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开篇大义(2)

《道德经》开篇大义(2)

00:00
08:03

语言是人与世界的纽带,也是人与世界的障碍。


今天给大家说说《道德经》第1章第1句,后6个字。


《道德经》第1章第1句后6个字,“名可名,非常名”。


这6个字,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真正地深入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如果想深度研究《道德经》,必须明白"名可名非常名”的三层内含。


先说名可名非常名第一层内含:


《道德经》本身5000字左右,实际用的汉字1000字左右。 因此这1000字平均每个字会均用5次左右,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同一个字,或者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地位置,它的内含会有差别。


比如天下这个词,在《道德经》中它属于一个名词,它在不同的章节中意思不一样。


第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这里的天下指天下人;

第13章,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指的是国家的政权;

第 78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这里的天下指的是万物;


同样一个名词,它的内容不一样,这叫是名可名,非常名。


再说“名可名非常名”第二层内含:


我们研究《道德经》,一定要了解语言的特性。人类的语言是人类对眼前的物质世界的映射,同时它又反过来影响这个物质世界。


语言和这个世界一样,它一直在变化。


所以我们如果想深度理解《道德经》,一定要关注语言的变化。


比如百姓这个词:


第5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49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百词这个词, 在《道德经》成书的年代,和我们今天百姓这个词的意思不一样。在《道德经》一书中,百姓的意思指百官;战国以后,百姓这个词变成了人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老百姓。


一旦明白了这层意思,你就会发现,圣人以百官为刍狗和以老百姓为刍狗那差异可以就大了。所以很多人把这句解释为,圣人对百姓无所偏爱,任其自然,这样解读就与《道德经》的本义错位了。


同样,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也一样。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老子的亲民思想,这就错了。说老子亲民本身没错,但是说这句话是亲民就错了。


解读《道德经》的一大麻烦是用一个正确的道理去解读一个不相干的道理,这个非常难以辨别。


再说“名可名,非常名”的第三层内含。


在讲“道可道非常道”时,我特意强调,这个非字要译为不是; 而“名可名非常名”中的非字一定要译为没有。


所以,大家如果想要深度学习理解《道德经》,必须准确地给常道和常名定位。


怎么给常道定位呢?

必须假定有常道,只有假定有了你才能相信,只有相信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你才能悟。 不论是学佛还是学道,信是第一法门。 佛家讲信则能入,悟则能渡。 道家也一样,你不相信有道,你就不可能悟道。


那么怎么给常名定位呢?

必须要明白,语言的世界里没有常名。也就是说,有常道,但无常名。所以老子说,他给他悟到的常道安了一个代号,字之曰道,名之曰大,也就是第一章第一句讲的“常道”,第25章中道、大这两个字的指向,和第1章中“常道”这个词的指向,都是指向老子悟到的那个道。


我们还是要继续追问,为什么没有常名呢?


名就是指名常概念,常名就是一个名词有固定的内含指向。 我们可以翻词典随便找到一个名词,或者随便想一个我们常用的名词,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名词没有一个固定的指向性, 语言的这个特点就是无常名。


比如:太阳这个词,我们一听到这个词,首先想到的就是天上的太阳,那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今天的太阳和昨天的太阳是一个吗? 这是个哲学思维问题,不是个常识思维问题。


再比如:我们说北京这个词,你可以说这个词指这个城市的物理实体,既便是这个物理实体,昨天的北京和今天的北京一样吗?


以上,我从三个方向分享了一下我对名可名非常名6个字的理解。


西方哲学发展到上个世界30年代,也就是1930年左右,出现了语言哲学。


要知道,对于语言本身的思考老子在2000多年前就完成了最核心,也就是最根本的思考,那就是名可名非常名。


好,以上就是我对“名可名非常名”的理解,欢迎大家交流互动。


世界并不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我们用丰富多彩的眼睛去看它。


我是王鸿飞,下次再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哪都能看海

    讲的非常好,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