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潜力股】“一个人”的经济为什么这么火?【上】

【投资潜力股】“一个人”的经济为什么这么火?【上】

00:00
12:37

更新提醒 


加入VIP免费畅听整张专辑,每周一、三、五更新

点击右上角免费订阅

【投资风向标】“一个人”的经济为什么这么火?【下】


本期原文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今天我们来谈的话题是“一个人经济”,你知道什么是“一个人经济呢”吗?“一个人经济”就只是“单身经济吗”?这一期我就来和你聊聊“一个人经济”以及这背后存在哪些新的投资机会。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一个人生活。这个“一个人”群体中当然少不了单身未婚的人士,但除了单身未婚人群,这个群体中还有很大的比例是银发和离婚一族,还有成家却离家工作的人。

 

由此可以看出,消费领域的一个人经济的内涵是很广泛的,因为就算是和家人居住在一起也可能会单独消费。


据调查统计,82.9%的中国网民曾经有过一个人消费的经历,像是一个人吃饭、看电影、逛街或旅游等等。

 

“北漂”的青年陈晚,就是典型代表,2016年年底,她搬到了亚运村附近的一个带独立厨卫的大开间中,每个月房租占她收入的三分之一。

 

但是对于一个人的生活,陈晚大部分时候倒是自得其乐。因为她把自己对家的期许投入在了10平方米的厨房里:他买了各种各样的小电器,冰箱里的保鲜盒分门别类,里面是切好的各种水果蔬菜。

 

类似场景也发生在已婚人士龚立炜身上,不同的是,他在古北租了一间一居室一个人生活,妻子则留在台北照顾两个孩子。晚上没有应酬的时候,他会和家人视频,大家各自干自己的事情,虽然一家人隔着屏幕,但是仍然有一起生活的感觉。

 

看了上面两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以居住为典型代表,不同于传统家庭全家人生活消费的情况,一个人生活的需求正在被释放出来。这些人可能是未婚、晚婚、离婚、夫妻丧偶、出外就读的学生等等。


他们虽然年龄、背景和心境各不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处于一个人的状态。

 

管理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大中华区总经理廖天舒认为:独居对便利店、高端零售会有很大需求,对线上的需求也有一定提升,包括零售和餐饮。

 

其实伴随独居人口的增加,商品和零售渠道必定会跟着围绕商机做出相应转型。这种情况下企业有针对性地为单身客户群体定制产品和服务,将成为未来一大营销趋势。

 

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在他的著作《一个人的经济》中提出,一个人带来的一人户居住结构,对消费行业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大前研一还以零售行业举例,在独居户成为主流的东京,大型商场超市的营业额持续下降,相反的,便利店和主打生鲜食材的小型食品超市的市场空间却越来越大。

 

从国内来看,天图资本是一家专注消费品投资的企业,这家企业投资过周黑鸭、饭扫光、小红书、百果园等项目,合伙人李康林也看好未来以个人为核心的消费。

 

他认为,以家庭为核心的消费时期已经结束了,包括现在所有新的业态、新零售,其实都是以个人为核心,将来的整个社会形态也不是以家庭为最主要的趋势。


即使结婚之后的两个人,由于生活节奏的不同步,平时的消费也都可能是各自以自己的意志为主。


换言之,即使是夫妻小孩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一个人消费。

 

其实一个人的商机,并不只限于单身或独居经济。独立市场研究咨询机构英敏特的生活方式高级研究分析师,马子淳在比较研究后发现,一个人群体中的单身人群是很丰富的,很难用几个标志性的标签来定义他们。

 

单身对应的社交定义是有伴侣或者结婚,但是消费领域的“一个人经济”内涵更为广泛。

 

央视市场研究团队的调查数据显示,82.9%的中国网民有过一个人消费的经历。从性别来看,男性较女性有更高比例有过单人消费的经历。


从不同年龄段来看,80后和90后有过单人消费经历的比例最高,分别是86.9%和86.6%,年长或年幼者比例则相对较小。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单人消费的比例则更高,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所有一个人消费比例的近九成。

 

其实在中国,一个人经济的崛起,与人口结构和社会文化的差异息息相关。


EOL上海东方线上策划总监徐百威分析,受到全球少子化、高龄化、网络化等因素影响,以及女性工作比例增加,社会文化已经发生转变,人们开始更尊重每个人的个人选择。

 

就像现在对待晚婚、离婚、不婚等情况,社会责难比以前少了,大家也开始愿意尊重这样的价值观。


所以社会观念日益开放,人口寿命的提升以及大规模的城市化,一个人已是消费巿场不可被忽视的一股力量。

 

的确,不管是单人KTV、餐厅单人座位,小型冰箱和提供丰富进口产品的高端零售店,还是地产商推出精致的小户型和个性化设计居所,一个人的商机正在各个产业弥漫开来。

 

根据电商平台天猫的数据显示,2016年单人火锅电磁炉购买人数增长了240%,迷你榨汁机的成交量增速达160%。


以小家电起家的美的集团在2017年扩充了小型电饭煲的产品线。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首席产品经理黄兵说,他们对中国家庭结构的改变是很关注的。


因此,美的在2016年小家电部分的年收入达432亿人民币,相比2015年同期增长了22.11%。

 

从上面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经济也开启了不少商业领域全新的机遇与挑战,甚至涉及了新价值观建立,光是单身,就已经带来很多新的沟通角度和消费者场景。


不论是深夜的单人电影、一个人的吃喝、对独处的重视、独自的旅行等,这些都是过去较少涉及的话题或论点。


这些新的方向,让消费者有了新的接触点,也给了企业新的灵感。

 

徐百威认为:随着家庭结构改变,生活和消费的型态也将会随之改变,以往核心家庭的消费都有着固定的模式,那就是出外采购都以家庭需求为单位。


然而当从核心家庭转换为一个人的时候,由于每个人的着重点不一样,所以品牌定位或产品设计也要跟着调整才行。

 

李康林也指出,从产品端来看,企业的消费决策不再以家庭出发,因为家庭装和实惠装不再好卖。


以个体为核心的消费,是家里没有存货,存货永远放在商家的货架上,自己在需要的时候去取,这就导致商业逻辑完全不一样了。


消费者已经不是根据量来决定价格,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量来决定价格。

 

《超独居时代的潜商机》这本书就以日本为例,现在女性越来越男性化,男性又会越来越主妇化。


调查发现,现在的日本女性花在内衣、粉底、丝袜的支出大幅减少三至五成,打扮越来越倾向以实用、方便为主,这和上一辈讲究女性妩媚大不同。


这个趋势,造就了优衣库、无印良品、盖璞等实用性强的中性品牌。


相对地,男性一个人由于需要自己照顾自己,就会更加注重家居质量,因此对于睡床、按摩椅、咖啡机、等家庭用品和电器的要求相应提高。

 

这个情况在中国也很类似。在上海工作的李敏华就是典型例子。单身的她,现在是马丁·格兰特围巾品牌总经理。


她平常不太爱买名牌衣服,也不爱去百货公司挤周年庆,而是把钱花在餐饮和有质感的东西上。

 

而梁栋从事公关工作,这位青年男性生活的主旋律是健身和出差。他常会因为某个航空公司推出的新机型或新座椅而尝试该航班。


他也热爱住每个城市的特色酒店,一年他会花20万元人民币住酒店。不算上度假的时间,一年至少有110个晚上他都住在酒店里。

 

从这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注意到一个人经济的趋势,并积极营销。


无印良品也曾经推出过一整套的解决方案,针对独身生活的“小号”厨房电器,包括小号烤箱、小容量电饭煲、500ml电水壶和榨汁机。

 

阿里巴巴的“双11”购物节是一例。2009年,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商城,特别选择带有“光棍节”意义的11月11日,举办大型促销活动,效果超乎预期,每年营业额屡创新高。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当时他是天猫总裁,创建“双11”是希望推广天猫的品牌,由于11月是购物空窗期。


因为10月有十一长假,而12月有圣诞购物季,在加上他想要挑一个好日期来进行推广,这时候有同事告诉他有个“光棍节”,这是他第一次听说,11月11日在中文中有四个一,这很好记,是优势,于是就这样定了。

 

今天我和你分享了什么是“一个人”经济以及他们是如何重塑产业的,感谢你的收听。下一期我们会给你继续讲一讲“一个人经济”存在哪些投资机会。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和感悟可以在评论栏进行讨论,我们期待与你的下次见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