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曾国藩为什么要脱胎换骨
以前我们讲到,曾国藩到了北京不久,立了一个非常远大的志向,学做圣人。
那么我们就遇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曾国藩在湖南老家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不立志,一到北京就立下雄心壮志呢?
这就说明了在我们的人生当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环境的重要性。
秋瑾说过一句话,“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石头受到水流的激荡,会发出鸣响。人受到环境的冲击,才能立下大志。
曾国藩这次立志,还真的是受到了环境的冲击。
什么冲击呢?
我们讲过,到了北京之后不久,曾国藩又一次陷入到深深的自卑当中。
北京是首都,集中了当时全国精英。特别是翰林院,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大家可能对过去的翰林院不太了解。我们说考进士已经很难了,翰林院是把进士再考一轮,优中选优。所以能被选为翰林的人,都是饱读诗书,胸有大志的人。
曾国藩发现,这些人,和他在湖南乡下那些同学,很不一样。
他在湖南乡下那些同学,什么样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目光狭隘,满脑子就是读书当官。读书是为了当官,为了光宗耀祖,这不是天经地义吗?所以曾国藩也是这样,他在湖南认识的好朋友刘蓉,说他在老家的时候,就是“锐意功名”,也就是全副心思就是读书当官,光宗耀祖。他自己也说,青年时候最大的心事不过是“急于科举”,全部精力都用在八股文上,没想过别的事。
但是,到了北京之后,曾国藩开始思考别的事了。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怎么自我完善。为什么呢?因为周围的人都在聊这个话题。因为程朱理学最根本的思路,就是每个人都有和圣人一样的资质,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但关键是怎么成为圣人。
曾国藩头一次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认真地开始读一些学术书,才知道了什么叫学术,什么叫圣贤之学。他读明代大儒王阳明的《传习录》。王阳明少年时代曾经问自己的私塾老师:“何为第一等事?”也就是什么是天下最重要的事?私塾老师回答说:“唯读书登第耳!”那当然是读书做官啊。王阳明却不以为然,回答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也许是)读书学圣贤耳!”
科场上的胜利不是最重要的事,那是小事一桩,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做圣贤!
后来王阳明去考进士,也经过两次落第。人人都以落第为耻,但王阳明却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大家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后不能保持平常心为耻!
读到这些,曾国藩悚然一惊。他这才发现,自己和和这些有大志向的圣贤人物比起来,视野是多么狭窄,境界是多么低劣。他到了北京才发现,自己没读过什么书。
都成了进士了,还怎么说没读过什么书呢?因为曾国藩以前读的,都是应试的教材,他只读过教材,没读过课外书。
考中进士之后,曾国藩衣锦还乡,道光十九年到同样是在农村的一个读书人家里拜访,他发现,这家人有很多藏书,其中很多是他没有看到过的。曾国藩在日记中说,“大雨住蒋家。蒋颇有藏书。是日阅余所未见书,有《坚瓠集》、《归震川古文》、钟伯严选《汉魏丛书》及诸种杂书。”
《归震川古文》等都是当时读书人家常见的藏书,别说进士,很多秀才都读过,曾国藩却从来没看过。因为他们家本来不是书香门第,没有藏书。
所以刚到北京的曾国藩,是一个非常土气的人。一个典型的湖南土包子,一口难懂的湘乡土话,长得土头土脑,穿得也土里土气。从气质到观念,都非常庸俗。人家聊天,他都插不上嘴,他一开口,说的都不在点子上,让人家笑话。所以他又一次自卑起来。
这是我们说的,湖南乡下读书人的特点,第一点,是目光狭隘,见识不多。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的一封家书中他说:“兄少时天分不甚低,厥后日与庸鄙者处,全无所闻,窍被茅塞久矣。”因为周围都是见识庸俗鄙陋的人,所以我自己的头脑也很闭塞。
第二点是什么呢?
第二点是性格当中缺点和毛病很多。他在家书当中评价自己原来的那些同学说:
同学之人,类皆庸鄙无志者,又最好讪笑人(其笑法不一,总之不离乎轻薄而已。四弟若到衡阳去,必以翰林之弟相笑。薄俗可恶)。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不惟无益,且大有损。习俗染人,所谓与鲍鱼处,亦与之俱化也。兄尝与九弟道及:谓衡阳不可以读书,涟滨不可以读书,为损友太多故也。
也就是说,那些同学,都是庸碌鄙俗、又没有志向之人,又最喜欢讥讽他人。他们取笑人的方式不一样,总之离开不“轻薄”二字。四弟如果到衡阳去,他们必定取笑你是翰林的弟弟,给你起外号,叫“翰林弟”,真是鄙俗可恶。所以乡下交不到有质量的朋友,实在是第一恨事。和这些人交往,不仅无益,而且还大有坏处。因为习俗会影响人,所谓“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慢慢你就同化了。我曾经和九弟提及,说不可在衡阳读书,也不可在湘乡县的涟滨(书院)读书,因为那儿损友太多了。
乡下这些同学,完全没有自我完善的意识,习惯、性格和普通农民,普通市民,没什么区别,还没有普通人身上的纯朴,多了读书人的刻薄。但是在北京交的朋友就不一样了。曾国藩很兴奋地在家书中对弟弟们说:“京师为人文渊薮,不求则无之,愈求则愈出。”北京毕竟是人才汇集地,你想交什么样的朋友,都能交到。
通过读书与交友,曾国藩的视野和见识与以前大不相同。他在家书中说,“近年得一二良友,知有所谓经学者、经济者,有所谓躬行实践者,始知范、韩可学而至也,马迁、韩愈亦可学而至也,程、朱亦可学而至也。慨然思尽涤前日之污,以为更生之人,以为父母之肖子,以为诸弟之先导。”
也就是说,到了北京,他才知道学问的门径,也才知道原来范仲淹、韩琦那样的大政治家和司马迁、韩愈那样的大文学家也不是高不可及。如果我们切实努力,一步步踏实用功,也可以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所以他才立下了学做圣人之志,要洗尽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气,重新做人,这样才能对得住父母对自己的培养,也才能成为弟弟们的榜样。
所以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环境能塑造人。
湖南人将走出湖南叫做“出湖”,湖南历史上有一个规律,一个人只有出湖,才能有所作为。湖南人身上有倔强、坚韧的特性,所以叫“霸得蛮,吃得苦”,但也有封闭、偏狭的弱点,也就是视野狭窄,头脑不灵活。只有出了湖,见识广了,才能褪却身上那种在闭塞环境下产生的狭隘偏执,变得大气宽广。
所以曾国藩要脱胎换骨,就是因为北京这个环境决定的。曾国藩是个人才,曾国藩身上有很多很好的品质,比如顽强,比如朴实,但是如果曾国藩不离开湖南,他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成就。
所以环境对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人都是在环境的塑造下,这个谁也逃不了。一粒种子如果掉到水里会淹死,掉到石头上会晒死,只有掉到肥沃的土壤里,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同样,人的价值,也取决于环境。
有一个小故事,老和尚给了小和尚一块石头:你明天拿这块石头到菜市场去卖,别人出多少价也不卖。小和尚想,这不过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还能卖钱?
小和尚在菜场一角找个地方放好石头,呆了一整天,也没有人理他。天快黑了,有个老太太过来问:“小和尚,我正好要腌咸菜,这块石头大小正好,可以压坛子,一块钱卖吗?”小和尚摇摇头。老太太说:“五块钱?”小和尚又摇了摇头。老太太只好走了。
小和尚回去后非常兴奋:“师傅,没想到原来一块普通石头还真能卖钱!”老和尚说:“你明天去文具店卖吧。”第二天小和尚在文具店门口把石头摆出来。有个书生说:“这石头形状不错,可以做个砚台,100元卖给我吧。”小和尚摇摇头。“200元”,小和尚还是不卖。第三天,老和尚让他去珠宝店。珠宝店的老板拿着石头左看右看,出价十万,因为这块石头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里头是一块玉石。
所以环境和机遇,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同样一个人,一生呆在老家,可能一无所成。比如曾国藩,如果当初家里没送他读书,或者没考上进士,那么他最多在老家当一辈子农民或者教书先生。他不可能立下学做圣人之志。同样一个人,到了北京,受了环境的刺激,决定要彻底改变自己,后来才成了那样一个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巨人。
既然认识到环境造就人,我们在规划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在考虑孩子的教育的时候,就一定要考虑环境因素。我有一个农村的远房亲戚,她的儿子本来有机会到外地去上一个大专,但是她不愿意让儿子远离自己,同时那时候还有接班这一说,可以稳稳当当地到工厂里接父亲的班,当时工人的待遇是非常好的,所以儿子就没有走。后来他儿子四十多岁的时候,就下岗了。所以当初的一个决定,可能就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我一直建议父母们,能把孩子送远点就送远点,有能力让孩子留学的就送他们去留学,当然可能年龄不要太小,不能一送了之。总之,要让孩子们多见见世面,多经受一些异质文化的刺激,对他的成长,通常是大有好处的。
所以每年高考前,有一些亲戚朋友向我咨询,报哪个大学比较好,我经常建议他们,哪个大学当然比较重要,哪个城市也非常重要。如果报高考志愿,应该报一个离家里远一点的大城市,因为这样才有利于你开阔视野,打开头脑。为什么古人在读万卷书后面,要加上一个行万里路呢?就是一定要多见识。
说的太好,圈子决定人生发展
机遇与环境改变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读好书择良友。
不是说送远点不好的意思哈,特别是送出国,基本上是送一个丢一个。。。
翰林弟,哈哈哈
这个专辑有书卖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毫不夸张的说,圈子决定人生。跳出现有的舒适圈、离开目前的庸俗圈,最好的捷径无非就是读书,考一个好大学,遇几个好导师、好同学,无形中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身的境界! 还等什么呢?不论什么状况,现在马上开始努力学习朝着心仪的大学狂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