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章《天然道德》
第一章【知道识易】,我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来给大家讲,因为第一天是道德经的开篇,我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建立一个读《道德经》的认知就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名,什么样的道,什么样的表象,什么样的本质,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如何去定义它,你的定义其实是取决于你自己的认知。所以为什么总是说一个人要提升认知呢?就是因为你的思维高度决定了你世界的高度。所以为什么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推翻自己固有的认知,因为这个道是不断在改变的,名也是不断在改变的。我们透过名来看道,透过表象来看道,本质都是为了不断的去更新我们的认知。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追求本质。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本质,对于本质的定义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你只有足够地去了解自己的内心,足够的去打开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处于一种比较空的状态,尽量不去评判这世间万物,尽量地保持一种中立的状态去看待这世间万物,你才能够真正的收获到好的礼物,真正的收获到符合道的东西,符合规律的东西,符合宇宙世间万物的东西。所以所有的规律都是不断的变化的。
234三章讲的都是天然道德跟社会道德以及两者的关系。那这三章呢,我可能会比较综合起来讲,因为我觉得是不能够完全分开的。那第五章守中就会进行一个小小的总结。
第二章天然道德,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章一开始用了一个排比,其实在道德经里面你会发现非常多的排比、比喻。比如这章一开始的时候说,每个人都会发现美好的东西,认为他们美,是因为他们拿自己厌恶的东西做的参照。每个人也都知道应该完善自己,因为他们发现了自己不完善的地方。
这个世间其实很多东西都是正反相应的,比如说美跟丑,善跟恶,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那刚才第一章,我们已经说了“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所以美或者是丑都是人给的定义,长或者短也是人给的定义,只是因为我们普遍认同的是这样一种定义。所以它形成了一种普世的标准。
你看我们如果去找反义词的话,可以找到非常多的反义词。我们从小到大学了非常多的反义词,可是我们来看,这样相反的词它到底有没有分别呢?我们到底要不要去区分它呢?或者是它有没有取舍或者选择呢?我们是不是只选好的不选坏的?那什么才是真正好的?什么东西才是你的好?什么东西才是我的好?我们两个好的标准不一样的时候,那么到底是选谁的标准呢?所以说,其实好坏美丑善恶高低都只是存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面。那个道是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面,名是每一个人自己去区分的。
我们有很多的烦恼,都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比如说夫妻两个吵架,到底是你对还是我对?你对我一定是错的,对吧?每个人吵架都是为了证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我们樊登读书有一本书叫做《你要的是幸福还是对错》是金韵蓉老师的。我常常拿这个当例子来讲,夫妻两个之间追求的到底是幸福还是说你对我错?那如果说论对错的话,日子都不用过了。
所以我们要明白,所谓的名是会变化的。这个怎么变化呢,其实就是因为你的心可以发生变化,你评判的标准可以发生变化,你的认知可以发生变化,所以这个所谓的名可以发生变化。比如,原来你看一个人特别不顺眼,但是如果他真的非常用心地来帮助你,或者是非常真诚地对待你之后,你对他的这种感觉发生了变化。你可能就会觉得,这个人其实还是挺不错的,所以你本来可能把他当成一个恶人,但是有可能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你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善良的人。这个就是心的变化,会带来这种这种认知的变化。那你也许要问了,规律跟本质既然都会不断地变化,那我们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呢?如果所有的东西都在改变的话,那我们到底有没有东西是不变的呢?所以这就是接下来要一个问题,就是在美好和善良的对应之间,其实有一个东西叫做真。
真,不失道者自为真。这个“真”实际上就是道,就是我们所说的道,道就是可以被描述出来的,但是它会变化,但是我们依然要求道求本真的东西,这个真就是天然道德。
那么什么是天然道德呢?所谓的天然道德,在我理解来看就是符合心的东西,就是你内心那种美好本真,原本就有的东西。不是被别人教出来的或者影响出来的,而是你发自内心能够感受到的那个东西,那个思想或者行为叫做真,叫做天然道德。
所以为什么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是指不去干涉,让他自己生发出来的东西,是真正符合规律的东西。不言之教就是也许你不用说话,你就去做,就能够去影响别人,所以我们最初为什么要去跟随一些圣人?不是因为他们被别人教化接受教育,然后教他说这些人是圣人,你要跟着,而是因为这些圣人,他们能够按照规律、按照道去办事,他们做的事情是真正的去做好自己,真正的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教化他人。
所以大家体会一下这种自然的教育,我想到李琦老师当时跟我们说了一个关于教育的观点,就是我们所要做的教育到底是枝叶的教育还是根脉的教育?我们做的事情到底是放在表面来教别人,长期洗脑灌输思想给别人呢?还是我们真正去做好自己,真正从基础从心的角度出发去把自己活出来,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师者?这个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值得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万物之生长,其实都有它自己的规律,并不需要你去喊他,比如说地里的作物,庄稼并不需要你去跟它说话、喊它,所有的大自然,所有的作物,所有的动植物,它们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生产规律。并不需要我们人去做任何的干涉。反而很多时候,我们人介入了以后,整个生态就被破坏了。最近的这个疫情,大家也都体会到了。所以万物不用去催发它,它自己就能够生长。那为什么我们人的长成需要被催发呢?其实是不用的。
所以我们要去依规律办事的话,就是首先要去尊重这个规律,尊重这个自然生发的规律,而不是为人去设定某种规律、某种条件,让别人去满足符合。所以这个就是天然道德。天然道德是你不用去控制它,它自己也会生发出来的规律。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在整本道德经当中,天然道德和社会道德都会贯穿其中。
在后面的部分,我们也会讲到万物的生长收藏。万物都因自己而长,但是却不是只为自己而生。他们生长出来以后,其实是贡献于别人的,并不是只是为了自己,比如说植物生长出来以后,其实他对于这个世界贡献的氧气很多。这个东西都是他们长出来以后,并不只是为了自己活着,都是为了这个世界、这个宇宙在贡献,我们体会一下这样的感觉。
所以我们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着,就像万物一样长成了以后贡献于整个世界、整个自然。正因为万物的这种不占所利的性质,所以这些优点、这些好处反而不会离他而去。所以为什么我们经常要讲利他,我们把自己所有优势、资源贡献出来的时候,其实我们所得到的会比这个还要更多,我们所贡献出来的这些东西并不会真的离我们远去。在我们为别人好的时候,别人也会为我们好,就是这个道理。
三、第三章《社會道德》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患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志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为不治矣。
这一章社会道德,其实对于我来说有很大的启发。我们过去其实经常会树立跟推崇学习的榜样。但是这一章告诉我们,我们不要过多地去推崇树立与学习的榜样,因为这样会激发民众争名夺利之心。以前有很多的统治者为了让民众能够听从他们的统治管理,会塑造一个典范来让人们来推崇,但实际上并不是他们真正为民众好,而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去认同他们的统治价值观。所以我们要去分辨什么东西是真正真的东西,什么东西是被人为塑造出来的。其实在这个社会有很多的东西都是被这样造出来的,从以前的时代到现在都是这样的。
俗话说,社会道德就是人为设定一个标准,然后让人们去争夺它,实际上这个就是在套路民众。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统治者都是在套路民众,为了让民众能够听从他们的统治,所以当你回到现实当中,会发现很多人或者我们有意识无意识也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比如平时所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当你设计一个别人家孩子的标准,实际上是为了让你的孩子听你的话,实际上别人家孩子未必就是像你所说的那个样子,但是你会抓着别人家孩子的一个优点拿来教育你的孩子说,你看别人家怎么样怎么样,所以你要向他学习。
所以这一章里面讲“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如果你去创造一个这样的东西,就是在激发人心中的恶意。比如说推崇榜样,让民众争名夺利,然后去推一些很贵的东西,让人们想着一定要得到它。不去激发别人的一些欲望,就不会迷惑别人心智,就是这些欲望让这个社会变得比较乱。老子的智慧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想到这一点,到现在这样的事情也一直发生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甚至于我们自己都在有意识无意识地用这样的方式来树立一个社会道德。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堕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圣人要去帮助别人的话,帮助民众的话,总是削弱人的欲望,而不是去激发他们的欲望。教会民众如何强大自身,让大家处于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只有处于一种没有知见欲的状态,那些很聪明的人才不敢通过树立社会道德的这种方式来生事。
作者在整个道德经里都一直在强调如何防止被带离自然之道,如何能够去区别社会道德。就是要人们关心自己,强大自己,看淡名利,削弱贪欲。就是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就好,不要去追求太过于不符合自己实际的东西,或者是守住自己的心,不要被激发出那么多的欲望。
所以读道德经其实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恢复到最初那种无知无欲的状态,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别人告诉你,你想要什么,所有的东西都是回到自己的心去找答案。使夫智者不敢为业,就是很多人都会去做这样的事情,挑起别人的一种欲望,甚至于做出一些伪道德的事情,编造一些标准,建立一些标准,让人们来参考。但实际上,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去辨别这种社会道德,让这些人不敢去做这样的事情,所以,如果整个社会的社会道德标准明显违背人性的话,那它就是一种伪善的存在。
四、 第四章《二者關係》
第四章二者关系。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是万物之宗,挫其兑,和其光,解其纷,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一章讲的是天然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大家可以理解一下,自然之道就好像水流一样冲刷着涤荡着万物。那我们受其影响,可是我们却无法完全地认识到它。你们想象一下,像一道瀑布一样从上面冲下来,可是我们永远都不知道那个瀑布的源头到底在哪里,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去穷尽和掌握所有的自然之道。道是会不断的变化,是需要不断地探索的,认知也是可以通过不断的迭代,不断的升级来获得的。
大家想象一下那个瀑布之下,如果有一个水潭像天然道德跟社会道德一样,天然道德就像从山上冲下来的瀑布一样,社会道德就是像一个水渊一样,它只能是承载天然道德的一个容器。但是我们人所看到的往往是这个水潭,往往是这一汪水,但是却忘了水的来源。所以我们要去想一下,我们常常所接触到的,到底是天然道德还是社会道德。
我们每一个人天天接触到的更多的就是社会道德,好像这个社会道德才是社会的根本。但是实际上真正我们应该去探寻的是天然道德。在这一章里面,你会发现很多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是被蒙蔽的,这些思想是各种各样的社会道德。实际上,有些时候蒙蔽了人们对于天然道德的认知。所以说,我们其实很多时候是非常难以区分的。这整本书都是在帮我们区分天然道德和社会道德到底要遵从谁,因此我们可以放空,尽量地放空自己,去放弃一切的知见欲,然后重新去看待这个社会的现象。
五、第五章《守中》
第五章守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若于守中。(补)知源而有支,守内而攻外,识浊而持清,行躁而心静,实言而行践,此谓之守;不远名利是有笃静,不弃七情而得明心,不去五味而无所贪,不离声色自居清静,此谓之中。守中之道,在于损益、言出则行践,易行于守中,无有障碍。
这章非常特别,特别在于在这本书《道德图》里面有一个补的部分,就是“知源而有支”这一段是后面补上的。过去在各种道德经的版本里面,实际上这部分是缺失的,南山空同老师真的非常厉害,他把流传过程当中遗失的部分给补上了,对于整段的理解、道德经整文的理解才能完整。所以呢,这本《道德图》非常珍贵,在于它有补上的这一段“知源而有支”部分,大家可以看一下。
这章的第一句,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我过去看很多仙侠小说啊,诛仙啊,都经常说这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之道生生不息,不会亲近于任何一方,它只会依照自然之道而行。所以它不会因为任何人或事情发生改变,所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
所谓的乾坤之道,其实也就是阴阳。乾坤,“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天地之间的力量会鼓动万物的生发,而后生生不息,不断的萌动,不断的生发。所以它一定会不断地去变化,但是一切的变化都不如守中。守中这一章是整个道经的总纲,整个道经都是围绕“守中”这两个字展开的。其中“守”这个字就是教人们如何去认知规律,看待规律的变化。那“中”这个部分就是教人们如何能够去按规律办事,但是又不过分地偏执于表面。
其实你看我们前面五章讲下来,都是在告诉人们,我们要去追寻事物的本质,但是又不拘泥于事物的本质,我们要能识别跟接受一切发生的变化。所以这个本质其实是在自己的身上,在守住自己的本质跟初衷的时候,能够根据外界的各种变化进行调整。外攻内守,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段话很有意思,大家在读的时候可以多去读它。
我们中国人讲求外圆内方。比如说像我们古代的铜钱就是外圆内方的形状,也是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寓意我们要外攻内守,我们要守住自己的本心,守住自己的本质,就像我常说的要做好自己。当你真正能够从自己的心出发做好自己的时候,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你都不用担心害怕。也不用因为外界的一些事物影响干扰了你,你就被带走了。实际上,守住自己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的,那你要如何守住自己又不去破坏外面的世界呢?这个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事情。
你要如何让自己的言行符合自然之道又不被社会道德所牵引呢?这个是我们一生都值得去研究的功课。就比如说,刚才我爸爸很担心我没有休息,怕我累,关心我,希望我能休息一下,伙伴们也纷纷这么说,但是我自己的本心是我很希望能够带着心流把我想读的书读完。因为对于我来说,读书是一件特别享受的事情。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掌握不了节奏,比较开心,所以说的比较多,但是我觉得不管我说得长或者短,大家应该都能体会得到我在读这本书时的那种心情。
其实这一年来,我一直在修这样的一个功课,就是我如何能够在外界各种的影响之下,能够守住自己的这颗心,守住自己做事情的节奏,坚定地去做我想要做的事情,不一定我就是都是对的,但是我觉得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是很重要的。那如何在听自己声音的时候又能够去校正自己的行为呢?实际上这就是我们一辈子不断在修行,不断在调整的一个过程。我们接受我们需要有这样调整的过程,但是守住自己的这颗心,始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我特别喜欢南山空同老师这本书里关于守中这一段话的陈述,我给大家读一下吧。什么是“守中”呢?就是知道事物的本源但不拘泥于本源。而且能够识别和接受其发生、改变和变化,守住自己自身本质与初衷的同时,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调整,外攻内守,能够在水流浑浊时保持自身的清明,你的行动可以是急切的,但你的内心却应是平静的。言行符合自然之道,这就是所谓的守。
不用远离名利,却依然可以实心敬意地做事。能不因为要得到笃静,而过份地远离一切名利;不用舍弃七情,依然可以明心见性;不用远离五贵,也能不再有贪欲;不用远离声色,却同样可以自得清净;这便是所说的“中”。
所以这个“守中”,它的规律在于损益,就是增减之道。到底什么样是多一点,什么样是少一点,你自己要去把握。中国人讲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一种关于损益增减的文化。在这本书里面,会大量地讲到损益跟增减,就是你如何去调整你的行为,如何去修正你的言行,如何按照自然之道去说话、做事情,去校正自己。这些就是我们这一辈子所要去修行的功课。
消减欲望,而非激发欲望。判断社会道德,不应该是套路人性的“榜样标准”,人探寻的应该是天然道德。而不是社会道德。能听到这样的大智慧,太幸福了
感恩彦彦老师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
圣人是教会人削弱人的欲望 而不是激发人的欲望 教会民众强大自己的内心 才能回到无知无欲 没有知见欲的状态 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 而不是别人告诉你你要什么 所有的东西都是回到自己的心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