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71 | 六书 | 曹操的求贤三令 | 宋蔚奇

《三国演义》71 | 六书 | 曹操的求贤三令 | 宋蔚奇

00:00
19:08


本节课,你可以了解以下内容:

曹操的人才政策尤其特别,我讲两个词,第一个叫任人唯才,第二个叫用人不疑。

先讲第一个。什么是“任人唯才”呢?意思就是说曹操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看他有没有才华。选有才的,没有问题。关键在于那个“唯”字,曹操他只看才华,不看品德,不看别的,这就很特别了。

曹操用三篇求贤令,向全天下表示:我曹孟德,用人只看才华,不看别的。不管你是不慈不孝还是偷鸡摸狗,只要你有才华想建功,都可以来找我,我带你走上人生巅峰!

我来带你看看这三篇文章。我将抓取其中的关键词句,为你分析。

第一篇就叫做《求贤令》。

用什么样的人呢?曹操举了三个例子:

第一个是管仲。这个人我之前讲诸葛亮的时候就提到过。他有很高的才华,但品德不甚好。早年和朋友鲍叔牙一起做生意的时候,没少占便宜坑人;后来当了齐国相国,生活也很奢侈。但他却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所以曹操就说了:“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假如非得是廉洁的人才可以任用,那么齐桓公怎么能称霸于世呢!

随后曹操又接连抛出了两个问句,正是剩下的两个例子: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pīhè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第一句话说的是殷商末年姜子牙的故事。被褐怀玉,指的是极富才华的人却穿着粗麻的黑色短衣,指怀才不遇。钓于渭滨,是指姜子牙在渭水岸边钓鱼。当时姜子牙未逢明主,流于困顿,最终被周文王寻访得到,尊为国师,最后佐周武王灭了商朝。正所谓“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曹操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选拔人才不要拘泥于外在的身份地位,要看真正的才华。说他愿意做周文王那样的君主,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第二句话中的盗嫂受金,说的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陈平。据说他曾经和嫂子私通,又曾接受贿赂。很明显,这是个品格低劣的人。但陈平遇到了魏无知。魏无知虽然名字里有个无知,但他知道陈平是个人才,就把他推荐给了刘邦。刘邦问魏无知,都说陈平人品不行啊,有这事吗?魏无知说:你问的是“品行”,我荐的是“才干”,当前最需人才,盗嫂受金算什么!后来刘邦重用陈平,建功立业。

在之后的《敕有司取士毌废偏短令》中,曹操再次强调:“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有行指的就是品德高尚,进取指的则是建功立业。曹操说,这二者不一定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他举了俩例子: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盗嫂受金的陈平再次出现,并且补充了不守信的纵横之士苏秦。曹操继续论证:“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这俩人都建立了不世功业!“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曹操说,世界上没有完人,品德上差点没关系,有才华就行。有关部门都给我注意着点,给我按照这个标准大力选拔人才!

还有最厉害的第三篇,题目就叫做《举贤勿拘品行令》。啥意思呢?选拔人才,不要看品行!够不够明确!够不够直接!曹操真不愧是乱世中的领袖,他太实际了。在这篇文章中,曹操举了吴起的例子:“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奏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吴起是战国名将,也是有才无德的典范。曹操在这篇《举贤勿拘品行令》中,公开宣扬:我就要找吴起这样的人才!他甚至在文章最后写出了这样的话:“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不仁不孝的也没关系,有治国用兵之术就行。这种言论,岂止是少见,简直是横空出世的奇葩。曹操把西汉以来儒家思想重视品德的士人风气一扫而空,高举起了“唯才是举”的旗帜。真的是独树一帜啊!

曹操为什么会制定这样的政策呢?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东汉末年,标榜道德的士人清流已经败坏;第二,三国乱世的军事政治斗争,对人才有迫切的现实需求;第三,曹操本人的性格以及统治风格。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曹操的“任人唯才”呢?同样需要一分为二:一方面,这种抛弃品德只看才华的政治风格,以当时的时代背景看来,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乱世中,实干才能解决问题,最终造福百姓。没有才能,空谈道德是不行的。但另一方面,曹操这种弃德唯才的用人导向,并不合理,比较偏激,体现出了他的奸雄作风,完全不要道德是绝对不行的,后来的魏晋南北朝出现了长期的层出不穷的篡权、叛乱与烧杀。这其中,是否有曹操率先倡导“任人唯才”的影响?光凭才干,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时代大问题,所以,从长远来看,德才兼备才是合理的导向。

曹操唯才是举的人才政策,给曹魏政权招募到了大量的谋臣武将。那么问题就来了:正如上面所说,这些人有的品行不佳,曹操不怕他们干坏事吗?万一他们搞政治阴谋,搞武装叛乱怎么办?这就要讲到曹操人才政策的第二点了:用人不疑。

曹操是汉末三国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对自己的统治能力相当自信,因为自信,所以用人不疑。在他手下,不管你是谁,都得乖乖的。不管你是鹰视狼顾的司马懿,还是毒士贾诩,不管你是屡次反叛的张绣,还是以降将身份归顺的张辽张郃徐晃庞德,曹操统统笑纳,并且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作用。所以我一直强调,曹操的用人政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也有着极强的个人风格。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53041

    关于曹操的招人用人之方法, 有优有劣: 【优】 1.在这样的乱世群雄并起,急需人才之时,曹操以最容易招人才的方式,使得人才迅速笼络,这是他日后成功的关键 2.这样的方法可以招募各种出奇的人才,招募量大 3.曹操这样就是表明了自己愿意接受任何有才的人,就不会出现“不才明主弃”的情况 【劣】 1.虽然这种招贤纳才的方法适合当时乱世,但是到了势力强大之时非常容易起内乱:曹操死后,司马懿逐渐掌权,最终曹魏基业被司马家族夺走,所以曹操这种方法并不是很长远,大概他也没有料到自己的后代能力这么差吧😂 2.这种人才不一定会忠心耿耿对待主公,所以风险还是比较大 总的来说:曹操是希望能够称霸才这样做的,不无道理

    金子豆妈妈 回复 @53041: 同意

  • 悦悦姐姐的阅读时光

    曹操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看他有没有才华。选有才的,没有问题。关键在于那个“唯”字,曹操他只看才华,不看品德,不看别的,这就很特别了。

  • 处女座弑神

    大语文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纵古通今,是通识教育的先行者

    Apple0202 回复 @处女座弑神:

  • 流星_Ly

    操乃奸雄也,不可用

  • 亡者神来

    棒棒哒

  • 大龙神胆赵云

    品德才华外贸

  • 西山梦石

    我喜欢刘备,不喜欢曹操

  • 我就是这条街最亮的仔

    我喜欢曹老板,只不过我觉得他选拔人才有点太特殊了,万一有个不忠诚的人就更不好了

  • 复仇流浪者111

    曹老板超级牛!

  • 宁哥大哥大

    讲的太好了,就这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