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存在的本质
我们所看到和接触的世界到底有没有实质呢?这也是古今中外哲学家、宗教家们关心的问题。一般人总以为,我们所接触的这个世界是实实在在、真实不虚的。因为我们都很相信自己的感官,并以感官觉知来衡量现有的世界。有没有鬼呢?没有,因为我们没有看见;有没有菩萨呢?没有,因为我们也没有看见。这就是常人的认识。我们的认识来源于所谓的感觉,但我们的感觉是不是可靠呢?我们的感觉既要受到感官条件的限制,又会被我们错误的观念所误导。若是盲目地跟着感觉走,就像“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实在是非常危险。
佛教对世界的本质是怎么看的呢?佛教对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如实见的基础上。如实见就是如实地认识世界,它来自清净、圆满的智慧。如实见也称为正见,为八正道之首。所谓正见,就是正确认识宇宙、认识世界、认识人生。佛教对世界本质的认识,还是没有离开缘起法。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缘起法:无常恒不变性
常恒不变,是大家非常容易产生的一种错误认识。我们习惯把一切看成是永恒的:我们希望生命永恒、希望家庭永恒、希望事业永恒,总是生活在对于永恒的期待中。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事与愿违的痛苦。
在佛法中,有一种苦称为“行苦”。“行”是有为法迁流变化的特征,比如人的生、老、病、死,世界的成、住、坏、空,这本是正常现象。可众生愚痴,总期望这一切都是实在的、永恒不变的,所以经受无常变化时就会感到万分痛苦。若执著于家庭永恒、爱情永恒,当夫妻间发生矛盾,或亲人病故时,就会无法接受这一事实而陷入绝望之中。其实,无常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人有生老病死,朋友之间有聚有散,我们的心情有喜怒哀乐,海水有潮起潮落,草木有荣有枯,月亮有圆有缺……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切只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局,恐怕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了。
2.缘起法:无独存主宰性
我们总认为事物是独立存在或可独自主宰的,基于这种见解,就会产生两种错误认识。
其一,认为世界有主宰一切的神,一切都来自神的创造。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误认识,是因为不了解因果规律,不了解缘起法则。并由于错误认识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盲目崇拜神灵,将幸福孤注一掷地寄托于对神灵的祈求,不知通过修行来改造自我的重要性。虽说心念的力量不可思议,但如果自己不努力,只是一味期待神助,就像求神使水池中的石头浮起一样,不是很愚昧吗?
其二,就是产生“我”的感觉。我们的生命体,从色身到精神世界都是因缘所生。身体是各种元素的组合,精神世界是众多经验的积累,哪有独立存在的“我”呢?可我们总是执著有“我”,并以自我为中心而产生种种烦恼。对我喜欢的便贪著,贪心生起,就可能造下杀、盗、淫、妄的恶业;对我不喜欢的则嗔,嗔恨心生起,同样会造下杀、盗、淫、妄的恶业。人类的烦恼、痛苦乃至罪恶,就产生于这种虚妄的我执、我见的基础之上。生命本质是无我的,世界本质也是无我的,这不仅具有必然性,同时也具有普遍性。所以说,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都无独存主宰性。
3.缘起法:无实在性
虽然说万物在本质上是无我的,是空的,但存在的假相还是有的。以佛法的观点来看,人生烦恼都是因为对空及有的关系不能正确认识而起。我们总是把自己眼中的“有”与真实的存在混淆在一起。我们看桌子,觉得桌子是实在的;我们看自己的身体,觉得身体是实在的。这种实在的感觉,佛法中称为自性见。所谓自性,即能够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规定自己。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东西呢?茶杯是自己有的吗?不是,必须具足条件才能有。与自性见不同,缘起法认为一切存在都是条件有、条件成、条件规定。而常人由于对缘起缺乏正确认识,就会被事物的假相所迷惑,产生错误的自性见。人类的自性见根深蒂固,在原始社会,人们会把梦境看成是真实的存在,做了噩梦不但害怕,还要祈祷三天,这就是一种自性见。又比如给婴儿照镜子,他会对着镜子乱抓,以为镜子里的影像是真实的,这也是一种自性见。科学家比常人对事物产生的起因有更深刻的认识,但他们却把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看成是实在的,同样没有摆脱自性见。哲学家似乎比科学家更高明些,已能认识到事物的现象是虚假的,但他们还是认为有一个实在的、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体,依旧没有超出自性见。
所以说,自性见对人类来说实在是难以摆脱的。但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常恒不变的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缘起的,都是条件的组合,而它们的实质在当下就是空的。所谓空,空去的是对实在有的执著。在我们的眼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切都是实在的:实在的茶杯、实在的桌子、实在的房子……但如果我们用缘起法去衡量的话,会发现它们根本就不具有固定不变的实质。可是有些人脱离了有见之后,又会落入空见的极端,虽然事物不具有实在性,但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茶杯有,桌子有,房子也有,但有的只是假象,有的只是条件的组合。中观般若思想揭示了世界本质的无自性,让我们以空的智慧去透视世界。但我们要明确的是,无自性既不是空,也不是有。之所以要说空,只是为了让我们摆脱对有的执著。
4.因缘所生,唯识所现
唯识思想是佛教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揭示了心与境的关系,认为心境相依,境不离心。也就是说,能认识的心与所认识的境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由心和境两部分组成,但我们往往对心和境的关系不能正确认识。我们比较容易感觉到境,也就是物质部分;而心是无形无相的,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事实上,心比境更重要,心才是一切行为的真正根源所在。
比如一个持刀行凶的罪犯,法律要追究他的罪责,我们能否认为刀是杀人凶器,罪责就在刀?不能,我们会说罪责在凶手,认为这个人太凶残了。我们怎么判断这个人的凶残呢?一般人只能看到表面的现象,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已犯下杀罪,才能断定这个人是凶残的。如果一个人有杀人的动机,但还没有付诸行动时,我们就难以判断了。所以说,一个人的善恶,并不仅仅在于他的表现,最根本的还在于心,心能起主导作用。心的重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心是行为的根源。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呢?也在于心。人类在许多方面比不上动物,我们不会像鸟一样飞翔,但却能制造出飞机,比鸟飞得更快,因为人的心智要比动物聪慧得多。
学佛与不学佛的区别在哪里呢?也是在于心。建立信仰,首先在于思想的认识和认同。佛教里有这样的偈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性”就是十法界,佛教把生命分为十个层次:最高层次就是佛,其次为菩萨、缘觉、罗汉、天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种生命层次的区别也都是在于心。成佛在于心,做人在于心,当牛作马也是在于心。人道在十法界中的地位很重要,它的作用就像一个中转站。佛教讲人身难得,因为只有人道才具备最好的修行条件,但修行也还是没有离开心。
六祖慧能在《坛经》里面讲到佛与众生的区别:“前念迷即众生,后念悟即佛。”迷与悟正体现在心的转换中。俗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谓放下,不仅是要在形式上放下,更要在心中放下。否则,即使放下了手中的刀也是枉然。佛经记载了这样的故事,一个修行人拿着东西去见佛,佛陀叫他放下,他就把左手的东西放下了。佛陀又叫他放下,他就把右手的东西也放下了。佛陀还叫他放下,他很疑惑:我不是把手里的东西都放下了吗?佛陀告诉他: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东西,而是让你放下心中的执著。
第二、境由心造,即境不离心。也就是说,我们所认识的一切对象都离不开能认识的心,这是唯识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但一般人往往认识不到这点,总以为我们认识的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看见这个茶杯很好看,就认为茶杯本来就好看;我们看见这朵花很美丽,就认为花本来就美丽;我们看见那个人很讨厌,就认为那个人本来就讨厌……殊不知这一切的境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都没有离开心的认识。谁能举例说明哪种东西离开了心的认识?其实,举例本身就不能离开心的认识。如果离开心的认识,也就无法举例了。
人类对一切现象的感觉,都来自于我们的认识。其中,既有社会的影响,也有属于个人的经验。我们说这个茶杯好看或不好看,茶杯本身存在美丑吗?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大智度论》中有个比喻:一个美丽的女性,在丈夫眼中是个贤慧的妻子;在孩子眼中是位善良的母亲;在与她同样漂亮的女人眼中就成了仇敌;而在鸟兽们的眼中,她就是可怕的人……“境由心造”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世界上一切现象的美丑和价值,都是我们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来规定的:一只古碗,鉴赏家看到的是它的历史,收藏家看到的是它的价值,外行却只看到它的破旧。又如馒头和金子,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金子比馒头更珍贵,但在特殊情况下,它们的价值也会发生改变。有个故事说,一艘船遇难之时,大家都跳到海里逃生。其中有位富翁带走了金子,另一位贫民带走了馒头。在海上漂流几天几夜后,贫民因为馒头度过了生死难关,而富翁却抱着金子惨死在海里。由此可见,任何事物的价值都不是绝对的。
又如天上的月亮,在不同观赏者的眼中会产生不一样的作用:有人觉得赏心悦目,而有人却会因此伤怀哀叹;同样是秋天,有人觉得“我言秋日胜春朝”,有人却觉得“秋风萧瑟天气凉”而不胜悲戚。境本是同样的境,不同的心却再造出不同的境。所以说,“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浅深”。同样的事物,以各人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会有不同的发现。就是我们自己,在不同的心境中也会有不同的感觉。哲人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这个尺度就是我们的心。
第三、苦乐由心感受。一般人或许以为有钱有势才能快乐,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有钱有势的人,往往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羡慕之上,这种快乐并不真实,也不会长久。而物质条件简陋的人,若能安于清贫的现状,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快乐,所谓知足常乐。所以说,苦乐与否并不在于外在环境,而是在于心境如何。
虽然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幸福的内涵和根源,只知从外在环境中不断寻找。许多人将人生幸福建立在物质改善的基础上,为了挣钱绞尽脑汁,不择手段。虽然钱挣到了,幸福却未必同时到来,甚至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了自己。如果我们只是从外在环境中寻求快乐,而不从内心寻找,实在是舍本逐末。所以,幸福人生的关键是心灵健康,其次是身体健康,第三才是财富。幸福不能没有财富,因为生存离不开物质条件,但若只物质条件,没有健康的心灵和身体也不行。就像病人,即使是再好的东西也不会觉得可口;就像帝王,权利和财富都到达了顶点,没有好心情同样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
我们可以逃避环境,可以逃避人际关系,但无法逃避自己的心灵。如果我们心中有烦恼,无论换作什么样的环境,烦恼还是不能摆脱。直面人生,也就是直面我们的心灵,因为苦受和乐受都来自心的感受,来自于心的认识。人类正是因为对世界的无知,才形成了各种烦恼和痛苦。
学佛就是要从培养健康的心灵着手,这才是追求幸福的根本。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不是唯物的世界,而是唯识的世界。所以,在人生中起主导作用的,正是我们的心灵。
七、结说
佛法关于世界的理论,向我们揭示了世界的本质是无常、无我、无自性、唯识的。假如我们能够用这四种智慧去审视世界,就可以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生活得洒脱自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