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从“青年时代三剑客”看曾国藩的交友之道

十七、从“青年时代三剑客”看曾国藩的交友之道

00:00
14:02

十七、从“青年时代三剑客”看曾国藩的交友之道

                                                     一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曾国藩青年时代是怎么交友的。


我们以前提到过曾国藩在给弟弟们的家信中说在湖南乡下交不到朋友:“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我在乡下读书的时候,最遗憾的事,是交不到有质量的朋友。


中国人自古重视朋友之道。朋友是儒家所谓五伦之一,什么叫五伦呢,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种人伦关系。曾国藩最为推崇的一部家训是《聪训斋语》,作者张英在这本书中说,“人生以择友为第一要事”。为什么呢?因为“志同道合,有善相勉,有过相规,有患难相救。”好朋友能相互劝谏,相互激发,共同成长,关键时候还能相互帮助。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就是青少年时代,是一个人最渴望朋友的时期,所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但是在闭塞的湖南乡下,交到有质量的朋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曾国藩很苦恼。


不过在湖南期间,曾国藩还是交到了两个好朋友,一个叫刘蓉,一个叫郭嵩焘,他们两也都是晚清比较有影响的人物。


那么他们和曾国藩是怎么认识的呢?因为长沙府也不算大,读书人经常一起,到书院读书,或者参加考试,所以其中的佼佼者很容易认识。道光十三年,曾国藩在湘乡的涟滨书院读书的时候,结识了同县的刘蓉。


刘蓉也是湘乡人,和曾国藩一个县,年龄上比曾国藩小五岁,家境与曾国藩相近,也是小地主。史载刘蓉“少负奇气,能文”。小时候身上就有一股不凡之气,文章写的好。而且这个人身上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与曾国藩截然不同,那就是他从小“不事科举”。


我们知道,曾国藩从小就想着功名利禄,一心奔着科举成功。刘蓉却不一样,他从小就瞧不起科举这条利禄之途,小小年纪就成天思考“身心性命”之类的大课题。他认为,人的一生,关键是解决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心的问题,是否出仕为官,并不重要。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少年,肯定是气质严肃、不苟言笑的。郭嵩焘在给他写的墓志铭中说:


“尤务通知古今因革损益,得失利弊,与其风俗及人才所以盛衰,慨然有志于三代,思一用其学术以兴起教化,维持天下之敝,不乐贬道以求仕进。”[1]


也就是说,尤其致力于研究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慨然以恢复三代的盛况为已任,想用自己的学术来影响天下教化,不愿意把道术贬低为利禄的敲门砖。


曾国藩认识刘蓉的时候二十三虚岁,经过七次艰难的考试,才终于中了秀才,正为此沾沾自喜,他完全没想到还有刘蓉这样蔑视科第的人物。曾国藩对刘蓉的胸襟气魄十分钦佩,决心要和他成为朋友。而刘蓉也很欣赏曾国藩“性情笃实”,也就是为人很实在,很诚恳,两人从此订交。道光十六年,曾国藩到北京会试没考中,回家途中经过长沙,到岳麓书社去拜访朋友刘蓉,因此结识了正在岳麓书院读书的郭嵩焘。郭嵩焘是湘阴人,与曾国藩同属长沙府,比曾国藩小七岁。他从小读书非常聪明,十八岁就中了秀才,二十岁中了举人。这一年曾国藩26岁,刘蓉21岁,郭嵩焘19岁,三个人马上就成为好朋友了。


三个人结为好友,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长沙府当时的读书人中,这三个人确实是最拔尖的,最出色的。所以只要一见面,一聊天,马上就能感受到对方身上的不凡之处。曾国藩后来回快说,之所以认识这两个人,是因为他们“均志大气盛,自视颇高”。“其志终不在温饱”,“意兴自豪”。也就是说,他们志向非常远大,自视极高,读书都不是为了混碗饭,而是都想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声,所以那气质、气场,和一般读书人完全不一样。所以三个年青人一经相识,就如同三块磁石,彼此吸引在了一起。曾国藩干脆在省城住下来,一住就是两个月,三个人天天在一起切磋诗文,纵谈天下大事。


这是曾国藩交友的第一个特点,“无友不如己者。”这是孔子的话。曾国藩一生交友,不看对方的贫富,不看对方地位的高低,只有一个标准,对方是不是有大志向,是不是有大胸襟。我们以前提到曾国藩的一封家书,是他刚到北京不久写的,介绍他在北京新交的一些朋友,他说,这些朋友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讲求躬行心得的,就是知行合一,执行力特别强的人,有唐鉴、倭仁这样的人。有穷经悟道的,也就是说,钻研经典,很有收获的,有吴子序、邵蕙西等人。有书法、诗文有成就的,有后来的大书法家何子贞;有才气奔放之人,如汤海秋,有英气逼人、志大神静的,如黄子寿。最后曾国藩总结说,这些人虽然他们的学问有深有浅,却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有志之士,不甘居于庸碌之辈。


所以这是曾国藩交友的第一个特点,看对方是不是有志之士,是不是有胸襟有格局的人。这和我们今天交友先看这个人有没有用,在哪工作,能不能帮上我的忙,能不能借我钱,这些标准完全不一样。


曾国藩这个标准对他自己来讲是很适用的。我们说,人的成长有赖于相互交流和彼此激发,这三个智力、视野、胸襟相近的人,相互的交流和激发是极为有效的。因此这种相处给他们都带了平生未有的快乐,以至于曾国藩夸张地说,“自从有两仪,无此好日月”。自从有天地以来,从来没有过这样快乐的岁月。


曾国藩后来在《寄怀刘孟容》诗中,曾这样回忆三人订交时之情景:


昔者初结交,与世固殊辙。垂头对灯火,一心相媚悦。


终于觅到知音,自己这边敲敲头顶,那边脚底就会响,这是多么快乐的感受。在曾国藩的诗当中,我们看到,这几年青年人之间的感情,竟然如同恋人一样,彼此极为珍惜、害怕失去,“一心相媚悦”。


所以三人虽然没有结拜,感情却如同亲兄弟一样,他们的友谊保持了终生,我把这三个人关系称为曾国藩青年时代的“三剑客”关系。后来曾国藩虽然中了进士,到北京做了官,而且官升得很快,这两个朋友,一个不屑于科举,另一个科举很不顺利,所以曾国藩成了大官他们还是布衣,还没有功名的时候,曾国藩对他们的态度,没有一点点变化,仍然是每个月都给他们写信,和他们交流学问。


在北京做翰林的曾国藩经常怀念家乡老朋友刘蓉。虽然身为翰林,他却从来没有瞧不起这个连秀才都不是的乡下朋友。他经常赋诗,表达对刘蓉的思念之情。比如有一首诗中曾国藩说:“我思竟何属?四海一刘蓉。他日余能访,千山捉卧龙。”我一天到晚思念的是谁呢?四海之中,只有一个刘蓉。哪天我有时间了,我要访遍名山,去捉拿你这条卧龙,要你出山,为国家工作。


道光二十三年,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昨日接霞仙书,识见博大而平实。一别四年,其所造邃以臻此,对之惭愧无地,再不努力,他日何面目见故人耶!”


也就是说,昨天我接到刘蓉的信,视野开阔,见识不凡,一别四年,他的学业已经深造到了这样的程度,和他一比,我太惭愧了。再不努力,以后没脸见他了。可见两人虽然分隔两地,仍然能相互激励。


  所以曾国藩在家书当中也经常让他的兄弟们和刘蓉多亲近。他在道光二十四年的一封家书中说:


九弟前信有意与刘霞仙同伴读书,此意甚佳。霞仙近来读朱子书大有所见,不知其言语容止、规模气象何如?若果言动有礼,威仪可则,则直以为师可也,岂特友之哉!


也就是说,九弟上次来信说,想和刘霞仙结伴读书,这个想法很好。霞仙近来读朱子的书大有收获,不知道他的言谈举止和品格气度如何。如果他一言一动不离礼法、举止庄重可以效仿,直接把他当作老师也行,何必只相交为朋友呢?


让他们拜一个连秀才都不是的人为老师,可见曾国藩交友,不看对方的地位,只看真才实学,胸襟见解。这是第一点。


曾国藩交友的第二个特点是肯于付出。


三人相识之后,刘蓉一直专心研究学问,不参加科举考试,一心想当一个高洁的隐士。曾国藩和郭嵩焘两个人则继续在科举道路上奋斗。曾国藩于两年后,也就是道光十八年金榜题名,第二年开始在北京当官。在那之后,郭嵩焘多次到北京参加进士考试,但是一直没考上,每次到北京,他都会去找曾国藩。吃住都在曾国藩家里,有时候路费不够了,还得向曾国藩借钱。我们以后会讲到,曾国藩在北京期间,经济上是非常紧张的,非常穷,但是每次接待郭嵩焘都非常热情,我们查曾国藩账本,道光二十年这一年曾国藩四次借钱给郭嵩焘,一共五十余两。那时候曾国藩一年的工资不过一百二十多两。


曾国藩年龄比郭嵩焘大七岁,而且为人沉稳,待人宽厚。郭嵩焘自然就把他当成了大哥哥,以小弟弟自居,对曾国藩产生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依赖心理。而曾国藩则也如同对弟弟一样,对他一直关爱有加。郭嵩焘考进士总也考不上,曾国藩不停地鼓励他,不要灰心,要再接再厉。同时曾国藩也经常直言不讳地指出郭嵩焘身上的缺点,帮助他成长。


所以曾国藩对朋友,是非常舍得真诚付出的。至于他指出郭嵩焘身上哪些缺点,我们下一次再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随遇而安2583

    交朋友不只是为了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互助互励,共同成长。

  • 长风_qs

    以天下为己任,现在听来多么遥远呀。但真希望多些这理想主义者

    Blucecolin 回复 @长风_qs: 现在都主张利己主义

  • 忆王维

    曾国藩最终还是没有逃离一个"私"字,没有成为圣人。

  • 德优学校黄老师

    我感觉老师相当好

  • 修心8180无我

  • 天一阁_2d

    教员在湖南第一师范时结交朋友,和曾国藩十分相似的地方

  • 楚狂人啊

    这一节的内容对当代人,应该是没有多大借鉴意义的。不知以后有没有?

  • 忆王维

    曾国藩的理学造诣,最终还是个半吊子。

  • 13761319bqo

    謝謝。

  • 老枪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