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节目开始之前呢,先修正上期节目的一个错误,在文稿中把婉约派词人周邦彦先生的名字打反了,在这呢跟周老道个歉,下次绝对一个字一个字打人名,绝不偷懒,关联输入法再见!
今儿就不吆喝世说新语了,各位听官记得听就成哈。直接上内容。
前一讲,我们提到宋朝的时候,人们沉迷音乐,没事就爱听点歌,这样的市场环境推动了词的发展。但是到了元朝,唐诗宋词它突然就不香了,一种叫做“元曲”的文学形式成功占据文坛C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元曲是怎样出现的?唐诗宋词为什么到了元朝就过气了呢?元曲到底是个啥?写元曲的文学家都有哪些特点呢?
带着以上疑问,我们开始今天的内容。
背景交代:
在开始今天的内容之前呢,开浩先对元朝的时代背景做个大致的介绍。温馨提示,以下部分内容曾在我们高中历史书中作为被老师敲黑板、划红线的考点出现过。元代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当时的统治者是谁啊,成吉思汗,一个骁勇善战,战功显赫的人。
在他的统治下,咱们现在歌里唱的“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种和睦局面在元朝是压根不存在的,元朝是少数民族的天下,汉人在元代社会不仅社会地位低下,还会受到歧视。不仅如此,读书人在元朝也是举步维艰,你要是出门跟朋友聚会,说自己今儿刚读了一本好书,准会被人嘲笑,因为元朝以不识字,不爱学习为荣。你还真别不信,元朝的人不爱学习还十分的理直气壮,不少文人甚至自嘲,如果说在各个职业贵贱排行,从一到十,读书人的地位就是“八娼九儒十丐”,连娼妓不如,只比乞丐强一点。
由于统治者本人重武轻文,导致整个文化环境是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那么在这样恶劣的文化环境下,文学的发展应该是不进反退的,怎么还产生了新的文化形式呢?
这就不得提元朝的经济和外交文化了,不爱读书是一回事,但在娱乐这块,元朝人可没落下。大家小书系列丛书作者,罗庸教授在《中国文学史导论》里说到,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势必会产生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比如说以前词的配乐多半是琵琶,柔和的琴弦配上悠悠的歌声,但到了元朝,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胡琴,开始大量出现在音乐市场上,这个胡琴呢,不同于琵琶、古筝这种乐器,它的声音,咿咿呀呀的,像极了人声,鸟声,比起歌曲,更适合戏曲(咱们现在京剧也好,越剧也好,胡琴就是必不可少的配乐),并且在节奏上也不适用于以往的词了。
而来自民间的词,如今已经不再符合市场的需求了,那么哪种文学形式,才能配的上胡琴独特的调调呢?这不,叫做“曲”的文学形式来了。
那么元曲跟词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接着往下说。
一曲唱尽不平事(元曲写些啥)
内容为王的散曲
在前面几讲,开浩也提到了,新的文学形式的发展也不是一步到位的,是不断摸索创新的结果。元曲也一样,它呢分为两类文体,一类是散曲,一类是元杂剧。在开浩看来呢,散曲注重表达个人情感的表达,偏文学一点;元杂剧则侧重于故事性,光写的好不行,还得演的好。
我们先来说说散曲。这个散曲呢,是从词发展过来,也是唱出来的,但是在形式上做了一些改变,打破了词的条条框框,比如说句式上没有严格的要求,可以根据内容适当的增减,用现在互联网话来说,散曲是以内容为王,一切为内容服务。毕竟换了个乐器,换了个曲风。那散曲都唱了些什么呢?
元朝的散曲取材丰富多彩,因为不同阶层的人有事没事就会写上几首散曲,来陶冶一下情操,听到这,你可能会有疑惑,开浩你是不是打脸了,刚说完元朝轻视读书人,以有文化为耻,那怎么又说,元朝不同阶级的人有事没事写散曲陶冶情操?注意嗷,这里的写散曲可不是搞文学,人家是在娱乐,这写的散曲,就跟写歌词一个道理,目的是为了唱出来。
那不同阶级的人,写的歌词内容也不一样,这也就导致了散曲的内容的多样。比如说达官显贵写的散曲,要么一腔热血的点评时政,要么是宴会间隙所作活跃气氛。
平民阶级,也就是那些被轻视的文人阶级,他们笔下所写的,要么是生不逢时的愤懑,要么就是怀才不遇的感慨,要么就是抨击现实的不公,以马致远为例。光听名字可能不熟,但一提代表作,大家就有印象了,我们以前背过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散曲就是马致远写的,当初背的时候就感觉这写的很有画面感,秋天的模样都在这首散曲里。这景物并置的写作手法, 十分的有画面感,感觉通过作者视角看的万物都是加了心情滤镜的(为官无望,还因为文人身份遭到排挤,想想开浩都觉得老马真的太苦了)。
但是马致远的这种表达还是含蓄的,他内心的凄苦藏在这几笔勾勒出来的秋郊夕照图里,要是不结合他的人生履历,你都不知道他有多苦。而且,开浩还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元朝时期在文学史里留下姓名的文人,大多都来自北方,连带着文字也很北方汉子,没有什么矫情、华丽的文字,写的很通俗、口语,一眼就能看懂浅层意思,内容也很质朴自然,写的都是自己所见所感。在情感上比宋词豪放派多了一分细腻,又比婉约派少了股矫情劲儿。
到这为止,散曲还是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光唱是没问题,意境是有的,但要上台正儿八经的表演,这散曲还是差了点什么,百姓看的不得劲啊!
这里开浩要插句题外话,在元朝的时候,大家都爱在勾栏瓦肆这种地方看表演,这勾栏瓦肆你可以把它当做现在的戏剧院。当时很多大城市都出现了集中进行商业性演出的勾栏瓦肆,这百姓听说今天要演什么,都得提前买票,凭票进场。你想一场表演,光凭唱散曲是没有办法撑起一场演出啊,就像看了景区风光片,它缺了点故事情节,不够戏剧性。
那怎样的演出,才能在兼具故事情节的同时,还能卖出票呢?
元杂剧为啥那么香?(反映社会现象,偏戏剧)
在散曲的基础上,一个新的文体来了,那就是元杂剧。只不过元杂剧身上是丝毫没有词的影子了,用么[ yāo ]书仪教授在《中国戏曲》里的话来说,这元杂剧是我国戏曲史上最早出现的称述的戏曲形式,它唱的是个完整的故事,故事篇幅较长。
而且这个元杂剧在元朝那是相当的受欢迎,谁要是没看过元杂剧,那就真的是太落伍了,无法加入朋友们的聊天。在当时不少文人都加入到写元杂剧的队伍里来,毕竟文人日子不好过,总是要恰饭的嘛。
前文开浩也提了文人在元朝是受人轻视的职业,手中的笔再有力量,也厉害不过习武之人手中的大刀啊。既然当官无望,索性换个职业,有不少文人干脆就供职于戏剧院,毕竟当时的戏剧院生意好极了,甚至常常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在元朝,无论男女老少都躲不过元杂剧的魅力,这票估计比周杰伦演唱会的门票还难抢。
文人们不用担心失业的风险,还能放开手脚搞创作,这创作的激情自然就来了。他们干的活有点像现在的编剧,不仅要负责创作,还要参与现场编排。
那这元杂剧都演些啥呢?在前面几讲我们也说过,百姓喜欢的文学,大都是语言通俗,首先得听的懂,你讲的是件什么事。其次,内容还得接地气,你得写我感兴趣的事,得让我产生共鸣,别整些深奥的大道理,什么哲学思想的,我听不明白,也不想明白。然后,你的故事还得吸引我,让我有追剧的快感,有想要再次买票的冲动。
那当时卖座率比较好的元杂剧都有哪些呢?举几个我们都听过的名字吧,比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写的就是穷书生张生和相府小姐崔莺莺(国务院总理的女儿)之间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故事。这两小青年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的追求真爱,最终走到了一起,结局可比西方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要阳光多了。我们先不说这个故事文笔如何,就单单敢以这种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为主题写剧本,开浩就想给王实甫鼓鼓掌,真的太了不起了。敢于揭露封建礼教的弊端,提出追求真爱,不仅在写作题材上十分新颖,也在试图用创作打破那些在人们脑海里根深蒂固的想法。
此外这部《西厢记》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这里科普一下,元杂剧一般一场用的剧本是一本四折,相当于一集一个故事,但是《西厢记》用了五集演一个故事,可见剧本篇幅之长。重点来了,这个剧情长,但丝毫没有掺水,也完全没有烂尾。语言通俗易懂,表演形式活泼,剧情抓人眼球,编剧文笔够硬+取材源自现实+剧情不掺水,这种剧,没理由不火啊。而且这种带着点言情色彩的剧,在元朝肯定有不少剧迷。这《西厢记》可是当时元朝人们必追剧排行榜的Top3(其他的还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开浩十分的佩服这些创作者,他们本身就是群众的一部分,就是这个时代受害者之一,他们对于小人物的不幸看的真切,他们能做的也实在有限,只能发挥手中的笔最大的价值。比如说关汉卿的《窦娥冤》,“六月飞雪”这样的词语,至今都在被我们使用,用来形容蒙受冤情的人。
看《窦娥冤》的时候,大家都为窦娥的冤屈抱不平,也被贪官知府这种丑恶的嘴脸气的牙痒痒,通过这部元杂剧,我们关汉卿的创作初衷,他希望以杂剧的形式,能让更多人关注到自己身边正在遭受不公平对待的“窦娥”们;他想要揭露和抨击那些拿人钱财,替人消难的贪官们;他想用自己笔尖的那一点力量,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丝丝的改变。他不只是为了谋生在写杂剧,他是为了弱势群体发声,为守住正义战斗。
不止是关汉卿,元朝很多杂剧创作者,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他们在战斗,在反抗。看元杂剧不难发现,杂剧里的剧情大多取材自现实生活,杂剧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参考现实社会的矛盾,放大这些矛盾,把这种阴暗面用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有的人看过哭过,全当一场戏;也有人走心了,看到故事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并自发的加入这场反抗活动中,从自身开始改变。这一点,也是我们现在的文字工作者值得学习的。
总结:
元曲的发展,离不开市井文化的支持,离不开外来文化碰撞擦出的火花,也离不开那些即使生存环境再艰难,也从没放下手中那支笔的文学家们的坚持。
虽然元朝的文学家在所处的时代不受待见,但他们的名字牢牢的刻在文学史上,其中玩转散曲和元杂剧的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还被后世尊称为“元曲四大家”。么书仪教授在《中国戏曲》里说到,元代戏曲家的创造力和贡献,绝不亚于唐代诗人和宋代词人。
从唐诗宋词到元曲,不难发现文学不再“端着”,不再是权贵阶级专属,文学开始走进大众,民间文学开始崛起,某一种文学形式在当下盛行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受百姓待见。就像元曲的发展历程是由词到曲,再由曲到现场表演,再变成剧,每一步的改进,都是为了能走进百姓。
今天的节目到这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说完了元曲,我们下节说点啥呢?不知道你在听元杂剧的时候,是不是跟开浩有一样的感慨,咦,这个元杂剧不就像个故事吗?这个疑惑并没有错,元曲为后来小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元末明初的很多有名的小说,在风格上跟元杂剧也有点像,都爱通过故事来说些大实话,直面社会的阴暗面。那这元末明初的小说又是怎么突然开始盛行的?都有哪些脍炙人口的名作呢?写小说的人又有怎样的故事呢?咱们带着这些疑惑,在下期节目里一起找答案吧。
?元朝不是忽必烈建立的吗?成吉思汗在讨伐西夏时就死了呢。到了忽必烈才统一全国,改国号为元
白樨 回复 @壹拾参: 哇!是真的耶,的确是忽必烈,哈哈哈哈哈开浩是不是又开小差了
支持开浩,我很喜欢你的风格
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需要很多像开浩一样的年轻人去做,每一期,每一个内容都会坚持听下去
老师,封,风不分
恭喜大策划,找到如意郎君,心中的七彩祥云
苏沫寒686 回复 @昂头看月亮: 嘿嘿
早生贵子
开浩,讲得very棒。好听、爱听!
借个楼,我想问一下,说唐伯虎的那段是第几集?
为啥播放量少?我觉得这个节目很好啊
开浩御书房 回复 @月女宝宝: 在意这个干嘛,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