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黄向军,这次讲《道德经》第五章,计划先确立文本,再结合概念梳理解读文句,最后对这一章进行整体评价。
这一章有五句话,很有意思的是,郭店竹简本只有三四两句。第一二和第五句话,是后人添加的吗?学者们研究之后认为,这个可能性比较小。郭店竹简的墓主人,应该是楚国太子的某位老师,所以,这些竹简应该是他生前为了教学搞的摘抄。而且,帛书本也是五句话。所以整体上看,第五章应该就是五句话。
由于各个版本之间,没有什么重大的差异,所以推荐学习的文本很清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下面进行概念解读,有三个关键词:天地、刍狗、橐龠。
前两个关键词,都跟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有关系。咱们中国人,尤其是王阳明心学之后的中国人,基本上儒家精神全面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有了两个后果:第一个后果,中国人彻底儒家化了;第二个后果,中国人的理性气质特别浓重。这两个后果,都对精准理解《道德经》,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一个后果,中国人彻底儒家化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现当代社会学家认为,从传播的角度看,中国文化有两次大的变动,第一次是孔夫子,第二次是王阳明。孔夫子搞“有教无类”,今天的人没感觉,其实这件事情特别重要。因为孔夫子之前,知识只掌握在贵族手中,就像印度的婆罗门,只要不是这个种姓,无论天资多么优秀,根本就没资格接受教育。释迦牟尼讲究一切平等,普度众生,谁都可以学佛法。但是佛祖的改革没彻底成功,印度至今还是种姓制度。孔夫子本人是贵族,天才加猛男而且还特别努力,各方面素养,全面碾压同时代的人,基本把中华文明当时的精华全部掌握了。他在这个基础上搞“有教无类”,培养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一举改变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格局,他弟子中的很多平民,后来甚至成为帝王师。从此之后,灵魂想追求精神世界,就不再跟血统有关。任何人都可以拜入儒家,进入知识的世界。这是中国文化普及史上的第一次大变动。但是,五经四书太难了,儒家的经意是什么?别说书籍流通造成的困难,就算认识汉字这道难关,都很难跨越。普通老百姓,虽然有机会,但是人力、财力、物力等等现实问题,让普通百姓,很难进入知识的世界。到了明代,王阳明心学虽然不是唯一的儒家,但是这个体系好歹浓缩了儒学精华,而且不必依靠经典,就能进入儒学的世界。于是乎,儒学进入寻常百姓家,百姓的儒学是对是错?姑且不论,反正中国人彻底儒学化了。这个历史现象,叫做中国文化的第二次下移,是王阳明心学的社会影响结果。
这个结果,对理解《道德经》有啥影响呢?影响其实非常大。现在的中国人,灵魂的基因,根本是儒家精神,对这种情况,往往是不自知的。广州话跟上海话的差异性,其实远远大于俄语与塞尔维亚语之间的区别。虽然如此,但是由于中国人灵魂的基因主流就是儒家精神,所以,尽管有很多小地方的别别扭扭,但是广州人跟上海人在一起,根本价值观没啥不一样。他们彼此之间,往往不会觉得中国人有啥特别的地方。但是,假设上海人、广州人跟日本人、韩国人坐在一起,不动不说话,往往看不出哪里不一样。但是,只要一动一说话,很快就能分辨出来,中国人真的跟其它国家的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根本上讲,就是儒家式的精神气质。王阳明心学的普及,让哪怕不识字的农村大妈,也会知道“天地良心”很重要。问题是,天地就必须是良心吗?这种儒家心态,跟《道德经》中的道家心态,存在着微妙但是极其重要的差异。
那么,《道德经》中的道家心态是啥呢?简单粗暴地讲,就是钱学森之类的中国科学家的心态。科学精神,要求客观、严谨、求真,所以,科学家往往显得特别冷酷,把生活中的一切温情脉脉都给撕碎了扔掉,让真相赤裸裸地直接袒露在大众面向。这种科学精神,很冷酷。所以西方影视作品的重要题材,就是疯狂科学家。钱学森之类的中国科学家,面对科学规律,当然要排除一切主观要素的干扰。但是,钱学森拼了命地要回国,是要让科学为民族服务,这就是冷冰冰外表之下的赤子之心了。道家的精神,就是这样:一个方面,它将真理的真相撕开来给你我看;另一个方面,这个行动背后,是对生命悲天悯人最彻底地关怀。
第五章前两句话,就特别体现这种道家式的慈悲精神。“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啥是刍狗?按照狗的模样,用草扎成的模型。这种模型是干啥的?向神灵祭祀用的。你可能问?祭祀不是供猪头啥的吗?没错,重大的祭祀活动,当然要猪牛羊啥都供起来,最少来个大猪头吧。但是,如果天天祭祀,天天大猪头,谁承受得了呢?没这个钱啊。所以,日常的祭祀,摆摆样子就好了嘛?用草扎的狗模样,糊弄糊弄,用完就扔,很方便。所谓刍狗,就是用完就扔的东西,是临时替代品。
所以字面上讲,第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其实都是生生灭灭的临时现象,不过是天地运转的临时工具罢了。草狗会被祭祀的人用完被扔,天地让万事万物诞生,天地也让万事万物灭亡,还是别把天地当成亲爹比较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万事万物跟天地的关系,就是个利用和被利用关系。你看,这种说法,是不是很冷酷?是不是冷冰冰的?
第二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顺着上一句讲,圣人跟老百姓的关系,也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那些英雄豪杰真的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吗?他们其实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他们真的关心百姓的诉求和所思所想吗?或许关心过吧,但是就算孔夫子真的牺牲自己的政治前途坚持搞有教无类,那不也是追求他自己的理想吗?咱老百姓,就是圣人的工具,彼此就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谁真的对谁好呢?“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你看,这种说法,是不是很冷酷?是不是冷冰冰的?
如果咱中国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灵已经儒家化了,那么,对《道德经》的理解,往往就停留在这个层面。其实,在这个冷冰冰的陈述背后,还充满了道家浓重的人文关怀。
怎么回事呢?这就要讲讲心学导致的第二个后果,中国人精神的理性气质,普遍特别浓重。
其实,中国精神的理性气质,周公孔子的时代,就已经确立起来了。上一讲聊到,陈来先生在《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这本书中强调,中华文明的传承特点就是连续中的突破。在周朝创立的时候,表面上继承殷商的祭祀文化,天天供个大猪头或者刍狗。但是,做做样子罢了,知识精英对神灵,是持怀疑态度的。为啥明明怀疑还继续装模作样呢?老百姓信神信鬼啊。当统治者的,不顺着老百姓的心理把自己打扮得神秘莫测,岂不是很失职。不搞宗教的统治者,不是好的统治者嘛。这种政治需要,就叫做“神道设教”——也就是弄出点神神鬼鬼,用来教化老百姓,或者说,用来骗骗老百姓。
这种理性的气质,随着孔夫子的有教无类,中国的知识阶层,汉代之后基本都理性化起来。再随着王阳明实现的中华文化的第二次下移,普通老百姓,也开始理性化起来。现在的中国人,大多数啥神都信,换句话说,就是啥神都不信。
这样一来,咱们读“刍狗”这两句,往往读出来的就是冷冰冰的冷酷。往往忽略了,“刍狗”这个东西,再怎么用完就扔,那也是祭祀品耶,真的是糊弄神灵玩儿的游戏道具吗?这就要简单聊聊中国的古代信仰了。
大周朝之前的殷商文明,其实是巫术为中心的迷信时代。从下到上,天子都坚信,老天爷就是自己的祖宗,自己死掉之后,也必定飞到天上成为老天爷之一。你可能说,什么什么?老天爷有很多个吗?怎么还“之一”?没错的。“天地”这两个字,是关键字呦。第一,天地是物理空间,上面是天,脚下的是地。第二,天是斗转星移,是日升月落,天代表时间;地是四方上下,是前后左右,地代表空间;天地,就是时间和空间。第三,天地是人格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统治者,地上的统治者是他的子孙,所以叫做天子。别人怎么死且不管,反正这些天子,他们如果死掉了,会怎样?中国古人认为,当然会上天找他祖宗去啊。死掉的天子,怎么称呼?往往称为“帝”,三皇五帝,都是死掉之后,才能称帝的。皇帝的这个“帝”,是“天”的另一种说法,都是天上的神仙。现在的基督教把最高神翻译为上帝,就是受到这个观念的影响,意思是至上神。
问题是,今天咱们嘴里的“天”,往往只保留了第一种概念,就是自然界的天地;今天除了“老天爷”这个词,一般人没觉得“天”这个字眼是在讲神仙。为什么呢?因为,汉代的时代,佛教传入中国,大量的佛教术语,种种天龙八部,都要翻译,怎么办?当然就这个天、那个天地翻译呗。“大梵天”“帝释天”“伎乐天”等等等等,神仙满天飞。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借助道家道教的术语,来汉化。结果呢,佛教里面的天太多了,三十三天之上,还有十八天,又是空间又是神仙,太复杂。咱中国人干脆就不趟这趟浑水了,汉代之后,道教的神仙基本就都不再用“天”字来命名神仙。
请注意,《道德经》可是在这些情况变化之前写的呦。所以,当你读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时候,要带点宗教体验来读。刍狗尽管是草扎的,但是,这个使用刍狗的祭祀过程,能够随便玩儿吗?那可是招待老天爷的祭品啊。老天爷是活生生的大神仙,就在天上看着呢!能随便吗?能玩忽职守吗?不要脑袋了吗?可以想象,这个祭祀过程,是极其虔诚的过程。刍狗,别看是草扎的,那这也是祭品,绝对要顶在脑袋上恭恭敬敬地,生怕磕着碰着,一定要当做真正的肉狗祭祀给神仙们啊。
带着这种心情再来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天爷哪里是把万事万物当成无关紧要的东西呢?老天爷是把万事万物都顶在脑袋上恭恭敬敬着的呢!生怕万事万物磕着碰着,生怕有一点错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种恭敬的态度,跟刚才冷冰冰的态度相比,完全相反。
你看,这就是《道德经》的了不起,两种态度、两种情景,表面上非常矛盾,但是却能用一句话就完美表达。没错,就像你我身体上的细胞,这些细胞新陈代谢,生生灭灭。每一个独立细胞对你我来讲,就是可替代的工具,细胞的生灭就是生命过程中的临时现象。但是,你我想好好活着,就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胞,认真照顾每一个细胞,不能随便让细胞们发炎、坏死。可以说:身体,以细胞为刍狗。
讲到这里,我想强调,既不能以藐视的心态理解“刍狗”也不能以纯粹恭敬的心态理解“刍狗”,而是要以钱学森式的中国科学家心态理解这两句:第一,要看到时间长河中冷冰冰的生生灭灭,第二,也要看到每一个瞬间过程之中恭恭敬敬、认认真真的无上关怀。
第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万事万物都是天地短命的孩子,天地忍辱负重地,不停地照顾这些短寿孩子的一生,而且,送走一批,再迎来一批。天地之大爱,时间中永恒不停,空间中无所无在。
第二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对待每一个个体,也如同天地一般充满大爱,忍辱负重,送走一批,再迎来一批。只要还活着,就不停止地燃烧生命,这就是圣人。
第三句“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这里的橐龠,是第三个关键字,也就是鼓风烧火的风箱。当代的很多人,从来没见过风箱,已经不知道橐龠为何物了。其实,橐龠是古代高科技产品。要知道,人类社会进入金属时代,是革命性的转折。无论青铜器还是钢铁,怎么从石头中炼制?离开了风箱,根本不可能。一个简单的木头盒子,两头有小小的洞口,洞口上有着小门。这个风箱中,有一个用手可以拉动的木板活塞。拉过来,这个洞口小门会堵上,另一个洞口进风。拖过去,另一个洞口小门会堵上,这个洞口会进风。于是乎,风箱不停地拉,就能不停地鼓风。请注意,风箱中的风,怎么始终用不完呢?对的,前面两句讲天地大爱,以万物为刍狗,表面上草狗终究要死掉,但是,天地从来没有对不起刍狗。这个不停息的过程,不正是风箱一般不停地运动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第四句“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反正天地之间就是这样运转着的。也就是说,人类所存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不停转动的世界。表面上看,啥都没有,是“虚”的,但是,从来不萎缩屈缩,这是“虚而不屈”。同时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只是相对的,但是这个运动,并没有像“热力学”原理讲的只能“熵增”消耗掉,反而万物不停诞生,更多新的东西不断冒出来,这是“动而愈出”。这一句,讲人所存活于其中的世界的动态性。
第五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所以人活在世间,与其被现象迷惑,妄想着把无穷无尽的变化都梳理清楚构建出种种的体系,不如找到那个让天地不停转动的内在大道、内在根本、内在真理。
总之,这一章强调了运动性、变化性,基于这种变化性,人类只有采取“守中”的路径,才能把握这个规律,才能成长为圣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可以说,这个第四章跟第二章相比,都是讲人在真理中的状态,但是,第二章讲美、讲善,是静态地讲人与真理的关系,这个第四章,还是讲人与真理的关系,但是描述的,是动态的现实状态——“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堪称这一章的中心句子。立足于此,人活在真理之中,与其“多言数穷”,当然“不如收中”。探寻内在的真理,探寻包括天地在内的万事万物里面的大道,才对路。
既然如此,这个“中”,是个啥呢?下一节聊。
我是黄向军,下节再见。
经典圣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