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真相 | 020.赵国武灵王

中国历史真相 | 020.赵国武灵王

00:00
23:35

本期内容:

1. 燕昭王求贤

2. 苏秦合纵抗秦,嫂前倨而后恭

3. 秦武王举鼎死

4.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军,征服蛮夷

5. 赵国之乱与赵武灵王之死

6.“丞相”与“宰相”之别

7.“纨绔”二字的含义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集说到,位于东北的燕国经过一场巨大的内部动乱之后,年轻的燕昭王姬职即位。此人有一个相当清醒的认识,那就是新时代啥玩意最重要,绝对是人才!有了人才,国家才能发展,实力才能增强。于是就颁布了求贤令,四处寻找治国的良才。可是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人来,原因不太清楚,可能是因为大东北冬天实在是忒冷了,那时候又没有暖气,大家都怕冻着。


燕昭王就很着急,问一个叫郭隗的下属,说咋样才能招来人才?这位姓郭的家伙就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啊有一个富商,非常喜欢千里马,愿意用一千金一匹买千里马,买了三年都没有,这时候有一个人自告奋勇,说这事我能办成,果然,几天的功夫,此人就花了一千金,拉回一匹千里马,不过是死的,而且只剩下了骨头架子。富商气坏了,说大哥你开玩笑吧?那个人就说了,您用一千金买回一副千里马的骨头架子,还怕没有人给你送真的千里马吗?果然,只用了一年,这位富商就买到了三匹货真价实的千里马。


讲完这个故事,郭隗就说了一句话,我就是那只只剩骨头架子的千里马。燕昭王马上就明白了,来人啊,给郭先生升官。就这样,其他国家的人一看,就姓郭的那种货色都能当官,我差啥啊?纷纷投奔燕国,燕昭王网络了很多人才,这里面就有从魏国来的乐毅,齐国来的邹忌,当然,还有我们正在说的,一贫如洗的苏秦。


                                 一


接下来的事情,应该就是《史记》上记载的,苏秦开始去各国游说,提倡合纵抗秦的光辉历史,只不过司马迁老爷子原来写的是从公元前334年开始,现在看来是从公元前310年开始,从这一年到公元前296年,诸侯打破秦国的函谷关,正好是15年,而这符合了《史记》上自己说的,苏秦牛掰到“使秦15年不敢出函谷关”。


《战国策》上记载了苏秦是如何说服各国君主的详细对话,说心里话,看完那个,你就会觉得苏秦真是天才中的天才,那里面展现出来的辩论水平,就算拿到今天去美国选总统,也是绰绰有余。不过呢,就是因为那水平实在是太高了,我高度怀疑是后人伪造的,而且我觉得我的怀疑极有可能是对的。


在这期间,已经做了六个国家的相国,号称纵约长的苏秦,衣锦还乡了一次。据说他嫂子用五体投地的标准姿势表示欢迎。苏秦把她扶起来,然后问:“何前倨而后恭?”以前你不给我吃的,还尖酸刻薄地讽刺我,现在咋就这么恭敬了?成语“前倨后恭”就出自于此。


她嫂子面色平静,十分坦然地说出了一句话:“以季子之位高而多金”季子就是苏秦的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这么客气,还不是因为您现在高高在上的官位,和口袋里满满的金钱。


在这位大嫂看来,你以前落魄,我瞧不起你,鄙视你,那很正常,今天你当官了,有钱了,我自然就要讨好你,巴结你,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有什么不正常的吗?我这里不得不感慨一句,人类历史几千年,古今中外,英雄豪杰无数,才子佳人很多,但是像苏秦大嫂这样活得坦坦荡荡,说得明明白白,如此光明磊落之人,还真是屈指可数。


说句不客气的话,那些指责她势利小人的,绝大多数对“位高多金”四个字的崇拜和羡慕一点也不比她少,只不过这位大嫂是真“小人”,其他基本就是伪君子。


苏秦听了之后,也感慨了一句,这混蛋的人生啊,没有钱连亲人都瞧不起你,更何况别人了?原话是“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但与此同时,这哥们也收起了狂傲之心。


是的,人家对我态度好,只不过因为俺是六国的宰相和纵约长,我苏秦比穷的时候更有才华了,还是更帅了?都没有!就算是一头猪,挂了这一串的相印,他们也会对着那头猪跪下膜拜的。既然如此,我苏秦和猪有啥区别,那又有什么可以得瑟的呢?不得不说,现在我们有些人的思维境界,确实比不上2000多年前的古人。


在苏秦的合纵策略下,秦国和六国基本上过了十几年的安稳日子,这中间除了春秋霸主越国被楚国灭掉算一件大事,还有两件事值得说一下,一个是秦武王自己把自己给砸死了,另一个就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


                               二


秦武王就是刚刚说过的逼走张仪的那位,他当上秦国国君之后,设立了丞相一职,分为左丞相和右丞相,从那时候开始,丞相这个职位在中国持续了一千六百年之久,权力的大小经常变化,大多数时候是高官,甚至宰相,最低贱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边城小官,一直到明朝,被朱元璋废掉了这个称呼为止。


这里请大家注意一下,丞相和宰相完全是两码事,丞相是官职的名称,而宰相是历朝历代最高行政长官的一个统称,比如汉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都是宰相,而唐朝时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也都是宰相。在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官位叫做宰相的,这一点大家要搞清楚,你要是问有什么用,我也不知道,也许只是喝酒的时候吹牛比较合适。


公元前307年,这个秦武王到洛邑去观看九鼎,就是大禹同学建造的那九个鼎。如果你还记得我前面讲的春秋时期楚王问鼎中原的故事,那你就知道,春秋时候,像楚庄王这样的大霸主,数一数二的大村霸,仅仅是问问鼎的轻重,就被王孙满臭骂了一通,还没脾气,还得道歉,然后灰溜溜地回去了。


可是到了战国这个时候,秦武王去洛阳看鼎,周赧王不仅连声说可以可以,还派了很多鼓乐队出城去迎接,这种事要是被孔老夫子知道,他一定气得从棺材里爬起来,指着周赧王和秦武王这两个家伙的鼻子破口大骂“是可忍孰不可忍”。


当秦武王看见代表西方雍州的“龙文赤鼎”之后,很高兴,说这就是俺们秦国的鼎啊,个头真大啊,有人举起来过没有?左右的人都说,没有,从来没有。秦武王当时的年纪是23岁,血气方刚,一向以力气大闻名于秦国。这时候蛮脾气发作,谁劝也不听了,一定要举一举试试,结果就是,举到一半,没力气了,鼎掉下来,砸到自己脚上,把一只脚砸得稀巴烂,那时候既没有特效的止血药,也没有消炎药,这哥们哀号到半夜,断了气。所以,还是那句老话,不作死就不会死,秦武王真的是把自己给作死的。


不过虽然秦武王的这个死法很窝囊,但在整个春秋战国的历史上,他只能排在第二位,冠军属于春秋时期的晋景公,也就是那个帮助巫臣,培养吴国军事实力的晋国君主。晋景公死得不仅仅是窝囊,而且很诡异。


事情是这样的,当晋景公有病之后,先请了一个巫师来看,巫师一看就断言说,大王,你可能吃不到今年的新麦子了。巫师走了之后,晋景公不甘心,就请当时秦国最著名的医生医缓来看,结果医生还没到的时候,他就做了一个梦,梦中他的病化身为两个小孩,一个小孩说医缓是名医,我们快逃吧,另一个小孩说,逃啥逃,我们躲在心脏的膏和隔膜的肓之间,他医术再高明,也没啥用。


果然,医缓给晋景公作了一番诊断之后,说,不好意思,这个病已经在膏肓之间了,我恐怕是无能为力了,这就是成语病入膏肓的来历。晋景公听了医缓这么说,虽然失望,但还是点点头说您的医术真高明啊:“良医也!”然后赏赐了医缓很多钱,让他回去了。


既然已经治不好了,晋景公也就放开了,开始吃喝玩乐起来,正好田地里的新麦子下来了,他就让人煮了新麦子,然后把前面那个说他吃不到新麦子的巫师抓了进来,说睁开你的狗眼好好看看,我能不能吃到新麦子?随即叫人把巫师砍了脑袋,这时候煮好的新麦子也端了上来,晋景公正想吃,突然感觉肚子不舒服,人有三急,没办法,他老人家只好放下碗,先上厕所,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厕所里,他掉下了茅坑,淹死了。惜言如金的《左传》上是这么记载的:“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我想前面那个刚刚死了的巫师应该在黄泉路上正等着他,见面之后肯定是一鞠躬,然后问一句,大王,您吃上新麦子了吗?如此窝囊的死法,晋景公确实是人才。


书归正传,秦武王死后,秦国国内已经找不到可以做君主的了,这时候,赵国的国王帮着秦国接回来在燕国做人质的,秦武王的弟弟嬴稷,让他回国做了新的秦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秦昭襄王。


当然,在某些国人的眼里,他老妈更出名,这位老妈就是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的原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太后头衔的,秦惠王的一个小妾,外号芈八子的宣太后。关于他们娘俩的故事,我们后面会有更多的介绍。现在要先来看看这个帮助秦昭襄王上位的赵国国王,那也是赫赫有名,他就是赵武灵王。


                                    三


1903年的时候,时年30岁的梁启超发表了一篇文章,名字叫《黄帝之后的第一伟人》,这里的黄帝就是我们介绍过的三皇五帝里面的那个黄帝,文章的小标题是《赵武灵王传》,换句话说,梁先生认为,在黄帝之后,什么尧舜禹汤,什么齐桓晋文,统统都不好使,唯有这位名字叫赵雍的赵武灵王才是伟人,那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位谥号叫赵武灵王的同学都干了点儿啥。


三家分晋之后,新诞生的赵国在最北边,这里除了冬天比较冷之外,国际环境也不太好,为啥?四个字,少数民族。当时的游牧民族叫林胡、楼烦、东胡等等,这些民族你也许没听过,但他们的后代你肯定听说过,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等都是这些家伙的子孙。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除了近150年从海上来的强盗,剩下的所有时间,都是在和这些游牧民族作斗争,两次被征服,也都是这些北方来客,甚至为此还建了一个叫万里长城的大围墙把自己给圈起来。


关于这些少数民族的历史,我们会在相关章节讨论,现在你只需要知道,这些民族的老祖先们正在玩了命地骚扰我们中原地区的老祖先,没事就去赵国抢一把。除了少数民族,赵国还经常被南方的兄弟欺负一下,比如前面说过的公元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攻打赵国,后来幸亏齐国那个没了双腿的孙膑用“围魏救赵”的策略打败了庞涓,赵国才解围。但是你以为救护车都是白叫的?那怎么可能?赵国是割了地给齐国,然后齐国才答应出兵的。


总之一句话,在战国初期,别人家里轰轰烈烈改革变法,然后打成一团的时候,赵国还在为了生存而苦苦支撑。


这种情况到了赵武灵王他爹赵肃侯时期略有改观,这位老爷子一辈子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到公元前326年他去世的时候,称雄100多年的魏国已经衰落,赵国隐约之间,已经具备和诸侯分庭抗礼的实力了。


就在这一年,18岁的赵雍即位,是为赵武灵王,他上台的时候,正好是张仪公孙衍惠施他们合纵连横斗争的开始。三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323年,就发生了前面我们说过的公孙衍主持的五国相王,赵国当时也是其中之一,但属于打酱油的,赵武灵王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称王的,可是到了公元前318年,五个国家一起去打秦国吃了大败仗,这哥们就有点灰心,说:“无其实,敢处其名乎?”意思是五个打一个都打不过,这么窝囊,还有啥脸称王啊?


回来之后,就让赵国人重新称呼他为君,等于是自己去了王号。所以,严格来说,赵武灵王称王只有五年时间,我们今天依旧称呼他魏武灵王是因为人家活着的时候虽然谦虚,但是死了之后的谥号还是王,依照惯例,我们必须称呼人家为王。


接下来的两件事就是公元前314年他扶持燕昭王即位,和公元前306年他把秦昭襄王推到了秦国国君的宝座。这两件事的意义很大,秦昭襄王和燕昭王从此对赵武灵王充满了满满的基情,三个国家接下来将近20年没有战争,这也为赵武灵王争取到了时间,他需要时间干什么?三个字,打蛮夷。他决心干掉北边的林胡,楼烦和中山国,彻底解决赵国边患问题。


从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就对这三个家伙用兵,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发生了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这事儿吧,实际上没啥说的,就是让大家穿上裤子去打仗,而且要学会在奔驰的马上射箭。


20-1 胡服骑射(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不允许使用请告知)


如果你要是问,啥叫穿上裤子,俺们中国人以前都不穿裤子?那你还真说对了,别说春秋战国时候不穿,就是一直到元朝甚至明朝初期,普通中国人穿裤子的也不多。传统的汉服是啥样的?就是宽袍大袖,上下一体,即便是上下分开,下面的也只是一条裙子,这叫做裳,上面的叫做衣,合起来就是衣裳。裙子里面啥也没有,没有裤子,更没有内裤,光溜溜,男女都如此。所以,中国古代的礼仪就规定了,箕踞而坐是最失礼的动作,啥叫箕踞而坐?就是一屁股坐到地上,双腿分开这个动作。


还有一点,就是这样的穿着,夏天还可以,冬天就有点难受,尤其是北方的冬天,为了保暖,大家就都穿长筒袜,没错,和今天女生穿的长筒袜基本一样,那时候叫“绔”,男女都穿。但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就娇惯一些,人家穿的长筒袜都是用丝织成的,贴着皮肤穿在里面,保暖效果更好,也更舒服,这种精细的丝织品叫做“纨”,这就形成了后世形容富二代的一个词汇,叫纨绔子弟,原意其实就是穿长筒丝袜的熊孩子。


在赵武灵王之前,中国人打仗都是兵车加步兵,很少用骑兵,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面说的传统汉服确实不适合骑马。


可是兵车这玩意儿,虽然不怕游牧民族的骑兵,但也追不上,人家在马上“来如飞鸟,去如绝弦”,你只能穿着裙子,像个怨妇一样在旁边干瞪眼。思考了很长时间之后,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士兵一律去除长袍,穿上裤子,还有袖口窄小的短衣,扎上皮带,学习在马背上射箭的本事。


过程就不说了,虽然有阻力,但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保守顽固的老家伙们除了开始的时候嘟囔几声“易古之道,逆人之心”,后面马上就闭嘴了,因为赵武灵王说了,再BB的话,你立刻光着屁股穿着裙子上马去打林胡。


这项改革的后果就是,公元前304年,赵国灭林胡。公元前297年,楼烦举国投降。公元前296年,赵国灭中山国。至此,北方大部分边患基本铲除,赵国的国土面积扩展了一千多里,都是肥沃的平原,向北到代郡,向西到云中,就是今天内蒙的呼和浩特。


当然,你要是问是不是就平静了,那肯定不是,因为那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都不种地,也不生产,锅碗瓢盆,衣服被褥基本都靠抢,就算剩下一个人,他也必须是抢劫犯。所以,赵武灵王虽然消灭了以国为单位的敌人,他还是要修长城。


梁启超之所以很推崇赵武灵王,就是因为他和随后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一样,是少数可以取得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胜利的人。从这个角度上看,他是对的,毕竟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君主,都是用银子向北方买和平,硬碰硬消灭对方的,还真的差不多就是上面这几位爷。


但我们现在也要问一个问题,这个赵武灵王这么牛掰,为啥他的谥号里面有一个灵字,这可是非常差劲的谥号,我前面讲过楚成王,那哥们被他儿子逼着自杀了,死后他儿子给他的谥号是灵,他无论如何不肯闭眼睛,最后那个大逆不道的儿子也只好给他换了一个。


那赵武灵王为啥呢?简单地说,他之所以有这个谥号,原因和楚成王也几乎一样,但是他死的比楚成王还惨。


                                    


这事儿的剧情也非常老套,赵武灵王因为宠爱小老婆,就废掉了原来的太子,把小老婆生的儿子赵何立为太子,然后在公元前298年,赵武灵王把赵王的位置传给了赵何,随即他自己改了一个称呼,叫“主父”,也就是太上皇,又把原来的太子赵章封在代郡,号称安阳君。


这哥们的本意是让小儿子赵何管理国家的政务,大儿子赵章管理北方,而他自己手里抓着军权,雄心勃勃地想干掉秦国,一统江湖。


本来这样的安排就已经很天真了,说他天真是因为这个安排是基于一个假设,他的两个儿子会永远相亲相爱,可是我们都知道,在绝对的权力面前,那怎么可能?但你绝对想不到的是,后面的事情更加狗血,公元前295年,也就是三年之后,赵国群臣一起朝见新的赵王,也就是他的小儿子赵何,即位的赵惠文王。


赵武灵王这家伙在后面看见自己的大儿子赵章对着弟弟恭恭敬敬地三拜九叩,不知道刺激了那一根神经,心里一酸,老泪纵横,觉得亏待了这个憨厚老实的大儿子,就产生了一个想法,想把赵国一分为二,两个儿子一人一半。


有了这个想法已经很要命了,更要命的是,他还把这个想法透露出去了,和群臣商议。赵惠文王赵何那边马上就紧张起来自不用说,而赵章阵营这边,野心一下子就爆棚了,咋地?原来主父对我们大公子如此地喜爱,那么万一赵何同学要是暴病身亡呢?


大家都是行动上的巨人,赵何那边马上进入一级战备,防备对方下手,而赵章和他手下的田不礼也立刻就制订了在沙丘这个地方诱杀赵何的计划,结果就是,想杀人的一方失败,田不礼被杀,赵章逃进了赵武灵王的宫殿。


当时赵国相国李兑是赵何的人,直接带兵进去杀了赵章,然后围住了赵武灵王的宫殿,把宫里所有人都赶了出去,唯独留下了赵武灵王。三个月后,一代雄杰赵武灵王把宫里树上的鸟蛋都掏出来吃完之后,活活地饿死在自己华丽的宫殿里。


他死之后,那个封锁了宫殿,饿死赵武灵王的李兑被封为大司寇,成了赵国权势熏天的新贵,所以,饿死赵武灵王到底是谁的主意那是清清楚楚,就是因为这场父子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赵雍的谥号就变成今天这样了,一个非常好,克定祸乱曰武,另一个特别差,乱而不损曰灵,合起来,赵武灵王。


也就在赵武灵王饿死的这一年,公元前295年,一队由一百多辆马车组成的庞大车队,浩浩荡荡地驰入了齐国国都临淄的高闾门。车里面坐着的,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苏秦同学,这是他第二次从燕国来到齐国,表面的目的,是促进两国友好往来,共同进步,把合纵事业进行到另一个高潮,但是私下里,齐国的国君齐闵王还想在燕国或者苏秦的帮助下灭掉邻居宋国。可是齐闵王万万也想不到的是,苏秦此行还有一个更加隐秘,更加阴险的计划,一个足以改变历史的布局,那是什么?我们下集再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海轮就没有邮轮好

    有可能是我记忆错误了,好像记得在哪个课里面听过,元朝确有一个官职叫“宰相”。

    枫落白衣 回复 @海轮就没有邮轮好: 真正执掌国家相权的宰相,应该是中书令和中书左右丞。中枢机构,应该没有叫宰相的

  • matteao

    为啥猛人的结局都这么惨,比如齐桓公,赵武灵王

    汤圆缘 回复 @matteao:

  • 小鱼儿_i7v

  • 正口味的VC

    原来纨绔子弟就是穿着长筒丝袜的富家子弟!

  • 听友245559972

    没有了吗?多少集呀?

    梅花九段 回复 @听友245559972: 200

  • 董大ye

    再来一遍

  • 听友286303032

    能接往下讲,为何讲一半停了?

    子非鱼传媒 回复 @听友286303032: 没有停,音频是完整的

  • 烟斗A10

    前倨后恭。光明磊落。

    汤圆缘 回复 @烟斗A10: 哈哈哈

  • 屋前听风

    救护车还真可能是收费的,出车祸坐过救护车的就可能被收过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