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黄向军。
上一次我对《道德经》第一章为您做了粗浅解读,我倾向于认为,第一章是从客观的大道立场,来描述“人类在真理中存活的根本状态”。这一次要聊的第二章,我觉得跟第一章是相呼应的,应该是从主观状态再次描绘“人类在真理中存活的根本状态”。
我有什么理由这么讲呢?两个角度,第一个是个人工作经验,第二个,则是中国式理性特征方面的理由。先说两句个人工作经验。工作需要,我编订出版过《王阳明心学传承文献精编》《道家基础经典精编》这两本书。编书的过程中我就发现,我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完全可以通过文本的前后编排,通过一种结构化的排列组合,从而传递我的个人立场。例如,我认同陈来先生的判断,中华文明的特征,就是“连续中有突破、突破中有连续”,王阳明的心学也不能例外。所以,我就从五经编起,一直编到王阳明的弟子辈、民国甚至日韩。既体现王阳明心学的全面性、整体性,也体现他思想的继承性、发展性。你瞧,我这种半吊子学术水平,都能用文本的结构来表达文本之外的想法,那么,作为人类最高智慧的代表,《道德经》的文本之间没有关联关系,怎么可能呢?
当然了,由于文本的历史流传问题,也不能太过于抬高章节之间的这种联系性。你我不是专业学者,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理解读学《道德经》,激发出自己的智慧心得,就足够了。
但是,我读学《道德经》的体会告诉我,现存《道德经》的文本顺序,大致是可以梳理出一个结构化的理解的。而且,我觉得为您解读这种结构关系很重要,因为,这种思想方式,很中国。这也是我的第二个理由,中国式理性思维的特征,就是全息分形式的理性。这种特征,可以用当代的“分形理论”来简单说两句。
分形理论是当今十分风靡和活跃的前沿科学,是新理论、新学科。这个概念,是美籍数学家本华·曼德博首先提出的。它的数学基础,是分形几何学,是一种具有视觉化倾向的理性思维方向。
分形理论有两个原则:自相似原则和迭代生成原则。啥是自相似?如果你去大树底下捡起一片树叶,然后离远了拿着这片树叶去跟整棵大树对照,就会发现,只要树木的生长没有人工等等干扰原因,那么,这棵树上任何一片树叶的模样,都跟这棵大树本身的模样相比,是一样一样的。这就叫做自相似现象。雪花的六个角,跟整片雪花的模样,是自相似的。海螺局部的纹理,跟整个海螺的螺旋纹理,是自相似的。
明白了自相似现象,再看万物的生成,就变得很有意思。大的东西,整体往往跟局部的结构是一样的。而且,所谓整体,就是局部按照自身的模样,结构上不断迭代再迭代。类似的结构被放大了,就是整体。这种结构迭代生成整体的观点,就是迭代生成原则。例如,本华·曼德博的成名作中讲,空中拍摄的100公里长的海岸线,跟10公里长海岸线的两张照片相比,看上去会十分相似。事实上,连绵的山川、飘浮的云朵、粒子的布朗运动、大脑皮层,等等等等,部分与整体的相似关系,都存在自相似的结构迭代情况。这种情况,就叫做分形。基于此开创的分形几何学,形成了相关的科学,这就是分形理论。
在我看来,分形理论可以一言以蔽之: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分形科学的存在证明,从结构上进行“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的思维,是一种有效的理性路径,不是想当然。事实上,《易经》为代表的六十四卦,就是这个思维。中国式的思维,就是要关注结构,争取从结构中看见更深层的宏大构图。这是一种理性模式,不是瞎折腾。
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件事呢?因为,当今中国人头脑中的理性,很多人都以为只可能是矛盾三定律。很多人认为,只有立足矛盾三定律,用三段论进行推理,这样得出的判断才可靠。我用中学几何学的证明过程,就可以让您看到,这是天大的误解。
三段论的推理过程,环环相扣,从A推出B,从B推出C,这是基本路径。可以说,这种理性模式,很线性。而几何学中的证明过程,往往很形象,在这种线性推理的基础上,还涉及到了结构。例如,相似三角形这个概念,两个三角形大小完全不一样,但是,三条边等比例。几何学有个原则,只要两个相似三角形,你证明一个三角形是如何如何的,那么,另一个三角形就必定是如何如何的,是不是这样?现在请问,凭什么就“另外一个三角形必定如何如何”呢?这个“必定”,就是结构化的理性。刚刚提到的分形几何学,都是结构化的非线性。就是说。理性的路径,不是惟一的,不是只能线性的,还可以结构化。
《道德经》中,充斥了这种结构化的理性过程。我之所以花这么多篇幅来讲些似乎无关的话,其实就是请你喝一碗酒垫垫底。在我看来,《道德经》的第二章,就开启了内部化的结构理性论证,而且还跟第一章的思想相呼应。下面就来进入文本。
很幸运,郭店竹简中保存了“第二章”的文字,用这个先秦的文本,完全可以确定《道德经》的原始面貌。凭什么这么说呢?难道汉代传承的《道德经》都有问题吗?事实上,中华文明在秦汉之际经历的劫难,让中华文明差点断代。
原本秦始皇李斯搞“焚书坑儒”,这是国家意识形态统治需要,谈不上对错。而且,民间烧掉的东西,国家图书馆中都有备份,先秦的中华文明,并没有失传。但是,刘邦进入咸阳的时候,萧何仅仅把财政部、民政部的数据拿走了,文化典籍,基本上被项羽一把火烧光了。“阿旁宫”烧了三个月,烧掉的哪里仅仅是建筑,那是整个中华文明的传承。项羽这个野蛮人,是中华文明的真正罪人。
汉代建立之后,不能仅仅填饱肚子啊,随着人口增长、经济繁荣,人活着是需要幸福的。怎么幸福?离开了文化和文明,哪里谈得上什么幸福?所以,汉代大搞文艺复兴,从民间和考古发现中,重新整理了中华文明。汉代的这次中华文明文艺复兴,很了不起,所以咱们今天的中国,主要民族是汉族,语言也称之为汉语。
但是,汉代的这次文化复兴,是在先秦的废墟上重建。根本高度和基本脉络,虽然仍然保留了先秦的根本,但是,重建就是重建,很多东西,面目全非了。汉代之后流传的《道德经》,是不是先秦《道德经》的本来面目呢?现在考古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郭店竹简,咱们中国人很幸运,开始可以更精准地了解老祖宗智慧原初的模样了。
郭店竹简的出土,对你我来讲,最少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道德经》的顺序问题;第二个,《道德经》的章节划分问题。
先来看第一个,《道德经》的顺序,在1973年马王堆出土帛书本之后,一度成了问题。为啥?因为两个帛书版的《道德经》,当时还没有发明纸张,是抄写在整块的锦帛之上的,重点是:两块布,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是的,你没听错,《道德经》似乎应该叫做《德道经》才对。流传世间的通行本顺序,似乎犯了天大的错误,直接错了两千年。于是乎,学术界疯掉了,一片大哗。还好,郭店竹简出土之后,竹简也是可以整理出顺序的。这些比马王堆更早、更古朴的竹简,顺序上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还好还好,《道德经》的顺序不是搞错了,还是有根据的,学术界总算松了一口气。而且,郭店竹简本身,就有了甲乙丙三种版本,彼此文字有一定的差异性。现在可以肯定,《道德经》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开始分化出不同的版本了。这些竹简的墓主人,应该是在摘抄学习笔记,所以从不同的版本中,抄录出甲乙丙三大段。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道德经》分为八十一章,形式上很完备,但是似乎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既然如此,这种分章是后人划分的吗?从历史上看,八十一章应该是河上公本的传统,王弼没有分章,甚至宋代的时候,连上下篇都没有划分。那么,河上公本的分章是汉代才弄出来的吗?郭店竹简上面,有着章节划分的标记,虽然部分划分跟今天的传本有区别,但是,整体上都对得上。就是说,河上公本的八十一章划分,源于先秦的某个传承,不是自己弄出来的。总之,《道德经》上下篇和八十一章的划分,都源于先秦。
讲到这里,我应该开始对第二章的文本进行梳理了。但是,咱又不搞学术。我这一次打算,直接给出一个结果,然后在后面的解读中,一边解读,一边为您比较文本。
我推荐的第二章文本如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对这一章,我打算做三件事:第一,解析几个关键词;第二,在解析关键词时,为您核对文本,并逐句解读;第三,在逐句解读时,聊聊所谓的相对主义。好的,我想强调的关键词,有四个:美、善、圣人、无为。
关于“美”,这个字眼在当前通行的《道德经》中,只用了8次,出现在五六个章节中,而且有三次用于修饰,讲“美言”“美服”——好听的话、好看的衣服,表面上看,似乎不是啥重点。但是,我认为,它非常重要。原因就是,《道德经》开篇第二章讲到了美、讲了善,最后第八十一章,也讲到了美、讲到了善。难道这只是巧合吗?
结合康德的思想看,《道德经》绝不是随便讲讲。康德一辈子探索的哲学,后人用三个字进行了浓缩:真、善、美。真理为什么肯定是真理?这个主题是真;存活于真理之中的人类,应当如何活着?这个主题是善;正确存活着的人类,是什么状态呢?这个主题是美。后康德主义的西方哲学,都特别关注人类存活的状态,要么,从当事人自身的状态出发,现象学、存在主义等等,是这个调调;要么,从当事人所面临的状态出发,逻辑实证主义、语言哲学等等,是这个调调。但是不管怎么说,对于灵魂的理想存活状态,该怎么命名呢?这就是所谓的“美”。所以你看,“美”这个字眼儿,并不仅仅是形容词,它显然是一种境界。
你可能会说,所谓境界,岂不是一种感觉吗?感觉这种很主观的东西,有啥重要呢?事实上,境界并不仅仅是主观的感觉,他其实具有非常强的客观性。你可能说,大江大河的壮美,月夜风中凋零昙花的凄美,别管你人类是否感觉它美不美,难道不仍然那样吗?客观就是客观,干嘛要扯上“美”的境界呢?没错,大江大河与月下昙花,原本就那样,与人无关。但是,人活在世界上,就会不断感知着这些客观。这种感知,既是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也是对自己生存当下状态的感知,随时随地会对自己生命的整体状态进行评估。当然喽,大部分情况下,评估评估就算了,然而,当自己对自己的当下状态特别满意、特别认同的时候,这是一种什么感知状态呢?没错,就是“美”的感觉。
所以,“美”不仅仅是感觉,更重要的是,它是对当下客观状态评估之后的感觉。真正的美,既是自我感觉良好,也是立足于理性评价的感觉良好。所以,美这件事儿,既联通心灵,也直达真理。真理与心灵同在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美。这个立场,海德格尔特别推崇。
在我看来,第二章的第一句,就有精神在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人活着,就是要活得爽、活得快活、活得高兴,美滋滋地活,谁都不傻,谁都天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追求。追求美好生活,这是本能。但是,这种自己就按照本能去活的人生状态,对头吗?想美好,就能美好吗?这种本能式人生状态,是真正最佳的最理想人生状态吗?对不起,老子讲,“斯恶已”,本能式人生,不是最优的人生。
帛书本和郭店竹简本中,这里的后半句,都是“恶已”,意思差不多。但是,所谓的“恶”,还可以读作可恶的“恶”。把“美”解读为美好,那么“恶”就是丑恶。把“美”解读为追求美好,那么“恶”字就是可恶的“恶”,让人讨厌、让人躲避。所以,“美”和“恶”,构成彼此的关联对立。第一,人类脑子里有美好的感觉,一定也有丑恶的感觉,审美判断是全面的,不可能残缺不全;第二,被判断的审美对象虽然很客观,但它是被人判断的,有人觉得美好,不能讲一定人人都觉得美好,而且,随着心境的变化,同一个人心目中美好和丑恶,也是会相互转化的,完全根据本能来决定美丑,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很傻很天真;第三,幸福与美好,根本上是灵魂非常私密的认同与判断,是对自己生命状态的整体判断,如果让别人决定自己的幸福、让天下人决定自己应当如何活着,这是最最愚蠢的做法。
自己灵魂的幸福,自己的人生幸福,只在自己手中。既不能随大溜跟着天下人追求,也不能随着自己的本能随便追求,更不能想当然地胡乱追求,这些都是应当规避的倒霉人生,是不对的,否则,必定坏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是我对第一句的解读。
类似的,第二句话中也有个关键字“善”。请注意,这个善良的“善”,本意是“吉祥”,可以做形容词,也可以是动词,进而变成动名词。用作形容词时,有“完好、满足、美好、善良、慈善、领先、亲善”等等含义,做动词用,重点是“擅长、赞许、友好”等意思,所以动名词就是“所擅长的事儿”。今天的人,一听到这个词,第一反应就是伦理学上的“善恶是非”;在《道德经》中,既包括伦理含义,也包括“擅长”的含义。
结合前面“美恶”这对词,就可以知道。人活在世界上,随时随地会进行审美判断,其实,伴随着心灵的,还有随时随地的价值判断。自己现在的行动,会有效呢?还是无效呢?自己的抉择,是对的呢?还是错的呢?自己的作为,会引发别人的赞同呢?还是会引起反对呢?等等等等,对自己动态当下具体行动进行判断,是随时随地在进行着的。行不行呢?可行性的问题,其实有两层含义,第一层,自己行不行,这是擅长不擅长的判断,第二层,别人让不让干,是否容得下呢?这是社会伦理层面的判断。举例而言,不懂得垃圾分类,这是自己行不行的事儿,半夜偷偷摸摸倒垃圾就是不分类,这是社会上行不行的判断。两个层面的判断,在汉语中,都是“善”和“不善”这俩字眼儿。
所以,第二句话可以这样解读:每个人对自己行动的可行性,无论是自己行不行,还是社会上行不行,心中都有个分寸;人生就是这样子的状态,“皆知善之为善”。但是,你以为行,就行吗?例如,你觉得可以抢银行,就真有本事抢得了吗?脑子中主观的善,未必是善。好吧,就算你以为行,而且真的行,这些事儿就一定是好事儿吗?例如,就算你抢了银行,有了钱,就可以随便花钱,不怕抓吗?客观上的善,也往往相互转换,变成不善。再好吧,就算完全可行,但是,局部的可行就一定对整体有帮助吗?例如,如果你抢了银行而且没人知道是你干的,你开始过上了有钱人的生活,一来强盗最喜欢有钱人,二来豪门恩怨多,当个有钱人,人生就彻底幸福了吗?所以,想当然地按照所谓的可行性去做事,顶多是把这件事做成了,如果没有全局的智慧,对人生的幸福,就根本是浪费时间没有真正做啥。“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以上第二章的两个关键字和前两句话,可以说,对通常的人生状态进行了批判。按照本能追求美好,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奋斗,其实都本质上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要知道,老天爷设立的物竞天择规律,是面向物种、种群的,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的物种本能,本质上都是服务于种群的绵延不绝。如果需要,具体的个别成员,是牺牲的对象。当然了,生命个体在物竞天择中的成功,必然是整个物种的成功,但是,毕竟个体生命跟整个物种的本能,是有着差异性的。人类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本能彻底发挥,如果不彻底为自己的灵魂负责任,就会变成人类物种新陈代谢的牺牲品罢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彻彻底底完全为自己的灵魂负责,彻彻底底完完全全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不能简单按照本能来。因为,真正彻底的理性智慧,一定在真理层面,具有宏大的全局观。要知道,人类活在世界中的状态,必定只能是“相对状态”。拥有和失去,是基本的物质能量交换和不灭定律;行动的困难和顺畅,过程都那样,只不过是一种感知罢了;人类眼中的高低,是人类视角造成的,太空中的宇航员,哪里是他的上?哪里是他的下呢?嗓子声带发出的音,和这个音传播出去形成的声,音和声,必定彼此分不开的;所谓时间的先前和后来,未来不是立刻就过去了吗?——“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种全面的相对状态,才是人类活在真理中的完整全局。
所以,人类有着一种最理想的最佳存活状态,这就是这一章中的第三和第四个关键词:“圣人”与“无为”。一提到“圣人”,很多人就想起孔圣人。事实上,这个词是通用词,中华文明认同的最理想人生状态,自己活得通透,不被本能牵引着盲目为物种而活,同时呢,活得很彻底,完全发挥人的本能和本分,彻底承担起人类物种在宇宙中物竞天择的现实。这种人,活到家了,就是“圣人”。你看,其实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先秦文化,真正的重心,是关怀个体。并不是象很多人理解的,中国文化只懂得关注国家、集体、整体,只知道为统治阶级服务。放在整体的大系统中关怀个体,这是中华文化的特色。根子上,中华文明关怀的是个体。
既然如此,个体怎么才算是活到家了呢?《道德经》第二章中明确给出了一个标准“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功成而弗居”,啥意思?解释起来太复杂。在我看来,《道德经》后面的章节,都是对这个标准的论证和解读。在这里,我先凑合着字面上讲讲,更深度的理解,可以结合后面的章节,到时候再说。
第一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人类的所谓活着,现象学地说,无非是言行:有语言引导、有行为做事。咋“言行”就算是《道德经》推崇的圣人呢?无为、不言。无为是啥事不干吗?错了,啥事不干叫做“不为”,不是“无为”。无为,就是不去瞎折腾。例如,人体新陈代谢随时呼吸,这事儿需要你我去干预吗?不需要,不去胡乱自主地控制呼吸,就是不瞎折腾,就是无为。但是,呼吸还在,不是“不为”。这里的“无为”,郭店竹简本写作“亡为”,死亡的“亡”,算是通假字,没有特别的意思,古汉语的变化罢了。所谓“不言之教”,就是没必要煽动别人,事实本身会说话。做事不瞎折腾,让真理自己说话,就是圣人。
第二句,“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功成而弗居”,是在描述上面一句的结果。做事不瞎折腾,不胡编乱造。那么,就能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而行动,就不会把规律的因果认作自己的成果,就只会该干啥就干啥而不骄傲,就会即使达成目标也不自以为了不起。
第三句,“夫惟不居,是以不去”,总结理想人生的成效。表面上看,圣人这种言行,啥都退一步。就像个配角,绝对不争夺C位。但是,圣人是世界的配角,是真理的配角,他是真理发挥效果的桥梁,他是世界得以变化的载体。世界怎么可能少得了他呢?
总之,人生在世,不能本能地直接去追求美好,人生在世,不能本能地直接判断可行性。如果让本能直接作用,只能让自己变成人类物种的低等载体,并不是真正对自己的灵魂负责。要对自己的灵魂负责,就要有全局的智慧,言行都活在完整的真理之中,做个圣人。圣人就是不跟真理抢C位,配合世界,反而生命才完整,反而能够成就自己灵魂的幸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以上,就是我对《道德经》第二章的解读,这一章可谓是从灵魂的视角出发,描述灵魂的理想状态。供您一笑。下一次计划聊第三章,我认为第三章是综合第一章的客观视角与第二章的主观视角,综合描述人生的动态状态。
粗浅的解读,供您一哂。我是黄向军,下次再聊。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