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把老虎养得跟猫一样乖
说完了螳臂当车的比喻之后,蘧伯玉又用饲养员养老虎的事情来告诫颜阖:“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在家里养老虎的人,不像在动物园,有铁栏杆、铁笼子关着。动物园养狮子、养老虎、养豹子,饮食方面的待遇很高,全部都要拿牛肉、羊肉来喂,有时候还要吃点活鸡、活鸭。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早在两千年以前,中国人就已经在驯养老虎等猛兽了。捕获了老虎后,确实有人在家中喂养。当然,这个也只能是大贵族家庭才养得起。
蘧伯玉看起来是深通养虎之道,他告诉颜阖说,你喂老虎的时候,“不敢以生物与之”,就是不能够喂它活的东西啊,就是怕激发了老虎扑杀野物的野性,那养虎的人就危险了。
“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你也不能把整个的动物都给它吃,不管是牛也好猪也好,它要是一时撕咬不开,就会发怒,就会把野性激发出来。这样的话,养虎的人也不好收拾。
“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这一句就是说,你要懂得它什么时间饿了,什么时间饱了,要掌握它的生理规律,从而回避和淡化它的野性。人与人相处的时候,也要想想这个故事会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老虎和人肯定不是一回事,老虎是野物,而且是百兽之王,是要吃人的。但是一个高明的养虎人,如果化其野性而驯养,老虎也可以和猫一样乖,和猫一样给饲养它的主人献媚。当然了,如果放纵其嗜血好杀的野性,违逆了上面这些原则,那么对不起,老虎就要吃人。所以,一个顺一个逆,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精通养老虎哲学的人
我们在某些棘手的人事处理上,也要学习蘧伯玉的养老虎哲学,要顺其性。有些人像老虎一样,有些人跟猫一样,有些人跟狗一样。为什么非要顺其性呢?顺其性,就能“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如果不顺其性,我们就会遇到很多麻烦。
有些朋友,我们都知道是触动不得的,一触犯就会很麻烦,一碰就八丈高,又哭又闹。遇到这样的人,你就要避开触犯他毛病的地方,绕道而行。这是人与人打交道时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疤和隐私,不说没事,一说到人家的伤疤,说不定人家就要和你拼命。我们怎样养自己“形莫若就”的处事功夫?就是要遵循这个“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这也是知己知彼的感觉。
老虎只是比喻,蘧伯玉举老虎的故事,是要以此方法来解决人的问题。他就是要向颜阖说明,卫灵公的这个太子,就算他是一只老虎,你也有办法。只要你“时其饥饱,达其怒心”,只要你顺养之,不要逆养之,就能把这个横行太保教乖了!
我们身边的人,平时大家相处,没有什么权势上的利害冲突,也没有贵贱大小之分,也用不着蘧伯玉的这套养老虎哲学。但是,如果你是在机关里面,所谓“官高一级,犹如泰山压顶”,你的顶头上司始终都把你的命门捏着,既可以提拔你,也可以一脚把你踹下去,你该怎么办?你就只能拿出蘧伯玉养老虎的这一套了。不管是什么时候,或是什么地方,这个养老虎的原则都是行得通的。
中国的历朝历代,很多时候太监都可以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就是因为太监们太懂得这个道理了。他们都是精通于这一套养老虎哲学的人。为什么呢?皇帝都是他从小带大的,尾巴一翘,就知道是拉屎还是撒尿;眉毛一动,就知道他起了什么心,有了个什么主意。皇帝喜好什么,就顺着他的意来,至少在皇帝发疯的时候,血不会溅到自己身上。
我们喜欢研究历史的就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太监都厉害得很,很多大臣都不是对手。东汉末年,那一大批清流之士,堂堂正正的名士,包括宰相、大将军,一茬一茬地败在太监手上。唐末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不少皇帝是太监立起来的,也有很多是太监踩下去的。比如明朝末年的冯宝、魏忠贤一类,他们就掌握了养虎的这套本事。
我们并不是说,现在学了这个东西就要像历史上的太监们那样奸猾。其实,庄子强调的是养生、全身。如何让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啊?他说的就是一种保身哲学,就是明哲保身的这么一种学问。这一套学问是要你在明哲保身的前提下,去为社会、为老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庄子传下的绝招
下面呢,蘧伯玉又举了一个例子,算是给他和颜阖的对话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蜃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我们看这个爱马的人,爱得简直不像样了,编个竹筐兜在马屁股后面接大便,还拿个大贝壳拴在马肚子底下接尿。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贝壳都是当货币使用的!我们想一下,要用来接马尿,那个贝壳不知道要用多大的才行。马一撒尿,恐怕就是一脸盆啊。这个爱马的人就跟现在养宠物的人一样,把他的马儿爱护得无微不至,天热了要给它洗澡,天冷了可能还像现在养的宠物一样,弄件背心来穿穿。老庄之学盛行于南方,南方马匹少,比较珍贵,不像北方是游牧民族,马匹很多。
下面说的就很好玩了。“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他说这个时候啊,恰巧有一只牛虻飞到马身上,养马人爱护马啊,也没有给马打招呼,就出其不意地一巴掌打了过去。结果呢,马受惊后把嘴上的环都拉豁了,又把自己的脸刺破了。而那个盛尿的大贝壳呢,也被马乱跳搞碎了,把马的胸腹都戳穿了!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他说你爱过头了,方法不对,麻烦是很大的。如果是人与人之间发生这样的事,那就不仅仅是马把缰绳扯断、嚼子咬断、头胸受伤之类的事了,这个算是简单的,要是人带给你麻烦,那就说不清了。
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避免“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这个要结合前面几段来看了。包括颜渊到卫国去,叶公子高到齐国去,以及蘧伯玉跟颜阖的对话,要把这三个公案并列起来参。这几个故事都是说干公事的人、吃皇粮的人的难处。怎样使自己在吃皇粮的时候,不遇到这些麻烦?我们遇到麻烦怎么处理?既然是人间世,庄子就给了我们一些绝招。
我们反过来看看前面的“心斋”。心斋,就是要让我们达到至高的修为,叶公子高那一讲也谈到了如何料理身心的事情,就是这句“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矣!”这就要我们从事于内修。这一讲呢,通过蘧伯玉对颜阖的教诲,就谈到了“形莫若就,心莫若和”的因果关系。如果我们善于把握这些分寸,那么我们在这个人世间,在江湖上行走,应该就会很太平了。
感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