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女皇登基前的政治宣传手册

38. 女皇登基前的政治宣传手册

00:00
30:35

今天我们谈谈武则天,重点是她如何寻找自己当皇帝的理论依据。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女性统治者,甚至是政治强人,但是我们一般认为,武则天是唯一正式登基做皇帝的女人。在中国这样一个父权结构的社会中,她是如何做到的呢?她是依靠什么样的理论登上皇位的呢?回答这些问题,也能够看出唐朝时候的中国文明的一些特征。

 

这实际上是政治史非常重要的议题,也就是统治合法性问题。什么叫统治合法性呢,就是你如何论证自己具有统治人民的资格。任何一个统治者或者一个政权,都不可能只依靠暴力和阴谋就能统治长久的,都要为自己的统治找到合法性或者正当性的依据。这些依据一般都是植根于当时大家能够理解的知识、思想、信仰体系之上。统治者都是一手持刀,一手持圣经,进行统治的。当然,对武则天来说,是一手持刀,一手持佛经,还有儒家经典,甚至道教经典。

 

武则天能登上皇位,学者们进行过很多的探讨,给出了很多解释。比如陈寅恪先生,认为武则天上台不仅仅是一次改朝换代,甚至是一场社会革命,因为武则天是依靠新兴的进士阶层等,打倒了一直垄断权力的关陇贵族。但是这样的解释,也受到不少的挑战,我们也没有在史料中能够找到特别确实的证据。学者们也关注到,武则天跟佛教的渊源——不但她的家族跟佛教关系密切,而且她本人也信仰佛教,甚至还短暂出家。其实武则天的出家,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宗教的净化仪式,或者过门仪式。她本来是唐太宗的才人,当她出家后,就斩断了跟尘世的联系,完成了身份的转化,然后再从寺院回到皇宫跟唐高宗在一起时,从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新的开始。就像唐玄宗喜欢上自己的儿媳杨玉环后,让她短暂出家为道士一样。

 

我们以前认为,儒家学说反对女人当皇帝。而武则天就是女人,她无法得到儒家学说的支持,于是转而向佛教寻求帮助。但是,其实佛教更反对女人当皇帝啊。佛教有一个理念,认为:“一切女人身有五障。何等为五?一者、不得作转轮圣王;二者、帝释;三者、大梵天王;四者、阿鞞跋致菩萨;五者、如来。”所以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古人做事有自己的思想和逻辑。那武则天如何破解这个理论困局呢?

 

构成武则天以女人当皇帝的理论依据,就佛教文献而言,主要有两份文件很重要。第一是《大云经疏》,一份是《宝雨经》。贾膺福的《大云寺碑》说得更加清楚:“自隆周鼎革,品汇光亨,天瑞地符,风扬月至。在璿机而齐七政,御金轮以正万邦。(阙六字)千圣。菩萨成道,已居亿劫之前;如来应身,俯授一生之记;《大云》发其遐庆,《宝雨》兆其殊祯。”


我们先看《大云经疏》,全称《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这份文件保存在敦煌文献中,大部分内容我们还能看到。《旧唐书》明确提到了武则天利用《大云经疏》:“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制颁于天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总度僧千人。” 这个事情发生在690年。很多听众都知道薛怀义,在官方史书中,他被描述为一个邪恶的政治和尚,甚至是武则天的男朋友。他在制造《大云经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以前有个误解,以为武则天依靠的都是一些歪门邪道的和尚,其实不是,我们梳理文献发现,其实支持武则天的就是当时占据主流的佛教高僧们。当时佛教在某种程度上,既是宗教信仰,又带来了新的政治理论。佛教高僧们也希望能够在人间实践自己的理想,所以支持武则天当皇帝。

 

《大云经》早译出,即《大方等无想经》。昙无谶《大方等无想经》云:“有一天女,名曰净光……以是因缘,今得天身。值我出世,复闻深义。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但是,第一它并未提到武则天的名字,第二也没有提到何处为王。只是说该天女将来会作转轮王。薛怀义等撰《大云经疏》时,将经中“净光天女”解释为“今神皇王南阎浮提一天下”。根据这些注疏,垂拱四年五月,武则天加尊号“圣母神皇”。我们看到武则天的登基仪式,确实跟传统的中国皇帝登基仪式不一样。


《资治通鉴》记武则天长寿二年秋加尊号“金轮圣神皇帝”云:〔长寿二年(693)秋, 九月, 丁亥,〕魏王承嗣等五千人,表请加尊号曰“金轮圣神皇帝”。乙未,太后御万象神宫,受尊号,赦天下。作金轮等七宝,毎朝会,陈之殿庭。 《新唐书》卷七六《后妃上•高宗则天武皇后传》对“七宝”给出了更加详细的描述:太后又自加号金轮圣神皇帝,置七宝于廷:曰金轮宝(cakra),曰白象宝(hasti),曰女宝(stri),曰马宝(asva),曰珠宝(ratnacinatamani),曰主兵臣宝(ksatri),曰主藏臣宝(girti或mahajana),率大朝会则陈之。


这些仪式,带有强烈的佛教色彩。比如朝堂上设置七宝,头衔上加“金轮”。可以说武则天把当时占据主流的意识形态加诸一身。她的头衔“金轮圣神皇帝”是个混合头衔,她既是皇帝,又是佛家的转轮王。我们简单的理解,转轮王就是佛教的理想君主,用中国本土的说法,就是真命天子。七宝是转轮王的身份标志,九鼎是天子的身份标志。。武则天甚至把自己的皇位继承人李旦的名字,改成了武轮。


但是,这不是佛经里的内容,而是薛怀义等人的解释,可以说是于经无征,有点牵强。长寿二年(693),在武则天的支持之下,菩提流志等重译《佛说宝雨经》十卷,来完善上述理论的不足。《宝雨经》最大的贡献,第一在于它明确说明此女将在南瞻部洲东北方摩诃支那国为帝;第二,它并非注疏,而是佛经,从而解决了武周政权于经无征的问题。因为《宝雨经》的译出,武则天称帝得到了佛经经文的证实。可以说,《宝雨经》才是武则天为女主的直接理论来源。我们看看《宝雨经》是怎么说的。


天子!以是缘故,我涅盘后,最后时分,第四五百年中,法欲灭时,汝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摩诃支那国,位居阿鞞跋致,实是菩萨,故现女身,为自在主。……名曰月净光天子。然一切女人身有五障。何等为五?一者、不得作转轮圣王;二者、帝释;三者、大梵天王;四者、阿鞞跋致菩萨;五者、如来。天子!然汝于五位之中当得二位,所谓阿鞞跋致及轮王位。


不论是《大云经疏》,还会重新翻译的《宝雨经》,都是颁发到各州去的,由各州的大云寺进行宣讲,要求大家不断学习的。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宣传运动,统一思想,最终武则天登上皇位,并且一直统治到705年被政变推翻下台,长达156年。


佛教在某种意义上对儒家政治学说有超越和补充的作用。比如唐朝是个世界主义的帝国,各种族群都有,相对儒家的华夷之辨,佛教讲众生平等。它甚至化解了四民社会的结构,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氛围。


武则天能够当上皇帝,除了她个人的能力和魅力之外,其实还是要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在佛光照耀之下,儒家思想甚至处在潜流,各种文明交融,思想开放,为武则天上台创造了很好的思想和信仰环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Wulimimimi

    善用其心无挂碍 回复 @Wulimimimi:

  • 齐安道一

    佛教不容许菩萨女身,那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为何早就出现以武则天为形象的佛像?

    邙洛山 回复 @齐安道一: 武则天是特殊的。而且并没有证据表明那是武则天的形象

  • 倔强_wm

    爹起个名,妈起个名,李旦:

    万圣帝国 回复 @倔强_wm: 李旭轮、李旦、李轮、李旦,唐睿宗一生三次改名

  • 农民不会种地

    由于佛教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或是信仰,以佛教主张融合本土文化,构建意识形态法理统治!

  • 牧野之鹰

    讲得有深度有内容。一周三节,老听不够。每节都三十分钟就好了。

  • 听友202958516

    理论创新要有时代背景

    邙洛山 回复 @听友202958516: 嗯,每个时期都需要

  • 善用其心无挂碍

    老师,请问当时对《宝雨经》是重译还是改写啊?这个合法性的解释在以前的译本里应该没有吧?

    邙洛山 回复 @善用其心无挂碍: 重译。加了一段

  • 赫克托尔_w5

    天天讲,月月讲。

  • 望云楼主人

    老师能不能讲讲唐朝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吃穿用度。以及审美观点。

  • 听友202958516

    武则天政治智慧了得,通过教会的加持,形成其政教合一的权威性的来源,顺利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