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如何能多存钱:心理账户

29. 如何能多存钱:心理账户

00:00
10:18

29. 如何能多存钱?:心理账户


你好,欢迎来到行为心理学30讲。了解认知偏差,做出更好决策,我是朱睿。今天我想提到一个可能大家,特别是年轻人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如何能多存钱?


不知道正在听课的你是否曾经为存钱发愁?有不少朋友会说现在存钱很难,银行账户余额似乎很难涨上去。的确,从大数据上看,我国的居民存款增速下滑非常严重。从2008年到2018年,短短10年间,城乡居民存款增速从18%下滑到了7%左右。存款不足,会带来很多隐患,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期间,相信大家都会有深刻的体会。很多个人和家庭突然陷入到捉襟见肘的困境。对于未来不可预测的风险,我们都需要有足够的储备来支撑。你可能会说,不是我不想存,而是根本没钱可存!现在日常生活需要的花销太大了。但其实有研究证明,即使是穷人,那些每天靠不到1美元生活的人,也会把钱花到非必要的消费上,比如烟,酒,电视。可见并不是没有钱可以存,只是你没有找到好的办法!那在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如何能让你在能力范围内存下更多的钱,就是这节课我想和你分享的内容。


      如果问你是否想为未来存足够的钱,你的答案一定是YES。你甚至可以说出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比如减少外出吃饭的次数,不再去买当季最流行的包包,等等。但这些美好的计划似乎总是很难实现。本来说好每周最多出去吃一次,结果今天同事生日,明天下班实在太累了,当下的情况总能让我们忽略那些美好的愿望。再比如,你下定决心攒钱,两年之内不再买包包,结果到了柜台前,看到今年新出的款式,想象着背上它的感觉,又忍不住掏出了手机支付码。其实这些现象反映的恰恰是你在这门课一开始的时候了解到的人脑的双系统理论。当你对将来做规划的时候,你往往用的是理性的系统2。你会更关注你觉得应该做的事情,多存钱,多锻炼,多读书。但真正到每个实际决策的时点,我们冲动的系统1就会开始主导。 它很容易被诱惑吸引,让我们做出满足短期利益,但不利于长期利益的事情。买下那个并不需要的包包,天天出去吃饭,的确让你当下更快乐,但这些都与你想存钱的那个长期目标背道而驰。


      可见,存钱不容易,因为它需要我们克服系统1的影响,避免优先考虑当下感受的倾向。那如何能克服这种倾向,从而让我们能存下钱来呢?我想从行为心理学的结论中给你提一些建议。


      首先,发挥默认选项的作用。你也许还记得,在之前的第6讲中,我和你分享了“改变为什么如此困难?”。人们通常都喜欢墨守成规,不愿意改变当前的状况,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人们害怕损失。离开现状有可能更好,也有可能更差,但因为我们对于损失的敏感度要远远大于对于获得的敏感度,所以大部分人选择墨守成规,这样可以规避改变可能会带来的损失。了解了人的这个特点,我们恰恰可以巧妙地运用它,帮助人们存钱。比如说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单位都会要求你缴纳五险一金,这就是默认选项。这一默认选项会强制你为未来做打算。

     

      你同样可以根据这个原理,给自己设计一个默认选项,比如在银行设一个存款账号,然后设定成每月发工资时自动从中扣除5%放到这个账户里,用于未来的应急。因为我们规避改变,所以不自觉地我们就将存钱的习惯坚持下来。其实默认的作用不仅仅适用于存钱,还可以体现在很多其他的地方,比如有个学校想让大家在使用打印机时节约用纸,于是他们把所有的打印机都设置为默认双面打印,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单面打印。结果一个学期后,学校节省了700多万张打印纸,相当于少砍了600多棵树!这就是默认选项的巨大魔力。


      其次,把明天存钱设置成默认选项!如果能让你把每个月的工资拿出更多的比例放入存款账户,并把这个设成默认,这当然会增加你存钱的数量!但很多人会说,这不行,现在的钱真的不够花,不能再提高存钱的比例了。等将来挣的钱多了,再多存!你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但你想想,如果将来你的工资真的涨了,到那时,你会真的提高存钱的比例吗?大概率是不会,因为到时你又有了新的借口。那怎么办?2017年诺贝尔奖经济学的获奖者Richard Thaler 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建议,取名叫“明天多存钱!”。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你自己决定,是现在提高储蓄率,还是在今后等你涨工资的时候,再提高储蓄率。他的假设是,大部分人对于现在就要提高储蓄率会反感,觉得是个损失,但如果是对于将来的承诺,而且是在涨工资之后才发生,那会感觉好很多,也会更容易答应,并坚持。但是否真的如此呢?我给你分享一个真实的数据:

     

Thaler 和一家公司合作,在他们的职员中做了一个实验。首先,他对所有的员工提出建议,提高每个月往养老金账户里存钱的比例,具体而言,是提高5个百分点。结果3/4的员工拒绝了这个建议。对于这部分拒绝的员工,实验人员又建议他们可以在下次涨薪的时候再提高储蓄率,而且以后每次涨薪都提高储蓄率,坚持4次。结果,有78%的员工都接受了这个新的建议!这个新的建议就是所谓的“明天多存钱”计划。可见,员工支持未来存钱的比例是非常可观的!


这个实验持续了3年半的时间,员工共涨薪4次,那些参与了“明天多存钱”计划的员工,他们的养老金存钱比例也相应调整了4次。他们的储蓄率也最终提高到13.6%。而接受了一开始只涨5%的那些员工,一直维持着这个现状,3年半下来后,存储率保持在8.8%。现在有更多的企业在采取“明天多存钱”计划,帮助员工多存钱。你也可以考虑给自己和家人设计这样的计划,每次涨薪或者有了额外的收入,自动提高存款的比例。这样,你既不用在当下做痛苦的决定,还能从长远角度增加存款!


最后,我还想给你介绍的一个方法,是借用行为心理学里“心理账户”的概念。你也许曾经听说过心理账户,它指的是,我们在大脑里会对不同类型的花销生成不同的账户,比如买菜账户,孩子教育账户,家庭旅游账户,等等,然后把钱分配到这些账户中。实验证明,一旦钱被分配这些不同的账户中,它们之间就不太容易流动。比如说,如果今年旅行的预算已经花完了,即使买菜的账户以及孩子教育的账户还有钱,我们也不太会去挪用。你也可以理解成为专款专用!那这里的一个引申就是,我们可以把一部分钱放在一个预先生成的存款账户中。而且为了减少挪用的可能性,我们可以给这个账户加入一些描述,使得挪用它会让你产生愧疚,这样也会帮助你存钱。曾经有一批研究者在印度当地的建筑工人中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当这些工人每个月收到工资时,实验者会把其中一部分钱放进一个单独的信封里,然后告诉工人,这部分钱最好能存起来不要花。而在这里,实验者做了一个巧妙的设计,其中一部分人收到的信封上印有他们孩子的照片,另外一部分收到的信封就是普通的白信封,没有特别的装饰。结果证明,收到上面印有孩子照片信封的那组人,更能做到不去动用存款信封里的钱!为什么呢?相信聪明的你肯定已经想到了。因为孩子的照片让这些工人想到这部分钱是用于孩子的,所以他们更加可能将它存下来,用于孩子的未来发展。你也可以采用同样的逻辑,每个月的工资自动转到几个不同的账户:日常消费,自身发展基金,孩子教育基金,或者是心愿基金,使得你能规避掉随意将钱用到不应该用的地方。


      在今天的内容里,我给你介绍了几种帮助你存钱的方法。不论是借助默认选项,还是“明天多存钱”,心理账户,等方法,其实都是帮助我们克服系统1优先考虑当下感受的倾向,让你能做出从长期来看更好的决策。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或者你有更好的办法,欢迎你给我留言。谢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