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纠葛屦(jù),可以履霜?
掺(xiān )掺女手,可以缝裳?
要(yāo)之襋(jí)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shí )提,宛然左辟(bì ),佩其象揥(tì )。
维是褊(biǎn)心,是以为刺。
纠纠:缭缭,缠绕,纠结交错。
葛屦(jù具):指夏天所穿葛绳编制的鞋。
掺掺(xiān ):同“纤纤”,形容女子的手很柔弱纤细。
要(yāo腰):衣的腰身,作动词,缝好腰身。一说钮襻。
襋(jí及):衣领,作动词,缝好衣领。
好人:美人,此指富家的女主人。
提提(shí 时):同“媞媞”,安舒貌。
宛然:回转貌。
辟(bì 避):同“避”。左辟即左避。
揥(tì 替):古首饰,可以搔头。类似发篦。
维:因。
褊(biǎn)心:心地狭窄。
刺:讽刺。
能读对字义,很不容易啊。反复对照,不同资料,还是多有出入。
朗月讲堂 回复 @云南深宁: 是,多个版本的合体,有疑问错誤请指出,谢谢
老师我书上掺惨同纤纤
朗月讲堂 回复 @尹家杰: 是呢,对的,改过来。谢谢
晚上听很助眠
朗月讲堂 回复 @偏偏无意穿堂风:
葛绳编鞋穿脚上,穿在脚上踩冰霜。纤美娇小女子手,穿针引线缝衣裳。缝好腰身缝衣领,请出美人试新装。 美人显出傲慢样,回身避开向左方,头上戴着象牙钗。心胸狭隘没度量,因而作诗讽刺她。
朗月讲堂 回复 @小宇哥哥39:
可以之可,是否应该读作何?何以履霜。
朗月讲堂 回复 @cK_2018: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些我们所熟知的诗句用明显的对比展现出穷富的对立,传达出诗人对社会不公的讽刺和批判。那么,这种手法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恰是〈诗经〉的时代。 《葛屡》一诗,共有两节,每一节塑造一个人物:贫困瘦弱、疲惫劳作的缝衣女以及华服美裳、傲慢狭隘的“好人”。两相对比之下,穷与富、奴与主的截然对立显露无遗。此间,诗人注重细节刻画,缝衣女的手和脚所透露出的饥寒交迫之状,令人怜悯;而“好人”的扭身更显露出她的傲慢无情。诗歌末尾,诗人直抒胸臆,道出诗歌讽刺的主题。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朗月讲堂 回复 @英语老师La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