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有事无事,皆可自在的窍门

145.有事无事,皆可自在的窍门

00:00
15:50

学生陈九川认为有外物干扰时,心中很难安宁,欲收住心,却常被外物吸引。而当有事时,便很难练习静心功夫,这却如何是好?阳明先生说,日常的视听言动皆是应当的,只是心不随之起舞便可。于良知而言,未曾有过内外之分,外境有事无事,良知终究只有一个。于日常生活中、事事物物上去感受心的廓然大公,去磨练你的心,方为“主静”功夫,方可见本来活泼泼的心体。练习过程常常问自己,此刻胸中正不正?良知明不明?跟着张讲师的讲解,我们一起来看看阳明先生如何解释心无内外之分的。


1  【入定】是“定”于什么?

一天生活很忙,就没有时间修心了?


《传习录卷下》

(三)

又问:“用功收心时,有声、色在前,如常闻、见,恐不是专一。

曰:“如何欲不闻、见?除是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则可。只是虽闻、见而不流去便是。

曰:“昔有人静坐,其子隔壁读书,不知其勤惰。程子称其甚敬。何如?

曰:伊川恐亦是讥他。”

(四)

又问:“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先生曰:“此格物之说未透。心何尝有内外?即如惟浚今在此讲论,又岂有一心在内照管?这听讲说时专敬,即是那静坐时心。功夫一贯,何须更起念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后在洪都,复与于中、国裳论内外之说,渠皆云物自有内外,但要内外并着功夫,不可有间耳。以质先生。

曰:“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

是日俱有省。

各位好,欢迎继续来欣赏《传习录》,现在我们讲陈九川跟王阳明的第三篇问答。

“又问。”陈九川又问王阳明,说“用功收心时,有声、色在前,如常闻、见,恐不是专一。”那么陈九川问王阳明说,我正在用功收心,正在观照,可是有声色在前,有人说话啦,骂我啦,有漂亮的美女走过去啦……“如常闻见”,如果我一如平常那样地去听、去看、去思考,“恐不是专一”,那恐怕就是离开了我的心,没有专一我的心志,我那个心就动了嘛,外驰了,奔放了嘛,是不是这样?

“曰:‘如何欲不闻、见?除是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则可。’”阳明先生说你的专一是不闻不见吗?他说怎么可以不闻不见呢?头脑就是要想的嘛,眼睛就是要看的嘛,怎么能够不想不看呢?“除是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则可”,除非是槁木死灰,一团灰,烧完的灰在那儿,一棵死掉的树,槁木死灰毫无七情,这才可以啊;要不然就是耳聋了,不然就是眼睛瞎了,不然怎么能够不闻不见呢?

“只是虽闻、见而不流去便是。”只是你有闻见,因物附物,前面不是讲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而已嘛。你只问心正不正?良知在不在?心体圆不圆满?你只问这个。“只是闻见、而不流去”而不变成好恶私欲占满腔,不随着好欲而起舞而已啊。“而不流去”就是这个意思,不随着欲望翩然起舞。

“曰:‘昔有人静坐,其子隔壁读书,不知其勤惰。程子称其甚敬。何如?’”他说,哦,是这样吗?可是过去有一个例子啊,就是有一个人在静坐,他的儿子就在隔壁读书,然后这个静坐的人就浑然忘我了,不知道他的儿子到底是很勤恳地读书呢?还是很怠惰根本没有读书。意思就是说,儿子在旁边任何动静他都不知道。“程子称其甚敬”,那么这个时候,程子就称赞这个人他的静坐的态度。他称赞这个人他静坐态度说,哦,非常的静,非常的专一,前面不是问他专不专一的问题吗?这个人真是太专一了,专一什么?静坐就认真静坐,专注在静坐上。现在好多好多的人修行都会这样说,吃饭的时候专注吃饭,不想别的;穿衣的时候专注穿衣,刷牙的时候专注刷牙,都不想别的。主静,专一,他是这样解释的,各位这个跟训练痴呆的人没有两样。做学问呢,我最讨厌的就是把人教呆了,这种人毫无生趣,你跟他生活也毫无生趣,他在聊这事就不能想别的事了。他在这边切菜,他就不能聊天了。各位又切菜又聊天等于是两件事了,他在煮饭也不能说话了,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都不说话了,把人给教呆了。把人教呆教得这么无趣,你怎么推广这个学问呢?怎么样应用在日常生活啊?那是没有办法的。静,所谓主一谓之静。主在哪里啊?定在心的本体上。心什么本体?活泼泼地、天机泰然的,是天命给我,“於穆不已”的,活泼泼地呀。那有一个人在那边静坐,他隔壁的儿子,不知道到底是精进地读书还是根本没读书,那个人不知道。程颢就称赞说这个人非常专一。“何如?”那么九川就问阳明先生说,您认为怎么样呢?您看程子也是说,一个人真正很静的时候,是完全忘怀的,什么都不知道,不闻不见的。

“曰:‘伊川恐亦是讥他。’”王阳明怎么回答,他说伊川,程颐,各位这个程子指的是程颐,他说这个程颐,恐怕不是赞美他,不是赞美这个静坐的人,恐怕是在讥他,讥讽他说难道你是枯木死灰了吗?各位我学打坐参禅也有好几十年呐,每一次参禅打坐对自己都清楚明白,从来没有一次睡死掉,然后不明白的,没有。不论坐多久,即使坐了三个小时,每一分每一秒,对自己内在气机盎然,充塞全身的浩然正气,没有不明白的。外在一草一木,任何动静,也没有不明白的,心不随它流转而已,绝非枯木死灰。你越专注在内在的自在,观内在的自在,内在的浩然之气,越是充沛,兴盛。而不是不闻不见,这个是你只要有认真在用功体会的人就能够知道的,王阳明也是一个认真用功体会的人呐,那么程颐势必也是吧,所以王阳明说,恐怕程颐也是讥讽那个人而已,恐怕不是真正赞赏他吧。各位,所以我们要会看书啊,不要说看到这样的故事就说,哇,那个人都不知道,那肯定是毫无知觉了,哇,那肯定是入定了。各位,入定是定于什么?不是定于没有念头,不是定于不闻不见,是定于心体圆满、充盈光明磊落,是定于这一点而已,定于无私无欲廓然大公、定于观其自在无人为之造作,是定于这个叫作入定。定于这个心体就无出无入了,只要你进入这个本体就无出无入了,因为你随时维护它如此而已。随时维护它的活泼生机盎然叫做什么呢?叫做“戒慎恐惧”。各位,所以读到“戒慎恐惧”四个字,千万不要想象成畏畏缩缩,害怕得要命。不是这个,活泼泼地,刚正浩然、廓然大公,维护这个实相叫做戒慎恐惧。读《中庸》首章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想象成很害怕,不是这样。

好,我们看九川跟阳明先生的问答的第四篇。

“又问:‘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说我开始学静坐,开始觉得心慢慢沉静下来。

“遇事又断了。”可是去办办事情,碰到事情来了,心意又开始纷乱。

“旋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说当我遇到事情,然后那个静又断了,然后我就起一个念头从事上去观察,观察应对进退应该什么礼啊。各位,这样当然也好,不如什么?不如观察你的心,不如时时觉察你的心呐。然后“事过又寻旧功”,等那个事情办完了,觉得应该怎么办,怎么应对进退,怎么廓然大公,想完了,然后办完之后,我又赶回来静坐守心。可是我总是还觉得,一下子又要去处理外面,一下子又要回来守里面,觉得还是有内外之分。“打不作一片”,事情一来就变成外面,等到事情都已经排开了,我才能够回到里面。哎呀,这个无内无外怎么回事?我还是未能融会贯通啊。

“先生曰:‘此‘格物’之说未透。’”这个就是因为你“格物”两个字没有悟透。

“心何尝有内外?”各位,我们不是常讲嘛,心一定在身上,心就在这个里面呐,我不是这样讲吗?各位我们如果讲说,这个学问你要外求还是内求啊?大家都会很大声说:“内求!”对不对?我每次办禅修班说各位你要找你、找真我、找你的安宁,我请问你安宁要内求还是外求?大家都会说内求。到底有没有分内外呢?各位这是一个专注点的问题,其实没有分内外。什么叫没有分内外?我们只是专注在心的本体上,而不是专注在所谓心的内本体还是外本体,没有这个事情。各位,当你现在感觉你的心,把内外两个字拿掉,你只是感觉着你的心,是不是廓然大公?里面的这一股气,心中这个本体的气,是不是廓然大公、悠游自在?是不是活泼泼地?你只感觉这个,把内外两个字拿掉。你说:“那这不是内吗?对,它可能在你的身内,但人死后就不在内啊,人死后气出来啦,哪还有什么躯壳、臭皮囊的里面外面的问题,也没有这个问题。凡气之所在都有感觉叫做知,没有分内外,我们从学问的观照来说,从人跟外物的应对,这两个对立来说,我们就要说一切的答案在你身上,但是当你开始觉知,定在你的良知,定在你的心体上的时候,不说内外的,只是感觉,就那股感觉。各位感觉有分什么内外吗?感觉内感觉,然后这个是感觉外感觉,有这样分吗?没有,没有这个感觉。所以他说格物,反正就是觉知你的良心,没有内外之分,即使我在办事也是觉知你的良心,没有分内外,即使我不办事我还是静坐,我觉知我的良心也不分内外,觉知良心就是觉知良心。

“即如惟浚今在此讲论,又岂有一心在内照管?”就好像你今天在这里跟我讲话、动作,有另外有一个心在里面照管着,然后外面有一个心跟我对应着吗?有这样分吗?没有这样分。

“这听讲说时专敬,即是那静坐时心。”同一个心,你现在跟我在这里听讲,这个时候,专心听话的这个心,就是跟你静坐时候的心是一样的。你现在跟我在一起听讲,你在那边看我影片,你听我的声音,你也是用心觉察,还是觉察这个心呐;你自己在静坐的时候,你觉察还是这个心呐;你在处理事情,日理万机的时候,你觉察还是觉察那个心呐。各位心有分内外吗?心没有分内外,同一个心,同一团的气。

“功夫一贯,何须更起念头?”功夫只是一贯而已,不必另外说。我现在离开我的心去外面,还是说什么时候我再回到我的心,没有。办任何事摸摸良心,觉知你的心,问问良知过得去、过不去,感觉一下自己是不是廓然大公,感觉那团气是不是活泼泼地,是不是没有好恶的分别,是不是维持气机的实相,刚正浩然的实相,不需要另外起一个什么内外的念头。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应对进退只是更历练你内在的,确定有没有在这个主轴上而已。

“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如果你只是好静,现在很多初学的人就是跟我这样讲,说:“老师啊,我的生活很忙,怎么安排,我要煮饭,我要照顾小孩,我还要服侍我的先生,我还要依你所说的要听经典,我还要静坐,我还要站桩,哎呀我真的很忙。”不论你多忙,你一天一样享有24小时,一秒钟都没有少;一个人再怎么闲,一天也只能有24小时,一秒钟也不会多。我讲的对不对啊?你24小时之间随时随事观察你的内心,磨炼你的内心,感觉你的内心廓然大公,你的成就要比那个无所事事的人要更长进,你信不信呐?所以不要以此为借口,我今天不洗澡,我不洗碗,我不煮饭,因为我的老师说,要静坐、要站桩、要读经。你们呐真是把我害死啊,搞得您的太太,先生都误会黄庭禅呐,没有啊,我告诉你们说,历事炼心、历事炼心你都没有在听,你想要偷懒的时候就说,我们老师说,是不是这样啊?各位不要害我了。

“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王阳明这个话讲得太好了,他说你们贪静贪静,在那边贪静的时候,看起来好像在收敛你的心,好像有所长进而实放溺也,实际上是另外一种放纵沉溺;另外一种贪爱根本就是卸除责任,对不对?不负责任,小孩子做功课也不用管,连煮饭都不用煮了,因为我们老师说要静坐,要站桩,各位不要再害我了。

“后在洪都,复与于中、国裳论内外之说。”后来,九川又到了江西南昌,洪都就是南昌,跟这个于中,这个于中啊,阳明先生的弟子里面有一个叫子中,我想应该这个是字的错误啦,这个子中就是夏良胜,字子中,也是阳明先生的学生,我想应该是子中无误,或者另外有一个学生叫于中也不一定,我想只是个人名,我们就不必再深论了。还有国裳叫做舒芬,字国裳,他也是正德的进士,王阳明的学生真是聚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论内外之说”,就在谈论说这个心到底什么时候应该外,什么时候应该内啊?

“渠皆云物自有内外。”这个“渠”啊,就是他们,各位这个渠本来是小水沟,那个田间很多小水沟,很多很多嘛,到处看都是。所以就比喻为它们,各位为什么用渠比喻为它们呐?因为渠道水渠里面的水都是在流的。圣人的眼睛看万物的时候不一样,天眼通的时候,万物里面他看到的是一团的气。气是在流的,说人的身体里面的气是周流不息的,真是像个渠呀,就像个田里面很多的渠道啊,各有一条水路,各有一个生机,所以叫作渠,渠后来就被引用成它们。

“渠皆云物自有内外,但要内外并着功夫,不可有间耳。”他们都说,这个万物都有内外之分,东西当然在外面,心当然在里面,可是你用功的时候,同时内外要同时看管着、兼顾着,一部分的心意感觉里面,一部分在外面,不可以有间断。

“以质先生。”那么九川呢就用他们的回答的这个话,来质问先生,考证一下。

“曰:‘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各位就是这个话,这句话很重要。为什么有时候说物是指里面的物,为什么这里跟你讲没有内外呢?因为当我们开始专注我们的良知,定于我们的良知的时候,定于你的本性、你的本心的时候,就是以我们的良知。定在良知上,定在内心上,观察内心的一举一动,去感觉它,谁去观察它?就内心。没有谁观察它,没有内外啦。各位一个感觉无分内外,比如说各位你现在举起你的手,你感觉一下你的左手,还是右手都好,一个手掌,你举起来去感觉它,这个感觉有分内外吗?在感觉的时候就是一种感觉,无分内外,感觉手的时候,手的本体就是一种感觉不是吗?感觉你的心的时候,你的心的本体就是充满感觉,“功夫不离本体”,只是专注在心体上,“本体原无内外”,本体就是本体,不去区分什么内本体、什么外本体,从来没这个事情。

“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他们为什么这么答?王阳明教的都是同样教的哦,教到后来大家做功夫的就开始分内外,为什么?只要一分内外的人,你就知道这个人失掉本体了。

“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各位只强调本体,不强调内外,但是什么时候强调内外呢?当一个人专注在外,而完全忘了他的心的体,我们就说往里面找、往里面找;当一个人专注在本体的时候,千万不要再讲内外,因为本体的良知就是知,感觉就是觉,再也没有内外。说“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我们最后归结在本体功夫,就这样了。

“是日俱有省。”

那一天大家群弟子来质问阳明先生,到底要怎么样内外呀?是不是要兼顾内兼顾外呀?感觉就是感觉,心的良知就是良知,哪有分什么内外。“是日俱有省”,大家问了这一题,大家都有所长进,各位我们读到这一段也要有所长进,不是内外的问题,是良知的问题。这一节我们讲到这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畋甄

    刚才听讲义时,突然冒出个问题同大家分享。良知是天然圆满的,就是都是同一个天理。那么等大家都去掉了私欲,恢复了良知,大家会不会都一样了,没有区别了呢?没有了张三李四的区别了呢?

    上官文欣 回复 @畋甄: 天下大同,良知圆满时,大家都互相关爱,各安其位

  • 愚媛

    历世练心,时时内观,定在心的本体,常常问自己心正不正、良知在不在。

  • 谐频M喜马拉雅

    心上无事——心上不可能无事,只是如何化解的问题,功夫就在一个“化”字上。“三观”不正,一切都是白搭。水不洗水~水可洗水。

  • 觀丨自在

    入定。。。天天都在说入定,终于明白何为入定,何为戒慎恐惧。。。感恩张师。

  • 水心投资

    功夫是致良知的功夫,良知是心之本体,是无私之感知,本性俱足。而体用一源,何分内外。

  • 水心投资

    入定是入于定,静亦定,动亦定;定什么,定之于心之本体,定之于良知本体。所以关键在定,动、静因时而宜。

  • 言观观言

    感恩!

  • 1803605imij

    讲得很好,只是知易行难啊!

  • 听友68890145

    入定是定于心体无出无入,阔然大公,光明磊落

  • 唐若萱中国太平

    以前觉得静坐最好境界就是到不知外界一切事物

    莫思德普 回复 @唐若萱中国太平: 静坐的时候知觉特别灵敏,原来听不见的声音都听到了,很远很细的声音都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