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
(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1.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及进程
含义: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即利率应当由市场供求、市场机制决定,而不是由货币当局直接控制。
进程:
①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
1996年6月,央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
1998年8月,国开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以公开招标方式发行金融债券
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逐渐形成。
②贷款利率完全放开
2004年10月,央行完全放开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除城乡信用社依然有上限2.3倍),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与此同时,银行存款利率均允许下浮,且下不设底。
2005年3月,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全面放开。
2007年1月,Shibor正式投入运行。
2008年10月,央行决定允许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下浮区间由基准利率的15%扩大到30%。
2012年6月,央行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同时,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2013年7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下限取消,金融机构可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贷款利率完全实现了市场化。
③存款利率完全放开
2014年11月,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至基准利率的1.2 倍,2015年,存款利率上限又先后提升至1.3倍、1.5倍。
2015年10月24日,央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至此,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形式上基本完成。
④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阶段
2019年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着力打破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
2.利率市场化的原因、意义
①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福利经济学定理,市场机制可以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根据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利率管制对实体经济有负外部性,阻碍经济发展,利率市场化对实体经济有正外部性,促进经济发展。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的价格杠杆功能将进一步增强,推动资源向真正有资金需求和发展前景的行业和企业集中,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②有助于消除市场扭曲
过去,由于储蓄不足,压低存款利率从而压低贷款利率可以加速资本积累,集中资金支持特定行业优先发展,虽然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但也造成了许多市场扭曲。
低利率是以居民部门的储蓄补贴企业部门投资,造成不公平现象,可能会引起负储蓄、负投资、负就业、负产出,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利率过低催生了正规与非正规的二元金融体系,不利于金融业健康发展;
利率过低导致存在超额贷款需求,存在信贷配给,可能导致寻租腐败,降低社会福利;
利率非市场化还是造成我国的利率双轨制的重要原因,降低货币政策调控效率
③为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金融创新发展,作为数量型中介目标与经济增长、物价等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有所降低。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促使利率真正反映市场供求情况,为向价格型指标过渡提供重要依据。
3.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风险
①增加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运行风险。
尤其是对于定价能力不足、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银行,一旦外部环境改变或者货币政策转向,可能引发危机;
加剧银行之间的竞争,可能使得银行下沉资质,恶化银行体系资产质量。
②增加货币政策调控难度,更加强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和通畅性。
4.总结及建议
①培育市场化的基准利率体系,辅助商业银行进行定价,增强货币政策调控效力
②发展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如衍生品等
③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完善利率走廊系统,降低利率波动性,从而降低银行利率风险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波动性
④完善存款保险制度,防止微观层面的破产演变成系统性风险
(二)LPR形成机制改革
1.LPR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
①LPR=MLF+点,MLF反映的是银行平均的边际资金成本,加点幅度由各银行自己决定,主要取决于各行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
②增加了报价行的范围。在原有的10家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商行、农商行、外资行和民营银行各2家,扩大至18家
③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为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的利率定价提供参考。丰富LPR品种,扩展种类更有助于从引导各期限各类型贷款利率调整,逐步完成贷款定价向“LPR+点”机制过渡
④报价频率降低至每月一次,提升报价行重视程度。原有的每日报价过于频繁,可能出现报价行不重视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
⑤新增贷款盯住LPR,存量贷款2020年3月1日--8月31日完成转换
⑥中国人民银行将银行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
2.LPR形成机制改革的意义
①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A.原因:LPR产生于 2013 年,目的是让LPR逐步代替贷款基准利率在贷款定价中发挥基准作用。之前的LPR存在问题: LPR报价的政策属性强、中小行的参与度低、期限单一。
B.意义:
新的报价形式出现后,新增贷款利率盯住LPR,LPR盯住MLF利率,提高了 LPR 市场化程度,促进解决货币市场利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存的“双轨制”问题,推动了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通过引入8家中小报价行,引入5年及以上的期限,增强了LPR的科学性,以及对于贷款定价的指导性。
②提高利率的传导效率
A.原因:
从实践来看,近年来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没有带来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对经济促进效果非常有限;
利率传导路径来看,欧美国家经验:央行制定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回购)==存款利率==银行负债成本==贷款利率,我国这条路径不通畅。
B.意义:
新LPR利率传导机制是:MLF==LPR==贷款利率。构造新的利率传导路径,疏通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了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
③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原因:货币政策价格传导受阻,而且在之前贷款基准利率的环境下,部分银行协同保留了贷款利率0.9倍的隐性下限。
意义:
改革后LPR有所下降(一年期从4.25%降低至3.85%,五年期及以上从4.85%降低至4.65%),贷款基准利率有所下降,有助于贷款利率的最终下降;
LPR的市场化程度提高,银行难以再设定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
3.LPR形成机制改革后可能存在的问题或挑战
①MLF利率本身存在的问题
A.MLF利率本身的政策性也很强,从过去的走势来看,MLF与货币市场利率联动性不强,更多的取决于人民银行政策取向,需要适当增加MLF利率灵活性。
B.期限问题,MLF最长期限为一年,对于五年期及以上的贷款定价缺乏指导意义。
C.交易对手问题,直接参与MLF操作的主要是大中型银行,不能很好的反映小行的资金成本。
D.从银行负债结构来看,包括MLF在内的整个中央银行借款占比5%以下,MLF利率对银行整体负债成本影响很小,因此MLF变动对LPR的传导效力有限。
②压缩银行利润,增加运行风险
A.贷款利率下降没有伴随着存款利率的下降,可能导致存贷利差收缩,银行的净息差下降,进而对其资产负债结构管理能力和负债成本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下沉资质,进一步对银行的风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B.贷款利率锚定LPR,LPR锚定MLF,存款利率锚定存款基准利率。不符合银行FTP定价逻辑,而且两个锚一个灵活一个僵硬,会加剧银行利率风险,需要利率衍生工具管理流动性。
③LPR是基准利率,并非每个企业贷款实际利率,更非中小企业贷款实际利率。基准利率的下降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贵的作用可能比较有限,还需要配套措施。
4.总结及建议
LPR报价改革并不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彻底完成。根据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经验,完整的利率传导模式为“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存款利率——商业银行整体负债成本——贷款利率”,央行只需要调节政策利率,即可实现对整个利率体系的调控,这也是货币政策由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的基础。虽然LPR报价改革可以直接连通政策利率到贷款利率,但应该看到从货币市场利率到存款利率、以及商业银行内部FTP双轨定价导致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到贷款利率等传导渠道依然存在堵塞。未来利率市场化的完成不仅仅需要存贷款利率并轨,更需要商业银行提升定价能力以及监管指标考核体系的调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