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丨古代中国疆域是怎样变迁的?
 3.83万
试听180

第4讲丨古代中国疆域是怎样变迁的?

00:00
23:57

本节概述 

        中国的疆域历朝历代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古代的“疆域”和我们今天的“领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统一的疆域可以认为出现于秦始皇统一之后,西汉、唐朝、元朝、清朝是疆域变化的重要阶段。


本节内容 

        上一节,我讲了我们后人所界定的中国历史所包含的空间范围,那么这一节就具体讲讲,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中国,也就是中原王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大家注意到了,我在讲古代的时候用的是疆域,而没有用今天领土这个概念,这两者是有不同的。

        因为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疆域是建立在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概念,也就是说上面是天,那么下面所有地方都是天下,而天下就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所以中国的统治者他可以决定它的范围有多大,所以他们用的词“疆”就是一条界线,一条边界,“域”就是表示一个范围,这个范围由谁来决定呢?那就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

        我们今天讲国界,那就不是单方面决定的,而是和周围的邻国,大家都接受的,由国际法保证的,是建立在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关系,这才叫国界。而今天的国界所划定是全方位的,也就是说这条线所覆盖的是地球表层,往上的天空就是这个国家的领空,海洋里面叫领海,领海下面这一片的就是底土,都属于这个国家,这是一个全方位的一个立体的界限,那么在古代就没有这个概念。

        再有一个区别,今天的领土就代表着主权,领土的所有者是非常明确的。但在古代中国,讲到疆域,有的时候疆域的拥有方面,他并不一定有着明确的概念,有些游牧民族建立政权,他就没有明确的疆域的概念,往往是我需要到哪里就到哪里,所谓“逐水草而居”,什么地方适合放牧,那么这个地方就是我去的,如果受到阻止,那就用武力去夺取,不是像今天这样“主权”的概念。

        那么同样的,中原王朝来讲,皇帝如果愿意甚至把自己的管辖地方划给周边其他民族的政权,他认为这只是一个管辖的问题,不存在主权的问题。所以古代习惯用疆域,我们今天也沿用这个词来说明当时中原王朝所控制治理的范围。

        那么这个阶段应该从秦始皇统一开始,因为在这以前,东周、西周、商朝、夏朝还不存在一个能够统一管辖它全部范围的情况。所以那个时候讲到疆域,往往只是一些分封的国之间,所以这样统一的疆域可以说是秦始皇统一之后,灭了六国之后才形成的。

        但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只是把原来的六国统一了,还没有达到秦国疆域最大的范围。因为在这个以后,他接下去再平定楚国的江南地区,和越国的旧地以后,就继续往南,进入今天浙江的南部和福建,征服了当地的越人政权。


图:秦朝的疆域

        到秦始皇32年,公元前215年, 有个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赶走了河套一带的匈奴人,收复了战国时期赵国的旧地,那么第二年,沿着阴山以南、黄河以东设立了一个政区,叫九原郡,又新开辟了一片土地。

        大约在秦始皇29年, 也就是公元前218,秦朝的军队越过南岭,进一步地往南扩张,最终占据了今天的广东、广西和越南东北这一带,又设立了三个郡。在西南也是以成都平原为基地,向西、向北两个方向扩张到了今天的大渡河以北和岷江的上游。

        所以这样到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的时候,秦朝已经拥有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面到今天越南东北部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朝鲜半岛北部的这样一个辽阔的疆域,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所以我们说,是秦朝开始形成了统一的疆域

        第二个重要阶段是西汉,经过汉武帝时候的开疆扩土,到公元前60年,也就是汉宣帝的时候,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到了西汉末年,公元初,西汉稳定的疆域北面到达阴山山脉、辽河流域,东面包括今天朝鲜半岛的北部和中部,包括今天韩国首都首尔在内,南面包括今天越南的大部分,也就是越南的北部、中部和南部的一部分,西面就到达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之间,包括今天新疆以及境外一些地方。


图:西汉疆域

        所以对照今天的中国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今天中国的领土还没有包括在西汉的疆域范围里只有三块了,第一块是青藏高原、第二块是蒙古高原、第三块是辽河流域以北的东北,其他地方都达到甚至超过了。那么这三块地方并不是因为汉朝没有这个军事实力,而是在当时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衡量,那就是在当时条件下,它还不适合农耕。即使有这个军事能力占领了,它也会放弃,比如蒙古高原,汉朝几次打败匈奴军队,都进驻了蒙古高原,但很快就回来了。因为它不适合农耕,而汉朝自己已经拥有的疆域足够生产出满足自己全部人口需要的粮食和相应的物资而有余。

        比如青藏高原,其实汉朝人的知识已经明白,这些海拔太高的地方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在当时条件下面,所以他们并没有往上去扩张。东北在当时条件下,气候比较冷,人没有办法正确的掌握哪段时间适合农耕,再加上内地的土地很丰富,所以也没有向东北这些地方去进一步地扩张。

        我们对比汉朝西汉的地图和以后各个中原王朝,我们也发现,基本上这些局部的扩展或者收缩,这块地方也基本固定下来了。所以可以这样讲,如果是秦朝开始形成统一的疆域,那么到了汉朝基本奠定了历代中原王朝的基础,这就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重要阶段是唐朝,特别是唐朝前期,疆域有了空前的扩展,在贞观四年,也就是公元630年,唐朝灭了东突厥,那么实际控制的范围达到了贝加尔湖以北,并且在阴山以北六百里的地方建立了行政区,超出了今天的国界。那么到贞观十四年,唐朝又灭了高昌,那么在今天的新疆先后实施了伊州、西州、庭州这三个正式的行政区,交河城也就是今天新疆吐鲁番设立了安西都护府。

图: 唐朝疆域

        贞观二十年,唐朝军队打败薛延陀,进驻到今天蒙古国的杭爱山脉以东。在唐高宗永徽元年,又抓获了突厥的车鼻可汗。到显庆二年也就公元657年,西突厥被打败并投降,在显庆五年,唐朝的军队由山东半岛东端渡海,进攻朝鲜半岛中部的百济,百济投降。到了龙朔二年也就公元662年,唐朝的军队在天山打败了铁勒。总章元年,又灭了高句丽,也就是在公元686年,灭了高句丽,在平壤设置了安东都护府。唐朝最强盛的时候,曾经扩展到咸海之滨,控制了阿姆河流域、锡尔河流域,这是中国历史上能够达到的最西端。在南面,唐朝继续拥有越南的北部,在那里建立了安南都护府。

        但是,唐朝的疆域并不是始终有那么大。因为唐朝的扩张,大多数都是军事征服的结果,但实际上它并不需要那么大的土地,所以对这些地方从来没有移民,或者去传播自己的文化,甚至并没有像内地一样建起规范的行政管辖区域化。

        所以往往随着国力的衰退,或者因为控制成本比较高,或者当地人的反抗,所以往往很快就收缩,撤退了。比如说唐朝在平壤建立的安东都护府,很快就撤到了鸭绿江以北,以后甚至从辽河以东撤到了辽河以西。

        唐朝最西,曾经到达咸海之滨,但这个时间只有三年,三年以后就往里收缩了,以后退到了帕米尔高原。特别到了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唐朝的军队都要集中,去堵截的叛军,防范他们进攻洛阳、长安,所以西域军事上成为空白。那么这样就是藏族的祖先——吐蕃人,他就扩张占据了新疆的绝大部分,包括河西走廊、甘肃、青海、四川的西部、云南的西北,甚至到了陕西的边缘。吐蕃最强大的时候,有一次还进攻长安,占据了长安,只是由于他们不适应在海拔比较低的地方,这种氧气对他们来说太多,造成他们醉氧的环境,所以才退到了陇东高原。

        所以我们如果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上面,我们把安史之乱以后,这一幅唐朝的疆域图,跟前面对照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差别是非常的大,就不是我们想象中间这种盛唐,实际上每个朝代都有(疆域的变化),不过唐朝这个幅度是比较大的,一般在一个朝代刚刚建立的时候,有的并不是达到了他的疆域最大的时候,就是有的时候,在他一个朝代的前后都是有变化的。

        比如说明朝,明朝初年的时候,曾经控制的这个新疆东部哈密这一带,并在那里建立军事卫所。但是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已经撤到了嘉峪关,所以我们要仔细了解,详细了解这个疆域的变迁,那还要分阶段的,各个方面,对咱们的地图有关的史料,那么这样才能理解。

        但是这个第三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在汉朝疆域基础上面,唐朝一度扩展到空前的范围

        第四个重要阶段是元朝,在成吉思汗刚在蒙古地区兴起、统一蒙古的时候,我们讲的这个历史上的中国范围,实际上就分成七部分,一部分是蒙古;第二部分是西辽,就是今天的新疆,和它西面到巴尔喀什湖、阿姆河之间的地方;第三部分是金朝,它占据了淮河秦岭以北的黄河流域,大兴安岭以东的地区;第四部分是西夏,北起河套,南至陇山、河湟地区,西至河西走廊的西端;第五部分,是南宋,就是淮河秦岭以南,除了云贵高原以外这些地方;第六部分是大理,包括云贵高原和它周围的部分地区;第七部分是吐蕃,也就是青藏高原和它周围的地区。

图:元朝疆域图

        但是成吉思汗兴起以后,蒙古先后灭掉了金、西夏、南宋、大理。在这个过程中间,蒙古南下,在灭掉大理的同时,又进入吐蕃,征服了不服从的贵族,就完全控制了吐蕃地区。在公元13世纪的中期,青藏高原和中国的其他地方都成为元朝的疆域。但是,并不是今天整个中国所有地方一直就归元朝控制的。在今天新疆,因为成吉思汗分封他的子孙,建立了一个察合台汗国,那么这些地方呢新疆的一部分,在元朝期间是归察合台汗国统治,并不是全部归元朝的。但是其他地方都已经纳入了一个统一的政权。

        元朝的稳定疆域在北方西起额尔齐斯河,东到鄂霍次克海;在东部,拥有朝鲜半岛东北部;在西南,包括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以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锡金等地,还有今天缅甸东北部和泰国北部。

        所以汉朝、唐朝极盛时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他们,而且控制的程度上也有过之而不及除了在吐蕃地区和今天新疆东部有三个直属于朝廷的单位以外,元朝在全国都设置了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相当于今天的省,其中包括汉唐时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蒙古高原以北和辽河下游以北地区。

        最后一个重要的阶段,清朝在乾隆24年,公元1759年,完成统一,也就是我们在前一节里面介绍过的,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的疆域。

图:清朝疆域

        在鸦片战争以后,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被沙俄侵占了。以后,这个通过《伊犁条约》和几个勘分边界的界约,那么沙皇俄国又侵占了今天新疆以西、以北的这一片领土,清朝的界限推到了大致上今天的新疆、俄罗斯以及哈萨克斯坦的这条界限。

        这样一个领土的形状,就很像一张秋海棠的叶子。所以当时有一个说法,就中国的领土就像一个秋海棠的叶子。到了辛亥革命以后,外蒙古在沙皇俄国的策动下闹独立,以后到了这个19世纪20年代,外蒙古又搞第二次的独立。到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的独立。中国的这个疆域的范围,这个形状就成为今天我们讲的就像一只雄鸡。


精选用户评论
  • 一心清听

    我觉得已经非常好理解了,因为本来这些只是都是很理论化的。而且老师力求严谨。

其他用户评论
  • 读麦磐石上的信心

    哈哈哈哈幸好我苏州人 可以十分明白葛老师的口音

  • 李格平_yr

    这个老师能将精彩的内容讲的 枯燥无味,已经购买了😢就再坚持一下看能不能听下去

    一心清听 回复 @李格平_yr: 我觉得已经非常好理解了,因为本来这些只是都是很理论化的。而且老师力求严谨。

    漫漫丝路 回复 @李格平_yr: 学习前需要先梳理下历史一二

    白_tdc 回复 @北部尉: 听多了历史故事就想多听听更深的内容

    查看全部6条回复
  • 岑镇辛

    从清朝中后期到1946年外蒙独立,中国像一片叶子,日本像一条虫,所以要来祸害中国。1946年以后,中国像一只雄鸡,日本还是一条虫,中国将永远对日本形成压制。

    吴越山川2000 回复 @岑镇辛: Mr.Q

    玉树临风2010 回复 @岑镇辛: 日本就像一坨屎💩

    李健不是歌手 回复 @岑镇辛: 这是想象力丰富

    查看全部3条回复
  • 大凌河

    葛老师的讲述,耐听、涨知识,希望喜马拉雅平台多出这样的好节目。

  • 通航联盟

    讲的思路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