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健康智慧200讲交流群,欢迎广大喜爱中医药的伙伴加入!赵中振教授是一位接地气的学者,诚意与对中医药感兴趣的朋友们交流知识和观点!如有中医药方面的问题,也为大家答疑解惑。加微信 ZhangZF0422 回复“赵中振:《本草纲目》”即可入群。
(本群组建立目的非商业、非代表喜马拉雅app、不提供问诊服务,仅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共同学习《本草纲目》、交流心得、弘扬中医药文化。)
——————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赵中振。
在我们正式学习《本草纲目》之前,我想先讲一讲:什么是中药呢?
中药和西药有什么区别呢?这里,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餐桌上常见的土豆,又叫马铃薯、potato,是中餐还是西餐?有人说是西餐有人说是中餐,如果您去西式快餐店吃薯条,那毫无疑问它是西餐。反过来到一个中餐馆去吃炒土豆丝呢?那一定是中餐。说明什么问题呢?是不是中餐,与原料并没有关系。
再举个例子,麻黄是中药还是西药?麻黄的有效化学成分之一的麻黄·碱(ephedrine),如果我们问来自西方的学者这是什么,他们一定认为是西药。实际上,麻黄在中医看来,这是一味地地道道的中药。主要用于发汗、平喘、利水的,麻黄根还可以敛汗。
1
说到“中药”一词,古代是没有的。
近代西医、药的引入,为区别之而出现了,“中医”、“西医”、“中药”、“西药”这些词,是近代的产物。都是相对而言的,
古代人对中医的代称很多,比如岐黄、青囊、杏林、悬壶、橘井。
但民间一般称为:郎中或大夫。
古代称中药为本草。
首先我想在这里强调一下,那就是:中药一定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从应用形式来讲有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这些都被收录到《中国华人名共和国药典》(第一部),后面系列课程我们还会分别谈到。
所以我们去药店买药,中药我们会说,请给我来一味中药,讲的单位是味。西药呢?我们常说的是,您要哪种西药。
中药为何不能讲种呢?因为一味中药来源常常不只有单单一种,比如麻黄,就分为草麻黄、中麻黄与木贼麻黄不同的种。那么中药为何称“味”呢?因为这个味,指的是和功效直接相关的。
我曾经设计过一副中药的扑克牌。大王是黄帝、小王是神农,然后把扑克牌分成四种颜色,四个颜色分别代表了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学习中药、认识中药应该从哪里认识起呢?就是应该从它的药性开始,也就是从它的四气五味开始。
用药如用兵,中医看病、开方子,要了解手下兵将的性格,做到“知人善用”,才能更好地去管理、做到运用自如。
认识中药,就要先从药性开始。
我们学习中药,入门的时候,往往需要背诵《药性赋》。《药性赋》大约为金元时代的作品,原为中医初学中药的启蒙书。该书将248种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编写成半诗半文的赋体。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248味药。为什么药性赋流传如此之广呢?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起到了提示的作用。要想深入学习好,还得下苦功夫。
2
具体来说,究竟什么是四气五味呢?
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古书上,有的也写成寒热温平、这些是根据什么得出来的呢?是根据临床的实践推理记录下来的。
凡是能够治疗寒性病的就是热性或温性的药物;凡是能治疗热性病的,就是寒性药。这就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也就是说,中药的药性与药效,是用在患者身上,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本草纲目》里怎么说呢?“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这是中医的治疗的准则,千万别走错了方向、别吃错了药,要按照中医药理论指导去使用。
中医临床诊断上,通过望闻问切,首先也是要辨别寒热。正如《十问歌》所提示的: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请记住首先要问的,是寒热,这也是最为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讲五味?五味又是什么?酸、苦、甘、辛、咸。
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缓,苦味能泻、能燥,咸味能软坚、润下。
中药讲的酸苦甘辛咸,是指它的临床的药性。大部分也就是他们的自然属性,与生俱来味道。
比如酸的药,提到乌梅、山楂,尝起来一定是酸的。甘的药,甘草确实吃着确实是甜的。
但还有一些,也不尽相符。
比如说海螵蛸,又叫乌贼骨。乌贼和鱿鱼,怎么分?在香港大家都知道鱿鱼,工作不好就要被炒鱿鱼,鱿鱼一加热就卷起来了,老板说话还挺含蓄的吧,意思让您打铺盖卷走人,这叫炒鱿鱼。
鱿鱼和乌贼有什么区别?就是它的内壳是不一样的。鱿鱼的内壳是一个透明的薄片。海螵蛸是乌贼鱼的内壳,是白颜色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由于它有收敛的作用,所以它的药性是咸的,但如果把它放到嘴里去尝呢,它可一点儿都不咸。就好像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海螵蛸是出海水而不咸。
李时珍结合自己的实践,对于古书中药味的订正。如钩藤、败酱等。《本草纲目》新增374种,性味都是李时珍总结记录的。如淡竹叶、三七等,都为后代的医家所遵从,并被《中国药典》所采纳。
3
我们学习中药除了四气五味以外,还应该记住什么呢?
药物的归经、升降浮沉、药物的七情、毒性、饮食禁忌等。这些我们会在后面的课程中,会结合具体药物来介绍。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在每味药物下,有释名、集解、修治、发明、复方、等八个部分,主要介绍的是药材、药性与临床应用三大部分。
《本草纲目》和历代本草里提到,中药的基原与功效。比如麻黄来源于麻黄科,因为它是温热性的药物;麻黄可以治疗风寒型的感冒,功能是发汗、平喘、利水。
小结:
学习·中医药,一定先要抓住主要的,我觉得办事不怕丢三落四,但不能丢一拉二。认识一个中药,最关键的就是要掌握它的气和味、这就好似我们现在找目标,用卫星GPS定位一样,明确了它的经纬度,就定了位。其余的,都可以慢慢来。
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谢谢大家。
感谢赵老师,终于赶上了
诗话本草纲目(88) ——题中振《本草纲目》健康智慧200讲—— 四气五味 天应万物生四气, 地出五味百病清。 本草疗疾治人事, 都在药性合和中。
赵中振教授 回复 @听友148304648: 多谢刘斌教授鞭策,真乃画龙点睛之笔!
赵老讲的太好了,有书吗?
赵中振教授 回复 @13864022gwd: 下半年分四冊出
我和王磊写的歌词《谢我中医》 作词:武殿元 王磊 古老的华夏文明 正因有你正因有你 一根银针经络疏通 几包草药气血充盈 悬壶济世妙手回春 护佑我炎黄子孙五千载年轮 新时代的中国人民 不忘初心志在必赢 全民健康普尊医经 望闻问切看我本领 温凉寒热阴阳五行 仁心仁术中医奉献真情 谢我中医 谢谢你一心为百姓 谢谢你为民众洒甘霖 岁月流金,抗非典立功勋 儒道医德显真功岁月流金 谢我中医 谢谢你真心为人民 谢谢你护佑华夏子孙 经典永存,斗新冠转乾坤 华夏经典光芒照我辈前行
诗话本草纲目(183) ——再题中振《本草纲目》健康智慧200讲—— 四气五味 草木金石五味能, 性归四气应时成。 天行雨露赞坤育, 土孕菁英百药生。
学习中药,要抓准主要的东西。由一到二,再到三
谢谢赵教授!把“中药”“西药”这一个近百年来争论不休、各说各有理,又谁也不服谁的称呼,如此幽默、巧妙的展现。特别是对麻黄的解析,也是这次申报FDA时重要的内容。需要从中药、西药两面都说清楚。我们能够申报成功,主笔加加 是赵教授的高徒,在赵教授的指导下,不负众望!(代转美国任医生)
药性赋买什么版本的呢?
老师讲的真好
为赵中振老师“四气五味”章节配诗! 四气五味 人间万物向阳开 不问西东揽入怀 无语草花皆有道 风临味随暗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