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06| 如何看破空镜?

四十二章经06| 如何看破空镜?

00:00
14:54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之《四十二章经》,在今天这一讲,咱们要从第二十三章,妻子甚狱开始。也就是妻子、儿女,比牢狱还要厉害。狱,是牢狱的狱,监狱,怎么会有这么一种说法呢?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

佛陀讲,人被妻子、儿女、舍宅,也就是家,世俗的这一套东西,给系缚住,这种系缚的牢固的程度,比牢狱关住你,囚禁住你,还要厉害。


“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你如果关在牢里,关在监牢里,你总归还有期满释放的那一天,但是常人对于妻子儿女的思念,或者对于妻子儿女,是不会有远离的念头。常人总想守住自己的妻子儿女吗?


“情爱于色,岂惮驱驰!”情爱,这种世俗的贪爱之情,爱恋贪欲,它对于色,也就是这种美色,或者外在的东西,它一旦碰到了这样的东西,还不是跑得快,直奔着而去了。


“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尽管你满怀情直奔色而去。好比是自入虎口,自投虎口吗?尽管是这样,你心里还是心甘情愿,“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你自己心甘情愿的投入到泥潭当中,沉溺于其中,因此成为凡夫。而你如果看得穿,透得过,妻子、儿女、舍宅的这种恋恋不舍,你如果看透了这一点,你就是出尘,尘就是尘世,尘世间,你就是超凡出尘的罗汉。这个比喻非常的高明,投泥自溺,一般我们讲出投水自溺了,你投到水里边把自己淹死不?他用泥潭,那么泥潭和水有什么区别呢?泥潭比水更能把你吸住,更能把你缠住。而且你,泥潭当中,你是慢慢沉下去,不像跳到水里,扑通一下就沉下去了。投泥自溺,这个比喻真的是非常的高明。


第二十四章,色欲障道。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

佛陀讲,在爱欲当中,没有比贪恋于女色、美色,更大的,也就是说对美色的贪恋,是贪欲当中最大的。“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幸好只有一个色欲,如果天下有两个同等厉害的色欲,那么普天下的人都没有能够行道的人。这句话很有意思,还好人间只有这么一样色欲,如果有两种这种色欲,那么谁都不会去行道,去行佛佛陀之道。这里当然是用一种非常强调的语气来讲,色欲对学佛求道的障碍。


第二十五章,欲火烧身,烧就是焚烧的烧。所以这4个字,在别的地方经常作:欲火焚身,是一个意思,“佛言: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这一章就这么一句。佛陀讲,对于这些心怀爱欲,贪欲,爱恋的人。好比是手里举着一个火把,逆风而行,他顶着风走,他一定会有把自己手烧掉的祸患。大家一想就明白了吗?你举着一个火把,顶风要走,风吹过来,不就把这个火焰吹向自己,烧向自己了。所以欲火,贪恋,所以说欲火,贪恋,表面上看是朝向你身体以外的某样东西,比如你贪恋某一个美女的美色,贪恋某一样世间的财富,这好像都是身外的对不对?不是你自身的,但最终,祸害直冲你自身而来,所以叫欲火烧身。


第二十六章,天魔娆佛,“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

说有一个天神,其实是个魔王,叫波旬,在佛教里边是非常著名的一个故事,而是指佛在修行的时候,一个魔王,献上一个非常美丽的一个美女给佛,想要破坏佛的意愿,破坏佛的意志,让佛生起淫欲。这个很多佛经里面都有的,《楞严经》、《维摩诘经》,《佛本行经》,《佛所行赞》,里边都有这个故事,这个故事非常著名。那么有一个天生魔王叫波旬,曾经献上一个美女给佛,他打算破坏佛修道的意愿。


“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佛陀的回答什么呢?这哪里是美女,这只不过是一个皮囊,里边盛着很多污秽的东西,你把这送来有什么用?走吧。我不会用的革囊盛秽,或者叫革囊装秽,这个就叫不净观。为什么?他把人身,无论你外表有多美丽,你都是一副皮囊,而皮囊里边,都是各种各样的浓血,按照佛教的说法,身之不净,第一不净,是指父母的种子,精子、卵子,在佛教里边认为是不净的,不清净,不干净的。二住处不净,人不是要怀胎10月吗?在胎里边,也是不干净的。第三自性不净,出生以后,你都得和,不仅生活在一起,对吧?你都得有饮食,有男女、有排泄,这个也叫不净,是自性不尽。


你自己出生以后,自己的身体形成了你的骨髓等等,毛孔,还有你的这种各种各样的身体里边都有不净的。第五究竟不净,你命终的时候,到了究竟之时,肯定是不净的,对吧?你有各种病态,各种病样,身体上出现各种病患,都是不净,所以这里是讲不净观,佛陀的回答,这表面上是个美女,实际上只不过是装满了各种污秽东西的一副臭皮囊。有什么用?走,没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那么按照佛教的说法,魔王波旬对佛陀当然就非常恭敬,就向佛陀请教学佛的道理,向佛陀请教,如何修行佛法,“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佛就因此因缘,对魔王波旬进行了说法,进行了开示,而这位魔王当下证得了须陀洹果,须陀洹果,前面我们讲到过,是四果当中的初果,因此叫入流,刚刚入流这么一个果。


这是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无著得道,无著,表面上是停留接触,实际引申意思是执着,无著得道,“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


佛陀讲,你修行佛道的人,好比是飘在水上的木头,这根木头是顺着水流往前走的,“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这样的木头,它不会碰到两岸,因为它是沿着水流走,水流很急,在水的中流走,你就不会碰到两岸,那么就不会也不会被人取走。


你只有碰到岸边,才会被人容易被人拿走,不为鬼神所遮,也不会被这种神神鬼鬼所遮蔽,不为回流所住,回流就是漩涡。那么如果被漩涡卷进去了,这个木头就在水面上打转,就不往前走了。这样的木头,因为在流水当中,往往也不会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我保证这样也顺着水流而下的木头,最终必定会流入大海。这里也是个比喻,大海就是智慧之海,菩提之海,是形容你最后必定会证得佛法的真谛。“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学习佛法的人,你不被情欲迷惑,不被各种歪门邪道所阻挠,你努力勤奋精进,那么我保证,这个人一定会得道的,一定会修得正果的。


第二十八章,意马莫纵,心猿意马的意马,你不要放纵意马,把意,这种意念,比作是一匹奔马,你不要放纵他,“佛言: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要慎重,你不要相信你的一种念头,这种心心念念,你不要相信他,你的这种意念心念,是不可相信的。“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你要谨慎,不要执着于这种色相,你执着于色相,就有麻烦了,就会产生祸害了。“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你只有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以后,你才可以相信你的意念,所以不要放纵你的意马,心猿意马是无助于修道的。


好,今天咱们先一起讲读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念念成形

    妻子胜狱,投泥自溺! 说得太好,佛陀简直是太伟大了! 赞叹🙏

  • 18619513dso

    钱老师讲的佛教十三经,什么时候可以出讲义

  • 毛毛_baw

  • 1396661xubc

    各位老师,我这里自本周三、周五的钱文忠老师课件没有更新。不知道是为什么,哪位老师回答一下。

  • cowboycn

    心猿意马西游去,降伏其心得正道。

  • 1364978yklj

    为什么四十二章经第6节以后没有?!

  • 拈花之旨

    “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这个色指色身,意思是为了情爱,驱驰色身而无忌惮,就算有入虎口的祸患,也心甘情愿。

  • 雪竹君

    就是喜欢听钱教授讲

  • 1364978yklj

    整个讲义不是还没完冯?怎么听到四十二章经第6节嘎然而止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