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 素问 卷第二 阴阳别论篇第七(1)

018. 素问 卷第二 阴阳别论篇第七(1)

00:00
07:40

阴阳别论篇第七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2至悬绝,四日死。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 bēn者,死不治。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疒;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


黄帝问道:人有四经十二从,这是什麽意思?

歧伯回答说:四经,是指与四时相应的正常脉象,十二从,是指与十二个月相应的十二经脉。脉有阴有阳,能了解什麽是阳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阴脉,能了解什么是阴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阳脉。阳脉有五种,就是春微弦,夏微钩,长夏微缓,秋微毛,冬微石。五时各有五脏的阳脉,所以五时配合五脏,则为二十五种阳脉。所谓阴脉,就是脉没有胃气,称为真脏脉象,真脏脉是胃气已经败坏的象征,败象已见,就可以断其必死。所谓阳脉,就是指有胃气之脉。辨别阳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病变的所在;辨别真脏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死亡的时期。三阳经脉的诊察部位,在结喉两旁的人迎穴,三阴经脉的诊察部位,在手鱼际之后的寸口。一般在健康状态之下,人迎与寸口的脉象是一致的。辨别属阳的胃脉,能知道时令气候和疾病的宜忌;辨别属阴的真脏脉,能知道病人的死生时期。临证时应谨慎而熟练地辨别阴脉与阳脉,就不致疑惑不绝而众议纷纭了。 
     凡诊得无胃气的真藏脉,例如:肝脉来的形象,如一线孤悬,似断似绝,或者来得弦急而硬,十八日当死;心脉来时,孤悬断绝,九日当死;脉脉来时,孤悬断绝,十二日当死;肾脉来时,孤悬断绝,七日当死;脾脉来时,孤悬断绝,四日当死。
     一般地说:胃肠有病,则可影响心脾,病人往往有难以告人的隐情,如果是女子就会月经不调,甚至经闭。若病久传变,或者形体逐渐消瘦,成为“风消”,或者呼吸短促,气息上逆,成为“息贲 ,就不可治疗了。     一般地说:太阳经发病,多有寒热的症状,或者下部发生痈肿,或者两足痿弱无力而逆冷,腿肚酸痛。若病久传化,或为皮肤干燥而不润泽,或变为颓疝。
     一般的说:少阳经发病,生发之气即减少,或易患咳嗽,或易患泄泻。若病久传变,或为心虚掣痛,或为饮食不下,阻塞不通。 
     阳明与厥隐发病,主病惊骇,背痛,常常嗳气、呵欠,名曰风厥。少阴和少阳发病,腹部作胀,心下满闷,时欲叹气。太阳和太阴发病,则为半身不遂的偏枯症,或者变易常用而痿弱无力,或者四肢不能举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儿行千里_a3

    十二经脉,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以手三阳足三阳在头,以手三阴足三阴在腹。太阳,少阳,阳明为阳经脉,太阴,厥阴,少阴为阴经脉。临症时见阳经脉象主病位所在,病轻;若见无胃气的真脏脉象,主病重。总之,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疾病还可发生传变!

    听友77135884 回复 @儿行千里_a3: 关掉背景音乐

  • 1594738babo

    有曲解!当然,理解各异不可强求雷同,但更希望共解《内经》真实意,为复兴中医学。

    飞宏0 回复 @大晗解说: 更多的是因为管理不当无能…

  • 威林虎

    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加上老师磁性的声音真的好好听哦!

  • 北海王姨

    少,是四声!少年的少!

  • 自强不息_777000

    谢谢老师上传优秀中医文化内经!!!

  • 宇宙银河3

    嗳气(ai qi)

  • 一心悟道sunny

    啥都听不懂。就是听着很舒服

  • 白廷_if

    讲得真心不错

  • 听友92853362

    您讲的真棒

  • 辽宁傲天鸿

    所谓阳者,胃脘(wan)之阳也。不是 "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