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君臣佐使:用药遣方如用兵

【基础篇】君臣佐使:用药遣方如用兵

00:00
14:19

《本草纲目》健康智慧200讲交流群,欢迎广大喜爱中医药的伙伴加入!赵中振教授是一位接地气的学者,诚意与对中医药感兴趣的朋友们交流知识和观点!如有中医药方面的问题,也为大家答疑解惑。加微信 ZhangZF0422 回复“赵中振:《本草纲目》”即可入群。
(本群组建立目的非商业、非代表喜马拉雅app、不提供问诊服务,仅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共同学习《本草纲目》、交流心得、弘扬中医药文化。)

——————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赵中振。


我在海外学习工作了多年,常有外国朋友问我。赵博士,你说中药与西方传统药相比,有什么特色,我常说有两大特色,复方与炮制。今天我们先来说一说复方。


前次在北京,举办过一个我主编的《中药系列精华》(百字号丛书)新书发布会,厚朴堂的堂主徐文兵老师和我进行了一次视频对谈。


我们聊到了《西游记》,我们聊到了中药复方的君、臣、佐、使。


当时我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西游记》的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君臣佐使如何看?我说唐僧是被保护的对象,我把他比喻成了我们的人体,其它四位是卫队,有冲锋陷阵的,有策援保护的,有担行李负责辎重的。孙悟空是君;猪八戒是臣;沙和尚是佐;使就是白龙马了。


文兵老师说,你这个比喻很有意思,但有一点建议,谈到辅与佐,辅是顺着来的,佐是别着劲,起牵制作用的。沙僧是辅臣,猪八戒是佐。我说你这样改得好,沙和尚是臣;猪八戒是佐了。


1
什么是中药复方?

复方,人们还习称为方剂。谈到方剂,已经包含了“方”与“剂”两个部分。“方”有规定与规矩的意思,这里指的是按照中医的配伍原则。

而“剂”是在上述处方的基础上,按照临床用药的需求,加工成为一定的制剂形态,如传统的丸﹑散﹑膏﹑丹、汤以及现代剂型。

那从古到今,咱们中医到底有多少首方呢?

今天来来顺着历史时间的顺序来捋一捋。

20世纪70年代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有抄录于帛卷之上的帛书。经过医药专家的整理,以《五十二病方》冠名。这部在历代文献中都没有记载的医书。因为成书于战国时期,被公认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

唐代的“药王”孙思邈,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写过一本医书《备急千金要方》,这本书里面收了差不多五千多个方子。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892种药,有一万多条方剂。而且李时珍收录的方剂都是一些小药方,组成都是只有几味药,非常实用。提到了李时珍,明代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之前,其实还有一本书。

明太祖朱元璋的他有二十多个儿子,大家比较熟悉的是老四,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老六定王朱橚,这个人对医药的贡献可不小,他组织编写了一本书——《普济方》,他还组织写了一本《救荒本草》,后面我们还会提到。朱元璋的另外一个儿子老十七,宁王朱权,写了一本叫《茶谱》,我们后面说茶的时候会谈到。《普济方》里收了多少方呢?一共是六万多首。

现代,目前临床常用的经典名方,和经验方已经被生产出了为多种剂型,我们称为中成药,这也是广义上的中药。2015版《中国药典》共收录成方制剂1,006个,涉及873首中药复方,24种剂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中医的组方有一个基本的原则。

2
那么中医的复方是如何组成的呢? 

简单地说就是“君、臣、佐、使”。“君臣佐使”表示了药物相互配伍的关系。君臣佐使,也共同构成了中医药美妙的和谐之曲,绚烂的交响乐章,

组方的艺术在于用药如用兵,可加可减,灵活变化。

我想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方子叫“十全大补”,如“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丸”。但十全大补的组成究竟是那些药呢,今天我来剖析一下它是如何组成的。

“十全大补”,补什么?这个“十全”是取其完美之意。讲起“补”呢?,中医说“虚则补之”,不虚不要补,补的过了还会造成麻烦。补什么?“阴”“阳”“气”“血”。其中,最关键的是补气、补血。我这里面举两个代表性的方子。

花中有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医药王国补气也有四君子,称四君子汤,组成为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参、术、茯苓、甘草比)其中的君药就是人参。《本草纲目》记载所有疾病只要气虚,都可以用它作基础方。

补血,“四物汤”, 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是一个补血的代表方。它的谐音是“当地传说”可以帮助您记忆。这两个方子,补气和补血,如果加在一起就成了另一个方,“八珍汤”。

如果这个八珍汤再加上两味药,黄芪、肉桂,那就就变成了了“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就是这么来的。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三个药,陈皮、五味子、远志,则又变成了为“人参养荣丸”。俗称“十三太保”就是它。中药组方就是一个一个药迭加组合起来的。这是加法。

那么减法呢?比如说,张仲景治疗肾阳不足的“金匮肾气丸”,在宋代被医家钱乙减去了肉桂、附子这两味益火的药,就变成了“六味地黄丸”。



 “君”“臣”“佐”“使”,都可以调换。但是君药不能换、不能缺,君药换了,那就不是这个处方了。所以大家想想,西游记里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不在的时候,那一定是打败仗的。

3
下面我们来说说如何学习方剂、记忆方歌吧。

中医有很多经典名方,前面我们提到的明代《普济方》中收载了六万个方,加上后来的经验方,可能远远不止十万首了。

我这里给大家推荐十大名方,这是在临床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方剂:小青龙汤、小柴胡汤、血府逐瘀汤;大承气汤、温胆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五苓散、逍遥散、还有六味地黄丸。

方并不是越多越好,药也不是越多越好,要紧的是要有效。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赞为方书之祖,称该书所列之方被视为“经方”。以上名方就有一半是出自《伤寒论》。掌握好这些重点方,基本药,根据临床上出现的不同病症,灵活应用,进而可以变化无穷。

从古至今,要想记住这些方子,实在不容易。于是呢,古人就创作了一首首的方歌,也成为了中医师﹑中药师学习方剂学的入门阶梯。

提到方歌,我这里想起了一位老先生,清代的汪昂,这是一位医学大家,同时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科普作家。老先生活了80岁,他与李时珍有些类似,学历都不高,都是仅仅考中了秀才,后来弃儒从医。

汪昂的代表性著作有《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其中,《本草备要》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基础,删繁就简,由博返约,常用药 400 余种收录成书。《汤头歌诀》是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这些歌诀﹑朗朗上口而广为流传,为中医药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说到这些歌诀,三四百年来,有了词但还没有曲,喜马拉雅的朋友,哪位有兴趣,把它的谱成曲,寓教于乐。一定对学生有帮助。

有人说方歌难记,“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这里我教您个窍门,张仲景是哪里人?河南南阳人,我用当地话给您念一段,保证您一下就记住了: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记住了吧?!

我在教授的方剂学的时候,与同学们共同创作了《百方图解》一书。这本小书,有中文繁体版及简体版,并且一版再版,还被翻译成了英文版﹑德文版,市场上还有盗版的。小书受到了来自海内外朋友的欢迎,身为作者感到欣慰。同时也说明,读者对中药方剂学知识的关注与需求,复方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中医药王国的宝中之宝。

上一讲我们还提到的《药性赋》,无论是方歌还是《药性赋》,都是帮助入门学习,帮助记忆的方法,起到一个提示作用。这不是学习的主体,这是ABC的课程。记住了,不代表你就掌握了,下大的苦功夫。

小结:
古往今来,杏林名医如群星灿烂,名方验方更是数不胜数,中药复方深奥,变化无穷,但并不神秘。

有道是: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只有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勤于思考、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好中医。


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亮子老李

    太笼统了,听不懂呀,老师。 君臣佐使怎么配伍?

    赵中振教授 回复 @亮子老李: 别着急,慢慢来,后面课程还会讲解的。

  • 听友403193046

    教授你好,请问气虚和阳虚,应该是先补气呢?还是先补阳?

    赵中振教授 回复 @听友403193046: 可试从补气调理做起,但首先要明确自己诊断是否准确。最好先去找有经验的中医咨询一下。供参考!

  • 听友201804070

    白术还是白竹

    赵中振教授 回复 @听友201804070: 白朮(发音为竹)

  • 神农本草经2023

    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感恩遇见

  • 听友148304648

    诗话本草纲目(141) ——题中振《本草纲目》健康智慧200讲—— 君臣佐使 遣方用药如用兵, 君臣佐使掌上清。 七情和合臻至妙, 麾下百万尽全功。

  • 听友328484763

    讲的更生动 不枯燥

  • 1哈嘎

    正在喝四物汤 配合运动 感觉不错

  • 迷斯特高_dk

    第一次听到赵教授讲君臣佐使搭配,方剂配伍的时候就单曲循环听了好几个小时,也才知道原来中医药配伍是这么来的

    听友41520128 回复 @迷斯特高_dk: 我听第二次也听了几个小时,

  • 孤独白马

    孙猴子是君,唐僧是啥呢?

    芮子杨 回复 @孤独白马: 说了 人体

  • 美玉传承

    白方图解是哪个出版社出的,不然害怕买到非正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