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3章:别让欲望的本能支配自己

道德经第3章:别让欲望的本能支配自己

00:00
25:06

您好,我是黄向军。这一次解读《道德经》第三章,还是先来梳理文本,同时逐句解读。而且,尽可能结合关键词,深挖每句的内涵。最后,我会聊聊这一章的历史影响和地位。

下面先来看文本。虽然郭店竹简没有这一章,但是字面上没啥疑难。几个主要文本之间的差异,有两个。第一个,在头三句话的末尾。“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里第三句的“民心”两字,王弼本、傅奕本一样;河上公本没有“民”,只有“心”;帛书本刚好相反,只有“民”,没有“心”。

这里的两个字之间的差异,大不大呢?这就看怎么解读了,有两种解读思路,其一,社会管理学解读,其二,身心修炼的解读。这两个思路,都可以结合前两章的内容进行。

单纯看这头三句,似乎就是在讲社会管理、讲政治治理。怎样才能让老百姓当顺民呢?字面上似乎在大讲特讲愚民政策,尤其联系本章后面的文字看,要让老百姓“无知无欲”,把老百姓当猪养,养肥了才好吃肉。哎呀呀,这可是盘剥百姓的好手段啊。历史上,很多朝代的统治者,特别喜欢这一章。他们大搞愚民政策,果然特别有利于统治。问题是,《道德经》真的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狗腿子经典吗?

当然不是!那么,凭什么说它不是狗腿子经典呢?有两个知识点,一个基于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另一个是儒家孔夫子的思想,立足这两个知识点,就可以说明《道德经》的立场。

咱们今天的人很幸运,尤其是在荣格开创了“社会心理学”之后,对于这一章的深度理解,就轻松了许多。“社会心理学”有个基本的科学发现,形象地讲,就是一部社会心理学著作的书名:《乌合之众》,这个词可以形容社会心理的重大特征。啥是“社会心理”?例如,一个大广场上,人来人往,在这个时候,还没有社会心理,每个人的心理状态,个人是个人的。假设突然之间,两个人打起来了,引起了广场上人们的关注,人们的眼光集中到这件事儿上,虽然人们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交流,但是,这个时候,每个人的心理,因为这个突发社会事件,一瞬之间,就凝聚起社会心理了。就是说,社会心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心理现象,不需要事先约定。只要个别人由于某社会事件,导致个人心理相互发生反应,开始相互呼应,社会心理就诞生了。超过三个人,就会形成社会心理现象。

既然如此,社会心理现象有什么重大特点呢?《乌合之众》那本书以法国大革命为例,讲得很清楚,人类社会的公众行为,必定立足于社会心理来运转。社会心理造成的社会行动,有可能是人类最光辉、最伟大的壮举,也可能是最野蛮、最无耻的疯狂。而且从疯狂到伟大之间的转变,可以在一秒之间完成。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无论个人的智商多高,只要妄图跟社会心理讲道理,就会智商急速下降,变得跟社会心理的智商一个层次。那么,社会心理的智商是啥层次呢?永远不超过三岁。社会心理,只有三岁的智商,而且还拥有巨大的能量,当然要么疯狂,要么伟大。这就是科学现实,是第一个知识点,社会心理的特征是“乌合之众”。

下面聊第二个知识点,聊聊儒家的孔夫子的思想。讲《道德经》,干嘛要聊儒家的看法呢?因为,社会管理学这个方向,主要是王弼本的解读思路,王弼是在搞道家思想儒家化,当然就要聊聊儒家相关知识点。对于人类社会“乌合之众”的这个特征,中国古人其实非常了解。《论语》“子路篇”中讲,孔夫子认为,好的社会,先要让老百姓能活下去多生孩子人口增长,然后,要让老百姓都有钱都富起来,再然后,还要通过教育进行心理引导,释放正能量。孔夫子是非常重视社会心理的疏导的。所以,孔夫子那句著名的愚民名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根本就是乱扣帽子。表面上看,这句话是讲:只能让老百姓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能让他们啥都懂。事实上这里面有个标点问题:“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间是要分开的。就是说,老百姓觉悟高,社会心理很健康,当然就任由正能量运转;如果老百姓没觉悟,社会心理乱套了,那就需要通过社会心理层面的正向引导,让社会理性起来。你看,历史上有两个孔夫子,一个是鼓励大搞愚民政策的孔夫子,一个是宣讲健康社会的孔夫子。孰是孰非呢?好在同样是郭店竹简的考古发现,证明了儒家是老百姓的朋友。郭店竹简中有儒家的《尊德义》残篇,里面明确讲“民可,使导之;不可,使知之”“民可导也,而不可强也”。这里的战国竹简,用的是导引的“导”字,特别凸显儒家的思想:老百姓大众社会,不可以强迫他们如何如何。很显然,古代的儒家,就懂得“乌合之众”的社会行为特征,主张“因势利导”来搞教化。这是第二个知识点,孔夫子那时候就懂“乌合之众”这个社会心理了。

总之你看,基于社会心理学还有儒家都懂的古代实例,这两个知识点可以明确肯定,作为孔夫子老师的老子,不可能不懂社会心理的“乌合之众”特征。可以说,道家认识到,第一,社会有自己的运转规律,第二,社会是由个体的百姓组合而成的整体,这个整体,称之为“民”;“民”这个字眼儿,意思不是民众,而应当是今天所讲的“社会”;第三,“民”也就是社会的动态基本特征,是“乌合之众”,智商只有三岁,就是个小动物,欲望支配社会的运转,这是客观事实。那么,对于被欲望支配的社会,《道德经》也要像儒家那般想办法提升社会的智商吗?

别傻了,王弼是这样解读的,但《道德经》咱道家可没有儒家那么想不开。结合前两章的思想看,《道德经》认为,在真理面前,人类就是个配角,同样的,在社会面前,个人就是个配角。既然社会有着它自己的发展之道,社会自己会成长,干嘛要像儒家那么累呢?拔苗助长是不对的,而且社会这颗大苗也拔不动,只能让社会自己发展。社会不发展,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社会自己乱掉了。把导致社会混乱的因素控制住,那么,社会自己自然就进步。

既然如此,导致社会混乱不进步的因素是啥呢?这涉及到两个字,一个是名,一个是利。那么,名和利就是祸害社会的因素吗?不是的,过于推崇荣耀、社会地位的“尚贤”,还有利用稀有物品哄抬价格谋利,任由社会欲望横流、任由社会追名逐利,这个情况,才是社会混乱的要素。

“尚贤”两个字,高尚的“尚”,先秦常常是动词,有推崇、弘扬、尊崇等等含义。社会分工造成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不一样,这很正常,但是当了官就高人一等吗?真的可以像印度那样长期搞种姓制度吗?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只要人类社会有贵族特权等级的存在,当然社会内部就纷争。人与人之间,能力各有长短,分工是必然的,但是,不要把社会分工搞成贵贱特权。解放初期,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跟掏粪工时传祥握手,时传祥特别不好意思,刘少奇讲,咱俩只是分工不同。这个讲法,大意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很可惜,人类平等早着呢,慢慢来吧。

至于“难得之货”,“物以稀为贵”是理所当然的事,有机会哄抬价格,当然很多人愿意去搞?想不让人“物以稀为贵”,那就能做得到吗?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私有制,就别想“不贵难得之货”。也就是说,“不贵难得之货”这一句,带着古代共产主义的追求呢。当然了,《道德经》可不知道啥是共产主义,但是,儒家《礼记》中的《礼运》“大同篇”,就是中国古人也有乌托邦理想的证明。所以,《道德经》中存在接近乌托邦的类似理想,算不上啥奇怪的事情。

所以,第三章前面两句,如果从社会治理的层面解读,其实可以更深刻:在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中,没有因为社会分工造成的贵贱阶级,社会自然就不会内部斗争、战争;在一个没有私有制的社会中,社会关系公平公正,分配公平公正,种种物质,在数量上有稀少或众多的不同,但是,没有价格上的贵贱区分,民众就不会倒买倒卖甚至抢劫当强盗。——“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你瞧,是不是很乌托邦,很理想主义?

这种解读,跟前两章的解读方向,气质是一致的,都是谈论理想状态。第一章,讲“真理中人类的状态”;第二章,讲“人类在真理中,最理想可以怎样呢?可以当圣人。”到了这一章,就讲“当了圣人,可以发挥啥影响呢?”,堪称是在探讨个体生命影响社会的最理想效果。

最理想的社会,是一个没有私有、没有压迫、没有贵贱的社会,在这里,谁还必须逃避命运?谁的精神心灵还会丧失希望呢?“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是第三句。

前三句按照这个解读,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当然会团结一致,进入黄金时代。所以说,对于引发社会内部混乱的私有制和阶级制度,别说实现共产主义了,就算还没实现,对于“私有、阶级”这两个与名利相关的事情,哪怕它俩仅仅被遏制,社会正能量也会被不断释放,社会也会不断自己进步。所以,道家的圣人,不需要立刻实现共产主义,只需要在自己的时代,尽可能去消除“私有、阶级”这两方面的错误,那么好,社会自己就会进步。

这种行动思维,是一种防错的思维。我个人做过一段时间高级程序员,我编程序的心得,就是尽可能防错。只要你把各种错误的可能性都给堵住,那么,程序自己就会顺利运行。

所以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讲,道家的圣人如果治理社会,就会像养身体一样。身体如何健康长寿?少消耗脑子,多填饱肚子;少点理想目标,多活动强化身子骨。“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就是说,重视社会实际的发展,少点理念之争,重视社会的实力,少点空谈空想。这样社会中的老百姓,似乎傻乎乎地不懂追求功名利禄,其实,是平等公平公正的心态,反而很难被花言巧语的所谓聪明人煽风点火。——“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总之,这是个社会治理的方法论,社会本身有它自己的运转规律,不能把社会简单按照个人与个人的交流方式进行管理。对于社会,不用大力倡导啥好啥坏,只需要尽可能维护平等、公平、公正、公开、自由的环境,人人有机会进步,那么,啥都不用做,人类社会自己就会进步。——“为无为,则无不治”。

日本经营管理大师稻盛和夫,他自己都迷迷瞪瞪的,都不太明白:自己怎么就把企业发展得这么好呢?其实就是暗合这里讲的“无为”之道。他在企业中倡导“敬人爱天”,这是口号和原则,关键是这个口号和原则,落地成了企业内部的“会计结算制度”以及阿米巴制度。企业内部的环境公平、公正、平等,人人有机会发展,所以不用他操心,企业自己就发展成了世界500强。“为无为,则无不治”。

以上是《道德经》第三章的社会治理的解读角度,王弼本的注解,倾向于这个方向。整体上看,这一章可谓提出了行动方法原则,讲究从系统的角度防错,防了错,系统自己就会运转。这样一来,圣人的所作所为,就能发挥出最佳的影响力,这种生命状态,是最佳最理想的动态平衡。——“为无为,则无不治”。

河上公本的注解,同样很方法论、很动态平衡状态。但是,其解读思路则走了另外一条路线,强调身心修炼。身心修炼是怎么冒出来的呢?这跟上一章咱聊到的物竞天择原则有关联。

任何物种都要面临的物竞天择规律,直接落在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头上,但是,根本上是面向物种、是面向种群的。个体死了不要紧,只要物种还继续,那么就算物竞天择中暂时过关。这样一来,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的物种的本能,从根本看,都是服务于种群延续的,并不是仅仅是为生命个体服务的。比方说,我自己生了俩孩子,现在的精神状态,真的就是感觉,只要孩子好,让我咋办都行,死都不怕。没办法,这是动物本能。但是理性地想想,真的很好笑,自己的生命突然在物种面前,变成第二位的了。那么,自己身体里的本能,是保护自己的呢?还是祸害自己的呢?显然,不能简单顺应本能行动,必须让本能接受理性的检验,尽可能更完美。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有三个部分组成:理性、激情、欲望。《道德经》没直接讨论过人心的组成问题,但是至少,并不认为心灵是铁板一块。在心灵之中,存在着很多非理性的欲望等等现象。这些心理,怎么称呼它呢?

后来的道教,应当说就是从《道德经》第三章中找到了命名依据。道教人士,基本上把心理世界,与社会阶层想类比。心中的自我意识,这是心灵之王,命名为“心神”,算是皇帝。至于理性等等优良精神品质,这就像朝堂中的丞相元帅,帮助皇帝管理朝政。至于其它的种种欲望,就像太监宫女等服务人员,基本不能让他们蹬鼻子上脸。至于整个生命的肉体生理,怎么称呼呢?当然就是被支配、被管理的老百姓了。整个身体,就是一个国家;身体生理层面,就是民众老百姓;欲望等等就是宫女太监或者官吏;理性思想,就是文武百官;自我意识,就是皇帝大王。这种比喻,充斥了道教的文献,如果你在《阴符经》等等道教典籍中看到“富国安民”,可别想当然以为是主张经济建设,其实,这是讲怎么健身养生呢。

怎么养生呢?很简单啊,别把自己身体上的本能看做正当的啊。因为,如果任由本能发作,只会变成人类物种的过渡载体,是被牺牲的对象。只有梳理身心中的各种本能,才是对自己生命的全面负责。所以,理性要负起责任来,把那些祸乱朝堂的奸臣辨别出来,还要把可能迷惑皇帝的宫女太监们监管好了。这样一来,民众的生活才不混乱。那么,谁是祸乱朝堂的奸臣和迷惑皇帝的太监呢?当然就是名利两个字啊。

一辈子追逐功名事业,很成功,事实上真正成功的是历史,譬如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果华夏民族得到了统一,秦始皇则是背了两千年骂名,解放后才多少恢复点名誉。一辈子发展经济追求发财好不好呢?当然好了,但是,得到好处最大的,是社会。例如,比尔盖茨想发财,大力发展微软,成了世界首富越来越寂寞,天天想着,还不如把钱捐赠掉。

所以,人是社会动物,不可能不在社会中生活,但是,社会本能引发的行动,差不多就得了。别让欲望等等本能支配自己的生命,才能更好地保护生命。从这个角度再来看第三章,整个解读,完全不一样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啊呀妈呀,这根本就是在讲怎么修行的嘛。

面对自己的生命本能,应当怎么办呢?不乱套,最重要,不让社会的名誉荣耀主宰自己的心灵,身体生理周期才不会被扰乱;不让外界欲望主宰自己的生活抉择,新陈代谢才不会过度消耗。总之,让理性主宰心灵的运转,不要让各种太监一般的欲望迷惑自我意识,心灵王国才一片太平。“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请注意,河上公本最后一句,是“使心不乱”,强调心灵,不是“使民心不乱”。这个一字变化,很修身,很道家。

既然可以按照修身修养的角度如此解读,那么,具体怎么修炼呢?紧接着的下面几句,成了道教道家练气功的总方法论:“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既然养生要去除社会价值观的干扰,那祛除了之后,干点啥呢?最好直接训练自己停止心灵的运转“虚其心”,通过“气沉丹田”“实其腹”,这是强调静坐中练习定力,属于静功;同时呢,在保持心灵的安宁的基础上“弱其志”,尝试维持定力中活动身体“强其骨”,“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静功、动功相结合,心灵入定,同时炼气。哎呀呀,可以修仙了嘛。

总之,保持心灵的定力不起心动念,也引发生理新陈代谢的和谐“常使民无知无欲”。这种让真正的理性来掌控生命,让天赋的生命本能不能无节制地为物种做贡献,自己个体的生命才能得到健康的正确对待。这样子的生命,才是最完美的。“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以上,是道教式修炼身体的解读思路。

这两种解读,都多多少少结合了前两章的思想,但是,能不能讲,这是在综合前两者,动态讲述人生的状态呢?下一节,就来综合聊聊《道德经》前三章的结构关系。

我是黄向军,下节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