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283【前33年】儒家系统解决墓园和祭庙太多的方法是寡情绝义

资治通鉴283【前33年】儒家系统解决墓园和祭庙太多的方法是寡情绝义

00:00
10:08

柏杨版资治通鉴文稿 

班彪曰:
我的外祖父(金敞)兄弟,曾当过元帝(刘奭)的宫廷随从,告诉我说:“元帝多才多艺,尤其写得一笔好字,会弹琴鼓瑟,吹奏洞箫。自己谱出曲调,就能唱出歌声,对乐器极有研究,可以厘定音节位置,巧妙精密。从小就喜爱儒家学问,即位后,任用儒家学派知识分子,把国家大事交给他们。贡禹、薛广德、韦玄成、匡衡,相继担任宰相。但是,他太过拘谨,缺少判断跟决断的能力,宣帝(十任帝刘病已)的大业,因此衰退。然而,宽厚、敬业、节约,态度温和,有古代君王的风范(班彪,参考二五年十二月)。


10宰相(丞相)匡衡奏称:“前些时,先帝(十一任刘奭)因为身体有欠舒适,所以把废除的祭庙跟墓园,先后恢复(参考去年【前三四年】),而仍不能蒙受祖先的赐福。依儒家礼教,卫思后(七任帝刘彻的皇后卫子夫)墓园、戾太子(刘据)墓园、戾后(史良娣)墓园,亲情仍在,不应撤除。而孝惠皇帝(二任刘盈)墓园、孝景皇帝(六任刘启)墓园,亲情已尽,应该撤除。另外,太上皇(一任帝刘邦的爹刘执嘉)墓园、孝文皇帝(五任刘恒)墓园、孝昭太后(钩弋夫人赵婕妤)墓园、昭灵后(刘邦的娘王含始)墓园、昭哀后(刘邦的姐姐)墓园、武哀王(刘邦的老哥)墓园,也请一并撤除。”刘骜批准。

这一段记载,原文的结尾是:“奏可。”我们把它译为“刘骜批准”,颇感心虚。此时死皇帝刘奭已躺进棺材,皇太子刘骜尚未曾登基,还没有资格接受奏章。原文打马虎眼,来一个“奏可”,我们一定要顶真,就出了麻烦。如果也打马虎眼,译作“批准”,包管万无一失,问题在于我们不愿打马虎眼,想来想去,仍是罩到刘骜头上。


儒家系统这种“亲尽则庙毁”制度——亲情已尽时,撤除墓园跟祭庙,有它的用意,如果跟日本天皇万世一系一样,中国皇帝由一个家族包办,一包到底,千百个祭庙墓园,像疥疮般的满地都是,人民的纳税钱都被浪费到那些枯骨上,实在荒唐。然而,儒家系统解决疥疮症的方法,却是寡情绝义。不妨假设一种情况,像西汉王朝第一流皇帝刘恒(五任)、刘启(六任),在阴曹地府也好,在云端天堂也好,每天接受子孙香火,好不快乐,却忽然间,门房通知说:“明天我们就不能管你饭了,你的子孙现任皇帝,跟你‘亲情已尽’,一刀两断,祭庙没啦,墓园没啦。”于是,刹那间,他们就成了无主的游魂饿鬼,得去马路上哀哀乞讨。想起来当年,别人碰一下祭庙外的空隙地带(堧地)都要杀头,何等威风。而今,被儒家的“亲尽”学说,全盘断送。

死而无知,祭祀无益;死而有知,亲情永在。儒家学派这种势利眼的祖先崇拜,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根本不要什么祭庙墓园,而儒家系统又办不到。于是只好在夹缝中煞有介事,伤害善良的人情风俗。


11六月二十二日,刘骜即位,登上皇帝宝座(本年,刘骜二十岁),晋谒一任帝刘邦祭庙(高庙)。尊祖母皇太后王女士(刘病已的正妻)当太皇太后,尊娘亲皇后王政君当皇太后。任命舅父、宫廷随从、皇城保安司令阳平侯王凤,当全国武装部队最高指挥官(大司马)兼全国最高统帅(大将军)、主管宫廷机要(领尚书事。王姓家族从此掌大权,直到把西汉王朝吞没)。


12秋季,七月十九日,把刘奭埋葬渭陵(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七千米)。


13 大赦天下。


14 宰相匡衡上书说:


“陛下天性孝顺,对老爹的哀伤思念,永存内心,从没有声色犬马的欢娱,确实是重视孝道的终极效果,不忘祖先的教训,应把它传到永远,这种忠厚的圣人性情,虽然是上天赐予,但仍望陛下的圣心,再度加强。《诗经》说:‘忧愁伤身/痛在心头。’这是形容周王朝成王(第二任王)姬诵内心的忧愁难解,也正是姬昌(周文王)、姬发(周一任王武王)伟大勋业跟伟大教化的基础。


“我听我的教师告诉我:‘夫妻配偶,是人生的开始、千万幸福的源头。婚姻的礼仪端正,然后事物全备,天命完成。’孔丘研究《诗经》,从《关雎》着手。因为婚姻在维持社会秩序中,扮演主要角色。在政府推行礼教中,担任第一步。自从上古以来,三代(夏、商、周)的兴起和衰落,没有一个不由此而起。愿陛下考察过去得失兴衰的关系,用以巩固根本。物色有品德的人,排除靡靡之音和漂亮的美女。接近严肃自尊的人,远离花言巧语、诡计多端的人。


“我又听说,儒家学派的六经(《诗经》《尚书》《礼经》《乐经》《易经》《春秋》。《乐经》早巳失传,此处不过提出来凑数),是圣人们为了统御天下人心,把善恶分别归类,显明吉凶祸福,指示做人的大道正路,使之不违背善良本性的著作。还有《论语》《孝经》,也都是圣人们言行的记录,应追寻他们的启示。我又听说,圣明君王的作为,无论动态静态,周旋于天地之间,上奉天心亲意,面对群臣,事事克制,发扬人伦的美德。


“谨慎小心,是侍奉上天的根基。和悦顺服,是侍奉祖先的礼义。严格要求自己,是统御文武百官的原则。和颜悦色,是待下的态度。举止行为,有一定轨道——遵循仁义的法则。正月元旦,陛下驾临金銮宝殿,接受天下朝贺,设置筵席,慰劳四方,古书上说:‘君子人物,开始时就要谨慎。’建议陛下,留意自我克制,使政府官员们得以仰望高贵品德的光彩,为国家奠立坚固的基础,则天下有福。”
刘骜谦敬地采纳他的建言。


资治通鉴原文 

班彪赞曰:臣外祖兄弟为元帝侍中,语臣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少而好儒,及即位,征用儒生,委之以政,贡、薛、韦、匡迭为宰相。而上牵制文义,优游不断,孝宣之业衰焉。然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之风烈。”

匡衡奏言:“前以上体不平,故复诸所罢祠,卒不蒙福。案卫思后、戾太子、戾后园,亲未尽。孝惠、孝景庙,亲尽,宜毁。及太上皇、孝文、孝昭太后、昭灵后、昭哀后、武哀王祠,请悉罢勿奉。”奏可。

六月,己未,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以元舅侍中、卫尉、阳平侯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秋,七月,丙戌,葬孝元皇帝于渭陵。

大赦天下。

丞相衡上疏曰:“陛下秉至孝,哀伤思慕,不绝于心,未有游虞弋射之宴,诚隆于慎终追远,无穷已也。窃愿陛下虽圣性得之,犹复加圣心焉!《诗》云:‘茕茕在疚,’言成王丧毕思慕,意气未能平也。盖所以就文、武之业,崇大化之本也。臣又闻之师曰:‘妃匹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自上世已来,三代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愿陛下详览得失盛衰之效,以定大基,采有德,戒声色,近严敬,远技能。臣闻《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及《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臣又闻圣王之自为,动静周旋,奉天承亲,临朝享臣,物有节文,以章人伦。盖钦翼祗栗,事天之容也;温恭敬逊,承亲之礼也;正躬严恪,临众之仪也;嘉惠和说,飨下之颜也。举错动作,物遵其仪,故形为仁义,动为法则。今正月初,幸路寝,临朝贺,置酒以飨万方。《传》曰:‘君子慎始。’愿陛下留神动静之节,使群下得望盛德休光,以立基桢,天下幸甚!”上敬纳其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眼睛疼疼

    《论语》里面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意思是活着的人多想想为自己生活奠定基础的祖先,民风就会越来越纯朴!这个话是没有错的,但是皇家用祭庙的方式来进行祭祀,这个就有点不太科学!如果把所有的祖先每个都设祭庙和陵园,成本太高了!所以最后选择的办法就是除了刘邦的祭庙,剩下的就是现任皇帝向上几个皇帝能够保留,其他的就认为血缘关系太远,就不保留了! 现在看来这种方法也不太科学,为什么不把所有的祖先灵位放在一起祭祀呢?也许当时有人想过这样的想法,但是这样的举动很可能不符合当时的礼法,甚至于离经叛道! 所以传统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以至于有些看着很科学的东西,由于和传统的想法不一致,反而很难推广开来!举个例子如审车!

  • 听友19537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