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哈佛岳晓东教授的心理学课,学点心理咨询,你也能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如果你喜欢本节目,请订阅、转发、评论,和更多喜欢心理学的朋友一起互动。
最好的咨询师就是你自己。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岳晓东。这一讲我们来说一说合理期待这个话题。
这个高度便捷的时代,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专属于这个时代的乐趣,那就是拆快递。你记不记得你拆快递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很多人都和我说,每次拆快递的时候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虽然明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也在网上早就看到过了,但还是会有类似于拆礼物的快感,这就是期待的东西即将变成现实带来的愉悦感。
期待是我们对未来未知结果的一种憧憬和向往,很多时候,你的期待会成为你克服万难的前行动力,不断地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一个人要是没有了任何期待,那一定是一事无成的庸人。但另一方面,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痛苦也是因为期待而导致的。
有一首歌,唱的是“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这里讲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当现实和自己期望不符合的时候,就忧愁的问自己,凭什么,为什么,怎么可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吧。
我才刚说的拆快递也是这样,一不小心就会上演卖家秀的悲剧,那一刹那,开心就变成了难过,兴奋就变成了失落。所以,期待是个好东西,但不合理的期待却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让你深陷在了绝望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那么怎么让自己拥有合理的期待呢?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思考题了。
为什么我们的期待,总是会定的过高,而让我们频频感受失望呢?我先问你个问题:你觉得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会更多高估自己,还是会低估自己呢。带着你的答案,来听我讲一个有意思的调查。
美国大学生入学考试委员会有一次就调查了80多万名高三学生,让他们在很多方面给自己打分,比如你觉得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在这么多人里面大概排在什么水平,然后把这大数据拿出来分析。结果怎么样呢?在与人相处能力这一项上面,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低于平均水平的,有百分之六十的人说自己是排在前十的,其中还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百分之一。还有对自己努力程度的打分,有百分之七十七的人觉得自己比一半的人更努力。
其实这个实验你也可以做,你找几对夫妻,问他们各自承担了多少的家务,或者你找一起做项目的同事,问问他们各自在项目里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你把几个人的数加起来,一准超过百分之百。
由此看来,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自我感觉良好,也容易高估自己的,即使内心很自卑的人,也会给自己的打分会在中等水平以上。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期待的往往要比现实更美好的缘由之一吧。
当然,我们的这种迷之自信并不全是坏事,这是一种心理的自我服务,是人作为群居物种必备的特质,因为它会维护我们的自尊,我们才得以生存下去。还有一种心理自我服务体现在自我评价上,比如公司效益不好的时候,领导常会埋怨现在的经济不景气,但当公司效益好的时候,又会觉得是自己领导有方。绝少有领导会说效益好了是因为行情好,与我无关,效益不好都归结为自己无能。一个人要是这么贬低自我,那就不可能做领导了,可能连生存都会很艰难。那有人就会说了,既然这一切都是正常的,那我们的期待不合理在哪呢?
认知治疗大师艾利斯先生说过,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由命令导致的,包括对自我的命令和对他人的命令。很多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很容易把自己的一种期待,混淆成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具体怎么去理解呢?我给你举个例子。
我有一位来访者王老师,是一个很优秀的教师,在她的心里一直有这样的声音:“我觉得我表现挺好的,付出了很多努力,我应该得到校长的重视,给我升职称。但却没有,这让我很痛苦,校长这样做太不应该了,对不起我了。”
王老师的期待,是得到校长的重视,这很好,其实我们的很多期待也是如此,虽然有时候目标会有些高,但也是我们努力的动力所在,而真正让我们痛苦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应该”这种执念,这也就是贝克所说的,对自己和别人的命令。当然“应该”两个字的另一面是“不应该”,正如王老师所说的那样,太不应该了。
我们应该得到校长的重视,这里面除了有命令自己要继续努力外,还有一层隐含的命令,就是命令校长必须重视自己。生活中类似的这种期待有很多,比如你应该考第一、你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你应该永远爱我。可一旦你的命令没有被执行,痛苦也就随之而来了。
其实,只要我们能够把自己的内在期待,与现实的结果做适当的分离,那就能够接受现实的结果,也不会那么痛苦了。但是很多时候为什么现实这么难以接受呢?是因为你会感觉接受了不利于自己的现实,就好像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和无能,给了我们的心理目标当头一击,这才是我们真正无法接受的地方。
你是否还记得在释放福流这一讲里,我提到过进入福流状态的条件,其中有一条是自己要有自主性的目标,就是自愿去做一件事,而不是被逼的;还有一条,是努力的过程中,需要有及时的反馈激励,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激励;再则,还有一点千万不能忘,那就是享受过程。如果上面三条你有吻合,那么你的努力已经得到了回报。
在上面的个案咨询中,我不断启发王老师去回顾工作的过程,帮助她发现并重温这些重要的心理体验。她告诉我:每一次看到学生们积极投入学习的场面,我都会油然升起一种值得感;当我全力以赴备好一堂课,哪怕已经很晚,我依然为自己的付出感到欣慰......看着她说话时一脸的幸福,我握住她的手说,“谢谢你为学生做了那么多,他们永远会记得,我都好羡慕你的学生。”那瞬间,她哭了。后来她发邮件给我对我说:岳老师,你的认可鼓励,使我有了“登天的感觉”,使我得到了最大的心理补偿。”
所以,我们在设定一个合理期待的时候,需要把这上面福流的这三点放进去,因为期待的积极意义,是我们努力的动力,而你在努力的过程中,如果能产生以上的福流体验,就会自然地提升你工作的主观幸福感,不仅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也会让你事半功倍。
很多人会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动不动就患上抑郁焦虑,甚至自残自杀,其实恰恰大多是父母的不合理期待,压在了孩子们身上,又没有压力管理的有效策略帮助他们,才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后果。比如:“你一定要考年级前十;你必须考上名牌大学,家里以后就指望你了;你只能赢不能输。”这样的命令是一种威胁,往往会造成心理上过重的负担,过度的焦虑、抑郁就容易袭来,内在的能量会过度消耗在负性情绪上。一旦结果失败了,就会被巨大的痛苦所包围,这种打击很有可能是致命的。
咨询的最后,我给了王老师一个小策略,我告诉她:今后,如果你能把你的期待换一种方法去表述,或许会让你感觉好一些,如,把“我应该得到校长的重视”转变成“假如得到校长的重视,我会很高兴。”因为我们越是紧盯着一个地方,那视野就会越窄,对结果也就越偏执,一旦没能如愿以偿,就会让你痛苦万分。但如果我们把命令变成了一种美好的愿景,把期待中那个必须要实现的目标,变成引领我们前行的灯塔,那压力就会变成动力,对结果的期待会更多转变成对过程的期待,由此我们对结果的可接纳范围也会大大的增加。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每个人都会因期待而快乐,也会因期待而痛苦。合理的期待是前方在向你招手,呼唤你前行的精灵;不合理的期待是后面拿着镰刀,是逼着你前行的恶魔。你可以试着去掉期待中的应该和必须,改用“如果怎么怎么样,那就好了的句式,放下对结果的执念,在享受努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实现期待。最后,当一件事情已无法挽回,我们需要运用上面心理补偿的方法,减弱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如果今天的分享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请分享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也可以给我留言,写下你的感受和建议。谢谢你的收听,期待下一讲,再会。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原来不是说不要有期待,而是要设置合理期待,谢谢师父点拨
去掉背景音乐就好了
很受用!给自己内心的疑问找到了答案~
拆快递时的我:我怎么又浪费钱了,算了买了都买了
感谢岳老师的分享
合理的期待,正如拆快递一样的心情。人总是不由自主地高估自己与人相处的能力,和自己的努力程度。“假如自己得到工作上的重视” ,放下对于渴望被重视的执念,就可以没那么多地痛苦。
合理的期待,正如拆快递一样的心情。人总是不由自主地高估自己与人相处的能力,和自己的努力程度。“假如自己得到工作上的重视” ,放下对于渴望被重视的执念,就可以没那么多地痛苦。
记得福流三要素: 获得福流体验的三要素:自主性的明确目标、恰到好处的难度、及时的反馈和激励,岳老师说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