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破解解析文章难点之一:关键词

7破解解析文章难点之一:关键词

00:00
13:24

大家好!


我是思维导图讲师王玉印,欢迎来到今天的分享。


今天是我们课程的第七课了,在上一次课程中,你已经学会了用一读、二找、三绘,这三个步骤来快速解析一篇文章。不知道你在课后解析工作或学习中的实际文本时,是不是特别顺利呢?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


让我来猜一猜,我猜你大概遇到了这样两类困难。


第一是如何提取关键词,第二是如何构建清晰的逻辑关系。


别问我为什么能猜到,那都是泪~哈哈,开个玩笑。其实,几乎每一位伙伴都会遇到这些难题。


因此在这一次课程和下一次课程中我们将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


今天要解决的是如何提取关键词。


我们将从关键词的概念、方法、要求、意义和误区这五个方面来进行分享。


什么是关键词呢?


就好像一件衣服,若我们要展示它的全貌,一定会抓住领口、肩膀这些部位,因为只有抓住这几个点,衣服的样式才能清晰地展现出来。如过仅抓住袖口,你或许就无法清楚看到整件衣服的样式是如何的了。


那么在文章中也一样,若我们抓住某几个关键词,就能帮助我们想到与之相关的更多信息,那么这些词就是关键词。


那具体如何来查找呢?


这里有四个方法提供给您,看词性,看位置,看模型,看频率。


如何看词性呢?


一般来说,关键词以名词为主,动词为辅。为什么这样说呢?


回想小时候,父母教会你的第一个词,一般都是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当我们开始认识了身边的人,再接着,你会慢慢指认物品。因此,每一个人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名词,我们都是通过名词来认知周边的世界。


而当你开始学会发声,最开始还只会说单音节,你想要喝水,吃饭,一定会说水,水,饭,饭,非常神奇,你只说了一个字,大人却马上知道你想要做什么了。


由此可见,名词是多么重要。它让我们认识世界,并且仅仅用名词就可以进行最简单的交流。


再接下去,当你慢慢长大,会说双音节的时候,就会开始说喝水,吃饭等等。那喝,吃,都是动词,所以动词,是让我们和这个世界产生联系的词性。

 

因此,在关键词中名词最为重要,动词其次。


再接下去,也可能会有形容词、数字等等。因为形容词大小、色彩等等让这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而数字又让我们的表达变得更为精确。


我们来看这段话,这是MBA联考参考书中的一段论说文,我们都知道,审题立意类的论说文,最重要的是审题,紧抓关键才能正确立意。


那么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什么呢?


首先来看名词:


鸟,太平洋,树枝


看这些名词,我们大约就知道了这件事要讲些什么


再看动词,飞跃,衔,扔,落,休息,捕鱼


看到这些动词,就更加明确了 ,说的是鸟儿如何利用树枝来飞跃太平洋的故事。


再来感受它的意义,从形容词,小鸟的小,小树枝的小和太平洋的大,来烘托出小鸟飞跃太平洋的不容易,来体现小鸟利用了很小的工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说明工具不一定要很大,只要合适,就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成功。


你看,是不是我们通过名词,动词就了解了事件,又通过形容词去进一步感受了这个事件的意义呢。


这样,这篇审题立意类的论说文,我们就通过抓关键词,快速找到了正确的立意点。


这就是看词性。


接下去第二个方法,看位置。


这个就很简单了, 很多文章啊,都会出现一些小结性的词语,比如说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首先,其次,等等。


这些词的后面,一般都是关键词。


第三个方法,看模型。


很多的思考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来快速定位关键词。


比如说,八何分析法,在哪里,是什么,什么时间,谁,为什么,怎么做的,涉及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结果如何?等等。


你可能不需要每一个点都用到,像这段文字,是赵州桥里面的一段。


我们看地点,河北,赵县


是什么,石拱桥。


什么时间,隋朝,1400多年前


谁,李春


通过这个模型,我们马上就找到了关键词,并能根据这些关键词说出原文大概意思来。


除了八何分析法这个模型,其他任何的思考模型都可以用来找关键词。


比如说,SWOT分析,六顶思考帽,黄金圈、戴明环、金字塔原理等等思考模型,都可以用来找关键词,你在不同创景选择最合适的可以了。因此,平时,我们可以去注意积累足够多的思考模型,以便我们遇到不同的问题,可以用不同模型快速定位关键点。

 

 

最后一个方法,看频率。


你看还是刚才那段论说文。鸟鸟鸟,同样的名词出现了三次,太平洋也是,树枝甚至出现了五次。


所以你看出现频率很高的名词、动词,它可能就是关键词。


好,关于怎么找关键词的方法部分,就分享到这里,简单回顾一下,看词性,看位置,看模型 ,看频率。


接下去。我们来看找关键词的要求是什么?


也就是说,我们去圈关键词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是圈一整句话,还是一个词?


你肯定会说,当然是一个词,是的,我们在前面123法宝的时候就已经讲过,学好思维导图的倒三角模型,思路清晰和思考全面,都必须建立在关键词最小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我相信你已经非常了解了。


我们今天从日常应用来举一个例子吧。


前些天,我给一个思维导图强化训练营上课的时候,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请大家说说文字同线条色和全黑色导图的绘制感受。布置完作业啊,我还没有发现其中语病。


可没想到在学员提交作业的时候,就出现了两种情况。


有一些同学是这样理解的,嗯,老师让我们绘制的是文字和线条颜色一样。


导图呢,是全黑色。


所以她说,大脑喜欢带有颜色的字和图,全黑色和彩色给人的冲击力是不同的。全黑色更庄重,多色耳目一新。


而另一部分同学则是这样理解的,文字同线条色,文字全黑色


所以她的作业是这样的


她说同线条色的文字绘制起来比较方便,不用经常换笔,思路也更流畅。


全黑色文字阅读起来更符合平时相关,视觉上更清晰,但换笔有些麻烦。


你看,同一个作业,却有两种解读。


若是我当时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直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布置就不会出现歧义了。


平时我们在沟通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你说的时候认为思路是很正确的,但没有想到接受信息的人会有不同理解,再回过来思考我们当时说出来的话语,可能确实存在一些容易让人误解的地方。


因此,用关键词最小概念来思考问题,来表达,可以让我们的沟通更清晰,执行更精准。


当然同时,它也能让我们思路更宽广。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你一定用过搜索引擎吧?


你想要搜索某一样东西,希望它出现的相关信息更多的时候,会用几个关键词还是一整句话呢?


我相信你一定是用几个关键词的,因为关键词越短小精准,出现的相关内容更多。大脑也是一样的,当我们给到大脑的指令越短小,大脑能思考到的相关内容就越多,链接就越广。


这就是关键词最小概念带给我们的意义,思路清晰,表达精准,思考全面。

 

最后我们来看关键词的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误以为关键词跟字数相关。


我经常看到很多思维导图书籍上写着,关键词就是一线一词,这个没错,可接下去又说一线一词就是一跟线条上的关键词字数小于等于4个字。


这可就大错特错了。


你看这位学员,就是被这样的概念误导的。她问我说,巴甫洛夫实验,字数特多,是要分成两个分支吗?是实验在前,还是巴甫洛夫在前呢?


但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考虑哪个在前,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词,它的一个专有名词!又怎么能把它分开呢?


又比如说一些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字。若硬生生把它拆开,表述的就不是这个意思了。


所以,关键词最小概念,跟字数根本就不相关。而是跟概念相关,在当前语境中,表述的是不是一个最小概念。是就OK了。


再看另外一个误区,有一些朋友学习了这一课内容之后,对关键词最小概念要求会非常高,比如说这张图。


就有同学跟我说,老师,杜星默的关键词最小概念做得不够好。你看,泳具后面,不用写泳镜、泳衣、泳圈的,前面已经定义了,是泳具,所以直接写镜、衣、圈就可以了。


好吧,如果只写镜、衣、圈,你还能在脑海中快速定位到这个可以救命的泳圈吗?会不会想到乾坤圈啊,洋葱圈啊,好吧,我承认我思考很发散,但在这里,我们需要的是快速知道某一样具体的事物,这是一个具体名词,所以也不能太钻牛角尖咯。只给到一个点,思考是会过于发散,飘到其他地方去滴。


因此,关键词的第二个误区,就是在概念上太过于苛求,也需要治。


好了,今天我们详细分享了你在解析文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关键词。从它的概念、方法、要求、意义和误区来详细拆解了它,相信听完这节课,你对关键词已经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了。


下一次课程,我们将分享解析文章中的第二个难点——构建清晰的逻辑结构。这可谓是思维导图心法课程中最最关键了几个要点了,期待与你准时相约哦!


再次感谢你的聆听,欢迎你把课程分享给好朋友,与朋友一起绘制思维导图,一起大展鸿图!


我们下一节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