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小雅.伐木》(伐木丁丁,伐木许许)

165《小雅.伐木》(伐木丁丁,伐木许许)

00:00
25:30

小雅.伐木



人生于世,不可避免活在各种情感的关系中。上一次我们学习《常棣》,讲兄弟之情的可贵,“死丧之威,兄弟孔怀”、“鹡鸰在原,兄弟急难”、“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急难死怖之时,亲兄弟往往比好友更靠得住,等到日子“既安且宁”的时候,“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这个其实也符合人之常情。


友情与兄弟情,善于相处,都是苍凉的人生中巨大的安慰,如果不能善处,则会带来种种伤害和痛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是《伐木》便是对友情的呼唤、渴求和珍爱。


全诗一共三章,每章十二句。我们先来看第一章:


伐木丁丁(zhēng),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shěn)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两个象声词丁丁、嘤嘤,瞬间把我们带到久违的森林之中。我自己生长在林区,读这首诗会被唤起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伐木这事儿自古有之,我们可以多说一点,因为本诗的三章都是以伐木起兴。


《左传》引用周谚:“山有木,工则度之”,《孟子》也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世说新语》讲“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我们读《诗经》,早已经接触过另一首伐木诗:“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古代伐木,讲究的是入山林以时,为的是防止滥砍滥伐。这个“时”一般是什么时候呢?《礼记 王制》云:“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月令》也规定:“孟夏之月,毋伐大树。……仲冬之月,日短至,则伐木取竹箭。”仲冬,是以大雪为标记开始的,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节呢?因为既可以不违农时,还可以减少虫蚁滋生,利于砍伐和运输。


《周礼 地官》中还专门提到虞人,山虞,就是掌管山林之政令,令万民以时斩材的。不能以时入山林则被认为是偷窃,是会受到刑罚制裁的。所以读《孟子 梁惠王上》也会读到:“斧斤以时入山林,不时则为窃,故刑罚之。”


这里面已经提到了两种伐木的工具,斧和斤,“斧,所以伐木也。”,“斤”的本义是斧子一类的工具,因此但凡与斧字有关的字都会带一个“斤”字,伐倒的树木,用斤来截断树枝会特别得力。“山有木,无大材,然而斤斧得入焉。”


这“丁丁”就是斧斤伐木之声,而第二章的“伐木许许”则是锯木之声。仲冬时分,白雪覆盖的山林中并不寂静,时不时会传来各种声音,人声、鸟声、伐木与锯木之声,此起彼伏。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这里有一高一低的对比,就是幽谷与乔木,山林中的地势的高低起伏。鸟鸣嘤嘤是在做什么呢?“求其友声”,原来是为了呼唤它的同伴而发出声音。后来,嘤嘤求友就成了一个成语,要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清 魏源 《村居杂兴·呈筠谷从兄》诗:“适闻求友声,嚶嚶方出谷。”



《孟子 滕文公上》又有:“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也是缘于此处的用典。这大概也是做学问做人乃至整个人生的一个方向性问题,境界要追求高远。但是就幽谷和乔木本身来说,幽谷有幽谷的静寂,乔木有乔木的开阔,都有可欣赏可安居的地方,我们不必偏执。


鸟且求其友,何况人呢?“相彼鸟矣”,相,是看的意思,“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矧,何况。

“神之听之,终和且平”,连神明也是愿意我们笃爱友人,倘能如此,也会赐予我们祝福和平啊。


用朱熹《诗集传》的解释就是:

“此燕朋友故舊之樂歌。故以伐木之丁丁、興鳥鳴之嚶嚶、而言鳥之求友、遂以鳥之求友、喩人之不可無友也。人能篤朋友之好、則神之聽之、終和且平矣。”


所以,与《小雅》的前四首一样,这首诗实际上也是一首饮宴之歌,歌颂的主题就是友情。



第二章:

伐木许许(hǔ),酾(shī)酒有藇(xù)。既有肥羜(zhù),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guǐ)。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許許,一般是指锯木之声,朱熹解释为衆人共力之聲。淮南子曰:“舉大木者呼邪許”。蓋舉重勸力之歌也。大概相当于劳动号子吧。这个解释也蛮有意思,会使冬日的山林更显热闹,所以我也列举出来作为参考。


酾(shī)酒有藇(xù),釃酒者、或以筐或以草、泲之而去其糟也。禮所謂、縮酌用茅是也。


也就是把酒过滤一下,相当于《礼记 郊特牲》所说的“缩酌用茅”,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过滤酒用纱布也可以,何必非得用到处可见的茅草?而且学过《古文观止》的同学可能还记得《齐桓公伐楚盟屈完》那一篇,齐桓公发动战争的理由之一就是“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楚国没有定期进贡白茅。


那么,我们就要搞清楚,白茅对于古人意味着什么呢?


《周易·泰卦》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通过占卜,卦象显示是连根拔取茅草,这是征伐的吉时利象。白茅是平安吉祥的象征。又《周易·大过卦》初六:“藉用白茅,无咎。”用白茅铺地,可以避免灾难。祭祀的时候,白茅可以通神,体现神的精神预言。


《周礼·春官·男巫》说:“掌望祀、望衍、授号,旁招以茅。“,也就是举行望祀山川、祭祀神灵的时候,中间放上贡品,四方用茅草招呼,请来百神享受,这样可以送走灾祸,除去疾病。


我们再看《礼记·郊特牲》说:“缩酌用茅,明酌也。明酌就是盟酌。《释名·释言》解释说:“盟,明也,告其事于神明也。”可见,盟就是显明,和天、神灵沟通一致,向上为告,示下为明。就是说告天和盟誓的时候也需要用白茅。



用白茅过滤之后的酒怎么样呢?藇,美好的样子。形容酒之美也。

接下来要表达的是主人宴客的一片挚诚。出现了两种动物的名称,“肥羜”和“肥牡”,分别是出生不久的小羊和公羊。当然,对于我这样奉行不杀主义,坚信动物并非只为成为人类食物的人来说,这一段血肉宴饮只好闭着眼睛讲过。


用这个来招待的是“诸父”和“诸舅”,诸父是指同姓的长辈,诸舅指异性的长辈。,诸父在先,诸舅在后,又有人伦之中远近亲疏的次第。


“宁适不来?微我弗顾!”,“宁适不来,微我有咎”,宁可是他们那一方正好有事无法到来,也不能是由于我这里有未曾顾念他们的心境以及未曾盛情相邀的过咎。


中间加了一句“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於,语气词;粲,鲜明、光亮,意思是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洁一新,后一句,陈为陈列,馈为饮食,八簋,是形容食器与饮食的丰盛,诸侯宴群臣和他国的使臣都用八簋,说明礼节之隆重。

透过洒扫房间令明亮光洁,食物器皿丰盛陈列,表达出一片忠良温厚之情。孔子在《中庸》里讲自己有四种未能,其中之一就是”所求乎朋友,先施,未能也“,自己想求于朋友的,自己先给予,而这里则是先施能矣。



第三章: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hóu)以愆。有酒湑(xǔ)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伐木于阪,阪是山坡。

有衍:即“衍衍”,满溢的样子。过滤过的酒已经溢满了酒杯,如同主人真挚的情怀一般。


笾(biān)豆有践,我们学过很多次了,笾、豆,盛放食物用的两种器皿。践:陈列。


民之失德,乾餱(hóu)以愆,乾餱(hóu):干粮。朱熹解释这一句也蛮好,“言人之所以至於失朋友之義者、非必有大故。或但以乾餱之薄、不以分人、而至於有愆耳。”,朋友之间的矛盾、失德不一定是因为什么大事,可能往往只是一点干粮不肯分人而造成的。当然,这个干粮也不必理解成真的是一点口粮,而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伤害朋友之情。


宴会的主人慨叹时事与人心不古的同时,又表示自己于朋友当不计有无,但有闲暇则相招相乐。也就是下文的“有酒湑(xǔ)我,无酒酤我”。


湑,我们在《唐风 杕杜》中学过这个词,不过是连起来用的,“有杕之杜,其叶湑湑”,连起来是茂盛的意思,但是单个使用意思便不同,在这里既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名词,作动词是滤酒,做名词是滤过的酒,本章的最后一句“饮此湑矣”,湑就是名词。那么,同样是过滤酒,“酾酒有藇”与这里的“湑”有什么区别呢?《毛传》说:“以筐曰酾,以藪曰湑”,筐和藪都是竹片编成的,前者比较细,后者比较粗。



酤,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文》所讲“一宿酒也”,也就是一晚上就酿好的酒,《诗 商颂》:“既载清酤,来我思成”,另一个意思就是买酒。但不知当时是否有卖酒之处,所以我更倾向于做第一种解释。

学习到这里,有没有想起李白《将进酒》的热情:“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酒到憨处容易冲动到变卖家产来满足口腹之欲,满足一时痛快哈,这个在我这个持酒戒的人读来,也就只好做知识性了解,然后敬而远之了。


再接下来应该是饮宴和情绪已经达到高潮了,鼓乐声起,大家翩翩起舞,“坎坎鼓我”,坎坎,击鼓之声;蹲蹲,形容有节奏的舞姿。东汉的辞赋家傅毅作有《舞赋》,有很多舞蹈的名场面,其中有“《乐》记干戚之容,《雅》美蹲蹲之舞”,就是出自这里。


迨我暇矣,饮此湑矣,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趁我有此闲暇,共饮此湑酒,大有不醉不归的架势。


看来,借助宴饮、歌舞以增进友情,在我华夏是自古有之啊。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有一种说法,是说周厉王不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劝谏,最终导致了国人暴动。同时也导致王室内部人心离散、亲友不睦,政治和社会状况极度混乱和动荡。周宣王即位初,立志图复兴大业。而欲举大事,必先顺人心。《伐木》一诗,正是宣王初立之时王族辅政大臣为安定人心、消除隔阂,从而增进亲友情谊而作。 


毛诗序》云:“《伐木》,燕朋友故旧也。至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 


今日玩味此诗,呼朋唤友、杀牛宰羊、酒酣耳热在我看来还是能免则免,但永不能免的是求善友之迫切,与珍爱善友之真诚。刚好我们昨日学《礼记 儒行》一节,也讲到“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 便辟,友善柔,友 便佞,损矣。”,愿我们都拥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的好友,有正直、多闻、包容的益友,并彼此受益。


伐木

伐木丁丁(zhēng),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shěn)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hǔ),酾(shī)酒有藇(xù)。既有肥羜(zhù),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guǐ)。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hóu)以愆。有酒湑(xǔ)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swank

    谢谢杨老师耐心的讲解和整理,非常棒的读诗和学诗期待小雅里的《蓼莪》

  • 许濯凡

    老师嗓子有点哑,注意休息。

  • 雄泰

    杨老师,祝冬安刚刚下单买了一本《傅斯年讲诗经》,真的是越学越喜欢,谢谢!

  • 莹_TX

    声音好听挺治愈的

  • 我爱沧海一粟

    老师,包茅不入只是齐桓公伐楚的一个随意找的借口而已!

  • 听那雪落的声音

    多谢杨老师讲解

  • 1355995kbhl

    野有死麕中既有白茅包之,白茅屯束。

  • 春城闲云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 春城闲云

    创作背景 周厉王不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劝谏,最终导致了国人暴动。周宣王即位初,立志图复兴大业。而欲举大事,必先顺人心。《伐木》一诗,正是宣王初立之时王族辅政大臣为安定人心、消除隔阂,从而增进亲友情谊而作。

  • 春城闲云

    注释 丁(zhēng)丁:砍树的声音。 嘤嘤:鸟叫的声音。 相:审视,端详。 矧(shěn):况且。伊:你。 听之:听到此事。 终……且……:既……又……。 许(hǔ)许:砍伐树木的声音。 酾酒:滤酒。酾(shī),过滤。有藇:即“藇藇”,酒清澈透明的样子。藇(xù),甘美,或释为“溢貌”。 羜(zhù):小羊羔。 速:邀请。 宁:宁可。适:恰巧。 微:非。弗顾:不顾念。 於(wū):叹词。粲:光明、鲜明的样子。埽:同“扫”。 陈:陈列。馈(kuì):食物。簋(guǐ):古时盛放食物用的圆形器皿。 牡:雄畜,诗中指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