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念》 结语

《一生一念》 结语

00:00
10:07

结语

 转眼,五年过去了。聂艳华依旧疾行于乡村与城市之间。无论是面对乡村那卑微的大地,还是面对城市里那些虔诚的人心,聂艳华常常因为一些看似普通的细节,或是平凡的话语而感到浑身发热或是泪眼朦胧。或许,这就是人类最初的感恩;或许,那就是人性深处的悲悯;或许,正有一种从来不曾感受的力量从生命中醒来,那力量就叫爱!

    聂艳华的生活与追求都极为简单,正是这种简单,让她活得更为纯粹。

    是啊,纯粹而专注!

    聂艳华的“三耳马”已经有了一群铁杆粉丝。“合十贡米”更是销往全国更多的城市。最让聂艳华欣慰的是,“华兴”人已经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定位和目标,并因为自己是华兴人而感到骄傲,因为自己每天做的事儿而感到幸福并充满了价值感。

    老会计元元退休了,退休前半年,她手把手为“华兴”带出新徒弟,顺利接手她的工作。

    老的总经理也退了,华兴的文化与使命,又为其感召来了新一代80后、90后的大学生。大兵、侯伟、佳佳、刘薇、李贺,年轻的一代如同一轮轮正冉冉升起的太阳,不断创造着小奇迹。

    老员工的持重与忠诚,新成员的勇猛与创新,让聂艳华看到了更远的未来与希望。

    吉林省举办高校大学生诗歌朗诵大赛,“华兴”作为支持教育的良知企业,成功获得了大赛冠名权,大赛颁奖的前夜,聂艳华的爱人即兴作了一首诗——《一粒米的大愿》,并在第二天的颁奖仪式上由华兴人李贺朗诵:


一粒米的大愿
作者:马永辉
在白雪皑皑的冬季
来读诗,
融入了清醒和充实的膛音;
那是爱,是喜,是艰辛,是收获!
华兴人,
把一颗稻苗插入土地的时候,
那土———是黑土地上最纯净的沃田,
那水———是鱼与蟹子的乐园……
水和空气,山与江河,
负氧离子的磁场,神清气爽!
一切皆为心造!
有机的肥料味道
是禾苗的最爱,
从启明星到晚月亮的间隔
你都在水里薅草,
滴滴汗珠付注了大爱的心愿……
小粒香会感谢你,
稻花香会感谢你,
吉林大米会感谢你,
入口的心安与育者的心达
更会感谢你!
因为这是使命,
华兴人的使命!
为员工的
精神和物质生活谋幸福,
为百姓奉上放心的粮食,
我们不敢怠慢,
我们一直奋斗在路上,
因为我们爱祖国,
爱我们的人民,
我们认真做
就用这生命的能量——
一粒米
来实现我们的大愿!

飞翔2019年11月19日晨书

    中国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给“华兴”开辟了一条新路,一条活下去、活得更好的路。中国人的祖先早就告诫后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聂艳华在企业存亡间寻到了一条光明大路。于是,她将办公楼的第三层无偿捐给了“明德书院”,用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家庭受益。

    2019年的冬天并不冷,阳光薄薄敷于门前的木亭。聂艳华的订货电话响个不停。而远在东莞的企业家谷晓雨此时已经下了飞机,正在赶往“华兴”的路上。谷晓雨正操持着一家塑料企业。2006年,一位她十分敬重并信任的前辈曾告诉她,让她到东北做粮食生意,造福更多的东莞人。那时,她的塑料生意正蒸蒸日上,谷晓雨无论是在东莞本地,还是在香港的业界都小有名气,她考量了再三,还是舍不得放下手里的一切。近几年,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谷晓雨的塑料厂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谷晓雨正寻求转型之路。时隔十多年,谷晓雨再次受到指点——一定要来东北做粮食,主要做大米。谷晓雨多方打听和考察便选定了聂艳华,她打算在东莞开一家吉林大米直营店,这一次,她便是前来商定装修等细节的。

    聂艳华站在门前等待着谷晓雨的到来,员工们正忙着将一袋袋米装进快递的车里,看着他们的背影,聂艳华感受到,在这漫长的人生当中,她已将生命中的每一丝热情、每一缕灵感、每一个美好的想法与寄托都倾注到这一袋袋的粮食里。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聂艳华的脸上,柔和而美好,此刻聂艳华正在心里许了一个心愿:只愿,那一天,我去的时候,能像我来的时候,纯粹而干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