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临近》:机器什么时候战胜人类

《奇点临近》:机器什么时候战胜人类

00:00
12:33
《奇点临近》:机器什么时候战胜人类

我们有能力理解、模拟,甚至拓展自身的智能,这便是人类与其他物种不同的一个方面。
——雷·库兹韦尔

在凯文·凯利出版《失控》的11年后,2005年,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 1948—)发表了《奇点临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他讨论的是同一个话题:人类与机器的结合。

库兹韦尔把焦点放在了一个十分敏感的主题上:机器什么时候战胜人类?他预言,到2045年,机器人的智能将超越人类。
他把这一时刻称为:奇点。

奇点是一个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点,它是天体物理学的概念,指的是宇宙“大爆炸”刚发生时的那一状态。

与媒体人出身的阿尔文·托夫勒和凯文·凯利不同,库兹韦尔是一个拥有13项荣誉博士头衔的科学家,入选了美国国家发明家名人堂,获得过全球最重要的发明奖——莱梅尔逊(Lemelson-MIT)发明大奖。他自称5岁的时候,就试图建造一艘能够驶往月球的火箭,比肯尼迪登月计划要早8年。1960年,12岁的库兹韦尔第一次接触到了计算机,3年后,他设计出一款能帮助自己做作业的软件。

1996年2月10日,“深蓝”首次挑战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以2胜4负落败。1997年5月再战,“深蓝”以2胜1负3平获胜,这场“人机大战”轰动世界。

上述景象,在库兹韦尔看来,是一定会发生的事实。他在《奇点临近》中提出了“加速回归理论”,他认为,我们已经完整地经历了5次计算范式的创新,分别是机电计算器、继电器计算、真空管、分立式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著名的摩尔定律就是关于第五范式的规律洞见,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六范式阶段,技术发展的指数趋势和性能增长的单位成本已远远超出摩尔定律的预测。

根据库兹韦尔的计算,超级计算机将在2010年前后达到与人类大脑性能相当的计算性能,在2020年前后,电脑的算力将媲美甚至超越人脑的水平,到2027年电脑将在意识上超过人脑,2045年左右,“严格定义的生物学上”的人类将不存在。

他因此激情地预告,“我们的未来不是再经历进化,而是要经历爆炸”。

计算速度的指数级加速,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它指向两个“终极问题”:机器有可能替代人类吗?以及,人类有可能永生吗?

库兹韦尔继续用他极其繁复的公式、数据和图表来为我们寻找答案。他认为,未来将发生3种重叠进行的革命,他称之为GNR,即基因技术(G)、纳米技术(N)和机器人技术(R)。

基因技术:通过理解信息在生命中的处理过程,我们开始学习改造自身的生物特征,以消除疾患,激发潜能,从根本上扩张生命的力量。

纳米技术:将使我们可以重新设计和重构身体和大脑,以及与人类休戚相关的世界,并可以突破生物学极限。

机器人技术:这是最具威力的革命,具有智能的机器人脱胎于人类,经过重新设计后,机器人的能力将远远超过人类所拥有的能力。

库兹韦尔认为,我们目前正处在逆向设计生命与疾病内在信息处理的初级阶段。

如果排除特定的医学上一般可以预防的情况,人类寿命可超过150岁,如果能预防90%的医学问题,则可超过500岁,如果预防率达到99%的话,我们可活过1000岁。

同时,GNR还可能让人类的存活方式向非生物化探索,那就是大脑移植方案——通过扫描人脑,捕捉所有主要细节,然后将人脑的状态重新实例化到一个不同的、可能更强大的计算机中,由此,人类将在意识的意义上获得永生。
人工智能的研究者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特(Douglas Hofstadter)认为:“人类的大脑没有能力理解本身的智能,这也许只是命运中的一个意外。”在今天,这个“意外”有可能被技术克服。

库兹韦尔大胆地预测:这将是一个可行的步骤,并且最有可能出现在21世纪30年代末……我们将不再需要把死亡合理化为给予生命意义的主要办法。

阅读《奇点临近》,是一次畅快淋漓的烧脑体验,它仿佛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神秘而安静的实验室小门,让你窥见科学家们正在做着什么,而这些工作又将以怎样的方式改变我们的生命、生活和整个世界。

库兹韦尔在书中举例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J.K.罗琳(J.K. Rowling)在《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中描述的所有魔法都会变成事实:通过纳米设备,小说中的“魁地奇”运动以及将人或物体变成其他形式的行为,在全沉浸式的虚拟现实环境中,将被实现。

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超出所有科学家的预计,而它对人类工作的替代和协同效应也开始清晰地呈现出来。
在2015年4月,苹果公司发布201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没过几分钟,美联社的报道《苹果第一季度营收超华尔街预测》出炉,这篇行文流畅的报道是由“机器人记者”完成的,它每个季度能写出3000篇这样的报道,同时对美联社的写作风格了如指掌。

2016年3月,谷歌的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AlphaGo),毫无悬念地击败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2017年10月,沙特阿拉伯给一个叫索菲娅(Sophia)的“女性”机器人颁发了第一张“人类身份证”。

科技的突飞猛进,很容易滋生唯科学论,即认为“科学的发展不再为了某个特定目标,它自己就是最终目的”。作为一个当代科学家,库兹韦尔并不持有如此绝对的态度。在《奇点临近》中,他同时对技术进步的后果进行了思考。他警告说,新生物工程可能带来病毒的潜在威胁,纳米技术可能引发自我复制的危险,而随着超越人脑的机器人的出现,我们如何免遭侵袭?

与此相关,还将诱发出更多社会和伦理意义上的讨论:在未来,什么是工作?我们还需要爱情和家庭吗?国家将是什么?现实与虚拟世界,到底哪个是真实的?如果死亡消失,我们又将如何安置灵魂?

库兹韦尔没有能力回答上述的任何一个问题。
不过,他在《奇点临近》中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写道:
事实将证明,我们始终是“中心”。我们有能力在大脑中创造模型来虚拟现实,凭借这种能力再加上一点前瞻性的思考,我们就足以迎来又一轮进化:技术进化。这项进化使得物种进化的加速发展过程一直延续,直到整个宇宙都触手可及。

阅读推荐
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去世前对人类的最后一个警告就是,警惕人工智能对文明的冲击后果。他有一本很薄的书,我从来没有读懂过,但一直不敢从书架上清理掉:
《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 著/许明贤、吴忠超 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