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佛教否定现实幸福吗
主持人:刚才的对话中多次提到一个词:幸福。对于普通个体来说,不论追求现实价值还是终极价值,比较关注的是怎样才能过好。普通人印象中的幸福,就是有基本物质保障,同时精神上比较充盈。刚才听到轮回是苦的时候,我在想,佛教是不是否定现实的幸福?
济群法师:每个人都向往幸福,追求幸福。但什么是幸福?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往往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没钱的时候,有钱就是幸福;没结婚的时候,结婚就是幸福;没孩子的时候,有孩子就是幸福;没房没车的时候,有房有车就是幸福。我们以为,得到自己想要的就是幸福。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人有了以前梦寐以求的条件,甚至有了几辈子、几十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却还是不幸福。为什么会这样?关键是没有健康的心态。如果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建立在迷惑、烦恼之上,即便拥有再多,也是无法得到幸福的。反而会因为过度关注物质,带来攀比、竞争、压力,及焦虑、没有安全感等负面情绪。
佛法告诉我们,心既是痛苦的源头,也是快乐的源头。当内心充满烦恼,这些负面情绪会不断给人生制造问题,制造麻烦,制造伤害,会成为制造痛苦的永动机。反之,当人生没有迷惑、烦恼、压力时,即使粗茶淡饭,也能乐在其中,所谓“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所以佛教更重视心灵健康,重视解脱之乐,而不是把拥有物质当作幸福之本。
修行就是调心之道,只有解除迷惑、烦恼,拥有良好心态,才有能力感受幸福,收获幸福。
主持人: 明白了,佛法不是否定幸福,而是否定我们对幸福的错误认知。刚才误解了自我,现在误解了幸福,总结起来就是《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我们在生活中就能看到这种现象,物质越来越丰富,科技越来越发达,但没有烦恼的幸福非常难得。
五、哲学如何静心
主持人:刚才提到静心,这是佛法提倡并擅长的。在哲学的角度,有没有静心、安心之类的说法?
周老师:我觉得整个哲学就是让人静心,让人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根本问题——宇宙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我觉得,这种思考的最终结果是让人超脱一些。这点和佛学的目标一致。刚才济群法师说,解除烦恼就是幸福。其实,很难从正面定义幸福。
幸福是哲学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古希腊时期讨论得尤其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派是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他强调的快乐并不是物质和纵欲,而是身体健康,灵魂宁静。另一派是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的完善,主要代表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强调幸福就是美德,做有道德的人,就是幸福的。
中国古典哲学关注什么是理想生活,也是讨论这个问题。我觉得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孔子的幸福观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安贫乐道——物质生活可以简单些,在精神上追求快乐。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其幸福观也可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全身保性——保护好生命完整、真实的状态,不让它被物质破坏了。这句话出自《淮南子》,是早期杨子的说法,我觉得可以代表他们的观点。
可见,东西方哲学都是从价值观来说幸福——让自身最珍贵的东西保持良好状态。这最珍贵的是什么?完善主义强调的是精神,快乐主义强调的是生命。其实这两派也不是那么绝对,而且都强调生命要单纯,不要复杂,否则就是痛苦的根源;同时强调精神应该丰富,要高贵、优秀而有信仰。我觉得两者可以结合起来,让精神和生命都有良好状态,就是幸福。
老天给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这条命照看好,把这颗心安顿好,人生就是幸福的。人心为什么不静?无非是烦恼和痛苦。烦恼和痛苦的根源有两种,一半是自己制造的痛苦,因为价值观出了问题,没找到人生真正的意义,把并不重要的东西看得无比重要,追求不到痛苦,追求到了仍然痛苦。另一半是人生必然会有的痛苦,不能正确对待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那些是自己无法支配的,如果为此纠结,就带来了痛苦。
所以,一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是哲学讨论的问题;二是对自己不能支配的命运,要以超脱的智慧对待。斯多葛派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对不能支配的东西,要做到不动心——既然你支配不了,何必为它激动呢?没必要。这也是哲学讨论的问题。
主持人:超脱的智慧,原来哲学也讲这个。《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中说到,命运有一些是可变的,有一些是不可变的,当时周老师就是持这样的观点。法师有补充吗?
济群法师:静心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在今天这个浮躁的时代,外在的喧嚣刺激,内心的情绪起伏,使每个人都很累。我们想要休息,可心老在不停地动荡,使我们不得安宁。我常说,未来考量一个人能不能健康地活着,其中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有没有休息的能力。
在过去,生活环境单纯,没有那么多娱乐,人们可以静静地晒晒太阳,看看月亮,有时间也有心情和自己在一起。但现代人因为网络的普及,资讯的泛滥,时刻被手机、电脑掌控着,几乎停不下来。必须到身上的电全部耗完,才能把这些东西放下睡觉。充一晚上电之后,第二天又继续忙碌,继续消耗。
其实,身和心本身都有自我疗愈的功能,休息就是启动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身体需要通过休息恢复精力,心灵需要通过放松恢复安宁。如果没有休息的能力,就意味着我们不会有健康的身心。如何让这颗躁动不安的心平息下来?佛法告诉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改变认识。周老师讲到,西方哲学家告诫我们:不要去追求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其中包含什么道理?就是以智慧审视人生,所谓“智慧不起烦恼”。所有烦恼都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关。生活中每天会发生很多事,这些事对我们产生多大影响,关键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如果带着强烈的我执、二元对立或负面情绪,那么,每件事都可能制造烦恼。反之,如果我们能以智慧透视真相,任何事都不会带来烦恼。在中国历史上,王维、苏东坡等文人士大夫,既是入世的儒家,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们通过学习佛法,在做事的同时,看到世间名利的如梦如幻,不管得意还是失意,都能超然物外。
其次是勤修戒定慧。戒是指导我们过健康、有节制的生活。现代人为什么静不下来?就是因为把生活搞得太复杂,索求无度,所以心也变得很乱。如果生活简单而有规律,心就容易清净。而定是安心之道,由此开启智慧。佛法认为,心本身就有观照力。《心经》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告诉我们,生命内在具有观照的智慧。当我们通过禅修使这种智慧得以显现,就有能力处理情绪,平息躁动,不被烦恼妄想左右。
主持人:关于如何安心,从理论到实践,法师给我们讲得非常清楚,而且和周老师所说有不少相通之处。比如让生活尽量单纯,在精神层面则以更高的智慧和正确的价值观看待人生。学佛可以持戒、禅修,哲学有没有关于静心的具体做法?
周老师:这是哲学不如佛法的地方,光在理论上讲智慧,但没有戒和定这些帮助人进入智慧状态的方法。基督教有,但哲学没有。当然从戒来说,如果生活简朴就算戒的话,那我还有一点,但定一点都没有。我感觉,智慧不仅是理论,有些东西是融化在你的血肉中,不是知识性的东西。
我在看哲学书和思考的时候,觉得它把我本有的东西唤醒了,让我本来有的更强大,是这样的关系。如果单靠接受一些知识,我觉得一点用处都没有。你要问,哲学哪一块对我的影响最深,我可能说不出来,但哲学给我的最大好处是很明确的。我觉得哲学好像给了我分身术,把自己分成两个我。身体的我在这个世界活动,还有一个更高的我,说是理性、灵魂的我也好,佛性的我也好,就在上面看着身体的我活动,还经常把身体的我叫来,让他向自己汇报,然后给他总结,给他提醒,给他指导。当遇到烦恼时,更高的我就能跳出来看看。我觉得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一个自我,要让他经常在场,经常处在清醒的状态,而且要让他强大。怎么让他强大?就是去读那些伟大的著作,去读佛经。
六、人性和佛性
主持人:刚才说到人性和佛性,对于人工智能时代来说,如果我们可以找出规律或算法,是不是可以植入?这样的话,人工智能是不是有一天会具备人所有的情感,或修行所要达到的境界?
周老师:肯定不能,人工智能可以对佛经做很好的整理,我相信它可以做到这点,但永远不会有佛性,也不会懂得佛性。
主持人:请法师谈一谈,人性和佛性的区别到底在哪?
济群法师: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人性,然后才能进一步了解,人性和佛性到底有什么差别。简单地说,人性是代表人类本质性的存在。古今中外的哲学流派,都立足于不同视角定义人性。中国古代的“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是从自然性的角度定义人性。西方哲学更强调理性,以此作为人性的重要内容。
佛法对人性的认识有两方面,一是知的层面,一是行的层面。从知的层面,认为理性是人性的重要特点;从行的层面,认为人有贪嗔痴,也有悲悯之心,说明人性是多样而非单一的存在。中国古代有性善说和性恶说,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可以成就圣贤品德;也讲“人与禽兽几希”,不小心就可能禽兽不如。
所以人有两面性,关键在于发展哪一方面。今天的社会强调发展,我们要发展经济,发展企业,发展文化。其实生命也是同样,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充分了解人性,作出正确选择,发展其中的正向力量。
相对二元的人性来说,佛性是超越二元的,代表更深层、更本质的生命内涵。佛法认为每个众生都有佛性,不论凡圣,佛性都是圆满无缺的。一旦证悟佛性,就能彻底摆脱迷惑烦恼,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所以说,了解佛性对我们更为重要。
周老师:佛就是觉悟,佛性就是觉悟的本性。人性问题,从不同角度有不同说法。比如探讨人和动物的区别,但对人来说又是共同的,这些特性被称为人性。西方哲学通常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是没有理性的。
此外是从道德的角度。中国关于人性善恶有很多争论,先秦时的儒家就有几派,孟子认为性善,荀子认为性恶,孔子则认为是中性的,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善恶是后来变的。但西方哲学对人性的善恶谈得很少,没有从道德上分析人性。
西方近代哲学对人性的分析,是考虑到这样的问题——社会怎么对人性因势利导。它把人性分成两方面:一是认为利己乃人的本能,个体生命一定会追求自身利益,一定会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我们无法对本能作道德判断,不能说这是善的,或这是恶的。
但人不光有利己的本能,还有另一种本能叫同情心。西方哲学普遍承认,人是有同情心的。其中有两种不同观点,但我看大同小异。一种观点认为,同情心是独立形成的特性,是在原始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因为他需要别人帮助,需要合作,就形成了同情心。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由利己心派生的。作为生命体来说,你必须有利己心,对自己的痛苦和快乐是敏感的,要关心并追求自身利益,才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想到别人有同样的本性,所以要尊重别人的本性。
不管怎样,二者都承认人既有利己心又有同情心,社会就该因势利导。因为利己心是最强烈的,所以要设计一种制度,让每个人可以追求自身利益。但因为你是利己的,他也是利己的,所以你在利己时不能损人。这样一种鼓励利己、惩罚损人的制度,叫作法治。
法治的根本原则,是每个人可以追求自身利益,但不能损害他人利益。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中国传统思想是有问题的,往往把损人和利己说成一回事。其实利己不一定损人,损人是有害的,利己则是应该鼓励的。在中国儒家思想中,对于追求个人合理利益是有压制的,很多社会问题可以从中找出原因。
主持人:这段说得非常棒,很多时候大家会有一种误解,觉得提倡利他时,自身利益一定会受到损害;或说到利己时,一定是损人的。其实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捆绑关系。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