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婉约派:小戏精的日常

【文学】婉约派:小戏精的日常

00:00
19:39

前言:

开始前呢,先给自己打个小广告,我们的新专辑《开浩<世说新语>新解》已经上线,一期一到四个小故事,每周一、三、五期带你领略古代网红教科书的独特魅力,好玩的故事 ,有趣通俗的小道理,让你不需要翻书,也能领略一千五百年前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小“套路”见大智慧,欢迎各位听官点开专辑作者栏开浩御书房,进入我的主页,订阅收听我们新专辑(如图,点入后下拉即见)。


广告打完了,修正一个错误,上期我秃噜嘴了,把粗犷说成了粗旷,这就是上语文课不好好听讲,偷偷看小说的下场,上社会工作你看不灵了吧,经常出错,小朋友们别学我哈,认真听老师讲,尤其这些读音,成年人读错倒还好,关键是同学们考试真考这些,在这呢,我为我自己读错的读音表示抱歉,另外也欢迎大家多多指正,再次提醒各位,那个词儿叫粗犷,不是粗旷。

 

同时也提醒大家,评论区是有干货的,每一期听的时候,可以看看评论区大家的纠错,方便各位能记住问题所在,也算是开浩说错了的意外收获吧!评论区我们会日常打扫,有些不负责任胡说八道刷存在感的,开浩和开浩团队也会清理掉,所以,放心收看,不会污染您的眼睛。

 

广告打完,声明说完,故事还得讲下去。

 

前一讲,我们把宋词两大流派中,直男体的豪放派分析了个大概,本讲就轮到,豪放派的“死对头”婉约派登场了。据说,这两个流派是互相不对付,豪放派看不怪婉约派瞎矫情,婉约派嫌弃豪放派太粗鲁。那么这婉约派到底是怎样的文风呢?它的发展历程又是怎样呢?

 

带着以上疑问,开始今天的内容。



婉约派都写些啥?

前一讲我们提到,宋代人民十分喜欢音乐,这吃饭的时候,不听点小曲,这到嘴的饭突然就不香了,递到嘴边的那口小酒也差了点意思。因此填词是当时的热门职业,就连当时有名的大臣闲暇之时也会填词助兴,毕竟小酒一上头,情绪就来了,这笔不知不觉的就在手里拿着了。

 

那当时词人做的词大部分是什么画风呢?北宋初期词人在写词的时候,都会参考前朝前辈的写作风格,写男女之情的歌曲时,就会翻翻晚唐花间派鼻祖温庭筠的词集;写个人心情日记类的歌曲时,会找找亡国小皇帝李煜的词学习学习。

 

比如说范仲淹的那首“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开浩严重怀疑,他准是读过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参考了李煜的写作手法。你对比对比,这两描写愁绪的手法多妙,李煜把愁绪比作一江春水延绵不绝,你以为已经愁到极致了。没想到范仲淹更绝,直接就是我这愁,几杯小酒下肚,没消化掉,反而越发难受,眼角的眼泪,完全控制不住啊。

 

像范仲淹这样的士大夫阶级呢,偶尔情绪来了也会作几首词,但是这个词呢,怎么说呢,十分的“端庄”(文邹邹),缺了点烟火气,这士大夫做的词,只适合士大夫阶级聚会的时候唱一唱,拿到民间,百姓准懵,这内容,这思考的内容,咱小老百姓没法感同身受啊,可能我们站的还不够高。而且当时的词,写的都比较短,配乐相对节奏也比较的快,常常还没听尽兴呢,一曲就这么猝不及防的结束了。

 

好在后来,有个叫做柳永的词人出现了,他不仅研发了一种新的词体,造福了人们的耳朵,还把词的受众市场给打开了,还长期的占据民间流行音乐排行榜,榜单前五的位置(跟他一起上榜的还有大词人晏殊、周邦彦等,排名不分先后)。那他是如何做到长期榜上有名的呢?我们接着往下说。



小戏精们的那些事


那些风花雪月的往事


这个柳永呢,在北宋乐坛的地位呢,相当于现在的凤凰传奇和筷子兄弟,写的歌不仅国民传唱度高,而且深受百姓喜爱。那为啥他就能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词呢?

 

这得从柳永本人身上找答案了。大家小书系列丛书作者,吴世昌教授在《唐宋词概说》里特别提到,柳永在词方面所以有显著的成就,跟他生性放浪、风流倜傥的私生活有关。年轻时喜欢去风月场所(酒楼妓院),用当时的口语(民间俚语)为她们填词,写出她们的心思。比如说《雨霖铃》里那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个画面感被瞬间还原在我们眼前,隔着字眼都能感受到,歌姬和情郎离别前的不舍之情。从中你也可以知道,这柳永跟歌姬是真的熟,简直歌姬们的男闺蜜,一般关系还真没办法了解的这么深刻、形容的这么形象。

 

这柳永爱极了这种听歌买笑的生活,把酒楼妓院当作自己第二个家,这歌女舞姬就是他的亲人。将自己扎根在市井生活之中,取材皆是所见所听之事,你说他的作品能不接地气儿嘛!

 

题材接地气,再加上写的词够口语化,比如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里的“伊”,就是当时的俚语,有你的意思,百姓一听就懂,一下子就拉近了跟百姓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作为一个风月场所的消费者,柳永太知道当下流行乐的弊端了,“小令”(也就是前文咱们提到,字数短,唱起来节奏快,常常会让听众感觉差了点意思的歌词),这十分的劝退客人,于是他开始思考,这歌词怎么写,才能听的更舒适。

 

于是“慢词”就被柳永这么给研究出来了,节奏舒缓的音乐,配上句句押韵的歌词,每句情感层层递进,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就这么在北宋流行了起来。

 

对于柳永在词坛的地位,有掌声也有嘘声。夸他的人,觉得他开创了慢词,不仅让词在形式上更多样化,还将词进行了从雅到俗的过渡,百姓喜欢才是硬实力呀!但也有人对柳永十分不屑,他们觉得柳永笔下无非就是风花雪月的那些事,除了写歌女舞伎,就是深闺女子,跟温庭筠一样啊,题材上局限的很呀。

 

婉约派在柳永的笔下,更接地气,在柳永去世后的几年,一个跟柳永爱好十分相似的词人诞生了,世人都说他是婉约派的集大成者,但在开浩看来,他跟柳永一样,笔下写的无非也都是风月场所的那些事,只不过他把歌词写成了故事,歌词变得有故事了,就差拍mv了,这个人呢,正是周邦彦,虽然不如柳永来的出名,但在婉约派的发展史上,他必须得拥有姓名。

 

读他的词,你会发现,原来婉约派也不都是以女性视角来写词,他笔下的男女离别之情,有的是以男主人公的视角和口吻来写的,而且写出来的词,堪比一个小剧场。整首词就是个故事,这也正是周邦彦的特色。吴世昌教授在《唐宋词概说》里说到的,周邦彦的作品除了善于在词中融情入景外,还善于引用“第三因素”——故事。第一句词,先交代一下大致情景,比如说,这首词的背景是一对男女要分别了,等读者了解个大概后,再把剧情安排上,他们为啥分别啊,分别前后都说了些啥啊?故事情节层层递进,读周邦彦的词,开浩常常会产生一个错觉,这是在读词,还是在追剧?

 

听到这,你是不是会有一个疑惑,开浩,怎么听到这,不管是周邦彦还是柳永,怎么感觉北宋婉约派的大佬写的词,大多还是以风月场所为题材,这婉约派难道就是正事不干,只会游山玩水,谈情说爱?别着急,这婉约派到了南宋,就有点不一样了,有位大家熟悉的女词人,她的笔下,可不只是男女之情,还记录下了时代的变迁。这位词人是谁呢?我们接着往下说。




从北宋到南宋,受时代影响的爱恨情仇


这位女词人就是写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李清照。一个写的词都能拿专利,被注册为“易安体”的奇女子(这个易安体是出自,李清照自己取的昵称,她自称为易安居士)。这李清照呢,不仅才华了得,个人经历也十分的戏剧化。

 

出生于北宋一个士大夫家庭,典型的一个家世好的白富美。从小受家里文学氛围的熏陶,没事就爱读读书,搞搞创作,从小就是个小有名气的才女。别的白富美在学如何刺绣,如何弹好琴的时候,李清照在干嘛呢?李清照一趁着父亲有空,就缠着父亲聊一聊诗和远方,聊国家社稷,交流交流看完史书之后的读后感。不光只是口头上说说,还写诗(公文)发表在公众刊物上,用来劝诫统治者应该以史为鉴。这家国情怀也不输于豪放派的辛弃疾啊。

 

后来嫁做人妇后,笔风开始变得多了几分女人味,笔下大部分记录的都是自己成家之后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日记。比如说有宅在家时候都干了什么?一日宿醉醒来与侍女的对话“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这四个字十分的巧妙,绿叶红花,肥瘦则是指代绿叶和红花的状态,在当时这种词语搭配,色彩鲜明、形象,算是李清照在语言上的一种创新了;此外,也有和丈夫短暂分别后的相思之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猝不及防被塞满一嘴狗粮,紧接着“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句话的解析,大家应该熟的不行把,上下先呼应,对仗整齐的基础上,将词人思念之情无处可避形容的十分形象。

 

可惜李清照跟她第一任丈夫疯狂撒狗粮,琴瑟和鸣的幸福生活只持续了二十几年,人到中年的李清照不仅经历了丧夫之痛,还要想办法在动荡的时局下生存下去。中年的李清照经历了朝代的更迭,北宋南迁,变成了南宋,李清照再也不是什么白富美,此刻她跟南宋普通百姓一样,因为战争,居无定所。

 

经历了一把中年危机的李清照,词风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你能明显的感受到从和平时代到战乱时代的词,画风也开始变得凄苦多了。经历过大起大落,经历过动乱年代,此时的李清照看着满目疮痍的国家,百姓因为战乱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她感慨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往日的辉煌和眼前的破败,真是让人叹息。再看看眼下自己,年老色衰,改嫁后感情不幸,不正像是院子里那堆满地的黄花嘛,“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人孤苦伶仃在家里从日出坐到日落,我如今的生活现状就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从北宋到南宋,李清照笔下的词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北宋时期,词里有诗和远方,也有狗粮;南宋时期,保命要紧的时代,有的只剩下苦难和孤独了。李清照和这个时代共命运,连带着词也是,词里藏满李清照的经历和喜怒哀乐,这也是“易安体”独特并且不可复制的原因。

 

婉约派到了南宋,题材已不再是风花雪月的那些事,而是小人物眼里对苦难时代的概括和感慨。



总结:

不知道你听到这,是不是跟开浩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回顾婉约派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它从一开始士大夫阶级专属的娱乐方式,言情小令,在柳永笔下变成了一种能引起百姓共鸣的慢词,词不再只是记录自己的得意失意,词的主角也能是风月场所中,在当时被认为是下贱的“歌女舞伎”,宋词到这已经开始完成了由雅到俗的过渡。

 

在周邦彦手上,婉约派的词变得更有故事,抽象的情感瞬间变得具象,词人的情感起伏都在词里。后来,在李清照的笔下, 婉约派的词变得更加的有时代特点和个人特色。这婉约派还真不是瞎矫情,这每一句词里都藏着的是一个小人物的缩影。

 

本期节目到这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讲完了宋词,下一期元曲就要安排上了,这个元曲是怎么来的?它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诞生的,唐诗宋词怎么就在元代突然就不香了呢?好了,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65600leka

    不听睡不着啊!既有趣还能温习古诗词,以前没有放在语境中的理解有偏差,还能及时纠错,会一直追~~~

    开浩御书房 回复 @1865600leka:

  • 醉相思s

    当李清照是个未出阁的少女时,写下“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当她嫁做人妇,饱受思念之苦,写下“一处相思两处闲愁” 当她晚年家道中落,颠沛流离,写下“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一生的喜怒情愁,都化作了一首首小诗,暗藏了一个朝代的兴衰,一位女子的多舛命运。 我爱李清照!

    醉相思s 回复 @醉相思s: 这回没有张冠李戴,乱搞诗句了趴~ 开浩哥哥,求夸~

  • Shea的空间

    这么快都听完了,从来没留过言,今天想说一句,受益匪浅,请继续坚持!感谢不收费

  • 杯子_4c

    开浩老师,有个小建议“原因是因为……”虽然是很多人的常用语,但从语言学角度讲它属于病句,它将“……原因是……”和“因为……(所以)……”这两个句式杂糅了,建议您选其中一个句式表达即可。呃,留言可能有点唐突了,还请勿怪。

    开浩御书房 回复 @杯子_4c: 建议很好,我们在努力改进

  • 禅虫子

    很好,有风趣听着不枯燥

  • aaa15173

    读音而已嘛,听得懂就行了,不要粉刺人家嘛。

  • 江边骑马是官人

    点赞开浩,人无完人,都有不足,都在成长。。。这么精彩的节目,最近一直在听

  • 听友269454902

    开浩讲三国吧

  • Tstyfdj88

    其实老师你很多发音是错的,李白的清平乐你就读错了,春风拂槛露华浓读jian,不读kan

  • 我是猪喵喵喵

    周邦彦不是周彦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