十分不甘心,而且愤怒。
那为什么还要强弱适中呢?因为太强了的话,齐国就没有能力单独干掉它,那齐闵王就不会动手,但如果太弱了,齐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不能起到伤害齐国的作用,那样一来,大家想整死它就比较费劲。
这个损招的关键之处,就是要有一个人帮助齐闵王下定攻打宋国的决心,并且尽量离间齐国和其他各国的关系。这个时候,苏秦挺身而出,不用找了,俺就是那个人,为了报答燕昭王的知遇之恩,他主动要求去齐国做间谍。
于是乎,就出现了上面的一幕,燕昭王送给他150多辆马车让他出使齐国,这哥们到了齐国之后就和齐闵王相谈甚欢,再加上左右逢源,见人就请安,不出半年,他就被封为齐国的武安君。前面说过,这种明目张胆在几个国家同时领工资的事情,在战国那个时代,司空见惯,搁在今天,那是万万不行的。
就这样,苏秦静静地在齐国潜伏了8年,他用这段时间完美地证明了他就是那时候天下最出色的搅屎棍,成功地破坏了齐国和任何一个国家可能的长时间联盟。
到了公元前288年,西边的秦昭襄王鸿雁传书,给齐闵王来了一封信,说我尊称你为“东帝”,你也称呼我为“西帝”,咱哥俩儿一起从王升级到帝,然后手拉手把赵国干掉,平分他的土地人口,你看咋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秦互帝”,两个国家互相称帝,不过秦昭襄王还没有狂妄到他后世子孙嬴政的地步,三皇五帝,他只敢和五帝比肩,不敢称皇。
接到秦昭襄王的倡议书之后,齐闵王挺高兴,就接受了。不过苏秦一琢磨,这事不对啊,现在的形势是秦国和齐国最强大,如果这两家联手,削弱甚至干掉了赵国,那对他和燕昭王的计划是大大的不利。他就跑去对齐闵王说,称帝这事儿吧,天下人都讨厌,如果您现在取消了帝号,就会让天下人憎恶秦国而喜欢您齐闵王老先生,如果您再和赵国联手去攻打秦国,那您的声望就更高了,顺便咱们还能把宋国灭了。
齐闵王想了一想,觉得让天下人认为自己比秦昭襄王高尚,是一件比得到赵国土地更美好的事情,于是只当了两天东帝,就放了秦昭襄王的鸽子,昭告天下,自己去“帝”号,改回“王”的称呼,然后大骂秦昭襄王不要脸,联合韩赵魏楚一起攻打秦国,气得秦昭襄王跳脚大骂,但也没办法,也只能跟着放弃了西帝的称号,两边这才罢兵。
成功地搅和了齐秦联盟之后,苏秦又去找赵国的相国李兑,就是活活饿死赵武灵王的那位爷,说您老人家今年的岁数也很大了,等到退休的时候在哪里养老啊?你们赵国这嘎达这么冷,您的老寒腿能受得了吗?我们齐国准备把宋国打下来,到时候送您老一块风景秀丽,四季如春的养老之地,您意下如何?李兑说苏大人您这个建议真是太暖心了,我接受。
21-1 燕齐之地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不允许使用请告知)
就这样,公元前286年,在赵国的默许之下,齐国趁着宋国内乱,突然出兵伐宋,顺利攻破宋国都城。在这之后,宋国最后一位君主,康王偃出逃到魏国,最后死在了那里,一个延续了将近800年的老字号诸侯,当年周武王亲口封的宋公国,就此彻底消失。
其实宋国之所以这么容易就被齐国给灭了,有一半的原因要归罪于这个宋康王,他在位这些年对外是穷兵黩武,不断欺负周围的两个小国,对内是骄奢淫逸,胡作非为,此人有一个外号叫“桀宋”,这个桀就是桀骜不驯的那个桀,也是夏王朝最后一个君主,以残暴著称的履癸的外号。那这个宋康王是什么德行,你基本就知道了,宋国在他手里被消灭掉,也不算冤枉。
可是齐闵王还没来得及把香槟酒打开,欢庆胜利,早有准备的燕国就号召大家一起伐齐,这时候的齐国刚刚经历一场大战,国民疲惫。其他诸侯国既看出了齐国现在的虚弱,又怕这家伙喘息之后消化了宋国变得更加强大,于是,正如燕昭王和苏秦谋划的那样,秦、赵、魏、韩四国对于讨伐齐国,让齐闵王把吃到嘴里的蛋糕吐出来这件事,是举双手双脚赞同。
这一年是公元前285年,攻打齐国的主将就是燕国大将乐毅。
21-2 五国伐齐(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不允许使用请告知)
在描述这场大战之前,下面要说一下关于苏秦的第二个谜团了,那就是他到底是怎么死的。根据《史记》上说的,在五国联军攻打齐国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84年,那些和他争宠的齐国大臣们派了刺客暗算他,不过一刀没砍死他,苏秦在弥留之际让齐闵王在自己死后,把自己五马分尸,然后宣布自己为燕国的间谍,这样一来,那些刺客肯定会来领赏,就可以给自己报仇了。果然,这方法很管用,刺客们全部落网。
可是在我看来,司马迁老爷子的这个说法有很大的问题,苏秦被齐闵王宠信了十年了,早不争宠晚不争宠,偏偏等五国联军都快把齐国灭了的时候,齐国大臣们才去争宠,这些家伙莫非都是精神病和二百五?所以,我赞同另一种说法,就是齐闵王那时候终于醒悟过来,苏秦这家伙原来是特务,从而直接把他五马分尸了,换句话说,苏秦不是被刺客刺死的,而是作为烈士,在刑场上英勇就义,壮烈牺牲的。对于这件事,史学界还没有定论,你自己可以选一种相信。
二
苏秦死后,乐毅率领五国联军进入齐国境内,势如破竹,一路连下齐国七十余座城市,包括首都临淄,也被乐毅拿下。这时候,开始没有跟着五国伐齐的楚国,终于派出了军队,打出的旗号是“抗五援齐”,抵抗五国,援助齐国。
这一下把走投无路的齐闵王感动的是眼泪与鼻涕横流,满以为终于是有救了,谁知道楚国军队在占领了齐国淮北的大片土地之后,就把投靠他的齐闵王给宰了,然后宣布俺们楚国两边都不参合,你们请继续。而且按照《战国策》的说法,齐闵王死得那叫一个惨,恐怕是历代君王里死的最惨的,是被活活抽出肉筋后,挂在房梁上疼了一夜疼死的,史书上说“宿夕而死”。
有人可能说了,楚国真不要脸,这话没错,不过人家早就说了:“俺们是蛮夷。”俺们没文化,再说了,战国到了“五国伐齐”的时候,要脸的那些国家都已经领了盒饭,你看看战国七雄里,有一个从未做过不要脸事情的吗?答案就两字,没有,大家都一个德行。
当齐国被打得只剩下两座城池莒和即墨的时候,除了燕国军队,其他各国得到自己应有的好处之后,都撤回了国,而燕国的目标是彻底灭掉齐国,那自然是不能撤军,要死磕到底。主将乐毅这时候决定围而不打,同时约束士兵,不得骚扰齐国百姓,尽最大努力帮助齐国恢复生产,为啥?他要刁买人心,让齐国人心服口服,彻底并入燕国版图。
可惜的是,历史没给他足够的时间,3年之后,燕昭王死了,他儿子燕惠王即位,接着又是一个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俗套故事,燕惠王从小就看乐毅不顺眼,上台之后,周围人和他说乐毅这家伙可能要造反,自己做齐王。燕惠王一听就乐了,正愁没借口收拾他呢,马上抓住这个谣言大做文章,派了大将骑劫代替乐毅任燕军统帅,换句话说,把乐毅撤职了。
我们说齐国即墨城里这时候带着大家抵抗的统帅叫田单。此人本来是首都临淄的一个市掾,也就是菜市场的管理员,临淄城破的时候,仗着年轻腿快,跟着大家跑到了即墨城。即墨太守战死之后,他因为一直积极抗战,而且头脑灵活,被大家推举为新的城守。此人是一个军事天才,即墨城就是因为有他,才能坚守三年而不被乐毅攻破。
当知道乐毅被撤职之后,田单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把城里的牛都集中在一起,然后把他们的尾巴绑上浸了油的干草,晚上偷偷地牵出城外,一起点燃干草,一千多只屁股后面着火的大牤牛顿时就疯了,嗷嗷叫着冲向燕军阵地,后面跟着五千名杀气腾腾的齐国敢死队员。
一夜之间,燕军是溃不成军,最倒霉的就是新上任的大将骑劫,本来在燕国吃着猪肉炖粉条子挺开心的,就因为燕惠王瞧乐毅不顺眼,被委以重任,以为可以立功之后加官进爵,结果是刚上任就被屁股着火的大牤牛给踩死了。
即墨城解围之后,田单趁势号召齐国全国反抗,不到一个月,当年齐国丢掉的70多座城市就回到了齐国人手里,燕军全部退回燕国国境,齐国神奇一样地复国了,不过呢,经此一战,它也算是残废了,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办法和秦国争雄。这场战争只是成全了一个叫田单的菜市场管理员,他亲自在莒迎回了新的齐王齐襄王,自己被封为安平君,万户侯。
那乐毅这时候在哪儿呢?这老先生在赵国,他前段时间被撤职之后,根本就不敢回燕国,想想也知道,那时候要是直接回燕国,最后的下场只能是以谋反罪被燕惠王砍了脑袋,他只好亡命赵国,因为他爹叫乐阳,本来就是赵国人。
等到燕国军队彻底失败之后,燕惠王的肠子都悔青了,就给乐毅写信,委婉地道歉,同时希望他回燕国继续统领燕军。乐毅思前想后很长时间,没敢答应,就写了一封回信,这封回信在中国文学史上也算是大大的有名,叫《报燕惠王书》,写的是哀婉悲愤,悱恻感人,书中有流传千古的名句诸如“君子交绝,不出恶声”,还有“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等等,感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五国伐齐这件事,如果你从苏秦和燕昭王的角度来看,那是挺成功的,报了大仇,苏秦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战国第一间谍。但如果你问谁从这件事上获利最大,那绝对不是燕国,而是秦国,原因很简单,东方大国齐国在这一战之后,完全丧失了和秦国争雄的资格,导致秦国后来的远交近攻策略可以顺利实施,最终一统天下。所以,苏秦同志的奖状上应该这么写,一位对秦国贡献巨大,颠覆了齐国的燕国间谍。
三
在五国伐齐的队伍里,魏国的军队统帅比较特殊,此人是魏国的相国,叫田文。没错,他也是老田家的,那你要是问,是不是和齐国当时的齐闵王田地有点儿亲戚关系呢?那你就猜对了,此人算起来和齐闵王应该是堂兄弟,绝对的齐国人,而且是齐国大贵族,那么,一位齐国人,舍生忘死,积极拼命地想干死齐国,为啥?
这事儿说来话长,我们先要知道一件事,这个田文有一个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号,叫孟尝君。
我们说战国时期有一些人,从来没当过任何一个国家的君主,但是当时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一点都不比君王差,甚至可以说更高于各国的君王,这些人里面,有四个家伙尤其的鹤立鸡群,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三个是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这四个家伙号称战国四公子。
可是名望很高的孟尝君咋就成了一个叛徒,帮着燕国干自己的祖国齐国呢?那原因也是很简单,还是因为他的名望。齐闵王在攻下宋国之后,洋洋自得,自高自大,觉得自己马上就可以取代周天子了,可是经别人一提醒才发现,原来自己在诸侯中的名气,还比不上自己的堂弟孟尝君田文。这还了得,齐闵王马上就准备找个理由,杀了田文,后者又不是傻子,怎么能站在那里伸着脖子等死,一转身就跑到魏国当上了相国,等到燕国号召讨伐齐国,他马上跳出来响应。
现在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为啥这个孟尝君或者说战国四公子,他们的名望比当时的君王还高。原因呢不少,但是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养士,也叫养门客或者养食客,反正就是你来我这里,免费吃喝加玩乐,当然,遇到事情需要你的时候,你也得出力,前面我们说过的商鞅,在他跑到秦国之前,在魏国公孙痤手下时,那就是一个标准的门客。
历朝历代,愿意养门客并且能够养得起的,一般都是富豪、高官和黑社会,虽然有时候名字不一样,比如后来叫幕僚或者打手,甚至狗腿子。不过无论啥名字,都是一类人,但若是论规模和正规的程度,肯定都比不上战国的这些公子们。我们就说孟尝君,家里无数代人的积累,那就是三个字,不差钱,圈养的门客经常达到3000多人,这么多人替他忽悠,那声望自然是高的。李白就曾经有一句诗“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说的就是这群家伙。
《史记》和《战国策》上记载了很多四大公子和他们门下食客的故事,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一一介绍,不过呢,我想在这里通过孟尝君和他门客之间的两个故事回答下面几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人能被包养,要怎么样地包养,还有就是被包养的人都能做什么。
第一个故事的主角叫冯谖,这个人有两个名字,《史记》上说他叫冯欢,《战国策》上说是冯谖,我们采用后者的说法,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战国策》上记载的故事比较全面、丰满。这位冯谖是一个又老又穷的人,有一天来到了孟尝君的府上,开口就是,求关注,求包养。
孟尝君就问他:“先生远来,何以教文?”您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呢?古人说话吧都很客气,其实这话的潜台词就是问你有什么本事,能干啥,冯谖的回答是“闻君好士,以贫身归君”,这老头儿的意思也很清楚,我屁本事也没有,听说你这里可以白吃白喝,我就来了。
对于这样一个底气十足的要饭花子,孟尝君也表示了欢迎,虽然把他安排在最低等的传舍,但终究是养了起来,没有赶出去,至于为啥,我们一会儿做总结的时候再说。然后过了几天,孟尝君忽然想起来了这个人,就问手下的管家,那个新来的冯谖怎么样了?
管事儿的就说了,这个冯先生吧,实在是忒穷了,除了一柄佩剑,其他啥玩具也没有,他就天天弹着那把佩剑唱K,歌词也很简单,就一句,“长铗归来乎!食无鱼!”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大宝剑啊,咱们回家吧,这里没有大鱼大肉。
孟尝君想了想,就说给他搬家,让他住进高级一点的地方,吃饭有鱼有肉。结果过了两天,管家来报告说,冯先生吃了两天鱼肉又开始唱K了,这次的歌词是,“长铗归来乎!出无车!”意思是出门没有宝马奔驰,靠两条腿走路,很不爽。孟尝君这次也没犹豫,说把他弄到最高级的宾馆,配辆车。
然后根据《战国策》的记载,冯谖开上“宝马”之后,就四处兜风看朋友,对大家吹嘘自己混的特别好,瞧见没有,宝马X6,旁边那个是我司机。可是回到高级宾馆之后还是啥事不干,只唱K,这次的歌词是:“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大宝剑啊,这里啥都好,可是我还是惦记家里啊。
孟尝君这一次就问管家,这个冯谖家里还有什么人?管家调查了一通说还有一个老妈,孟尝君马上说,把他老母亲养起来,别让她冻着饿着。从这以后,战国好声音冯谖同学才闭上嘴,不再唱K了。
过了一年,孟尝君感觉钱不太够花,就想起薛地的老百姓还欠他很多高利贷没还,管家就说那个天天大鱼大肉的冯先生看起来能说会道的,派他去要债肯定行。冯谖也没推辞,马上就答应下来,然后问孟尝君,回来的时候要不要给你捎点儿东西?孟尝君顺口说道,你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点什么。
这位老先生到了薛地之后,那些能还上钱的人家还好,直接还钱还利息,还不上的呢?都跑了,基本都是人去家空,不见踪影。冯谖考察了实际情况后得出一个结论,有一些家庭确实是还不上,就算是把他全家都卖了,也还不上。他就当众一把火,把那些债券全烧了,然后说,孟尝君之所以借钱给你们,是因为他想让大家共同富裕奔小康,讨要一些利息,也是为了供养像我这样吃白食的。
既然你们有些人命不好,已经沦为赤贫阶级了,那孟尝君岂能再苦苦逼债?结尾一句话是,“有君如此,岂可负哉?”这样的老板,你们可千万不要辜负他啊。
可以想象,孟尝君听说这件事之后气得不行,你吃我的饭,还要砸我的锅?马上召回冯谖问责。那么,冯谖是如何给自己辩护的,我们下集再聊。
感觉战国篇略微有失主播的一贯水准。从欧洲史话认识主播,追更过程中把美国史话、佛门史话都听完了,现在开始听中国史话,特别喜欢主播冷幽默的同时,能把很复杂的历史脉络都讲的很清楚,尤其是帮助平时只是单独对一个个历史事件熟悉,却没有对整个历史背景和前后事件关联了解的补充,所以春秋篇个人非常喜爱,把春秋五霸谁和谁前后衔接、彼此强弱变化讲得非常到位。但是战国篇个人认为主播犯了和以往一般书籍和播客的错误,,历史连贯性被打破,又变成了时间线模糊不清的单独事件、人物的罗列,其实一开始从三家分晋到魏国李悝变法节奏尚可,如果按照主播后面总结的“战国三大变法高潮”一一讲述各国变法后的强弱变化就很不错
小仙墨竹 回复 @小仙墨竹: 可惜突然之间插入所谓“魏国人才流失”的观点后,一转就开始讲起孙膑和商鞅的故事,直接从战国初期的李悝变法转入了战国中期魏国衰败,出现了历史线跳跃,从线性叙事变成了单独人物叙事。接着就以张仪苏秦等纵横家为主角,又跳入了另一条人物叙事线,中间穿插了五国伐秦等事,接着又插入了赵武灵王的故事,由于时间线模糊不清,又不得不倒叙讲前面故事里赵国在干嘛。至少听到这集有几个疑问完全没有解答:1.从李悝变法到现在过去了多长时间,以前主播习惯在某事后说多少年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战国篇几乎全是公元时间,缺乏实体感受2.魏国是怎么衰败的,秦国是怎么突然逐步膨胀到五国无力攻伐的,缺少线性叙事3.吴起作为战国篇初期的主角,
讲的很好,生动有趣
我最喜欢的历史书和博主
👍👍👍👍👍👍👍👍👍👍👍👍👍
讲的不错,希望录音设备再改进改进。
许许如深 回复 @Hkn烟火: 有道理
苏秦同学的奖状应该这样写,一位对秦国贡献巨大,颠覆了齐国的燕国间谍
战国好声音 哈哈哈
来了
讲得很生动 历史小白都听的进去
YanYJ22 回复 @13289556w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