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概述
秦汉时有视死如生的观念,即人死后还生在另一境界,因此修大墓厚葬顺理成章。秦始皇的墓中无所不有,就是基于这一观念。汉武帝当了54年皇帝,他的墓也修了50余年,墓中的内容比秦始皇墓不丰富,直到西晋初年还未盗完。汉朝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为皇帝修其墓。贵族以至平民无不仿效,将大量财宝浪费在地下。木材大量耗费导致毁林,至东汉太行山以东已找不到多少木材。厚葬催生盗墓,直到当代还屡禁不绝。
本节内容
秦始皇从继位开始就为自己修墓,工程规模最大的时候,要出动八十多万人。(陵墓)前后修了三十九年,到他去世以后,他的儿子二世皇帝的时候才基本完工。两千多年过去了,秦始皇陵的封土,就上面堆的土山,还有五十余米高,封土堆的周长还超过一千七百米。
据《史记》的记载,他在墓的地宫里面,什么日月星辰、江河大海,什么都有,拿水银灌在里面代替水,还有鱼油放在里面长期照明,各种珍宝玩物什么东西全部全有。
前些年在考古时候发现了,在他墓周围还有一些宠物的遗骨,像鹤什么这些,那证明里面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动物园,那些宠物都有。
为什么他修这么大的墓呢?为什么把什么东西都要放进去?其实这不是秦始皇个人的爱好。这样大规模的修墓,既不是他开始的,也不是他结束的,这是因为当时人,实际上在战国的时候,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形成这么一个观念,叫做“视死如生”。
图:秦始皇陵
人死了,他其实没有死,他就生活在地下,所以对待死人要像对待生人一样。既然他生前是皇帝,死了以后,自然也照样要过皇帝的生活。而且,他生前的寿命是有限的,但死了以后,在下面的时间要比在上面的时间长得多,那么怎么不给他准备充分的使用的东西呢?所以主要是这样一个观念。而且这个观念并不是因为秦朝的灭亡就结束了。秦始皇修陵墓之所以受到谴责,那是因为它成为一个亡国的象征。另外呢,他当时是一系列的这样一种做法,包括修长城、修宫殿、修陵墓,大规模地征用人力、物力,所以往往把修陵墓列为他的一个罪状。
由于这个观念一直没有改变,所以到了汉朝实际上是愈演愈烈。汉朝有这么个规定:每年的财政收入要分成三份,一份供朝廷日常的花费,作为政府的办公经费,另一个三分之一是归皇家开支,剩下的三分之一就是供皇帝修陵墓。所以汉朝的惯例,一个皇帝登基以后,首先要做的,把前面老皇帝(去世的皇帝)的墓赶快修完,同时安葬,接下去就开始为自己修墓了,一直要修到他死,然后由下一任皇帝把工程结束,并且安葬。修墓的钱,每年都是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一。所以你想想看,社会的财富有多少是花在为皇帝修墓的。
皇帝如果在位时间短,这个工程也都受到年代的限制。但是如果皇帝在位时间很长,比如说汉武帝,他做了五十四年的皇帝,也就是说五十四年的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都放在他的墓里了。
图:汉武帝刘彻陵墓
由于预先谁也没有估计到他会在位时间那么长,工程的设计肯定没有超前意识,所以很快墓里放不下了。我们知道这个墓的主要部分主体部分是地宫,在地下,还有地宫的附属那些墓道什么那些旁边地底下的工程,设计的时候即使规格最高也是有限的。谁知道五十四年那么长的时间,每年这些钱都要变成墓里的用品,或者墓的建筑设施,那么地下以前没有想到要那么多的空间,所以就放不下。放不下怎么办?就增加很多地面的建筑。
其实秦始皇陵也好,其他陵墓也好,有相当一部分是地面建筑,只是以后倒塌了、破坏了,我们现在看不到,你比如到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就看到上面的祭殿,还有有关的地面的建筑还是不少的。所以这样汉武帝,到了他的晚年,只能够增加他的陵墓的地面的建筑,把很多本来要放到地下的东西,都放在地面了,这样才耗完了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每个皇帝都是这么做。
图:清东陵
皇帝讲“厚葬”、“视死如生”,官员贵族以至到平民百姓也是这个观念。所以无论是贵贱贫富,都千方百计要为自己的祖先、父母、死去的长辈,为他们做这些准备。所以普遍的都是要厚葬,要自己尽最大的努力,理由很简单,这些死者他在下面的时间比他们活着的时间要长得多,要让他能够过比较好日子,那就要尽其所能,把更多东西跟他葬到墓里面去。
还有呢?四时八节要祭。祭祀的话,就是给他补充,通过这些祭品使他能够维持比较好的生活。
所以中国古代厚葬成风,实际上是从这一观念出发的。这就造成了对社会很大的消极作用,整个社会你看把相当一部分财富埋在地下。当然,这些财富本来是可以用于社会上面,用于生产,用于发展,现在都到地下去了,成了废物了。那么这也诱发了盗墓。
像秦始皇陵,秦朝亡了就开始了,不断地一批一批盗墓。当然了盗墓的话,先是盗地面的,然后盗埋藏比较浅的。现在科学鉴定下来,像秦始皇墓的地宫,还是密封的,因为探测下来汞蒸汽密度很大。水银无孔不入,如果真的有了缝,有了口,那都就流光了,对吧?所以证明它还是密封的。但是它周围,你看像现在发现的兵马俑,还有很多陪葬的,还有很多现在还不知道它的功能的,里面出土的文物已经超过十万件,这些就可见历代被盗走的比这肯定更多,盗墓过程又造成很大的破坏。
像汉武帝以后,一直到西汉末年,出现的动乱、起义,都把汉武帝的墓作为目标。他这些东西一直搬到西晋的时候还没搬完,因为放的东西实在太多,当然一部分都已经坏了,但是剩下的能用的全部搬走了。
中国现在留下来那么多的帝王陵墓,那么多的古代的大墓,没有盗过的很少的,所以中国也滋生了一个相当发达的盗墓阶层,有些地方像洛阳,像西安周围,世代相传就有那么一批盗墓贼,他们而且发明了很好的工具。比如考古学界的勘探神器——洛阳铲,实际上最早就是盗墓贼发明的这样一个有效的工具。
图:洛阳铲
有经验的盗墓者,他拿了洛阳铲,往下打下去,他就判断得清清楚楚,下面没有东西?是空的还是实的?甚至这个墓有没有盗过?他凭这个铲探下去,取出来看上面的泥土,他就可以判(断)得清清楚楚。
当然还有各种盗墓的技巧,这是因为盗墓几乎不落空,墓里有大量的财物。到了时间久远以后,这都是文物了。
第二个坏处,(修墓)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的破坏。这主要就是破坏了环境,毁坏了森林、植被。
首先你要建大的墓,一定要风水先生探到一个说风水好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原来的自然环境都比较好的,要破坏植被以后开出这么大片面积来,要建地面的神道、享殿、宝城,要建这一套地面的建筑。路要硬化,要铺上石头,周围还要一些祭祀用的这些附属的建筑。还要挖那么多的土,堆成封土,秦始皇墓现在还有五十几米,这都是黄土,都人工堆起来的。就把所谓的原来的很好的自然环境就给破坏了。
而且墓里面要用大量的木材,他等于在地下要为他建一个宫,建一个豪华的住宅,而且有很多特殊的要求。
图:黄肠题凑
比如说在西汉的时候,当时王公贵族墓葬都要讲究一种叫做“黄肠题凑”的葬制。所谓“黄肠题凑”就是要把黄心柏木的“心”,要这个木材,要把它重叠堆在棺椁的周围。
1974年,在北京大葆台发现了西汉燕王刘旦的墓,这个墓里面的“黄肠题凑”保持得很完整。他的棺椁周围堆的“黄肠题凑”那个木条呢,共有30层,总数是15880根,大多数是90厘米长,宽、高各10厘米,个别的宽高达到20厘米,合计用的木材是150立方米。因为要求很高,它只是用了木头的“心”,所以实际上耗费的木材肯定要几百立方米,甚至可能达到一千立方米,这还没有计算庞大的棺、椁(外棺)和整个墓室、墓道。因为墓室、墓道它支撑也要木材的,没有那么多石料,而且石头的支撑的幅度不能很大。
图:西汉螭虎纹玉佩——出土于大葆台二号墓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位燕王刘旦还是因为犯了谋反的罪而自杀的,要是受到皇帝宠爱的亲王死了,那时候规格恐怕还要高,甚至有些得宠的贵族,他还会超标准。
比如在东汉永元二年,中山王刘焉死了,当时就在常山、巨鹿、涿郡三个地方征调黄心的柏木,给他布置“黄肠题凑”。但是三个郡竟然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木材,以后就在六州十八郡的范围里面征调木材,才满足了墓葬的要求。
虽然没有讲具体“六州十八郡”的范围,但是我们估计那就包括今天大部分的华北地区,这说明当地的森林已经砍伐的差不多。要达到这样标准的木材,你看要在整个华北地区才能勉强能够满足。
像秦始皇陵旁边的兵马俑,里面都需要巨大的松柏木来支撑,估计要耗用八千立方米。这还没有考虑到陵墓本身以及周围大量的附属建筑所用的木材。
那么上行下效,你想想中国到西汉末年就是公元初的时候,已经有六千万人口,以后,在清朝到太平天国前夕,已经有四点三亿人口,这么多人在墓葬中间都要耗用大量木材,我想(这)也是中国的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谢谢。。
文稿是语音A I吗?有老师的讲稿就好了
厚葬文化真是极大的浪费
上行下效
知道了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的历史渊源。
好作品好主播
悲哀
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