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找到隽永真乐的诀窍

146.找到隽永真乐的诀窍

00:00
15:12


九川对观照主轴有所掌握,但苦于找不到隽永的平安喜乐。先生言明,只因他一心想在心上寻个天理,造成所谓的理障。要找到心性里面的真乐有个诀窍,只是单纯“致知”便可。每个人都有良知,它是万缘俱下、没有阴私的一点真觉,气机盎然活泼,开阔明朗。这份良知便是真我的底线,也是衡量是非的唯一准则,任谁都无法欺瞒。觉知着这股能量,行事以良知为本,不欺不昧,存善去恶,便找到了快乐的根本。


1  百家争鸣,如何判断哪一家是对的呢?

2  内心安宁真乐的诀窍是什么?


《传习录卷下》

(五)

又问:“陆子之学如何?”

先生曰:“濂溪、明道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

九川曰:“看他论学,篇篇说出骨髓,句句似针膏肓,却不见他粗。”

先生曰:“然他心上用过功夫,与揣摹依仿、求之文义自不同,但细看有粗处。用功久,当见之。”

(六)

庚辰往虔州再见先生,问:“近来功夫虽若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快乐处。”

先生曰:“尔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此间有个诀窍。”

曰:“请问如何?”

曰:“只是致知。”

曰:“如何致?”

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我亦近年体贴出来如此分明,初犹疑只依他恐有不足,精细看,无些小欠阙。”

各位好,欢迎继续来欣赏《传习录》,我们继续看九川跟阳明先生的一些问答。

“又问:‘陆子之学何如?’”这个陆子就是陆九渊,南宋人,因为他在象山书院讲学所以大家又叫他象山先生。九川问说陆九渊的学问到底如何?就是说精不精细,深不深入,到底正不正确?“先生曰:‘濂溪、明道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那么阳明先生就说了,说濂溪跟明道的后面所出现的这些学者还是属于陆九渊是最好的。只是呢,还有一些粗糙。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跟心的这个本体仔细看呢,仍有一些不尽相合的地方,所以叫作粗糙了一些,看得并未仔细。那濂溪是谁呢?濂溪就是周敦颐,他字茂叔号濂溪。那么明道是谁呢?是程颢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那我想周敦颐跟程颐、程颢是大儒,大家都知道的,周敦颐、程颐、程颢之后,要论起来,这么多的学者里面谁是有些真见地的呢?大概就是属于陆九渊了,只是距离这个本源还是有些粗。各位不是只有陆九渊有些粗了,连这个濂溪、明道、朱子,在阳明仔细观照自己的内心来比较之下,都是还没有真正把这个内心看得透彻。

“九川曰:‘看他论学,篇篇说出骨髓,句句似针膏肓,却不见他粗。’”那九川就说了,说我看他的学问,文章读很多了,他的论学篇篇说出这个骨髓,“句句似针膏肓”。各位“膏肓”呢,病入膏肓,大家常常说“膏肓”就是这个人体的心脏跟横隔膜之间这个部分,病只要侵入到这个地方,这个人就很难救啊,我们常常形容说“病入膏肓”。就好像对这个膏肓下针一样,直接下在这个最病重的地方,应该是很仔细啊。对于救治我们的这些学习上的毛病,简直就是一个高明的良医,直接针砭膏肓,我不觉得他粗,很精细欸。

“先生曰:‘然他心上用过功夫,与揣摹依仿、求之文义自不同。’”

他说:“对的,他真实在心上用过功夫的,他跟那一些揣摹啦,仿效的啦,还有求之文义的,在文义上解释的那些人,跟这种人是不一样的。”因为什么?因为他真正在心上体会,观照过他的内心的。

“但细看有粗处。”可是仔细看,他仍然跟他的这个心体,心的本体,仍然有些不合。各位有时候人一讲话就会露出马脚,不讲还好,一讲马脚就露出来。

“用功久,当见之。”说这个也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虽然象山名气很大,程颐、程颢名气也大,朱子的名气不是更大嘛,要看出他们的缺失并不难,只要你在内心的观照上用功久了,你自己也会看得出来。事实上也是如此,当你内心有所得的时候,看到那一些对内心观照很粗糙的这些学者所写的,一看就知道他的程度是在哪里了,这个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良知嘛,每一个人都有这个能力的。所以各位我们现在为什么百家争鸣的时代,常常有学生在问说:“老师啊,百家争鸣这么多家,那我怎么知道谁讲的是对的呢?”这个原因很简单嘛,因为古圣先贤不论千家万家,他所写的就是这个良知而已,写的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那你如果本心本性观照有所得,信手拈来,一看就知道,到底有没有写在本体上,因为这个本体就在你的身中嘛;那一些没有写在本体上的,你信手拈来一看也是知道的,这是非常明白的,我们看下一段。

“庚辰往虔州再见先生。”九川在庚辰年,庚辰年就是正德十五年,到虔州,虔州就是现在的江西赣县附近,九川到江西,再一次又跟先生碰面。问:‘近来功夫虽若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快乐处。’”九川就问了说我虽然近日在观照这个良知、知行合一上,比较掌握到这个主轴了。可是呢,觉得整个人整天沉沉闷闷的,很难找一个很隽永的快乐、平安、喜乐,却找不到,这为什么呢?我觉得我进入这个学问越深,为什么我找不到这个古圣先贤所说的“乐在其中”呢?颜回不是乐在其中嘛,说“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先生曰:‘尔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此间有个诀窍。’”说:“你呀,去心上要寻个天理,在心上找一个天理,找一个什么道理吗?这就是所谓的理障。”各位天理是什么呢?活活泼泼的一股气而已,而不是一篇文章,不是把整篇论语,把它灌在你的内心里去,里面找找看有没有这些道理,不是啊。只是体验个什么呢?体验人的本心,体验人的本性,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一股活活泼泼的气,各种变化就在你的胸膛里面。“此间有个诀窍”,说你要找到这个心性里面的真乐是有个诀窍的。

“曰:‘请问如何?’”是什么诀窍呢?

“曰:‘只是致知。’”说真正的安宁藏在哪儿呢?藏在致知里面。“致知”我们前面讲过很多很多了,就是把你的良知展现出来叫致知。从外在来说,把学问落实下来也叫做致知,但那个是求之于外在的第二意。把你的良知落实下来,那你的良知是什么?既然谈到知,知是一种感觉,就是与生俱来的感觉,所以叫良知。那它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你觉知在身中在心中,那一股活泼的气机的实相。《心经》所谓观自在妙觉,儒家叫致知,用知这个字来形容,佛家叫做觉,觉知觉知,是一样的东西呀。说这个菩萨,菩萨把它翻译成中文叫什么?叫妙觉。这个觉不好说,就是在贪嗔好恶的觉知之外有个真觉,致知就是致这个天理良知。它是什么呢?一股活泼的气机。观照气机的实相,黄庭禅的禅学里面所说的,就是这个是一个它的诀窍,一个得到我们的本心本性里面天然所存在的、隽永真乐的一个诀窍。

“曰:‘如何致?’”你说致知,那怎么致呢?

“曰:‘尔那一点良知。”致知就是致你那一点良知那个本身所与生俱来的知觉、觉受、感觉,就是你去觉知那个万缘俱下,贪嗔好恶万缘俱下里面的没有一点点个人阴私的那种真觉。

“是尔自家底准则。”这就是你自己、本我、本心、本性、真我的这个底线,唯一的标准。说你到底有没有找到自己啊?就那一点良知。各位良知不要把它解释成只是为人好,一种大公无私的心境,不能只是这么解。在这个之前,它有一个万缘俱下,无贪嗔好恶分别的这个心体的存在,这个就是我们观照我们的心性,致我们的良知的基本准则。各位这是什么东西呀?如果我们现在把良知直接翻译成金刚经的实相就很贴切。各位实相是什么呀?不是用语言翻译的,不是用文字翻译,查字典,不是的,是感觉。感觉里面怎样实相呢?再把它细分一点就是无好恶分别、无贪嗔、无你我,那是什么东西啊?本来的一股能量, 气机活泼盎然的那个真觉。这个就是我们所有的本心本性的基本线、准则。这个气机盎然,大公无私,开阔明朗,这个就是快乐的根本,隽永的快乐藏在这个里面。你只要觉知着这个能量的气机盎然活泼,这就是快乐的根本。

“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说你意念往里面觉察,良知发现之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合良知的呢,我们自己会知道,你是发自于你的良心,公正无私的良心,不论你的情绪是怎么动,但是我现在不被情绪带着跑,我能够在情绪的动乱里面,我发出来的说法、做法是无私的,你自己心里知道;是骗人的,你也知道啊。“非便知非”它不合良知,它有私心夹藏在里面,虽然我讲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冠冕堂皇,但是我里面存着私心,谁知道啊?你知道。

“更瞒他一些不得。”你只是廓然大公地去应事而已,你一有欺瞒,自己知道,你无法欺瞒良知,你谁都可以欺瞒,你无法欺瞒良知。那么这个良知无法欺瞒从哪开始呢?就是从你开始学会观照你内在的内心的气机的变化,内心气机的无分别取舍的实相。先把这个实相观照清楚之后,喜怒哀乐在发的时候,你有没有欺心?你会知道。无法欺心的,这个就是自家的准则。是什么呢?就是气机的实相。我常常讲说它只是一股能量,只把它当能量看,不把它当任何喜怒哀乐来看,就是这个气机的实相,这就是我们的准则。先致知的体,把这个气机的体先把它摸清楚,观照清楚。

“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说你只要不欺我们的良知,实实在在地现在良知是善的,是廓然大公的,我们就依它;只要它有恶的呢,我们就刹车,我们就观照实相,不跟着它走,当下念头就断,我私的一些恶念当下便断。不断常常这样地做,这个人“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说一个人内心无一毫亏欠,光明磊落,没有亏欠任何人,没有任何一件事对不起任何人,这个人最快乐。是从内心里发出来的快乐,气机的盎然,度量的恢宏,廓然而大公,那个是真乐。

“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这个就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各位这里面呢,他并没有用到观照气机的实相这样的字眼,他用良知这两个字来让我们更容易去体会实际上这两个字也不容易体会,各位就像实相这两个字,也不容易体会啊。你说到底要用什么字才容易体会呢?《金刚经》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搞了半天,这是什么呢?不好体会。不敢翻译啊,保留原音不敢翻呐。《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是什么啊?感觉好像懂,实际上是好像完全不懂,就这点良知。我们用物理性来说它,心的变化,情绪的变化,是一股气的变化,这个气的变化不把它当我个人的好恶来看,你只是清楚地去感觉它,这叫做良知。以这个良知为本,这一点观照得来,有这个根本,就是“自家底准则”了。就是“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这一点准则,等到它发的时候呢,到底是为公还是为私啊?有没有隐藏着恶念在里面?你会知道。如果你可以观照这个气机的实相,当它开始变化的时候,它到底是公还是私,你会知道。那么等发现它是公,我们就顺从这个善;等到发现它是私,我们就当下要制止我们的恶念。怎么制止啊?观照实相就能够自然去除,不必止它,不必踢它,不必去除它,你只要观照气机实相它就自然去除,而这个久而久之呢,就养成一个廓然大公的心量,里面隐藏着非常隽永的快乐,这个就是格物致知的实功。

“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说如果你不靠着这个真机,什么真机?观照内在的良知,观照气机的实相,然后再从心念发动之间无法欺心的,你自己知道是善、是恶、是公、还是私,公的就保留,私的就把它给去除。如果按照这些观照气机的实相叫做真机,这个机,动之微,谓之机,心在动,念头一动的时候,里面的气稍微小小地涌动一下你都知道,如果不按照这个往内观照内心的一团气,怎么去格物呢?

“我亦近年体贴出来如此分明,初犹疑只依他恐有不足。”近年来我不断地只是做这个功夫,方向对了,只是做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刚开始呢,还以为这样做,恐怕要贯穿这个《大学》的大学问还有困难,但是做这些年来,才在自身中印证出确实是如此,它是如此得分明的,正确无误的。

“精细看,无些小欠阙。”一开始呢,我以为它还不足,可是我现在经过长时间仔细地看,仔细地行持,“无些小欠阙”,最后我确定,以格物致知为本,以良知为本来修行、修心、修性,没有一丝一毫的欠缺之处。

各位这一章,在文义上每一个字看起来都很好懂,把它拼成一排字、一句话你不留心读过,好像也懂了,仔细再往里面看呢简直没有一句是懂的。譬如良知是什么?这两个字你一看你以为你懂,真正问你懂不懂呢?怎么越看越不太懂。说真机,什么是真机呀?看起来好像懂,你没有往里面看,心在动之微,谓之机,心微微一动,就叫做机,你没有往里面看到底是什么动了,你怎么知道什么是真机?说“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啊,这一点良知就是佛家所谓的实相以它的体而言,以它的用而言呢,就是我们所说的仁义礼智信。就是所说的一点的善念,一点大公而无私的一点的存心。

好,我们这一节讲到这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12376062

    请问静坐的时候,坐着坐着突然身体好安静,这是对,还是错呀

    黄庭心学 回复 @听友412376062: 您好 静坐的目的让身体放松下来,松到一定地步,会很静谧,您只要跟着张讲师的静坐引导乐做就可以了。 黄庭书院志工 敬上

  • 听友68890145

    行事以良知为本,不欺不昧,存善去恶,便找到了快乐的根本

  • 水心投资

    先生用良知本心自感、自鉴而致知,确实简明便行。

  • 逆风飞翔_4x

    既然二程对心体有所体会,为什么还被称为程朱理学?

  • Dora_kwp

    好棒,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很喜欢听张讲师的讲解。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318

  • 水心投资

    寻理,则易执于求理,执就是偏,偏则不中、不自然、有好恶、离本心。理是良知自见,存养本心,就是存养良知,则心安理得。

  • 水心投资

    自己的心,只有自己明白。自己的工夫,只有自己能修,自己的良知只有自己用心才能感知到。

  • 一粒小虾米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快乐的秘诀不是外在,而是内心,君子真乐。 如果外在物质能给你带来快乐,只要乐再其中,不违法,不伤害别人,也同样是真乐。

  • 水心投资

    去私欲,不以好恶分别区舍,用本心自然感知,本心而发、自然而行,岂能不畅然、廓然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