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节课我们要讲中国小农经济的多元化经营模式,这里面包含了很深刻的管理智慧。直到今天,依然值得现代的管理者去学习借鉴。
一、多元化,小而全
一说到小农经济,现代人往往望文生义,觉得小农经济就是耕田种地。实际情况远远不是那么简单。除了耕田种地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副业。并不仅限于种点菜、养几只鸡鸭,满足家庭的需要。
真正的副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把产品卖给社区市场,比如说养鱼、刺绣,或者做铁匠、木匠生意等等。
从家庭收入结构上看,有的时候,副业的收入甚至高于作为主业的农业。
这样的小农经济包含很多业务,非常多元化,但是往往产量小。特别是在过去经济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
想想看,过去农村大嫂卖的手工布鞋,虽然漂亮,是不是无法批量生产?再比如,以前小农户人工劳作下的粮食产量,是不是也无法与机械化的大农业相比?
二、短线补长线,现金补信用
直到现在,很多地方,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小农经济模式的影子。
比如说不少个体经营者,会同时承接不同品牌、不同产品的售后服务。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人,你会发现专职修理电脑的技师,也会为社区居民承接修理门窗、水管的业务。凡是能挣钱的本事,社会上的人大概都希望自己能多学一两样。有个时髦的词叫“斜杠青年”,指的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
还有不少企业的“创新业务”,其实都是从原有业务里派生出来的,是为了迎合市场新兴趣、新趋势的“副业”产品。有时候,创新业务会不由自主地串了行,改变了企业原有的定位。
一个典型的就是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过去商业银行几乎都是存贷款业务,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它业务也慢慢兴起,比如:信托租赁、代客理财、信用卡等等,银行也慢慢从赚取利差收入向赚取服务收入发展。
市场上似乎还有这样一种倾向:越是小本经营的商家,或者在一个行业里不占优势的企业,对市场出现的新机会就会越敏感、越迫不及待地去发展自己本无专长的新业务。这就像几年前影视行业大热,你会发现各种各样原本与影视无关的企业,无论是搞电商的,还是开煤矿的,都一窝蜂去投资影视项目。
在现代经济里,专业化操作明明具有更大效率,也更容易管理,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去发展多种经营呢?
这个答案可以从小农经济的财务模式中来寻找。
过去的农户发展副业,并不是因为农村大嫂全都擅长养鸡、喂猪,或喜欢织布、绣花,而是因为她们有分担家庭财务的责任。
在旧时代的乡村社会,货币化的程度非常低。农家大嫂从集市上用自己织的布,做的鞋换来的现金,可以当作流动资金,用来维持整整一季的农业生产以及家庭的日常开销。这其实是一种“短线补长线”的财务安排。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短线”,指的是副业,也就是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现金收入的业务。而“长线”,指的是农业及土地权利,这项业务相比副业,更加耗费时间和精力。
用短线的多元化来支持长线的可持续性,其实是用“现金补信用”。在播种已经完成,但收成尚不确定的那段时间里,农户的流动资金势必紧张。即使可以借得到钱,但过去的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借贷双方对未来收成都心里没底。这种情况下,往往是贷也不敢贷,借也不敢借,即使成交,贷款条件一定也会是异常苛刻的,所谓“高利贷”就是这样出现的。
大家熟知的故事《白毛女》,说的就是农民因为还不起高利贷,被迫把女儿送给地主抵债的故事。
相比之下,农家大嫂的副业收入,即使再微薄,也是农户可以独立支配的“活钱”,用会计的话说是自由现金流,是农户最可靠的融资方式。
所以说,小农经济里的多元化、小而全,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模式,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财务管理的模式,是一种经营上的策略。
根据这一模式,农户用副业的多元化来支持农业的可持续性,同时又可以保持财务独立,免受高利贷威胁。这个模式的构造还是相当机巧的。
从这个视角去审视现代经济里那么多的多元化经营行为,我们就不难理解其中的合理性。凡是在市场条件低迷,尤其是信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必然会有很多经营者试图通过派生业务增加收入。
同样的视角,对投资者也非常适用:所有企业的财务状况,无论用什么尺度衡量,能够拥有自由现金流,才是真正好的财务状况。对于信用评级机构来说,只有那些一方面能够维持既有现金流,另一方面能够同时创造新的现金流的企业,才属于最高信用级别的企业。
三.发展特色产品
那么,现代的企业,应该如何发展自身的多元化业务,为自己创造新的现金流呢?
最佳解决方案,不是看着哪个行业火热就一头扎进去的机会主义,而是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品,让本地资源更好地与自身能力相结合。
在小农经济时代,当家庭副业被赋予了一种金融功能,它就不再是一项可做可不做的业务,而是一项要力争做精彩的业务。在这个过程中,地方特色产品应运而生。
中国有多少地方特色产品?这个问题已无法用统计数据来回答,反正每个地方都至少有一样。仅美食一个品类,就足以反映出中国特色经济的多元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出了一集又一集,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经济的案例集。
我们看到,特色产品一般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第一,源于特定的自然物产以及人文风俗,一般都与基层人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第二,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但对消费者来说,不但享用价值极高,操作起来也并不复杂。
第三,配方、工艺经长期提炼,多数益于健康,至少不违背科学。而且也可以通过现代工业手段改进制作、扩大生产。
最后,产品千百年来不断优化、翻新,具有化解、融合其他地域或不同时代元素的能力。
一个具有强大内部活力的市场经济,还会很快把某些外来品类翻新、转化为本地特色。在这方面,川菜的演化就是一个精彩案例。它把原本是舶来品的辣椒,在不长的时间里,转化为自己的“招牌”和特色。
做川菜原来并不用辣椒,因为辣椒原本不是中国物产,直到明朝,辣椒才随海上贸易从美洲输入中国。清朝建立后,辣椒仍被称为“番椒”。
而吃辣在四川人中间普及开来,还要更迟一些,据说直到清末民初。此后中国通过四川主妇对川菜的创意翻新,几代人工夫,竟然实现了它与中国整整一个主流菜系的完美结合。
相似的故事,在中国人引进小麦、棉花、土豆、红薯等作物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演绎,证明了中国的特色经济,有着融合与吸收外来影响的巨大能力。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色经济发展迅猛发展,不但使很多过去鲜为人知或几近绝迹的产品得到了恢复,而且还蔓延到很多新的领域。
比如说,开放性的电商平台,就是传统集市的一种现代变体,为特色经济开辟了又一个空间。很多人可以在线展示和销售自己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现在流行的“网红”经济,它的逻辑,其实就是特色经济的进一步延伸。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家家户户的多元化、小而全与整个经济体的大而强并不矛盾。甚至在适当政策环境下,多元化、小而全的模式也可以催生出国家级、世界级的特色产品。
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内容,没有大量资产质押的小企业,在信用市场上总是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怎么办?小农经济给出了我们答案,这就是发展“短线补长线,现金补信用”的多元化业务模式。
说到底,世界上的经营者找不到比自己手头“活钱”更方便的信用,也找不到比发展自己的商业特色,更可靠的自我保护模式。
如果你经营小企业或者是个体户,处于信用市场的底层,那么中国人历史上发展多元化业务的经验,一定会对你具有借鉴意义。
好了,下一讲我们来说一说小农经济里的信任管理。