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去何从 三

第七课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去何从 三

00:00
18:19

七、利人和利己

  济群法师:处理好义与利、自利与利他的关系非常重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把两者对立起来。一个人追求利益,很可能被视为小人。反之,如果你是君子,似乎就不该追求利益。事实上,义与利不必对立,因为我们在世间的生存需要利益为保障。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用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和道德并不矛盾。
  在市场经济发展早期,很多人为逐利不择手段,带来种种苦果。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步规范,人们发现,企业想走得远,做得大,要具备两种精神,一是诚信,一是利他。首先要有诚信,这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同时还要有利他心,考虑大众利益,才能得到社会认可。从诚信和利他的角度,利益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当然,有时不讲诚信和利他也能赚钱,但这是走不远的。现在的互联网企业讲究免费原则,如淘宝、微信都是以免费广结善缘,再通过其他渠道获利。可见,利他是做大平台、得到人脉的重要前提。
  说到自利和利他,我们过去很容易把两者对立起来,以为利他就会损己,损他才能利己。事实上,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地球家园,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现在习主席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说明,人类利益是一体的。我们只有具备利他心,互利互惠,才能在地球上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世界是缘起的,不论人和人之间,还是人和自然之间,都是彼此依存的。如果我们仇恨他人,想要伤害他人,且不说对方是否受害,自己首先会被这种不善心所伤害。想一想,当我们心怀嗔恨时,会开心吗?反之,如果对他人慈悲关爱,让他人因你受益,不仅能得到对方和社会的认可,同样会滋润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感到幸福。所以说,利他即是利己,害他终将害己。

八、从同情心到慈悲心

  主持人:佛法说的是慈悲心,哲学说的是同情心,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济群法师: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们看到孩子走在井边就会担心,不是因为孩子和你有什么关系,而是自然生起的同情心。这就说明人有良性潜质。如果我们把这念恻隐之心不断发扬,就会成为慈悲心。当你看到每个人都能心生慈悲,就是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所以从佛法角度说,同情心是成就大慈大悲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同情心,也就没有慈悲心了。
  周老师:西方哲学在谈道德问题时强调了两点。道德基础并不是社会外加于人的约束,实际上,道德在人性中是有根据的。你是生命,别人也是生命,生命和生命之间是有通感的。看到别的生命受苦时,你会本能地产生痛苦,这是道德的基础。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强调:社会上一切重要道德都是建立在同情心的基础上。其中最主要的,一是正义,一是仁慈。正义就是不能损人,并对损人行为加以制止和惩罚。而仁慈不仅不能损人,还要在他人遭受痛苦时给予帮助。所以,同情心是西方哲学强调的道德基础。
  另一个基础是说,人是精神性的存在,有灵魂,有理性,所以你有自尊心,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要作为灵性的存在互相对待。这种尊严也是道德的基础。
  这个说法和孟子的观点很像。孟子讲道德的四端,其中两点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是仁爱的开端;“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做人是有尊严的,不能亵渎这个尊严。这种道德情感,中外是相通的。
  济群法师:今天的社会特别需要道德,但道德在民众心目中并不是很有分量。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和对道德的认识有很大关系。我们往往觉得,道德是社会的需要,不是个体生命的需要。那么当大家都不遵守道德时,我去遵守道德,是不是傻瓜,是不是吃亏?
  刚才周老师说到,道德的源头来自内在的同情心、羞耻心。但现在的人太无明了,这种内在源头未必有多少力量。所以要让大家认识到,道德不仅是社会的需要,当我们遵循道德时,自己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佛法认为,生命都是因缘因果的相续。我们今天能成为这样的人,有这样的性格、兴趣、命运,来自过去生的积累,是行为、语言、思想产生后留下的业力。这些积累会成为习惯,习惯会成为性格,性格会成为人格。如果我们希望有更美好的自己,必须从身口意三业开始改变。这就离不开对道德的实践。
  如果我们不遵循道德,造作种种恶行,将形成不健康的习惯乃至人格,给生命带来无尽痛苦。也就是说,自己首先会成为身口意行为的受益者或受害者,其次才是他人。道德行为会在自利的同时造福他人,不道德的行为会在自害的同时伤及他人。真正认识到这一原理,自然会遵循道德。所以道德需要以智慧为前提,看清这些行为的结果,以及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否则,仅仅通过社会监督或同情心来落实道德,是没有多少力量的。
  主持人:在利益面前,道德的约束力往往非常微弱,甚至在法律的重压下,也有人铤而走险,导致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种种问题。所以还是要从观念上正视,从根本上改变人心和人性,知道所有的事都和自己息息相关。

九、认识人心、人性的意义

  主持人:我们说了很多人心、人性的内容,就是在解答今天的主题——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去何从。通过两位智者的对话,我想大家琢磨出答案了:往外找是没有出路的,只能向内探求。最后请两位说一说,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大家不再为基本生存担忧,可还是存在种种问题。我们讨论人心、人性这些古老而根本的问题,意义究竟在哪里?
  济群法师:自16世纪以来,基本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在主导,包括商业文明、工业文明、科技文明,都在改造世界,服务人类。在人口不断膨胀、资源迅速消耗、生态日益脆弱的今天,很多国家已开始关注移民外星的课题。这些发展的共同特点,就是不断向外探求。事实上,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我们要寻找出路,必须向内而非向外。因为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人有没有健康的心态和人格,而这正是东方文化的强项。佛法认为,心净则国土净。我们的内心清净,世界自然就清净了。因为世界是由人组成的,如果每个人都善良而富有爱心,哪怕物质简单一点,同样可以过得很美好。相反,哪怕物质超过现在十倍,但有很多不健康的人,这个世界会安定吗?会和谐吗?
  相对无限的宇宙,人的认识能力非常有限。我们有了越来越先进的科学仪器,但每一种新的发现都让人了解到,其实还有更多的未知。可以说,已知越多,未知也越多。我们一直以为物质世界就是一切,但悟空号发现,在宇宙中,暗物质约有27%,暗能量约有68%,而我们看到的物质世界仅有5%。面对如此巨大的未知,我们真的很容易焦虑——未来到底在哪里?
  佛法给了我们一条出路,认为心的本质就是世界的本质。因为心是无限的,哪怕世界有无限的外延,但在本质上,都是心的显现。当我们有能力看清自己的心,就有能力了解无限的世界。我曾在北京大学阳光论坛作过“佛教世界观”的讲座,讲到科学发现对佛经的印证。从宏观世界,科学家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星系,但《华严经》《般若经》早就告诉我们,宇宙中有恒河沙数世界。在微观世界,现代量子力学发现了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等,而佛法的中观和唯识思想中,早已对相关原理讲得非常透彻。为什么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这样的智慧?因为他证悟了心的本质,证悟了诸法实相。
  面对世界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高度发达,很多人感到茫然: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方向在哪里。如果我们继续向外寻求,是永远找不到出路的。只有转而向内,立足于对心的认识,重新造就人格,建立目标,才能不断提升生命品质,而这正是人工智能完全无法替代的优势。
  人类何去何从?我们有什么样的认识,就能认识什么样的世界,选择什么样的未来。佛法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心学,对认识心性和解决心理问题有着透彻的智慧。通过对智慧文化的学习,可以开发潜能,从认识生命真相,到认识世界真相。当我们看清这一切,就没有何去何从的困惑了。
  周老师:我觉得,人类前途归根到底是取决于人类中的多数人,他的生命能不能觉悟。从这个角度说,只要能达到这一点,人工智能不可怕,出了问题我们都能解决。如果达不到这一点,没有人工智能,人类也没多大希望。
  从这点来说,我觉得我们需要佛法,也需要一点哲学。佛法确实了不起,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在追求,要找到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找了两千多年,现在得出一个结论——世界没有本质,也就是佛法说的无自性。
  主持人:周老师刚才的讲话中说到一些佛法名相,我觉得特别赞叹:您作为一个哲学家,可以有这些修行方面的认识。相信到下一本书,您的境界更值得期待。关于今天的主题,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索,也找到了相应的答案。刚才法师和周老师说得很清楚,就是向内求——每个人找回自己的本心,找到生命的出路,人类就能找到共同的出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