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中国不能没有大熊猫!

第39节-中国不能没有大熊猫!

00:00
18:21



哈喽,你好呀!星球菌我今天超开心,因为我收到了一份听众的匿名信,不过我极度怀疑作者不是人类,而是一只大熊猫。现在,我就将这封信和大家分享一下!内容是这样的:

你好,星球菌!我是你的忠实粉丝。上期节目,我听你介绍完猪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心潮澎湃,要知道,我们熊生的精彩程度,那是完全不亚于猪的,如果说猪兄弟代表了中国人接地气的日常生活,那我大熊猫则代表了高大上的国家形象,所以,我认为非常有必要让大家了解我们熊猫一族的兴衰史。

在人类眼中,我大熊猫是圆滚滚、萌萌哒的,有时甚至还有点可笑。你可能觉得,我们靠卖萌为生,离开了人类就无法独立生存。但你知道吗?我大熊猫一族也曾“熊”霸天下,人类其实根本就不了解我们。

大熊猫“超凶”的一面,摄影师@周孟棋


我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

当时,我的祖先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肉食主义者。也许是为了避免和其它食肉动物的竞争,也许是实在竞争不过了,它决定开始吃素。这时,一种分布广泛、四季常青却又极少被其他动物食用的植物——竹子,进入了它的食谱范围。以竹子为食不仅可以获得充足的食物来源,还能避免与其他动物竞争,我不由得被祖先的英明所折服。


吃竹子的大熊猫,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但问题是,我大熊猫还保留着肉食动物的消化特征,对于营养价值本来就不高的竹子,我的消化系统着实难以对付。这该怎么办呢?

我们采取的策略很笨,但却很有效,那就是:多吃多拉、快吃快拉!我们全天的活动时间大概有14个小时,其中一半以上贡献给了吃。休息的时候,那也要抓紧时间排便,即便躺着也不影响,这种技能想必是“无人”能敌吧,哈哈!

野生大熊猫作息时间,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在寒冷的冬季,我们也不会像近亲熊类那样冬眠,而是继续寻找食物,持续不断地吃吃吃吃吃。另一方面,我们所有能量的消耗也都要精打细算: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

素食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也塑造了我的身体形态。

因为长期的咀嚼坚硬粗糙的竹子,我的头部发育出强大的骨骼和咀嚼肌,再加上蓬松的毛发,这就显得我脸又大,头又圆的了。为了支撑头部的重量,我的脖子变得越来越粗壮,几乎和头一样宽了。

总的来说,我的体型变得比祖先更庞大,身上的毛也更厚更长,在你们人类看来,是变得更加笨重了,不过当寒冷到来的时候,我们熊猫一族也就能安全度过严寒了。

大熊猫的演化,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历史证明,祖先的选择是正确的。许多曾与我们同行的远古生物,像剑齿象啦、中国犀啦、巨貘啦等等,都已经消失在地球历史的长河中。而我们,却凭借特殊的食物偏好、较大的体型和相对低的能耗挺过了几百万年来地球的几次环境变化。

甚至在70万年前,我们的家园还很大很大,北至北京的周口店,南至越南、缅甸,都遍布我们的足迹,那是属于我们熊猫族的盛世之国。

然而盛世之下,危机却悄然降临了。一群后来者,也就是你们人类,开始威胁我们的生存。

考古发掘证实,几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就曾以我的族类为食。1.2万年前,人类开始在我们生存的河谷和山麓地带大量开垦。面对人类的逼近,我的族群只能步步退却,一直退到人类干扰较少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苟延残喘”地延续着族群的繁衍。

大熊猫更新世与现代分布范围比较,制图@张靖&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之后人类文明发展,朝代更迭,我们的命运却丝毫不见扭转。西汉时期,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就曾经捕捉我的族类进行随葬。而唐太宗李世民则曾将我族类的毛皮赏赐给功臣们。这些都是我不忍说的悲惨往事了。

虽然我族和中国古人一起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很长时间,但整体而言,他们并没有那么了解我们。直到150年前,一位叫阿尔芒·戴维的法国人在四川的发现,才第一次从科学角度开启了人类对我族的认知。


“黑白熊”的第一幅科学绘画,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然而,这种认知却把我们带进了更大的危机中。我们的独特外表引发了西方人的狩猎热潮。他们带着枪和捕猎工具,远渡大洋来到中国,只为枪杀、捕获和占有我们。他们甚至举枪高呼:“这是中国西部最值得狩猎家去追寻的猎物!”啊!这话说得我的心都在滴血。

与带枪的男人们不同,一位名叫露丝·哈克尼斯的美国女性则是带着奶瓶和奶粉而来。她在中国成功捕获了一只大熊猫幼崽。随后,她通过贿赂海关官员,将幼崽带回美国,高价卖给了芝加哥的一家动物园。

就这样,从戴维第一次发现我们到之后的80年间,至少有16只大熊猫被活生生关在脏兮兮的小笼子里运出中国;至少有70只大熊猫被制成标本存放在西方各国的博物馆中;还有数量无法统计的大熊猫被剥去皮毛高价贩卖。

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早期获得的两个大熊猫标本,图片来源@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


在西方人猖獗的猎杀和盗捕之下,我族的族群数量锐减至仅剩几千只,亡国灭种的命运随时降临。我,该如何挽救我的族群呢?

说来真是惭愧,我们无意取悦人类,但“卖萌”又似乎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质,而这一特质,却成了扭转我族灭种危机的救命稻草。这咋说呢?

你看哈,我们长着一张圆圆的大脸,一双因“黑眼圈”而显得硕大的眼睛,又短又粗的四肢,当然最重要的可能是,我们还有一个圆滚滚的身材以及日常活动中看似笨拙的行为。这一切,在人类眼中则幻化成一句无限温柔而兴奋的:“哇~~~!好萌啊~~~!”(悄悄念出来我的内心OS:害!真是一群肤浅的颜控!)


大熊猫,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于是,我族从人类的猎物变身成为无人不爱的萌物。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我族凭借着独特的外表和卓越的气质,担当起维系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关系的和平使者,这就是著名的“熊猫外交”。从1955年到1980年,就有总共24只大熊猫被作为友谊的象征,送往苏朝美日等9个国家。但毕竟国礼数量有限,没有得到赠送机会的国家只能另想办法。


熊猫外交:1955-1980年中国赠送国外大熊猫分布,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这期间,就有一名奥地利动物商人来到中国,他用三只长颈鹿、两只犀牛,再加上两只河马、两只斑马,从北京动物园里换来了一只雌性大熊猫——姬姬。她的家被安在了伦敦动物园,也正是在那里,一件新鲜玩意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大熊猫了——那就是电视。

姬姬的玩耍、吃饭、睡觉,都被电视台实况直播,这或许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明星主播了吧?而电视前的观众则成为姬姬的狂热粉丝。以至于连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也就是WWF),在1961年成立时,都毫不犹豫地将大熊猫姬姬作为组织的标志。

之后,其他出访各国的大熊猫们,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阵狂风骤雨般的“吸猫”热潮。正如动物学家乔治·夏勒所言:“这种动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魔力,能打动和改变所有看见它的人;只要有它在场,气氛就焕然一新。” 


芝加哥动物园观看熊猫的人群,图片来源@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


人们纷纷涌入动物园。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开馆第一个月便接待了100万人次,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在几年之内参观者竟达5000多万人次。而在瑞典一座仅有10万人口的埃斯基尔斯蒂纳市,在展出熊猫的3个月内,居然迎来了周边各国的访客300万人次。

从来没有一种动物能像我族一样受到全球如此热烈的关注。

而在中国,我族更是成为了国宝和吉祥物。

中国的一座西部城市——成都,也因熊猫脱颖而出。在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以6只野生大熊猫为基础,在成都建立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直到今天,这里已经繁育出了200多只大熊猫,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成都,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熊猫之都。


成都与大熊猫栖息地的位置关系,制图@张靖&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我的形象几乎融入了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包括有大熊猫主题的飞机、地铁、公交、邮局、纪念品、美食等等。2014年,一只钢铁制造的大熊猫横空出世,打破了春熙路往常的景象,它高达15米、重达13吨,调皮地攀在一幢大楼的外墙上,成为成都不可或缺的城市地标。

我族萌化了成都,萌化了中国,萌化了全世界。

IFS熊猫,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然而,或许是人工繁育的印象太过根深蒂固,再加上野生大熊猫的数量本身就很稀少,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被贴上“脆弱”的标签,认为只有在人类的帮助下才能生存。

而这样“好心”的误解,却产生了新的问题。1983年,我们的栖息地之一——四川邛崃山上,我们赖以为生的食物——冷箭竹大面积开花了。开花后的竹子会因营养耗尽而死亡。于是,“大熊猫面临饿死”的消息迅速传播。

全国人民忧心忡忡,在那个并不宽裕的年代,人们踊跃参与了第一次为救助一种动物而发起的捐款。救援人员则上山搜寻,将我的同类抬到山下,送到饲养中心进行人工喂养。

但问题是,我们真的如此脆弱吗?回望过去几百万年的演化历程,我们经历过无数次竹子开花事件,依旧安然无恙。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冷箭竹虽然开花死亡了,我们大可选择拐棍竹等其他竹种为食。


而我们的野外生存能力也并非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弱。我们虽然身材圆滚,却是个灵活的胖子,在峭壁和密林中都能行动自如。我们擅长爬树,擅长游泳过河,要是遇到天敌,以我粗壮有力的四肢和100千克左右的体重,来个泰山压顶那是绰绰有余的!


野生大熊猫,图片来源@VCG


所以说,把我们抬下山的救助行为,其实反而造成了野生种群数量的减少。大熊猫研究学者潘文石的一番话,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他说:“我不认为把在野外自由游荡的熊猫抓起来,关进笼子里是妥善的做法……这些动物最后的生存机会,无非是拥有一个更合适、更广大的栖息地。”


是的,让我们在更广大的栖息地里,充满野性地游荡。这是我们内心最真实而迫切的渴望!

幸运的是,人类正在越来越科学地看待我们的天性。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被陆续建立起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67处之多,总面积相当于两个北京市那么大。而在我的光环下,与我伴生的其他物种,包括一万多种种子植物、一千多种脊椎动物都将自由安全地栖息在保护区内。

竹林将继续繁盛,生灵将继续演化,我大熊猫不仅养育自己的子民,还将像保护伞一样庇护其他物种。

所以,在这封信的最后,我想骄傲地向星球菌,也希望通过星球菌向世人宣告:我辈并非卖萌者!我辈是大地的保护神!


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这就是这封特殊来信的全部内容了。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身在何方,我都要感谢你,感谢你的来信。这封信刷新了我们对大熊猫的认知,也唤醒了我们对自然的关注,启发了我们与自然科学相处的方式,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很远,但我们知道,“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

谢谢你,也很庆幸,中国出了个大熊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7194

    太古里IFS 我住在成都

  • 童童每日英语朗读

    星球菌讲的熊猫真好

    1500089hurz 回复 @童童每日英语朗读: 那当然对

  • yiyi0421

    开始那封信好好玩

  • 1398662hnuu

    姐姐!你在干嘛的

  • 金杨_1e

    哈哈哈

    乌野高校排球部_noya 回复 @某冰月小号: 啊对对对

  • 大蕊蕊0

  • 小兔子Cindy

    对不起大熊猫555……

    某冰月小号 回复 @小兔子Cindy: 你干什么搞这么多熊猫🐼🐼🐼🐼🐼🐼

  • 阿甘_SB

    我在这里等你回来了,你的孩子都没有好下场!我想知道什么🤔!我要你自己做了很多事情是什么🤔!

    jenn_08 回复 @阿甘_SB: 有病

  • 京京讲课

    这集的讲述方式很特别啊!

  • 李莹_a0

    *✧⁺˚⁺ପ(๑・ω・)੭ु⁾⁾.·´¯`(>▂<)´¯`·.(-̩̩̩-̩̩̩-̩̩̩-̩̩̩-̩̩̩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