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2】《人生的智慧》:我们如何尽量幸福、愉快的度过一生

【精读2】《人生的智慧》:我们如何尽量幸福、愉快的度过一生

00:00
20:02



金句


(一)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二)谦虚是美德——这一句话是蠢人的一项聪明的发明。

 

(三) 每一个人都只能理解和欣赏与自己的本性相呼应的东西。


今天继续为大家带来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倘若你还认为哲学要与枯燥、无趣划等号,那么《人生的智慧》其实会颠覆你这般刻板印象。叔本华在其中用通俗轻快的文字,写他的大众哲学,甭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幼,这其实会是一本常看常新的枕边书。上期节目里,我们其实聊了人学,人是什么?人有什么需求?我们是哪一类人?在了解自己之后,才能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幸福。

此前央视有个流传很广的街头采访,记者拿着话筒随机问路人一个问题,你幸福吗?答案千奇百怪,但也可见,关乎幸福这个话题的讨论度,永远都是居高不下的。这个世界上有人会拒绝幸福吗?试着想想冬夜里捧着一碗热汤,夏天钻进空调被,和喜欢的人一起看星星看月亮,抱着自己喜欢的猫猫狗狗,并非苦行僧的普通人类,依靠着这些可以被回想的小细节和小确幸,找到自己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的意义。

但现代人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对于幸福的阈值在不断拔高,小时候可能会为几块钱的雪糕而感到快乐,但成年后,这个代价就远不止几块钱。为什么?我们对于幸福的标准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改变?幸福可以有标准吗?我们如何尽量幸福而愉快的度过我们这一声呢?

上期节目的最后,我们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理性的人追求的并非快乐,而只是避免痛苦。由此为切入点,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幸福。

叔本华在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一切快乐的本质都是具有否定性质的,而痛苦有着肯定性质。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如果你意识不到自己身体整体的健康,而只是关注疼痛的伤口,那么你就会因为这一小块伤口,而失去整体的舒适感。同样,当你的生活一切顺心满意,只要有一件很小的事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愿进行,你都会被这件小事吸引注意力,而忽略那些更重要的,更随我们心的事。这两个例子,都能看出,意欲的满足总是得通过否定,很多时候,快乐是一种受到限制的欲望得到解放的过程,但它持续的时间总归不会太长。正如伏尔泰所说,快乐只是一场梦,而痛苦却是真实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决不能为了获取快乐而以承担痛苦为代价,这就等于拿一个真实的东西,去换一个否定而虚幻的东西,反过来,如果我们牺牲掉快乐来避免痛苦,有时倒向的结果倒不一定差。倘若我们想要判断自己的一生是否幸福,那么我们需要列举的,并非我们享受过什么快乐,而是我们曾避免过的灾祸。所谓幸福的生活,实际上是避免了很多不幸的生活,判断一个人生活的是否幸福,要看他缺乏痛苦的成都,如果完全没有痛苦,也并不无聊的话,就是真正的幸福。

这便是叔本华对于幸福论的定义,也可以窥见他作为悲观主义者的真实想法,在他的眼里,就不存在真正的快乐,所有的快乐都是虚假的,就好像你在生日宴会上热闹的装饰和吵闹的人群,在叔本华眼中,这就是一种内在的空虚。一个完全领略他哲学智慧的人,应该对任何事情和处境的期待值降低,这样他对于落空和失败也就不会感到巨大的失落。毕竟一个对生活有过多要求的人,会扩大我们幸福所依赖的基础,基础越大,在其上的幸福就越容易坍塌,越有可能遭遇变故。正确的做法,实际上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尽量降低自己对生活的要求,就如同安瓦里说的,如果你失去一个世界,不要感到悲伤,因为这并不重要;如果你得到一个世界,不要感到高兴,因为这并不重要;痛苦、欢乐、获得、失去都是过眼云烟,都会从这个世界消失。

叔本华将话说的很绝对,我觉得这就是见人见智了。

不过生活的确从来不是拿来享受的,而是需要恒久的忍受和克服。这句话其实能够引起成年人的共鸣,虽然俗,但的确,哪个成年人的生活不是鸡飞狗跳,一团乱麻,没有容易二字。一个人最大的幸运,逐渐演变成一生中尽量少的遭受精神或者肉体上的痛苦,而非享有多少快乐。我之所以认可这句话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追求快乐,其实大家都不知道什么东西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大笑之后,带来的一定是长久的空虚,但如果为了避免痛苦,至少我知道,注意身体坚持锻炼,可以避免肉体的,和无法提供你情绪支撑的伴侣分手,可以避免精神上的折磨,还有很多很多,这些目标都是真实存在和可以实现的。可能你也记得诗人顾城写下的那首《避免》,说为了避免结束,您避免了一切开始。但顾城的结局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杀妻,自杀,情绪崩溃,痛不欲生。普通人对于痛苦,其实是没有依赖的,我们不需要像苦行僧一样,从苦修里窥到佛意,也不需要像那些艺术家,痛苦是他们思索宇宙和人类的过程,承认自己的平庸和普通,是叔本华提出建议具备可行性的第一要素,倘若你以痛苦为乐,这样的建议,其实没什么参考价值,虽然换个角度,痛苦是更具有可追求实质性的东西,以痛苦为乐的人,至少在实现上,要更为快准狠。

 

在给幸福下过定义后,叔本华开始痛骂人类无法获得幸福的几大愚蠢行为,首当其冲的,就是过分为将来做打算,比如我们千辛万苦攒了无数年的钱,终于获得了财富上的小自由,却丧失了享受财富的能力,实际上赚的钱是为别人为下一代忙活一场;或者我们艰苦奋斗了多年,终于如愿以偿的获得某一个职位,但这时候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去胜任。类似的事情常常出现,因为我们追求的结果总是姗姗来迟,而且随着我们成长,下一代人也在成长,这个社会也在成长,之前分析的《推销员之死》,其实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要把三十年前笃定的事,贯彻到三十年后,学会变通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准则。但我们还是很难避免犯下这样的过错,因为我们从人生的起点向前望去,生活仿佛无边无际,但当我们走到终点再回头,才会发现它的短暂。没有预判的蒙头直冲,并不意味着全是坏的结果,叔本华举了一个例子,像古代的炼金术师,他们在寻找金子和长寿秘诀的过程中,却发现了火药、瓷器、医药甚至是一些大自然的规律,但这和他们内心深处纯净的渴求也密不可分,他们是狂热且充满敬畏的。

 

那么,我们在追求幸福的路上需要做到的是什么呢?

叔本华给出的第一个意见,是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我们需要时刻了解自己生命的总体进程和自我计划,说句更直白的,就是我们在上一期节目里说到的“了解自己”,弄清楚自己第一重要的意愿,对于实现幸福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你还需要回答自己内心的问题,包括你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你和世界的关系如何?尽可能的了解,才能尽可能的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你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宽恕能力,合乎我们争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后者为我们免除人事纷争和吵闹。

第二个意见,是着眼现在和放眼未来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这样二者才不会发生冲突,换句话说,你才可以保证你未来的生活不会比现在差。我们见过太多痴迷现在,知足常乐的人,他们对待生活的方式有些许随心所欲,而我们也见过那些杞人忧天的人,他们总是小心翼翼,满面愁容,道理虽然都知道,但真的想找到那个平衡,不是件容易的事。叔本华认为,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定的,铭记今天只有一次,永远不能重来,我们总会不经意间度过那些美好的日子,但当不幸真的到来时,我们往往开始怀念和渴望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太多人都陷入这种僵局里,我们要吸收的经验教训,是应该对每一个能够忍受的现在,加倍珍惜,包括我们忽略掉的,最平淡最想打发走的日子。

第三个意见,是一切局限和限制,都会对我们的幸福有好处。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小时候无论是幸福还是快乐,总是来得更容易,越长大,烦恼越多,越难以得到快乐。换句话说,我们的目光所及、活动范围和接触的圈子越小,我们就越容易感到幸福,相反的,当我们长大了,我们接触到了更大的活动范围,更多的人和事,实际上就会感受到更多的焦虑和担忧。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田园诗歌时会感受到平静和快乐的原因,因为其中的人始终在狭小的环境里过着朴素的生活,那是如今人们永远无法渴求的桃花源。也许,尽可能简单的关系,尝试单调的生活,同时不要将自己的人生陷入到无聊,是一个提升幸福感的好办法,毕竟尽可能的减少感受生活,才能更少的感受到生活的自重。

第四个意见,是从意识内涵这些根本出发,痛苦、快乐、幸福,归根结底都是一种情绪思想。一般来说,拥有独立思想的你我,都可以从思想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包括现代人追星、沉迷二次元,或者小说,相比较于现实生活无法确定的成败,精神上的这些快乐都是及时反馈的。可这也带来一些问题,长期进行精神活动,也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过度理想化,会让我们渐渐失去应对嘈杂现实的能力显得格格不入,而我们又不可能全然离开这个社会。倘若你不想两者出现太大的落差,造成你的痛苦,每隔一段时间,寻找二者的平衡会有所裨益。

第五个意见,想要深思熟虑的生活,并且通过生活经验获得教益,那么反省自身是非常必要的。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尝试在以前对某件事的看法和现在的看法之间,过去制定的计划和现在收获的结果之间进行比较。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过一个方法: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一天的行为逐一进行仔细检查,一个人如果沉迷于世俗事物或放纵在感官享乐中国,只是随心所欲的生活,从不回顾已经过去的事,那么他对生活就没有详细清楚的思考,他的感情是混乱的杂乱无章的,这些可以从他说出的词句都是短小突兀零碎这一点证明。坦白说,我觉得毕达哥拉斯,说出了今时今日人们的通病,我们已经失去了大段文字表达的能力,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信息,已经将我们的人生冲击的支离破碎,麻木的人,如何感知到幸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意见,那就是要学会自得其乐。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幸福属于容易满足的人,能够说出“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样话的人,往往更容易触摸到幸福。当然,年轻人还需要有学会承受孤独,因为很快就会发现,幸福是无法依靠他人完成的一种情感,它是完完全全属于你个人的,可以说,孤独是幸福和安乐的源泉,勇气,更是其中的关键,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吧,像是不曾受伤过一样。

好了,这便是我们这期节目的全部内容,关于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有声剧,我们将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无聊。我们为什么会感觉无聊,我们如何摆脱无聊的状态,下期节目,叔本华的智慧,为你来解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Emily喵星人

    买了这个专辑,听了两次实在听不下去,上官文露:求你了,好好说话,别故意拉长,或故作停顿....真的听下去,钱全浪费了...要么你换人...我是真心讨厌这种语气讲

    持躬 回复 @Emily喵星人: 是你欣赏不来好吧。

  • 1535066nypu

    人生的智慧这本书讲解的很好,百听不厌,我想读原文,买哪个版本的好?给个建议

  • 何哲_6s

    文露老师的语音语调很舒服,娓娓道来,可以让人慢慢品味。

  • 秋石子

    每天晚上跑步的时候听一本书,沉浸在愉快的沉思中,安静而幸福!感谢文露老师!

  • 7秒双鱼七秒定律

    尼采与叔本华的又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同样孤独!尼采还有个妹妹在照顾他,疯了以后还有老母怜恤,把他接回家照顾。叔本华比尼采更孤独。他没有父亲,与母亲决裂,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妻儿,没有家庭,没有任何朋友,甚至没有自己的国家。他是一个纯粹的孤独者

  • 7秒双鱼七秒定律

    父亲的离逝给叔本华带来了常人不可想象的财富。也让他缺少创造财富的艰辛历程,同时他也没有婚姻生活的背景。而在学校他只是一个异类,他与当时哲学泰斗黑格尔相向而行。这一切造就了他的孤独、无聊、和思考。他对幸福的定义是现代人所不能感同的和不理解的。他的悲观主义只能代表一小部分人。常人几乎不会有枕着上了膛的手枪入睡的经历。听完这不本书,我只觉得叔本华是一个孤独而可怜的老人,他的很多观点于当今社会积极向上的态度大相径庭。也许只有孤独空虚的人将它奉为济世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