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讲丨项羽是刘项逐鹿的失败者吗?

第36讲丨项羽是刘项逐鹿的失败者吗?

00:00
21:45


本节概述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疾足者先得。与项羽相比,刘邦哪一方面都够不上高材疾足,却成了最后的胜者。刘邦自己总结的经验是会用人,而项羽连一个范增也不能用。实际上主要是刘邦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的,以得天下为己任,所以在自己的坚持与他人的督促支持下完成统一。楚河汉界划定后,项羽守约罢兵东归,刘邦却毁约兴兵,迅速取得最后胜利。项羽无疑是道义的胜者,却是历史的失败者。



本节内容 


        《史记》里有句话,“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才疾足者先得焉。”意思就是说秦朝失去了它政权以后,天下人都在争夺,但是“高才疾足”就是才能高、动作快的人才先拿到。这个“高才疾足者”是谁呢?当然最后胜利者就是汉高祖刘邦。但是我们如果把刘邦跟他主要的争夺的对象项羽比较的话,就可以发现刘邦既不“高才”也不“疾足”。

        刘邦成为汉朝的“太祖高皇帝”以后,尽管史臣给他编造了一系列神话,却无法掩盖他出身“细微”的事实。因为刘邦出身在一个普通农家,他父母其实连名字都没有,所以史书里面只能称他父亲为“太公”,称他母亲为“刘媪”(刘大娘),本人只担任过亭长,这是最低级的吏。而项羽家世代楚将,是名将项燕的孙子、项梁的侄子。

        起兵前的刘邦没有什么能耐,好吃懒做,不治家业。有一次他拉了朋友来家吃饭,大嫂很讨厌,故意将锅底刮得很响,使他以为锅里已经没有什么羹了。他爱喝酒,却没有钱,经常向王、武两家赊账。据说王、武二家的人见他喝醉了躺在上面有一条龙,常常主动把他的酒账一笔勾销。这当然是他当了皇帝后的记载,实际可能是他经常赖账。他好色,他的大儿子刘肥就是和一个姘妇曹氏生的。他当亭长后,与同事吃吃喝喝,关系拉得不错,但押送刑徒到咸阳去的时候,还没有出县境不少人就逃跑了,可见他能耐也是有限。

图:刘邦画像

        单父人吕公是沛县县令的朋友,来到沛县以后贺客盈门,负责收贺仪的萧何只能规定:“礼钱不满一千的人,请在堂下就座。”刘邦登门以后就说“贺钱万(我贺礼是一万)”,其实身上一文不名。萧何知道他的底细,怕自己为难就说:“刘邦一向好说大话,办不成正经事儿。”刘邦却依仗着人头熟,大模大样坐上了上座。这居然引起吕公的好感,将女儿(吕雉,后来的吕后)许配给他了。正因为他的行为都是这样,所以刘邦的父亲曾经称他为“亡(无)赖”。

        相比之下,项羽年轻的时候虽然不愿意读书学剑,却希望能够学“万人敌”(对付万人的本领),并能粗通兵法。他身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武功不可谓不强。

        同样见到秦始皇巡游浩大的排场,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说“他可以被取而代之”,显然更有气派,志向不可谓不高。从战争记录,特别是最后的垓下之战,项羽称得上是当时最勇猛的将领,当然远在刘邦之上。他自杀时三十一岁,没有后人,大概也没有像刘邦那样寻花问柳。而且笃信儒家礼仪的鲁城父老居然愿意为他死守,作为失败者而没有留下个人的丑闻,看来项羽的人品要比刘邦好得多。

        刘邦起兵的时候,只在沛县征集到两三千人,而项梁、项羽渡江的时候,已经有子弟兵八千。刘邦连故乡丰邑都攻不下来,得到项梁的资助五千士卒和十名“五大夫将”然后才能取胜。项梁在的时候,刘邦听从他的调遣;项梁死了以后,对付秦军主力章邯的人也是项羽,刘邦打的硬仗不多。入关以后,刘邦的军队只有十万,而项羽拥有四十万大军。刘邦去汉中的时候,项羽只拨给他三万士卒,沿途还有不少人逃亡。就在楚汉之争中间,刘邦也屡次失败,父母妻子都被俘,胸口还中过箭,几次都死里逃生。但是历史恰恰是刘邦得到了秦氏的“鹿”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而给项羽安排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局。

图:项羽画像

        我们当然可以说,推翻秦朝统治,重新建立统一政权,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但是推翻秦朝的起义是由陈胜、吴广发动的,在刘邦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参加,项梁、项羽是与刘邦同时起兵的。实际上,消灭或牵制秦军主力的并不是刘邦,即使没有刘邦的参与,秦朝也不可能再延续。刘邦入关以后废除了秦朝的暴政,但在其他诸侯控制的地区似乎也没有再继续实行秦朝的政策。如果由包括项羽在内的其他人来重新统一,并不一定比刘邦建立的汉朝差。所以,秦朝的覆灭和新朝代的建立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但并没有注定非得由刘邦来完成。

        还有人说,项羽的失败是因为他分封诸侯。可是刘邦在跟项羽抗争的时候也大封诸侯,汉朝建立之初又加封了不少同姓诸侯,如果说这是权宜之计,那么项羽为什么不能也权宜一下呢?

        以前还有人说,因为项羽出身楚国贵族,而刘邦出身劳动人民,所以刘邦能够继承农民起义的事业,那就更可笑了。且不要说刘邦的最终目标也是当皇帝,他所建立的汉朝与秦朝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即使真是如此,陈胜、吴广,还有诸侯中的黥布、韩信、彭越、卢绾出身都属于劳动人民,也未必轮到刘邦。 

        所以说,历史提供一种机遇,但并非只给了刘邦一人,但却让刘邦争取到了。从这个角度看,刘邦的成功自然也不是偶然的。

        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曾经有一次,让列侯诸将说出他所以得天下、项羽所以失天下的原因,要求他们直言无隐。最后他自己总结了这几点:“要说运筹决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主持行政机构,管理百姓,保证供应,使粮食运输线不断绝,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大军,每战必胜,每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杰出人物,我能使用他们,这才是我得到天下的原因。而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会败在我的手里。”看来刘邦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的本领有限,远不如项羽,所以如果要战胜项羽,只能重用杰出人物,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

        不过仅仅能用人,能从善如流是统一不了天下的。作为开国皇帝,刘邦的确还有他独特的本领。或许他不愿意当众表白,以往的史家似乎也没有充分的注意,那就是他在“争天下”的坚定目标下,实行相当灵活的策略,甘冒风险,又能屈能伸,甚至不择手段,从来不讲究光明正大说话算数,不愧是一个“无赖”。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对刘邦这样一个出身细微的人来说,这是取得成功的唯一办法。

图:项羽、刘邦灭秦之战

        比如楚怀王派军队入关伐秦的时候,秦军还很强大,诸将都不敢去争这个先,刘邦却敢于接受这样的命令,说明他有胆略,不怕死。但项羽想与刘邦一起入关,却始终没有被准许,原因是怀王身边的“诸老”反对。诸老认为项羽“为人剽悍猾贼”,经过的地方都会被他烧杀破坏,而刘邦一向是“宽大长者”。其实,诸老对刘邦的了解并不全面,也不深入,只是刘邦表面文章做得更好,又重视公关。

        比如说,诸老认为项羽曾经在襄城屠城,把那的人全部杀光,但实际上刘邦刚起兵时就曾威胁沛县的百姓,要是不响应他,就会“父子俱屠”;而且实际上,他在西进时攻下颍阳的时候也曾经“屠城”,手段不见得比项羽不残暴。

        就是刘邦最受人称道的他入关以后的表现,更多也是做宣传。他不是不想住豪华的宫殿,只是张良等加以劝阻。他封了秦朝的珍宝府库,但在进咸阳之初“诸将争夺”,而且萧何趁机接管了秦朝的丞相和御史所收藏的“律令图书”,鸿门宴时刘邦送给项羽的璧玉和送给范增的玉斗,当然也是从秦朝宫殿拿来的,只是刘邦没有像项羽那样明火执仗地抢掠破坏,也没有将府库搬空,留下一部分应付项羽和其他诸侯。

        至于“约法三章”的主要意义表面上废除秦朝的苛法,但是入关后怎么可能去执行这么简单的制度呢?而且刘邦在那里总共也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到底效果怎么样,也是只有天晓得。

        刘邦谢绝了百姓的牛羊、酒食的慰劳,但正如他自己说的:“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仓库中粮食充足,不缺,不想麻烦别人。)也算不上是什么大的德政,却换来了百姓的喜悦,惟恐他不能当关中的王。

        刘邦这些措施的真正目的当然是想当关中的王,所以才派兵去守关,想阻挡项羽和诸侯入关,只是因为兵力不济,被项羽一冲就垮。到了项羽大兵压境,刘邦把守关的责任都推给了给他出主意的家伙,又向项羽表白守关只是为了防止盗贼和治安需要,“我日夜在盼望你来关中,怎么敢背叛你呢?”后来又忍着一肚子怨气,听任项羽背约,接受边远地区的封地。

        等到刘邦回师攻占关中的时候,深恐项羽趁他立脚未稳,发动反击,特意让张良带信:“汉王只是想取得关中作为自己的封地,只要恢复原来的协定就会停止军事行动,不敢向东扩展。”又把齐国、韩国的所谓“反书”送给项羽。项羽果然上当,没有入关对付刘邦,却集中兵力进攻齐国,使刘邦稳稳占有整个关中,并且巩固了后方。

        当刘邦不能打关中牌了以后,就利用项羽杀了义帝(楚怀王)的借口,打出“伐无道”的旗号。刘邦为义帝发丧,连续三天到他灵前嚎啕大哭,派使者通告各路诸侯:“义帝是天下共同所立,大家一致臣服,现在被项羽放逐到江南杀害,真是大逆无道!寡人亲自为义帝发丧,全军戴孝,出动全部兵力,愿随着各位一起讨伐杀害义帝的凶手。”就这样,明明是自己争夺天下变成了替义帝伸张正义。

        在荥阳被围,无法逃脱的时候,他让纪信乘上汉王的车,装成汉王出东门投降,自己趁机从西门逃走。要是项羽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宁死不走的。

        项羽作战不利,将刘邦的父亲放在一个高的木墩上面,警告刘邦:“再不退兵,就把你老子下油锅。”刘邦居然答复:“我与你曾经在楚怀王前结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一定要烹我父亲,希望能分一碗肉羹尝尝。”这样的话,自然只有刘邦才说得出来。项羽最终也没有杀刘太公,固然是有项伯等人的劝告,但正如项伯所说的“为天下者不顾家”,刘邦做到了这一步,杀了他父亲又会有什么用?

        韩信攻灭齐国后,借口形势复杂,没有一个“假王”(代理国王)就难以统治,要求立他为“假王”。当时刘邦正被楚军围在荥阳,见到使者送来的信后气得破口大骂:“我被围在这里,日夜盼你来帮我,你倒想立自为王!”张良、陈平赶快在背后暗示,在他耳边说:“现在我们处境不利,哪能阻止韩信自立为王?不如主动立了他,与他搞好关系。要不,会出乱子的。”刘邦也醒悟了,索性骂下去:“大丈夫平定了一个诸侯国,就该当真王,还当什么假王!”就派张良封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兵力进攻楚军。要是刘邦不耍点花招,直截了当地拒绝韩信的非分之想,韩信肯定不会出兵相助,至多自立为 齐王后隔岸观火,听任项羽灭掉刘邦,甚至可能投到项羽一边去。

图:楚汉战争

        要是刘邦恪守儒家的仁义道德、礼义廉耻,他绝不会成为以上较量的胜利者,当然更当不了汉朝的高皇帝了。有人说开国皇帝十之八九是流氓无赖,只有流氓无赖才能成功,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刘邦如此,其他出身低微的开国皇帝莫不如此。

        道理很简单,在任何一个专制社会里面,一个出身低微的人按照正常的途径是绝对不可能进入权力中心的;而在家天下的世袭制度下面,更不可能合法地当上皇帝。非正常的途径无非有两条:一是武力,一是阴谋。武力是必不可少的,但光有武力还不够,得武力和阴谋相结合。问题是出身低微的人在开始时候不可能有很大的武力,像刘邦起兵时也只有二三千人,这还得得益于他当过亭长,(在)草莽(中)啸聚了几百个人,还有萧何、曹参这些现职的官吏的帮助。凭这么一点人几乎不能与任何一支反秦武装相匹敌,更不用说最终将它们一一收编或消灭。

        当然还可以借助所谓的“天命”,实际上刘邦当皇帝以后也编造了不少他的天命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只有胜利者讲了人家才会相信。借口天命的人很多,但大多数人因为没有具体的本领,这种无所不用其极的策略,所以最后只留下了笑柄。

        不过,指出刘邦的无赖行径,并不是要否定他的历史贡献。一个人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应该得到肯定还是否定,主要不在于他的个人品德,而取决于他是否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不在于他用什么手段达到目的,而取决于这一目的是否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不在于他这样做的动机,而取决于他所作所为的客观效果。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但最终能得到“鹿”的只有一个。但在鹿死谁手还没有决定之前,统一政权不复存在,战乱不断,生命财产的损失不计其数,所以重要的是尽快结束争夺,至于谁是胜利者倒是其次的。而要真正结束战争,占有优势的一方就得不惜一切手段将另一方彻底消灭。

        拿最后一次楚汉之间较量来说,在楚河汉界划定以后,项羽老老实实解甲东归,刘邦却出其不意地发动追击。但正是刘邦的毁约,使战争在短短几个月里结束,统一重新恢复。

        如果刘邦讲究信用,恪守协议,等到项羽喘过气来,少不了又是几年的战争。无论谁获胜,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就是无法避免的。如果双方都遵守这个协议,那么当时的中国就分裂成两部分。如果大家世世代代守这个协议,那还有今天的中国吗?

        在楚汉之争最艰难的相持阶段,项羽曾经对刘邦说过:“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你看全国已经有几年不得安宁了,不都是为了我们吗?我愿意向你挑战,与你决一雌雄,不要再让天下百姓为我们受苦了。)但他既没有置刘邦于死地,也不愿意为了天下百姓的利益而退出历史舞台,而志在得天下的刘邦却不顾一时的荣辱,百折不挠地夺取了最后的胜利。所以我们还应该肯定刘邦促成了统一,对历史所做的贡献。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茶某人

    文学里的英雄和史学里的英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历史在封建社会其实是个帝王术啊

  • 西山二毛

    葛老师,当今立国还是受传统文化影响啊……

  • 叶扶风

    我觉得刘邦这种人非常可怕 因为除非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变成他为了事业,宏大目标群牺牲掉的那个可以承受的代价

  • 小麦才露尖尖角

    刘邦深谙“识时务者为俊杰”。确实脸皮够厚!怪不得司马迁多次讽刺高祖。

  • 会思想的猪

    葛老这集的内容有点人云亦云的意思,不够深刻

  • 当当螺丝钉

    不喜欢刘邦,但历史必须尊重

  • 13761319bqo

    谢谢。

  • 一年十三月吗

    刘邦是一个很厉害的高手,原则上开国皇帝都会被美化、只有他保留了很多丑陋形象,这是为什么?汉朝为了证明“一个流氓凭什么得天下,因为天命”,故意掩盖或者抹黑了刘邦真实情况。

  • 丹尼尔布莱恩

    流氓在特殊时期发挥特殊作用

  • 管理袁理

    刘邦凭什么能凝聚那么多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