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中国有多少宝贝?

第40节-中国有多少宝贝?

00:00
16:25



哎呦,一不小心让你发现了,我手里的这些,可是我家的传!家!宝!你还别不信,我找专家鉴定过,是真的文物呐。


虽然我是有那么几样传家宝,但是跟老祖宗们留下的遗产比起来,只能算是沧海之一粟,九牛之一毛啦。这期节目,星球菌就来带你盘点一下,老祖宗们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遗产,数一数中国究竟有多少宝贝!哈哈哈,听着是不是两眼放光啦?


说到中国的宝贝,可以用“数量超群、品质卓越”这八个字来概括了。光是丝绸和瓷器这两样,就声名远扬,以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人直接把中国称为“丝绸之国”,而中国的英文名China,也有瓷器的意思。


中国可移动文物分布,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看来,中国宝贝多、质量好,那是古今中外公认的事实,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也为此感到自豪。不过,自豪过后,你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人为什么会造出这么多,这么好的宝贝呢?


是他们动手能力比较强吗?还是说祖先们有先见之明,想为后世留下宝贵的遗产呢?哈哈哈,咱也甭瞎猜了,还是跟着我从第一件文物的诞生开始,一步步去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关于这第一件文物的诞生,还要追溯到2万年前。


那时,我们的祖先连一个像样的器具用来喝水吃饭的都没有。不过,在江西一个叫仙人洞的洞穴里,某位古人注意到了一种特殊的物质——黏土,它可以捏出不同的造型,经过高温火烧之后,就会变硬,于是,陶器诞生了!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这位古人的名字,但很显然,他是中国文物的开创者之一。


陶器用途广泛,可以用来盛水、盛饭、放东西,而且制作简单,原材料也随处可得,因而很受欢迎,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起来。人们在劳动之余,纷纷加入制陶大军,每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都享受到陶器带来的生活品质的提升。


青海喇家遗址,倒扣的陶碗中装着一碗4000年前的杂粮面条



在这制陶大军之中,有一些民间高手,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实用价值,而是有更高的艺术追求。在他们的手中,日常使用的瓶瓶罐罐居然也被塑造成各种奇特的动物造型。


出土于仰韶文化遗址的陶鹰鼎,就以一只站立的雄鹰为造型,鹰体健硕,双腿粗壮,鹰眼圆睁,堪称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让人忍不住想上手盘一盘,不过,千万要忍住、忍住!这可是国宝级文物!


陶鹰鼎,高35.8厘米,属于公元前4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陕西省华县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然而,对于即将出现的一个新阶层来说,平民的陶器,无论技艺再怎么高超,也不够凸显自己的身份。


这个新阶层就是君王和贵族们。大约四千年前,中国的土地上开始出现早期国家,君王和贵族构成的统治阶层也应运而生。他们的财富和权势远远超过了平民阶层,因而,只有使用比陶器更加“名贵”的器物,才能彰显出他们与众不同的身份。


三类价值不菲的器物,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第一种,是生产过程相当繁琐的青铜器。要生产出青铜器,需要先勘探和挖掘矿藏,再将挖掘出来的金属融化后浇铸在模具里,最后还要冷却、打磨,整个过程需要多个工种分工合作,费时费力不说,还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了。


这种“高科技产品”,一般百姓哪能做出来,于是,统治者垄断了铜矿资源和铸造技术,将青铜器的制造作为一项国家工程来进行,借此引发民众的惊叹和膜拜。


后母戊方鼎,商代,出土于河南安阳,高133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比如为追念母亲的离去,商王就决定铸造一个巨鼎,作为祭祀母亲的礼器,这就是重达832.84千克的后母戊鼎,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重的单体青铜器了。可以想见当时的商人们在目睹这个巨鼎的时候,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惊叹:“厉害了,我的商!”


不过,青铜器也被君王和贵族们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有用来煮肉的鼎、用来盛饭的簋、用来盛酒的尊等等。还有将一大一小的两件青铜器套在一起,中间放上冰块,就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冰箱——冰鉴。喝着冰镇美酒,吃着大鱼大肉,再来几名乐师奏乐助兴,啧啧啧,这生活真是美滋滋!


青铜冰鉴,冰酒器,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高63.2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而奏乐的乐器,也是青铜器,其中的一套曾侯乙编钟,它的出土可谓震惊世界!整套编钟共六十五件,总重量超过4吨,气势恢宏。直到现在,它依旧能奏响动听的乐曲,堪称世界奇迹。


曾侯乙编钟,战国,出土于湖北省今随州市曾侯乙墓,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如果说,青铜器代表的是天子的威严,那么第二类器物,代表的就是天地的神性,以及王公贵族们优雅尊贵的气质。


这就是一种特殊的矿石——玉。玉质地温润,宛如精灵。然而它的硬度却很高,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打磨。再加上玉器并不能用于耕作,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这样“昂贵而无用”的物品,恰好成为表现神性与优雅的绝佳选择。


于是,玉器被制作成方形的琮、圆形的璧,用于祭祀天地。佩戴在身上的玉佩,也成为了等级的象征。身份越尊贵,身上佩戴的玉佩组件也越长。而组件越长,佩戴的人在行走的时候也就越要缓步慢行,诶~这就更显得身份尊贵了。


良渚文化玉琮, 此件玉琮高49.7厘米,由墨玉制成,是目前国内最高的玉琮,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第三类器物,不像前两类那样只由单一的材质构成,而是由多种零部件组装而成,结构复杂、设计精妙,一旦拥有就意味着权势和地位到达无人能敌的顶峰。


这,便是豪华的车马座驾!中国人从商代开始造车,周代诸侯则以车为“坦克”,动辄就出动数千辆战车进行高科技战争。


给秦始皇陪葬的铜车马,就为我们提供了豪华车马的最佳范例。它由6000多个零件组成。一号车配备驽机、剑、盾牌等攻防武器,负责为二号车武装开道。二号车则搭载了豪华“车厢”,乘车的人可以在里头或躺着或坐着,可以说是几千年前的豪车了!


秦始皇铜车马,现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平民和君王贵族,分别创造出了陶器、青铜器、玉器和豪华车马等宝贝。而从春秋战国开始,一个新的阶层——士人——出现了,他们又将带来哪些新的宝贝呢?
 
这是一个有文化、有理想的精英阶层。他们反对君王贵族的铺张浪费,同时希望人们能懂礼貌、懂音乐、会武术、会驾车、会写字,还要数学好,这就是所谓的“六艺”。尽管六艺并没有被当时的社会全部接纳,但这群士人却逐渐引起了国家的重视,他们开始被选拔为官吏,在经历了秦汉、隋唐之后,到了宋代,士人阶层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

他们不仅分享了君王贵族的权力,还极大的改变了中国文物的创造方向。简单来说,大概就是从土豪方向,转向了文艺方向吧!

第一项文艺作品,是书法。

士人掌握着书写的技能,这是知识和身份的象征!如果能写一手好字,那可就是全民偶像一般的存在,比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他写的字如行云流水,代表作之一的《兰亭集序》,还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的书法堪称冠绝古今,连皇帝也成了他的粉丝,至死都要将他的真迹给自己陪葬。


王羲之《兰亭序》唐代冯承素摹本局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代就更绝了,连宋徽宗这个皇帝的兴趣,也从治理国家变成了书法艺术的创作,他还自创了一个字体,叫瘦金体。


书法成为士人的身份标识,这第二项文艺作品——绘画,则成了他们的宣传工具。


士人希望用儒家思想来规范社会行为。人物画无疑是最合适的载体了。东晋画家顾恺之笔下的妃子,长带飘飘,就像被风吹动一般。但这样的装扮并不符合礼教,再美皇帝也是拒绝的。


据传为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局部,箴zhēn意为劝告,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到了宋代,人物画的“小世界”已经满足不了士人描绘大世界的雄心了。北宋画家张择端选择以俯瞰的视角放眼整座城市,他的《清明上河图》,以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车马、桥梁、船只,房屋等等,全景展现了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值得一提的是,这画里每个人的动作、表情都栩栩如生、各不相同,有的在匆忙赶路,有的在热情招呼客人,有的则是东张西望,似乎是个路痴,哈哈哈,非常有趣!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除了书法和绘画,瓷器也在士人的推动下达到了艺术巅峰。宋代士人尤其喜欢没有装饰的素面瓷,正所谓,大道至简、大音希声。这种简洁和优雅,跨越千年的时空,和今天我们的审美也不谋而合。


钧窑天蓝釉三足筒式炉,北宋/金,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不过,士人的爱好还是太文艺了些,书法、绘画、瓷器这些阳春白雪,和我们的生活还是离得有点远,中国的宝贝里,有没有更接地气一些的呢?


当然有!到了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商人、手艺人等等这些普通市民们也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创造。他们不像君王贵族们那么穷奢极欲,也没有士人们难以企及的雅致追求,让日常生活更美好,才是他们的根本目标。


普通人的生活不外乎衣食住行,和今天的我们一样,有一个自家的房子是重中之重。房子里头的家具更是要精心布置一番了。


明清时期的家具质量上乘,设计也很精美。比如客厅里的太师椅啊、八仙桌啊,一般都采用稀有的黄花梨木或紫檀木制作,取材厚重、雕工细腻。而作为卧室核心元素的床,往往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空间,由床顶、床围、立柱和月洞门围合起来。这就给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舞台,有的设计简约大气,有的则被雕刻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


黑漆嵌螺钿花蝶纹架子床,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家具之外,普通人也会追求点小文艺、小情调。比如房屋中还会放置一些用作装饰的瓷器。明清瓷器一改宋代的素雅风格,流行起了花花绿绿的彩绘瓷,以花鸟鱼虫、才子佳人为主题的图案才是民间的最爱。


明代五彩鱼藻纹盖罐,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光有瓷器还不够,为了展示对文化的品味,明清的家庭还需要一系列精致的文创产品,像砚台、奇石、毛笔、印章等等,那都是居家必备的。市民对文房用具的大量需求,自然促使每一个产品都发展出了最佳的产地。比如浙江湖州的湖笔、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古徽州的徽墨和宣城的宣纸等等,都是那时涌出的地方特色品牌。


说了这么多,其实依旧难以概括中国宝贝的全貌,因为中国可移动文物的数量,有足足1亿件!这还不包括港澳台的、不包括流失国外的、不包括私人收藏的。


这些文物,有两万年前古人们无意中创造出的陶器,有君王贵族们打造的青铜器、玉器和豪华车马,有士人推崇的书法、绘画和瓷器,还有广大市民阶层共同创作出的世俗瑰宝。


它们不再只是单纯的器物,而是人的创造精神,是对理想的追寻,是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如今,它们就静静摆在博物馆里,等待着与千百年之后的你相遇。所以,有时间的话,就多走进博物馆去看看它们,因为它们的身上,镌刻着我们古老的历史,烙印着中华民族不灭的灵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东坡居士苏轼

    板凳

    北念睡不醒 回复 @东坡居士苏轼: 板凳是什么呢?

  • 张东_tz

    傻傻的等待 傻乎乎相信 你的孩子们 无任何地方

    尼古拉斯_QA 回复 @张东_tz: 我的天下

  • 獭宝儿otter

    主播做个世界地理系列吧😄

  • 1393806dzzd

    👍👍👍👍👍👍👍👍👍👍👍👍👍👍👍👍👍👍👍👍👍👍👍👍👍👍👍👍👍👍👍👍👍👍👍👍👍👍👍👍👍👍👍👍👍👍👍👍👍👍👍👍👍

  • 云飞扬_bn9

    沙发🛋️

  • nicksheng
  • 任京浩超级粉丝

    ENTERPROSE 回复 @任京浩超级粉丝: $$$$$$$$$$$$$$$$$$$$$$$$$$$$$$¥¥¥¥¥¥¥¥¥¥¥¥¥¥¥¥¥¥¥¥¥¥¥¥¥¥¥¥¥¥

  • 大蕊蕊0

    好🇨🇳✈️🔎🔎🔍🔍💗

  • 好好的把女人吧

    不能因为一个人一句我地下的钻石是怎么来的地下地球,是怎么形成的地球?上面为什么有人类?

    听友76971393 回复 @好好的把女人吧: 前两句瞎打的吧😂😂😂

  • ontheway_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