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听说过“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意思就是别人不知道我的才能,那我干脆自己推荐自己,自己当自己的伯乐。因为不是每个千里马都会遇到自己的伯乐。
不过既然是毛遂自荐,那就得有推荐的对象,那么这个毛遂是向谁推荐的自己呢?答案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
说到战国四公子,大家脑海里或许有“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那幅画面,觉得他们都是玉树临风、人气爆棚、魅力满点的高富帅。实际上,战国四公子各有特点,完全不是一个模板。而且如果说到人气指数,平原君还真不如另外三位。比如魏国公子信陵君,他的门下食客基本都保持在三千以上的水平,可谓是宾客盈门。而平原君的门客,多的时候上千,少的时候就几百人,相比之下少多了。
但是,平原君有另外三位不具备的特点,这些特点让他成为了影响赵国历史的重要人物。今天,我们就从自我认知与危机处理两方面,来为你解读这篇《平原君虞卿列传》。
一、自我认知:知错就改,及时止损
平原君名叫赵胜,是赵国的一位公子,担任过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在这过程中,他曾经三次离开宰相职位,接着又三次官复原职,整个仕途可以说是三起三落。
作为一直身处赵国上流社会的人,赵胜家里不仅有门客,还有漂亮的妻妾。有一天,他的一位爱妾在楼上看风景,突然对着楼下哈哈大笑。周围的人看这个爱妾笑的那么开心,就顺着爱妾的目光往下一看,原来是楼下有个腿脚不方便的门客在打水,那副迟钝吃力的样子把平原君的爱妾给逗笑了。
在大多数人看来“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个嘲笑别人的行为太不厚道了,作为当事人的那个瘸子就更生气了。第二天,瘸子直接跑到赵胜家门口,愤愤不平地对他说:“我听说公子礼贤下士,所以很多士人不远千里赶来,就是为了归附到您的门下。谁知道,我一来就受到了屈辱,还没见着你,就被您的爱妾一顿嘲笑。大丈夫平生最恨的就是受到别人的耻笑,我想要那个耻笑我的人的脑袋。”
赵胜心想:这哥们有毛病吧?我的爱妾不过就是笑了你一下,你就要她的人头,未免也太过分了,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何况你这是要杀人啊。所以他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当成了瘸子说的胡话,糊弄糊弄就把这个跛子打发走了。
在后续一年多时间里,赵胜门下的宾客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可以说是“门庭冷落鞍马稀啊”。对于这种情况,他本人感到很诧异,就问一个留下的门客说:“我赵胜平时对待各位不敢有丝毫怠慢,怎么现在都纷纷弃我而去呢?”
这个门客回答说:“公子,就是因为您没杀那个耻笑瘸子的爱妾,让大家都觉得您是个喜好美色而轻视士人的人,大家觉得跟着您也没啥前途,所以大家就离开了。”听了这话,平原君恍然大悟,马上回家砍下那个爱妾的头,亲自登门献给瘸子,并向他道歉。从此以后,之前他门下走的客人就又陆陆续续回来了,家里慢慢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
咱们这里先不探讨古代女性的地位,以及这种做法的道德不道德,毕竟战国时期和我们现在的法治社会还是很不一样的。单从赵胜的前后变化来看,他远远不是一个完人,尽管身居高位,但也有很多缺点。可他听了建议之后立马能够调整策略,弥补损失,这个特质就对我们很多创业者很有启发性。毕竟,很多人遇到自己犯错误,第一时间想的是如何掩盖,甚至如何推卸责任。但平原君没有,意识到错了,就马上听大家意见,及时改正。即便已经造成了损失,那么也可以及时止损。
还有个事情,也很能说明赵胜知错能改的特点。
有一天,一个税务官到赵胜家征收租税,谁知赵胜家的家仆却一分钱也不出。税务官见状,便按照国法,处死了赵家九个家仆。这一来,可把赵胜惹火了,直接扬言要杀税务官。税务官看着他满脸怒火的样子,却一点不害怕,只是淡定地说:“您在赵国是贵族公子,现在却纵容您的家仆为所欲为。如果这样,那么国法的权威肯定就会被削弱。国法弱,则国家弱,诸侯肯定会乘虚而入。到时候要是连赵国都没有了,您又怎么享受荣华富贵呢?”
税务官这番话,有理有据,义正辞严,让赵胜一时间无言以对。紧接着,税务官继续说:“凭您的尊贵名望,只要奉公守法,那么赵国上下就可以安定。上下安定,国家跟着富强,赵国王室才能稳固。而您身为王公贵族,难道还会被世人看轻吗?”
赵胜一听,觉得这个人说话居然这么有条理,逻辑清晰,不卑不亢,是个栋梁之才,于是赶紧把他推荐给赵王。这个税务官,就是后来的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
古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由于出身豪门,生活优越,赵胜这个人确实养成了一身毛病。但是,他总能够在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马上愿意采取行动来改正,要么听从良好建议,要么换一种思维解决问题。当错误出现,已经产生影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放下自己的执拗和脾气。怼天怼地,怼同事怼甲方,都解决不了本质问题。
二、危机处理:在关键时刻要沉住气,找出对策
战国四公子虽然各有特色,但如果说家国情怀,大义担当,那么平原君赵胜无疑是表现最突出的那一个。而且,他还能在关键时刻沉住气,在众人慌乱的时候找出对策。
在毛遂自荐后,赵胜便带着他一起出使楚国。当时赵国已经输掉了长平之战,首都邯郸面临被秦国包围的危险。这个时候,唯有和其他国家结盟,共同对抗秦国,才能挽救处于生死边缘的赵国。
由于毛遂的出色外交表现,楚国答应了赵国的请求。在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楚国便派春申君带兵救援赵国。与此同时,魏国的信陵君也带领部队前来支援。战国四公子,一下子出动了三位,但不管大家如何积极,路途上都会消耗很多时间。秦军肯定是不可能给机会让援军集结的,得到赵国援军将至的消息,便立即加快对了邯郸的攻势。
眼见城池不保,赵胜也非常焦虑,但他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突然有一天,邯郸客栈中一个小官的儿子李同问他:“公子,您不担忧赵国灭亡吗?”
赵胜听了一愣,连忙回复:“赵国灭亡了,我就要当俘虏,怎么可能不担忧呢?”
李同接着说:“邯郸城里的老百姓,已经到了炊骨而餐,易子而食的地步了。可是您呢?宅中依然妻妾成群,连侍女都穿着华丽的衣裳,吃的也是上好的饭菜。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士兵连武器都凑不齐,您家中却堆砌着无数的金银财宝和物资。如果秦军真的攻破邯郸,您觉得现在的奢华生活还能够继续吗?”
说到这里,赵胜觉得李同绝非寻常之人。之前他一直没重视毛遂,导致人家埋没了很多年,今天是赵国生死存亡的时刻,他更不想错过眼前的李同,于是便恭敬地向李同请教应对的策略。
李同见赵胜真有诚意,便敞开了说:“现在您如果能让夫人以下的所有家中成员全部编入军队,分别承担守城的劳役,然后再把家里所有的物资钱财都分发给士兵。此时战士们正处于艰难困苦的时候,您这么做很容易让他们感恩戴德,从而激发最大的斗志。”
于是,赵胜采纳了李同的意见,一时间士兵们欢欣鼓舞,敢于冒死奋战的人就达到三千之多,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敢死队就这样出现了。李同见此情此景,也毅然加入三千人敢死队,奔赴战场和秦军决一死战。
有道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在这事关赵国命运的一战中,敢死队成员们个个如狼似虎,舍生忘死,硬生生把天下无敌的秦军击退了三十里。说来也巧,这时候楚魏两国的救兵正好赶到,秦军干脆就撤退了,邯郸最终得以保存。而李同却在作战时英勇阵亡,赵王便赐封他的父亲为李侯,以表彰他的功绩。
在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赵胜担起了自己身为贵族的责任,主导并实现了战国后期一次完美的合纵联盟,将秦军的攻势及时瓦解。危机出现,他能坦然面对,努力改正,从容的应对危机,因此成为了邯郸的救世主。
结语
赵胜去世之后,赵国依然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但平原君的美名却一直流传了下来。作为衣食无忧的贵族人物,赵胜知错能改,知错必改,对好的意见极度包容,在关键时刻也能冷静破局,无愧于战国四公子之名。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