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文稿
大家好,上一次我们讲了宋代点茶的用水,这一次我们来继续谈一下宋代点茶所用的器具。现在我们说茶具基本上就是专门的茶具,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一直到宋代,就是说茶具跟其他的饮食活动共器的现象还有存在,但是它的茶具的专门化程度已经很高了,它有一些器物主要都只能用在点茶法上面,特别像是茶筅,还有汤瓶这样的器具,因为你茶盏虽然像建盏这样特别适合点茶的,可是一般民间你还会拿它用来做其他的这种饮食的用具。宋代的茶具最有代表性的,我觉得还是一个是汤瓶,一个是茶筅,一个就是碾茶罗茶的这样的一些用具。
首先讲汤瓶,因为水在茶饮活动当中是特别的重要。煮水之器,最后拿来点茶注汤所用的汤瓶也特别的重要,为了达到点茶最好的效果,所以汤瓶的形制它就有要求,而特别注重的是它的瓶嘴。宋徽宗在《大观茶论》里面,他做了比较深刻的阐述,他说最好的是什么?金银的器物(“瓶宜金银”),“小大之制,惟所裁给”,就是说一定要根据你的饮茶的场合来选用大小不等的汤瓶。“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就说你注汤的效果的好坏完全是看汤平的嘴。“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就说这个水柱注下来有力量,“嘴之未欲园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就是说你收水的时候,水流马上就能够停下来,而不会再往下滴水,“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这些就是说注汤的水柱有力量,这样对点茶来讲效果好,另外一个就是说你收水了之后,不滴沥,则茶面不破,因为我们要点起来就是要茶面有厚厚的白色的沫饽吗?如果你滴沥的话就会破坏茶汤表面的沫饽,所以说汤瓶的瓶嘴要求特别高。
早些年马未都先生曾经发过一篇博文,偶然被我看到,他说他要去日本,找日本的匠人来给他做壶,他说为什么不在国内做?是因为国内匠人做的壶壶嘴收水不好,老是会滴。其实我想国内不是没有人能做到,只是现在很多做壶的跟这种真正实用的这种场景之间,他缺乏有效的连接和沟通,但是我想器物的实用性,尤其在我们的现在即使是茶壶也要有这样的要求,因为这样虽然我们不点茶了,可是如果我们倒茶倒完了以后,收了壶之后,水还在往下滴,茶桌桌面上不整洁,那也是效果很不好的,所以我想这也是我们做茶具的人所要考虑到的一点,就是它和我们的技艺和实用,包括将来桌面的整洁,甚至美学这方面的一种考量。
茶筅是宋代点茶法独具的茶具,大约是在北宋中期的时候开始取代茶匙,成为点茶的专门用具,茶筅的形状与茶匙不同,它的出现我觉得是对这个点茶用具的根本性的变革。因为茶匙是勺状的有一定的面积,为了获得较好的点茶效果,就要求像蔡襄《茶录》里面说的茶匙要重,击拂有力,而茶筅的形状类似于竹刷子,这种结构就可以在击拂茶汤的基础上同时对茶汤进行梳弄,使得点茶的进程比较容易受这个点茶的人控制,点茶的效果也会更如点茶者的意愿。这个茶筅传到日本以后,在日本的匠人里面得到了一些改进。
茶盏也是宋代最重要的茶具之一。现在很多的喜欢茶的朋友可能一说到建盏,因为宋代最好的点茶的茶碗事件在很多喜欢茶的朋友可能就会想到日本的现在现存的这种曜变天目,宋代的建盏传到日本之后,怎么会被他们称之为天目呢?现在一般的研究比较倾向认为,是因为他们是从所在地为天目山的这些寺院里面传过去的,所以他们可能取这个地方的地名,指称这种深色釉的建盏。日本人现在最看重的是曜变天目,但是在宋代茶人那里最好的建盏是“纹如兔毫”,“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蔡襄《茶录》)这个是蔡襄说的,就是说纹如兔毫那是最好。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里面也肯定了这样一种说法。他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就是白色的纹路,这个是直直的,从上到下这个是最好的。“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就是说这样的建盏它是能够映衬茶汤的效果,这是最好的。建盏传到日本之后,得到了当时的将军以及武士,还有一些大名茶人这样的重视,而他们的审美的取向,使他们以这种就是说釉色比较斑斓,比较富于色彩变化的这种曜变天目,存下了好多件的这样的国宝级的建盏,但这种的审美的品味跟宋代点茶的品位还是有点不一致的。
茶筅、汤瓶和建盏之外,茶臼也就是磨茶用的茶臼,也是宋人当时比较关注的茶具之一。比方说像苏东坡就很喜欢建州所产的茶臼,他曾经专门写个手扎给他的朋友,听说你那里有一个特别好的建州的茶臼,能不能借给我看一看,我好托人去建州的时候按图索骥,也去买一副,当时没有代购,不然的话东坡先生可以直接请他朋友帮他买一个了,但是因为当时的商品流通确实不容易,所以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茶具,还要专门写信去借来看,让去建州的人看,看完了以后好去按这样子去买一副。另外像黄庭坚他也喜欢椰壳做的茶瓶并以之送人。文彦博等等他们这些人的诗文里面还讲有石制的茶具,有石茶铫、石磨,还有端石的茶合等等。我们现在在陕西吕氏家族墓出土的这些好多的茶具都可以印证到,因为它都是很多是使用的,有一些是文玩的,很绝大部分都是使用的,都可以印证到我们宋代点茶的这些用具,被文人所喜好的这些程度。
宋代茶具里面比较独特的专门茶具,还有一项是茶托。一般茶具就是瓷制的这些茶具,就是其他的窑口,“官哥汝定钧”,这样诸大窑口的茶盏都有与之质地相同的就是釉色、形制、尺寸都和碗盏相为匹配一致的这样的盏托,唯独建窑的兔毫盏油滴碗我们说鹧鸪斑这样的茶碗,没有同等材质的,就是用建窑的这种瓷器做的盏托,而它用的是木质的,然后刷漆的漆器,这样的木盏托,一般是用朱色,也或者是朱黑两色,内外分别用。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现象,就是茶盏跟盏托不同质,其他的都是同质的。这种独特的现象,大概可以这么解释,因为建窑的茶碗就是釉色都不到底,所以它好多就是说足部以上都是露胎的。这样的碗如果放在木制的碗托里面,第一不容易磕碰,第二也可以遮挡它的釉色不一致的这种情况,但不管当时处于是怎么样的考虑,这样一种盏托,盏于托异质的这种情况,在中国茶具的历史当中是极为少见的,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在以陶瓷为主的茶具的这种系列当中,是一股很特别的清新之风,很有趣。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